《神農本草經疏》~ 卷五 (6)
卷五 (6)
1. 代赭石
味苦、甘,寒,無毒。主鬼疰,賊風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帶下百病,產難,胎衣不出,墮胎,養血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入藥煅赤醋淬三次,研,水飛過用。畏天雄、附子,乾薑為之使。)
疏:,代赭石稟土中之陰氣以生。《本經》:味苦氣寒。《別錄》加甘,無毒。氣薄味厚,陰也,降也。入手少陰、足厥陰經。少陰為君主之官,虛則氣怯而百邪易入,或鬼疰邪氣,或精物惡鬼,或驚氣入腹所自來矣。得鎮重之性,則心君泰定而幽暗破,邪無從著矣。其主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賊風,及女子赤沃漏下,帶下百病,皆肝心二經血熱所致。甘寒能涼血,故主如上諸證也。甘寒又能解毒,故主蠱毒,腹中毒也。經曰:壯火食氣,少火生氣。火氣太盛則陰痿反不能起。苦寒泄有餘之火,所以能起陰痿也。重而下墜,故又主產難,胞不出及墮胎也。
主治參互
仲景旋覆花湯:治傷寒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代赭一兩,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甘草三兩,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直指方》:急慢驚風,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燒醋淬七次,細研水飛,日乾。
每服一錢或半錢,煎真金湯調下,連進三服。兒腳脛上有赤斑,即是驚氣已出,病當安也,無者不治。如慢驚,用冬瓜仁煎湯調,亦妙。《普濟方》:婦人血崩。代赭石煅為末,白湯服二錢。
簡誤
下部虛寒者不宜用,陽虛陰痿者忌之。
白話文:
代赭石
代赭石味甘苦,性寒,無毒。主治鬼魅邪氣、中邪、蠱毒、精物作祟,腹部中毒,女子赤白帶下諸疾、產後難產、胎衣不下、墮胎等症。具有養血、清熱解毒,治療五臟血脈瘀熱、血痹、血瘀等功效,還能治療大人小孩因驚嚇導致的腹痛,以及陽痿。使用時需將其煅燒至赤紅,再用醋淬三次,研磨成粉末,用水飛法過篩後使用。忌與天雄、附子、乾薑同用。
代赭石源於土壤中的陰氣。其味苦性寒,兼具甘味,無毒。藥性平和,陰寒下行,歸入手少陰心經和足厥陰肝經。心經為人體的君主之官,虛弱時容易受外邪侵襲,例如鬼魅邪氣、精物作祟、驚嚇等。代赭石具有鎮靜的作用,能使心神安定,驅散邪氣。它能治療五臟血脈瘀熱、血痹、血瘀、中風等症,以及女性的赤白帶下等疾病,皆因肝心二經血熱引起。其甘寒之性能涼血解毒,故能治療蠱毒及腹部中毒。根據古籍記載,過盛的火氣會導致陽痿,而代赭石的苦寒之性能瀉火,因此能治療陽痿。代赭石性重下墜,故能治療難產、胎衣不下及墮胎等症。
代赭石在不同醫方中的應用:
- 旋覆花湯: 治療傷寒病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等症。
- 急慢驚風: 治療小兒驚風,症狀如吊眼、撮口、抽搐等。
- 婦人血崩: 治療婦女血崩。
注意事項:
下焦虛寒及陽虛陰痿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