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九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5)

1. 香薷

味辛,微溫。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菜部移入。)

疏:,香薷,丹溪謂其有金與水,然亦感夏秋之氣以生者,故其味辛,其氣微溫而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入足陽明、太陰,手少陰經。辛散溫通,故能解寒鬱之暑氣。霍亂腹痛吐下轉筋,多由暑月過食生冷,外邪與內傷相併而作。辛溫通氣,則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腫者,除濕利水之功也。孟詵謂其去熱風。卒轉筋者,煮汁頓服半斤即止。為末,水調服止鼻衄。《日華子》謂其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汪穎謂其夏月煮飲代茶,可無熱病。調中溫胃。含汁嗽口,去臭氣。

主治參互

香薷飲,有十味者,有六味者,有加黃連者。雖同為祛暑之藥,然脾、胃、腎俱虛之人,當以十味者為準,除有肺熱咳嗽病者,去人參、白朮、黃耆。治水腫以之為君,當同人參、朮、木瓜、茯苓、橘皮、白芍藥、車前子良。《和劑局方》:香薷飲,治一切傷暑,或暑月臥濕當風,或生冷不節,真邪相干,便致吐利,或發熱頭痛體痛,或心腹痛,或轉筋,或乾嘔,或四肢逆冷,或煩悶欲死。

並用香薷一斤,厚朴薑製,扁豆微炒各半斤,銼散,每用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水中沉冷,連進二服,立效。《活人書》去扁豆,入黃連四兩,薑汁同炒黃色。《外臺秘要》治水病,洪腫氣脹,食不消。干香薷五十斤,銼入釜中,以水淹過三寸,煮使氣盡,去滓澄之,微火煎至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五丸,日三服,漸加之,以小便利則愈。

宜有術同煎。《外臺秘要》:薷術丸,治暴水,風水,氣水,通身皆腫,服至小便利為效。用香薷葉一斤,熬成膏,加白朮末七兩,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日五夜一服。《肘後方》治心煩,脅痛連胸欲死者。香薷搗汁二升服。《聖濟總錄》治鼻衄不止。香薷研末,水服一二錢。

《肘後方》治舌上出血,如鑽孔者。香薷煎汁服一升,日三進。《千金方》治口臭。香薷一把,煎汁含之。《食醫心鏡》:主心煩,去熱。取煎湯,作羹煮粥,及生食亦得。《子母秘錄》治小兒白禿髮不生,汁出慘痛。濃煮陳香薷汁,入豬脂少許,和胡粉傅之。《衍義》云:治霍亂不可缺,用之無不效。

雷公云:凡採得,去根留葉,細銼曝乾,勿令犯火。服至十兩,一生不得食白山桃也。

簡誤

香薷性溫,不宜熱飲,故治乘涼飲冷,寒與暑氣相搏激,是陽氣為陰邪所遏,以致頭疼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或吐,或瀉,或霍亂者,宜用此藥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則愈。若夫飲食不節,勞役斫喪之人,傷暑熱而病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躁喘促,或瀉或吐者,乃勞倦內傷之證,宜從東垣人參白虎湯、清暑益氣湯、桂苓甘露飲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然中熱不吐瀉者,宜人參白虎湯;吐瀉者,宜清暑益氣湯、桂苓甘露飲。

設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溫,則誤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表無所感,而中熱為病,何假於此哉?誤則損人表氣。戒之!戒之!

白話文:

香薷味辛、微溫,主要治療霍亂、腹痛、嘔吐、腹瀉,以及消除水腫。

香薷具有金性和水性,但它也因夏秋季節的氣候而生長,所以味道辛辣,氣味溫和,沒有毒性。它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屬陽性,進入足陽明經、足太陰經和手少陰經。由於辛散溫通的特性,它能解除寒邪鬱結的暑氣。霍亂、腹痛、嘔吐、腹瀉、抽筋,大多是因為夏季過食生冷食物,外邪和內傷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香薷辛溫通氣,可以和中解表,因此可以治療這些症狀。消除水腫是它除濕利水的功效。孟詵認為它可以去除熱風。對於突然抽筋的症狀,可以將香薷煮汁服用半斤即可。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服可以止鼻血。《日華子》記載它可以降氣、除煩熱、治療嘔逆和冷氣。《本草綱目》記載夏季用香薷煮水代替茶飲,可以預防中暑,還能調理脾胃,含在嘴裡漱口可以去除口臭。

