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一 (7)
卷一 (7)
1. 論治血三法藥各不同
血虛宜補之。虛則發熱、內熱。法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溫,以益榮血。其藥為熟地黃、白芍藥、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蓯蓉、甘枸杞子、甘菊花、人乳之屬。
血熱宜清之,涼之。熱則為癰腫瘡癤,為鼻衄,為齒衄,為牙齦腫,為舌上出血,為舌腫,為血崩,為赤淋,為月事先期,為熱入血室,為赤遊丹,為眼暴赤痛。法宜酸寒、苦寒、鹹寒、辛涼,以除實熱。其藥為童便、牡丹皮、赤芍藥、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小薊、茜草、黃連、山梔、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之屬。
白話文:
對於血虛的情況,應該進行補充。當身體虛弱時,會出現發熱或內部熱症狀。治療原則應採用甘寒、甘平、酸寒、酸溫的藥物,以滋養血液。適用的藥物包括熟地黃、白芍、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蓯蓉、甘枸杞子、甘菊花、人乳等。
對於血熱的狀況,則應以清熱的方式處理。熱氣可能導致膿腫、痤瘡、鼻出血、牙齦腫脹、舌頭出血、舌頭腫大、月經提前、熱氣進入血室、紅色遊動的丹毒、眼睛突然紅腫疼痛等問題。治療原則應使用酸寒、苦寒、鹹寒、辛涼的藥物來消除實質的熱病。適用的藥物包括童便、牡丹皮、赤芍、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小薊、茜草、黃連、山梔、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等。
血瘀宜通之。瘀必發熱發黃,作痛作腫,及作結塊癖積。法宜辛溫、辛熱、辛平、辛寒、甘溫以入血通行,佐以鹹寒,乃可軟堅。其藥為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桂、五靈脂、蒲黃、薑黃、鬱金、京三稜、延胡索、花蕊石、沒藥、䗪蟲、乾漆、自然銅、韭汁、童便、牡蠣、芒硝之屬。
白話文:
血瘀應當以通暢的方法治療。血瘀會引發發熱、發黃、疼痛、腫脹,以及形成結塊或積聚等症狀。治療原則應使用辛味溫性、辛味熱性、辛味平性、辛味寒性、甘味溫性等藥物進入血液系統,並配合鹹味寒性的藥物,這樣才能軟化堅硬的病竈。所使用的藥物包括: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桂枝、五靈脂、蒲黃、薑黃、鬱金、京三稜、延胡索、花蕊石、沒藥、䗪蟲、乾漆、自然銅、韭汁、童便、牡蠣、芒硝等。
蓋血為榮陰也,有形可見,有色可察,有證可審者也。病既不同,藥亦各異。治之之法,要在合宜。倘失其宜,為厲不淺。差劇之門,可不謹乎。
白話文:
血是榮養陰氣的一部分,它有形體可以看見,有顏色可以觀察,有症狀可以審視。疾病既然各不相同,所使用的藥物也會各有差異。治療的方法,關鍵在於適宜。如果失了這個適當,其危害不會小。在決定治療方案時,豈能不謹慎嗎?
2. 論治吐血三要
宜降氣,不宜降火。
氣有餘,即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能歸經矣。
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之味,如芩、連、山梔、青黛、柿餅灰、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往往傷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還傷肺,咳逆愈甚。亦有用參而愈,此是氣虛喘嗽。氣屬陽,不由陰虛火熾所致,然亦百不一二也。
白話文:
適宜調節氣息,而非直接清熱。氣過盛,等同於內生之火。當氣得到調節,火勢也會隨之降低。火勢降低後,氣就不會再上昇,血隨氣動,不會有溢出鼻孔等上部孔道的問題。若要清熱,必須使用寒涼的藥物,但這樣反而會傷害胃部的氣息。胃部的氣息受損後,脾臟就不能統攝血液,血液也就更難循著正確的通道運行。
現在治療吐血的人常遇到兩大問題。第一,他們大多專門使用寒涼的藥材,像是黃芩、黃連、山梔、青黛、柿餅灰、四物湯、黃柏、知母等,這類藥物往往會傷害脾臟導致腹瀉,使病情無法改善。第二,他們會專門使用人參,但這會使肺部的熱度反而加重,咳嗽更加嚴重。也有情況下,使用人參後病情有所改善,這通常是因為氣虛導致的喘息,氣息屬於陽,不是由陰虛內生之火所引起,但這種情況也是極少見的。
宜以白芍藥、炙甘草制肝,枇杷葉、麥門冬、薄荷、橘紅、貝母清肺,薏苡仁、懷山藥養脾,韭菜、番降香、真蘇子下氣,青蒿、鱉甲、銀柴胡、牡丹皮、地骨皮補陰清熱,酸棗仁、白茯神養心,山茱萸、枸杞子、牛膝補腎。此累試輒驗之方。然陰無驟補之法,非多服藥不效。
白話文:
適合使用白芍藥和炙甘草來調理肝臟,使用枇杷葉、麥門冬、薄荷、橘紅和貝母來清淨肺部,薏苡仁和懷山藥則能滋養脾臟,韭菜、番降香、真蘇子則能促進消化,青蒿、鱉甲、銀柴胡、牡丹皮和地骨皮則能補充陰氣並清熱解毒,酸棗仁和白茯神則能滋養心臟,山茱萸、枸杞子和牛膝則能補充腎功能。這是經過多次實驗後證明有效的方程式。然而,對於陰虛的情況,並非一時之間就能迅速補足,即使服用多種藥物也可能不一定有效。
病家欲速其功,醫者張皇無主,百藥雜試,以致殞命,覆轍相尋而不悟,悲夫!
