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2)

1. 惡實

味辛,平。主明目,補中,除風傷。

疏:,惡實至秋而成,得天地清涼之氣。《本經》言:辛平,藏器:兼苦。升多於降,陽也。入手太陰、足陽明經。為散風、除熱、解毒之要藥。辛能散結,苦能泄熱,熱結散則臟氣清明,故明目而補中。風之所傷,衛氣必壅,壅則發熱。辛涼解散則表氣和,風無所留矣,故除風傷。藏器主風毒腫,諸瘻。元素主潤肺散結氣,利咽膈,去皮膚風,通十二經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癮疹,痘瘡,尤獲奇驗。

主治參互

同赤檉木,為疹家要藥。同浮萍等分為末,治風熱癮疹,薄荷湯下,每服二錢,日進二服。同紫草、犀角、生地黃,治天行痘瘡,血熱乾枯不得出,有神。《痘疹要訣》:治咽喉痘瘡。牛蒡子二錢,桔梗一錢五分,粉草節七分,水煎服。《和劑局方》:治痘瘡出不快,時壯熱狂躁,咽膈壅塞,大便秘澀,小兒咽腫不利。

牛蒡子炒一錢二分,荊芥穗二分,甘草四分,水煎,溫服。已出亦可服。名必勝散。若大便利者勿用。《延年方》:治風齲牙疼,單用一味煎湯,含漱吐去。《袖珍方》:治便癰腫痛。用牛蒡子二錢,炒研,入蜜一匙,朴硝一匙,空心溫酒服。劉禹錫《傳信方》:療暴中風。

用緊細牛蒡子根,取時避風,以竹刀或荊刀刮去土,用生布拭了,搗絞取汁一大升,和蜜四大合,溫分二服,得汗出,便瘥。

簡誤

惡實性冷而滑利,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閉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閉不宜服。

白話文:

惡實

味辛,性平。能明目、補益中氣、去除風寒濕邪所致的疾病。

惡實成熟於秋季,吸收了天地間的清涼之氣。《本經》記載其味辛性平,《藏器方》則認為兼具苦味。其藥性上升之力大於下降之力,屬陽性藥物。歸入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是散風、清熱、解毒的重要藥物。辛味能散結,苦味能泄熱,熱結消散則臟腑氣機通暢,所以能明目、補益中氣。風邪侵襲人體,衛氣必受阻滯,阻滯則發熱。辛涼之品能使表邪疏散,使衛氣和順,風邪無處停留,故能去除風邪所致的疾病。《藏器方》記載其能治療風毒腫脹及各種廔管;《元素方》記載其能潤肺、散結氣、利咽喉、祛除皮膚風邪,並能通達十二經脈,這些功效都源於其藥性。因此,用於治療癮疹、痘瘡等疾病,療效顯著。

主治與配伍

惡實與赤檉木同用,是治療疹子的重要藥物。與浮萍等量研末,治療風熱引起的癮疹,用薄荷湯送服,每次服用二錢,每日二次。與紫草、犀角、生地黃同用,治療天行痘瘡,因血熱而痘疹不易出透者,療效神奇。《痘疹要訣》記載其能治療咽喉痘瘡。《和劑局方》記載其能治療痘瘡發疹不暢,伴有壯熱、狂躁、咽喉腫塞、大便秘結、小兒咽喉腫痛等症狀。

用法用量及方劑舉例:

例如,與牛蒡子炒用,再配伍荊芥穗、甘草,水煎溫服,痘瘡已出者亦可服用,名為必勝散。但若大便已通利者則不宜使用。《延年方》記載其單味煎湯含漱,可治療風邪引起的牙痛。《袖珍方》記載其可治療便癰腫痛。劉禹錫《傳信方》記載其能治療中風。

使用注意事項

惡實性寒滑利,治療痘瘡時,僅適用於血熱、大便秘結的證候。若患者氣虛、面色蒼白、大便溏瀉者,應慎用。痧疹不忌諱泄瀉,故使用惡實無妨。癰疽已潰破者,除非大便秘結,否則不宜服用。

2. 水萍

味辛、酸,寒,無毒。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鬚發,主消渴,下氣。以沐浴生毛髮。久服輕身。一名水花。

疏:,水萍專得水氣之清陰,故味辛氣寒。《別錄》:兼酸無毒。蓋其體輕浮,其性清燥,能祛濕熱之藥也。熱氣鬱於皮膚則作癢。味辛而氣清寒,故能散皮膚之濕熱也。寒能除熱,燥能除濕,故下水氣。酒性濕熱,而萍之質不沉於水,其氣味辛寒,輕清而散,故能勝酒。血熱則鬚髮焦枯而易墮。涼血則榮氣清而鬚髮自長矣。《別錄》主消渴者,以濕熱之邪去,則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氣,以沐浴生毛髮者,亦以寒能除熱,涼血之驗也。熱邪不幹,榮氣清旺則能獲輕身矣。