香薷飲的配方有多種,有十味、六味,還有加入黃連的。雖然都是祛暑的藥方,但是脾胃腎虛的人,應該以十味香薷飲為標準,如果同時有肺熱咳嗽,則應去除人參、白朮、黃耆。治療水腫時,香薷為君藥,應配合人參、白朮、木瓜、茯苓、橘皮、白芍藥、車前子等藥物使用。《和劑局方》記載香薷飲可以治療各種中暑,例如暑天臥濕當風、生冷不節、外邪內傷等導致的嘔吐腹瀉、發熱頭痛、身體疼痛、心腹痛、抽筋、乾嘔、四肢冰冷、煩悶欲死等症狀。

香薷飲的用法:用香薷一斤,厚朴、生薑各半斤(薑需炮製),扁豆(微炒)各半斤,切碎,每次用五錢,加水兩盞,煎成一盞,趁熱服用,連服兩次,療效很快。《活人書》中去掉扁豆,加入黃連四兩,用薑汁炒至黃色。《外台秘要》記載用香薷治療水腫、洪腫、氣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香薷也可以和白朮一起煎服。《外台秘要》記載薷術丸可以治療暴水、風水、氣水、全身浮腫,服用至小便通暢即可見效。將香薷葉一斤熬成膏,加入白朮末七兩,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米湯送服,每日五次,夜間服用一次。《肘後方》記載香薷汁可以治療心煩、脅痛、胸痛欲死等症狀。

《聖濟總錄》記載香薷研末,用水服用一到二錢可以治療鼻出血不止。《肘後方》記載香薷煎汁可以治療舌頭出血。《千金方》記載香薷煎汁含漱可以治療口臭。《食醫心鏡》記載香薷可以治療心煩,去除暑熱,煎湯做羹、煮粥,或者生吃都可以。《子母秘錄》記載香薷可以治療小兒白禿髮不生,伴有汁液流出、疼痛的症狀。《衍義》記載治療霍亂時不可缺少香薷,用它治療霍亂,效果很好。

雷公說:採集香薷時,要去掉根部,留下葉子,切碎曬乾,不要接觸火。服用量達到十兩,一生都不能吃白山桃。

香薷性溫,不宜熱飲。如果因為貪涼飲冷,寒暑之氣相搏,陽氣被陰邪所遏制,導致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嘔吐、腹瀉或霍亂,可以用香薷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即可痊癒。但是,如果是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的人,中暑後出現高熱、口渴、汗出如雨、煩躁、氣喘、嘔吐或腹瀉等症狀,這是勞倦內傷的症候,應該使用參白虎湯、清暑益氣湯、桂苓甘露飲等方劑來瀉火益元。中暑出現內熱但不嘔吐腹瀉的,應該使用參白虎湯;有嘔吐腹瀉的,應該使用清暑益氣湯或桂苓甘露飲。

如果表證不嚴重,而內熱為病,卻使用香薷,這是錯誤的,因為香薷是夏季解表之藥,這樣會損傷表氣。必須謹慎!謹慎!

2. 薄荷

味辛,苦,溫,無毒。主賊風傷寒,發汗,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煮汁服,亦堪生食。飲汁發汗,大解勞煩。(菜部移入。)

疏:,薄荷感杪春初夏之氣,而得乎火金之味,金勝火劣,故辛多於苦而無毒。潔古:辛涼,浮而升,陽也。入手太陰、少陰經。辛合肺,肺主皮毛;苦合心而從火化,主血脈,主熱,皆陽臟也。賊風傷寒,其邪在表,故發汗則解風。藥性升又兼辛溫,故能散邪辟惡。辛香通竅,故治腹脹滿霍亂。《食療》以為能去心家熱,故為小兒驚風,風熱家引經要藥。辛香走散以通關節,故逐賊風。發汗者,風從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藥,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難主下氣。勞乏屬虛,非散可解。三療俱非,明者當自別之。

主治參互

風熱上壅,斯為要藥。入噙化丸以為之君,主陰虛肺熱咳嗽甚良;加生乾薑,並治傷風寒咳嗽。佐漆葉、苦參、何首烏、胡麻仁、荊芥穗、生地黃、蒺藜子、石菖蒲、蒼朮,治大麻風;去蒼朮,加赤莖豨薟,治紫雲風。同貝母、荊芥穗、玄參、斑蝥,佐肥皂,能治瘰癧。《外臺秘要》治水入耳中,搗汁滴入立驗。

孫真人用以辟邪毒,除勞氣,令人口氣香潔。湯洗漆瘡。日華子用以治中風失音吐痰。蘇頌主傷風,頭腦風,通關節,及小兒風涎為要藥。東垣用以清頭目,除風熱,故可療風瘙癮疹,及塗蜂螫。《簡便單方》: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風熱上壅。以薄荷葉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噙一丸。

