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一 (7)
卷一 (7)
1. 論治血三法藥各不同
血虛宜補之。虛則發熱、內熱。法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溫,以益榮血。其藥為熟地黃、白芍藥、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蓯蓉、甘枸杞子、甘菊花、人乳之屬。
血熱宜清之,涼之。熱則為癰腫瘡癤,為鼻衄,為齒衄,為牙齦腫,為舌上出血,為舌腫,為血崩,為赤淋,為月事先期,為熱入血室,為赤遊丹,為眼暴赤痛。法宜酸寒、苦寒、鹹寒、辛涼,以除實熱。其藥為童便、牡丹皮、赤芍藥、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小薊、茜草、黃連、山梔、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之屬。
血瘀宜通之。瘀必發熱發黃,作痛作腫,及作結塊癖積。法宜辛溫、辛熱、辛平、辛寒、甘溫以入血通行,佐以鹹寒,乃可軟堅。其藥為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桂、五靈脂、蒲黃、薑黃、鬱金、京三稜、延胡索、花蕊石、沒藥、䗪蟲、乾漆、自然銅、韭汁、童便、牡蠣、芒硝之屬。
蓋血為榮陰也,有形可見,有色可察,有證可審者也。病既不同,藥亦各異。治之之法,要在合宜。倘失其宜,為厲不淺。差劇之門,可不謹乎。
白話文:
論治血三法藥各不同
血虛就應該補益。血虛會導致發熱、內熱。治療方法應選用甘味寒性、甘味平性、酸味寒性、酸味溫性的藥物,以滋養血液。常用的藥物包括熟地黃、白芍藥、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蓯蓉、枸杞子、菊花、人乳等等。
血熱就應該清熱、涼血。血熱會引起癰腫瘡癤、鼻出血、牙齦出血、牙齦腫痛、舌頭出血、舌頭腫脹、崩漏、血尿、月經提前、熱入血室、丹毒、眼睛紅腫疼痛等症狀。治療方法應選用酸味寒性、苦味寒性、鹹味寒性、辛味涼性的藥物,以清除實熱。常用的藥物包括童便、牡丹皮、赤芍藥、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薊、小薊、茜草、黃連、山梔子、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等等。
血瘀就應該活血通絡。血瘀會導致發熱、發黃、疼痛、腫脹,以及形成腫塊、癖積。治療方法應選用辛味溫性、辛味熱性、辛味平性、辛味寒性、甘味溫性的藥物,以促進血液運行,並輔以鹹味寒性的藥物,以軟化堅硬腫塊。常用的藥物包括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桂枝、五靈脂、蒲黃、薑黃、鬱金、川三稜、延胡索、花蕊石、沒藥、斑蝥、乾漆、自然銅、韭菜汁、童便、牡蠣、芒硝等等。
總之,血液是滋養陰液的物質,它的形態、顏色和臨床表現都是可以觀察和判斷的。由於疾病的類型不同,藥物也應有所區別。治療方法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如果用藥不當,後果不堪設想,治療效果的差異,必須謹慎对待。
2. 論治吐血三要
宜降氣,不宜降火。
氣有餘,即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能歸經矣。
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之味,如芩、連、山梔、青黛、柿餅灰、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往往傷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還傷肺,咳逆愈甚。亦有用參而愈,此是氣虛喘嗽。氣屬陽,不由陰虛火熾所致,然亦百不一二也。
宜以白芍藥、炙甘草制肝,枇杷葉、麥門冬、薄荷、橘紅、貝母清肺,薏苡仁、懷山藥養脾,韭菜、番降香、真蘇子下氣,青蒿、鱉甲、銀柴胡、牡丹皮、地骨皮補陰清熱,酸棗仁、白茯神養心,山茱萸、枸杞子、牛膝補腎。此累試輒驗之方。然陰無驟補之法,非多服藥不效。
病家欲速其功,醫者張皇無主,百藥雜試,以致殞命,覆轍相尋而不悟,悲夫!