主治參互

蘇頌曰:治惡疾癘瘡遍身者,濃煮汁,浴半日,多效。《聖惠方》:少年面皰,挼浮萍盦之,亦可飲汁少許。《千金翼方》治小便不利,膀胱水氣流滯。浮萍日乾為末,服方寸匕,日二服,良。《子母秘錄》:風熱丹毒,浮萍搗汁傅之令遍。去風丹:採浮萍詩曰:天生靈草無根干,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泛梗青青飄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採時須在七月半。

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鐵撲頭上也出汗。其法:以紫背浮萍曬乾,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以豆淋酒化下,治癱瘓,三十六種風,有驗。

簡誤

表氣虛而自汗者,勿用。

白話文:

水萍

水萍味辛酸,性寒,無毒。主要治療暴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消除水腫,解酒,促進頭髮生長,治療消渴症,以及宣通氣血。用水萍沐浴可以促進毛髮生長,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水萍也叫水花。

水萍性味辛寒,是因為它充分吸收了水的清涼陰氣。 《名醫別錄》中也記載它帶有酸味且無毒。由於水萍的質地輕盈漂浮,性質清燥,所以具有祛除濕熱的功效。體內熱氣鬱結於皮膚就會引起瘙癢,而水萍辛寒清氣,能散去皮膚的濕熱。寒能除熱,燥能除濕,因此能消除水腫。酒性濕熱,而水萍質輕不沉於水,且氣味辛寒輕清,能發散體內濕熱,所以能解酒。血熱會導致頭髮枯焦脫落,涼血則能滋養頭髮,使頭髮自然生長。《名醫別錄》記載其能治療消渴症,是因為它能去除體內的濕熱邪氣,使津液自然生成,從而止渴。水萍能宣通氣血,促進毛髮生長,也是因為寒能除熱,涼血的功效。若體內熱邪不盛,氣血暢通,則能達到身體輕盈的效果。

水萍的應用與功效:

蘇頌說:治療全身惡性瘡瘍,可以用水萍濃汁沐浴半天,療效顯著。《聖惠方》記載:治療年輕人面部痤瘡,可以用揉碎的水萍敷貼患處,也可少量服用其汁液。《千金翼方》記載:治療小便不利,膀胱水氣滯留,可用曬乾的水萍研末,每次服用一錢,每日服用兩次,效果很好。《子母秘錄》記載:治療風熱丹毒,可以用搗碎的水萍汁塗抹患處。治療風熱丹毒還有一種方法:採集水萍,詩云:「天生靈草無根干,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泛梗青青飄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採時須在七月半。」選用治療半身不遂和大風的藥材(小風無效)。用豆淋酒調服三丸藥,即使頭部冒汗也可使用。方法是用紫背浮萍曬乾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豆淋酒送服,治療癱瘓和三十六種風症,療效顯著。

使用禁忌:

表氣虛弱而自汗者,不宜使用水萍。

3. 王瓜

味苦,寒,無毒。主消渴內疸,瘀血月閉,寒熱痠疼,益氣愈聾,療諸邪氣熱結,鼠瘻,散癰腫留血,婦人帶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數不禁,逐四肢骨節中水,療馬骨刺人瘡。(一名土瓜。)

疏:,王瓜稟土中清肅陰寒之氣,故味苦氣寒而無毒。其能除濕熱熱毒,大約與栝樓性同,故其主治內疸消渴,邪氣熱結,鼠瘻,癰腫等證,皆與栝樓相似,而此則入血分諸病為多耳。

「簡誤」、「主治」,與栝樓亦略相當,不復贅。

白話文:

王瓜味苦性寒,無毒。可以治療消渴症、黃疸、瘀血導致的月經閉止、寒熱痠痛、增強體力、治療耳聾,以及治療各種邪氣導致的熱結、鼠瘻(一種皮膚病)、散解癰腫和瘀血、婦女帶下不通、促進乳汁分泌、止小便頻數失禁、去除四肢骨骼關節中的積水、治療馬骨刺傷所致的瘡瘍。(王瓜也叫土瓜。)

王瓜吸收了土壤中清肅陰寒之氣,所以味道苦、性寒且無毒。它能去除濕熱和熱毒,藥性與栝樓大致相同,因此主要治療黃疸、消渴、邪氣熱結、鼠瘻、癰腫等症狀,都與栝樓相似,但王瓜更偏向於治療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

王瓜的功效和主治病症,與栝樓也差不多,不再贅述。

4. 地榆

味苦、甘、酸,微寒,無毒。主婦人乳痓痛,七傷,帶下,五漏,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止膿血,諸瘻惡瘡,熱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得發良。惡麥門冬。)