《醫學集成》治舌強語謇。薄荷自然汁,和白蜜薑汁少許,擦之。《明目經驗方》治眼弦赤爛。薄荷以生薑汁浸一宿,曬乾為末,每用一錢,沸湯泡洗。《濟生方》治瘰癧結核,或破,未破。以新薄荷二斤取汁,皂莢一挺,水浸去皮搗取汁,同於銀石器內熬膏,入連翹末半兩,連白青皮、陳皮、黑牽牛半生半炒,各一兩,皂莢仁一兩半,同搗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連翹湯下。

張杲《醫說》療火毒生瘡,因灸火火氣入內,兩股生瘡汁水淋漓者。用薄荷煎汁頻塗,立愈。

簡誤

病人新瘥勿服,以其發汗虛表氣也。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證者勿服,以其當補而愈也。陰虛人發熱勿服,以出汗則愈竭其津液也。腳氣類傷寒勿服,以其病在下而屬脾故也。血虛頭痛,非同諸補血藥不可用。小兒身熱,由於傷食者不可用。小兒身熱,因於疳積者不可用。小兒痘瘡,診得氣虛者,雖身熱初起,亦不可用。

白話文:

薄荷

薄荷味辛、苦,性溫,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風寒感冒、發汗、驅除惡氣、治療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化、以及促進氣機下降。可以煎煮服用,也可以直接生食。飲用薄荷汁可以發汗,有效緩解疲勞。

古籍記載中,認為薄荷吸收春季和初夏的陽氣,兼具金和火的特性,辛味重於苦味,因此無毒。其性辛涼,氣味輕揚上升,屬陽性,歸入肺經和腎經。辛味入肺,肺主皮毛;苦味入心,與心經相通,主血脈,主熱,都是陽性臟腑。薄荷能治療風寒感冒,因為風邪在表,發汗可以解表散邪。藥性上升且辛溫,可以散邪祛惡。辛香通竅,所以能治療腹脹、霍亂。一些醫書認為薄荷能清心熱,因此是治療小兒驚風、風熱的要藥。辛香走竄,能疏通關節,因此能驅除風邪。發汗是風邪隨汗液排出,但薄荷並非針對脾胃的藥物,因此不能治療宿食不消化;其上升的特性也難以促進氣機下降;疲勞屬虛證,也不是發汗可以解決的。這幾種說法都並非完全正確,需辨證施治。

薄荷的臨床應用

風熱壅盛,薄荷是重要藥物。製成含化丸劑,以薄荷為主藥,治療陰虛肺熱咳嗽效果甚佳;加生薑,則能治療風寒咳嗽。配合漆葉、苦參、何首烏、胡麻仁、荊芥穗、生地黃、蒺藜子、石菖蒲、蒼朮等藥物,可以治療大麻風;去除蒼朮,加入赤莖豨薟,則可以治療紫雲風。與貝母、荊芥穗、玄參、斑蝥等藥物配合,佐以肥皂,可以治療瘰癧。古代醫書記載,薄荷汁可以滴入耳中治療水入耳。

一些古代醫家認為薄荷可以辟邪毒,去除疲勞,使口氣芬芳;可以用薄荷湯洗滌漆瘡;治療中風失音、吐痰;治療傷風、頭痛、關節不通,以及小兒風涎;清頭目,除風熱,治療風瘙癮疹,以及蜂螫。一些簡便方劑用薄荷葉研末,煉蜜做成丸劑,治療風熱上壅,清熱化痰,利咽。

一些醫書記載,薄荷可以治療舌強語謇(說話不利索);薄荷汁加蜂蜜、薑汁,可以治療眼弦赤爛;可以治療瘰癧,無論是未潰破或已潰破的。

古代醫書記載,薄荷可以治療因灸火導致的火毒生瘡,瘡口流膿。

薄荷使用注意事項

新痊癒的病人不宜服用,因為它會發汗,耗損表氣;肺虛咳嗽、寒邪客肺而無熱證者不宜服用,因為應該補益而不是發汗;陰虛體質的人發熱不宜服用,因為發汗會耗損津液;腳氣(類似風寒感冒)不宜服用,因為此病在下焦,屬脾經;血虛頭痛不能單用薄荷,應配合補血藥物;小兒發熱,因傷食或疳積者不宜服用;小兒出痘,氣虛者,即使初起發熱,也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