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循經絡者,氣逆上壅也。夫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故降氣行血,則血循經絡,不求其止而自止矣。止之則血凝,血凝必發熱惡食,及胸脅痛,病日沉痼矣。
宜補肝,不宜伐肝。
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為將軍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之則肝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白話文:
患者希望迅速痊癒,但醫者卻慌亂無章法,嘗試各種各樣的藥物,導致患者死亡,這種情況不斷發生而醫者仍未能警覺,實在令人悲哀!
應該促進血液流通,而不是阻止血液流出。
如果血液不遵循脈絡流動,這通常表示氣機上逆,堵塞了脈絡。血液遇熱則流通,遇冷則凝結,因此通過降氣和促進血液流通,血液就能順著脈絡流動,不需尋求止血,自然就能停止出血。若一味追求止血,反而會導致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必然會引發高熱、食慾不振,以及胸部和脹部疼痛,病情會一天天地加重。
應該滋補肝臟,而不是傷害肝臟。
經典中提到,五臟是藏納精氣而不向外輸出的器官。肝被比喻為將軍之官,負責儲存血液。出血的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失調。滋養肝臟可以使肝氣平和,血液有地方歸宿,而傷害肝臟則會使肝無法正確儲存血液,導致出血更嚴重。
3. 論腎泄多在黎明所由
凡人之生,二五妙合之頃,識神依託是中,即攬父精母血,以為立命之基,遂成左右兩腎。腎間動氣,即道家所謂先天祖氣是也,藏乎兩腎之中,以腎屬水,故稱坎宮。以平人氣象言之,此氣至子後一陽生,生即漸漸上升,歷醜、寅、卯、辰、巳,而六陽已極,則入離宮;午後一陰生,即白氣變為赤液,漸漸降下至坎宮,復為白氣。晝夜循環,升降不息。
此即醫家所謂真陽之火,道家所謂君火,即先天祖氣,醫家謂為相火者是也。方此火之自下而上也,行過中焦,必經脾胃,則能腐熟水穀,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氣化而出,是謂清升濁降,即既濟之象也。苟不慎攝生之道,不明正性之理,則必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憂患以傷心,寒熱以傷肺,飢飽以傷脾,多怒以傷肝,多欲以傷腎,則真氣漸衰,精神日損。
白話文:
人類的生命起源,來自二個生命元素的奇妙結合,意識在此形成,吸收了父親的精液和母親的血液,成為生命的根本。這樣,左右兩側的腎臟就形成了。腎間的動力,就是道家所說的先天祖氣,藏在兩個腎臟之中。根據普通人的生命現象來看,這種氣候在子時後開始生長,逐漸上升,經過醜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到達六陽的極點,進入離宮;午後開始陰生,白色的氣轉為紅色的液體,逐漸下降至坎宮,再轉為白色。白天和夜晚不斷循環,上下運動不停。
這就是醫學家所說的真正陽性之火,道家所說的君火,即是先天祖氣,醫學家稱之為相火。當這股火從下往上運行時,經過中焦,必須經過胃和脾,可以消化食物,蒸發廢物,轉換成精華。脾氣散發精華,上昇到肺部,調節水分,向下輸送到膀胱,產生氣化作用,這是清升濁降,即平衡的象徵。如果不謹慎地保護生命,不理解正確的本質原理,就會追求滿足自己的心意,違反生的快樂,憂慮和困擾傷害心臟,寒熱傷害肺部,飢餓和飽食傷害脾臟,過度的怒氣傷害肝臟,過度的慾望傷害腎臟,真正的氣息會逐漸衰弱,精神日益損失。
馴至子後,一陽不以時生,不能上升腐熟水穀,則糟粕無由而化;寅為三陽之候,陽氣微則不能應候而化物,故天黎明而泄,其泄亦溏,俗名鴨溏,是為腎泄,亦名大瘕泄。昔人以四神丸治之,予加人參、蓮肉,輒獲奇效。蓋人參補五臟之陽氣故也。
白話文:
從子時開始,如果在應季節產生的一陽氣沒有按照時令升起,那麼就不能升舉和腐熟食物,這樣糞便就會沒有途徑被轉化。寅時是三陽氣候,如果陽氣微弱,就無法應對時令轉化事物,所以天剛亮時就會出現洩瀉,這種洩瀉表現為溏便,俗稱「鴨溏」,這就是腎虛引起的洩瀉,也被稱為大瘕洩。古人用「四神丸」來治療這種情況,我則在其中加入「人參」和蓮子,常常能獲得奇特的療效。因為人參能夠補充五臟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