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循經絡者,氣逆上壅也。夫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故降氣行血,則血循經絡,不求其止而自止矣。止之則血凝,血凝必發熱惡食,及胸脅痛,病日沉痼矣。
宜補肝,不宜伐肝。
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為將軍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之則肝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白話文:
論治吐血三要
治療吐血,關鍵在於降氣而不是降火。 氣盛則如同有火,氣降則火自降,火降則氣不再上逆,血液隨著氣機運行,便不會溢出上部竅穴了。但若用寒涼藥降火,反而會傷及胃氣。胃氣受損,脾臟就不能統攝血液,血液更難以歸於經絡。
現在治療吐血,常見兩個錯誤。一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例如黃芩、黃連、山梔子、青黛、柿餅灰、四物湯、黃柏、知母等,這些藥物往往會傷脾導致瀉下,反而無效。二是過度使用人參,若本是肺熱,反而會加重肺熱,咳嗽逆氣更甚。雖然也有人參治癒的例子,但那往往是因為氣虛喘嗽,屬陽氣不足,並非陰虛火旺所致,這樣的情況只是少數。
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使用白芍藥、炙甘草調和肝氣;枇杷葉、麥門冬、薄荷、橘紅、貝母清肺;薏苡仁、淮山藥養脾;韭菜、番瀉葉、真蘇子行氣;青蒿、鱉甲、銀柴胡、牡丹皮、地骨皮滋陰清熱;酸棗仁、白茯神養心;山茱萸、枸杞子、牛膝補腎。這些藥物經過多次驗證是有效的。然而滋陰補腎不能操之過急,藥物需要服用一段時間才能見效。
病人急於求成,醫生也慌亂無措,濫用各種藥物,最終導致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卻總是學不乖,令人惋惜!
治療吐血,應當促進血液運行,而不應止血。
血液不能循行經絡,是因為氣機逆亂上壅所致。血液遇熱則運行,遇寒則凝滯,所以應當降氣以促進血液運行,這樣血液自然會循經絡運行,不必刻意止血,血液就能自行止住。如果強行止血,反而會導致血液凝滯,進而引起發熱、惡心、胸脅疼痛等症狀,病情也會更加嚴重。
治療吐血,應當補益肝臟,而不應過度瀉肝。
經書記載:五臟的功能是收藏精氣而不使其洩漏。肝臟是將軍之官,主藏血。吐血就是肝臟失職的表現。養護肝臟,則肝氣平和,血液自然會歸於經絡;如果過度瀉肝,肝臟就無法藏血,出血就會更加不止。
3. 論腎泄多在黎明所由
凡人之生,二五妙合之頃,識神依託是中,即攬父精母血,以為立命之基,遂成左右兩腎。腎間動氣,即道家所謂先天祖氣是也,藏乎兩腎之中,以腎屬水,故稱坎宮。以平人氣象言之,此氣至子後一陽生,生即漸漸上升,歷醜、寅、卯、辰、巳,而六陽已極,則入離宮;午後一陰生,即白氣變為赤液,漸漸降下至坎宮,復為白氣。晝夜循環,升降不息。
此即醫家所謂真陽之火,道家所謂君火,即先天祖氣,醫家謂為相火者是也。方此火之自下而上也,行過中焦,必經脾胃,則能腐熟水穀,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氣化而出,是謂清升濁降,即既濟之象也。苟不慎攝生之道,不明正性之理,則必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憂患以傷心,寒熱以傷肺,飢飽以傷脾,多怒以傷肝,多欲以傷腎,則真氣漸衰,精神日損。
馴至子後,一陽不以時生,不能上升腐熟水穀,則糟粕無由而化;寅為三陽之候,陽氣微則不能應候而化物,故天黎明而泄,其泄亦溏,俗名鴨溏,是為腎泄,亦名大瘕泄。昔人以四神丸治之,予加人參、蓮肉,輒獲奇效。蓋人參補五臟之陽氣故也。
白話文:
人一生下來,到二十五歲左右身體發育成熟時,精神依附於此,吸收父母精血,作為生命之本,於是形成左右兩腎。腎臟間運行的氣,就是道家所說的先天之氣,藏在兩腎之中,因為腎屬水,所以稱為坎宮。從一般人的氣機來說,這股氣在子時(晚上十一點到一點)之後,一陽氣生起,慢慢上升,經過丑、寅、卯、辰、巳時,到午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六陽氣達到極盛,則進入離宮(心臟);午后一陰氣生起,白氣轉變成赤液,慢慢下降到坎宮(腎臟),再變成白氣。晝夜循環,升降不停息。
這就是醫家所說的真陽之火,道家所說的君火,也就是先天之氣,醫家稱為相火。當這股火從下往上運行時,經過中焦(腹部),必然經過脾胃,就能夠消化食物,蒸騰糟粕,化生精微物質。脾氣將精微物質輸布全身,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氣化排出體外,這就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如同《易經》中的「既濟」卦象。如果不好好保養身體,不明白養生的道理,就會縱慾傷身,過度憂慮傷心,寒熱傷肺,飢飽傷脾,憤怒傷肝,縱慾傷腎,那麼真氣就會逐漸衰弱,精神也會日漸損耗。
等到子時,一陽之氣不能按時生發,不能上升來消化食物,那麼糟粕就無法轉化;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是三陽之氣的時辰,陽氣虛弱就無法應時變化,所以天亮時就會出現腹瀉,而且大便稀溏,俗稱「鴨溏」,這就是腎虛引起的腹瀉,也稱為大瘕泄。古人用四神丸治療,我加了人參、蓮子肉,往往能收到奇效。因為人參可以補益五臟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