疏:,地榆稟地中陰氣,而兼得乎天之微陽,故味苦甘酸,氣則微寒而無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入足厥陰、少陰,手足陽明經。婦人乳痓痛者,厥陰肝經有熱,以致血分熱壅所致也。七情傷於帶脈,故帶下也。五漏者,陽明大腸濕熱傷血病也。血熱則腫而作痛。惡肉者,亦血熱極則瘀,故腫而成惡肉也。傷則出血,血出必發熱而作痛,金瘡是也。膿血不止,皆血熱所致。諸瘻惡瘡,莫不由血熱所生。苦寒能涼血泄熱,熱散則血活腫消,故並主如上諸疾也。性行而帶補,味兼甘酸,故補絕傷及產後內塞也。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治腸風者,皆善祛濕熱之功也。沉寒入下焦,故多主下部濕熱諸病。

主治參互

地榆得金銀花等分,佐以芍藥、甘草、枳殼、黃連、烏梅,治血痢:如熱在心經,下利純鮮血,則加生犀角汁十五匙,神驗。綿地榆四兩為君,加金銀花兩許,鯪鯉甲三片土炒,研細,水酒煎濃,空心溫熱服。治橫痃魚口,有神。雖甚,四服無不消者;若已成膿,更加鹽水炒黃耆五錢,白芷二錢,主速潰易合;去鯪鯉甲,並加牛膝、木瓜、殭蠶、黃柏,治下疳陰蝕極效。《聖惠方》治婦人漏下赤白不止,令人黃瘦。

地榆三兩,米醋一斤,煮十餘沸,去滓。食前稍熱服一合。崔元亮《海上方》,治赤痢不止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餳,絞濾,空腹時服三合,日再服。《活法機要》治久病腸風,痛癢不止。地榆五錢,蒼朮一兩,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一日一服。

《肘後方》:治下血不止二十年者。地榆、鼠尾草各二兩,水二升,煮一升,頓服。若不斷,以水漬屋塵飲一小杯投之。《宣明方》治結陰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服五錢,水一盞,入縮砂七枚,煎半盞,分二服。《肘後方》治小兒疳痢。地榆煮汁,熬如飴糖,與服便已。

《千金方》治大指腫痛,地榆煮汁漬之,半日愈。

簡誤

地榆性寒而下行。凡脾胃虛寒作泄,白痢久而胃弱,胎產虛寒泄瀉,血崩脾虛作泄,法並禁服。

白話文:

地榆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乳房脹痛、外傷、帶下病、各種陰道出血、止痛、去除壞死組織、止汗、治療刀傷、止血、各種廔管和惡瘡、熱瘡、解酒、治療口渴、修復外傷、產後血瘀。 它還能製作成治療刀傷的藥膏。(配伍發良,忌用麥門冬)。

地榆吸收地中陰氣,又兼具天之微陽,所以味道苦甘酸,氣微寒而無毒。氣味清淡,味厚而沉降,屬陰性。它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少陰腎經、手足陽明大腸經。婦女乳房脹痛是因為厥陰肝經有熱,導致血分熱壅所致。七情導致帶脈受損,所以出現帶下病。各種陰道出血是陽明大腸濕熱傷血所致。血熱則腫痛。壞死組織也是血熱極度瘀滯腫脹而成。外傷出血必定伴隨發熱疼痛。膿血不止,都是血熱所致。各種廔管和惡瘡,也都是血熱所生。地榆苦寒能涼血泄熱,熱散則血液暢通,腫脹消退,因此能治療上述諸疾。地榆性味平和且具有補益作用,兼具甘酸之味,所以能修復外傷及治療產後血瘀。解酒、解渴、明目,治療鮮血便血和疳痢尤其有效,治療腸風,皆因其善於祛除濕熱之功。地榆性寒沉降,作用於下焦,因此多用於治療下焦濕熱諸病。

地榆的應用:

地榆與金銀花等量,再配伍芍藥、甘草、枳殼、黃連、烏梅,治療血痢:如果熱在心經,下痢鮮血,則加入生犀角汁十五匙,療效神奇。用綿地榆四兩為主藥,加金銀花適量,鯪鯉甲三片土炒研細,水酒煎濃,空腹溫熱服用,治療橫痃魚口,療效顯著。即使病情嚴重,四劑即可痊癒;如果已經化膿,則再加入鹽水炒黃耆五錢、白芷二錢,能促使膿液排出癒合;去除鯪鯉甲,再加入牛膝、木瓜、殭蠶、黃柏,治療下疳陰蝕效果極佳。《聖惠方》記載用於治療婦女陰道出血,赤白帶下不止,導致面色萎黃消瘦。

地榆與米醋同煮,治療赤痢不止。

地榆水煎濃縮,治療久病腸風,痛癢不止。

地榆與鼠尾草同用,治療下血不止。

地榆與炙甘草同用,治療結陰下血,腹痛不止。

地榆煎汁,治療小兒疳痢。

地榆煮汁外敷,治療大拇指腫痛。

地榆的禁忌:

地榆性寒且下行。凡脾胃虛寒泄瀉,白痢久而胃弱,產後虛寒泄瀉,血崩脾虛泄瀉,均應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