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論十劑本義

劑者,從齊從刀,用以齊其不齊,而成其所以齊也。夫獨用之謂藥,合用之謂劑,而其才有長短、大小、良毒之難齊,故用有相益、相濟、相畏、相惡、相忌、相制之不同,則劑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十者對治之各異。譬夫良相劑量群才,以成治世之功,類良醫劑量群藥,以成治病之功,其義一也。

岐伯論之詳矣!凡和劑者必本乎是。苟昧其旨而違其道,即失對治之義,求疾之瘳,其可得乎!

附錄十劑

劉完素曰:制方之體,欲成七方、十劑之用者,必本於氣味也。寒、熱、溫、涼,四氣生於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於地。是以有形為味,無形為氣。氣為陽,味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氣化則精生,味化則形長。故地產養形,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天產養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各隨五臟之病,而製藥性之品味。故方有七,劑有十。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方不對證,非方也;劑不蠲疾,非劑也。此乃太古先師,設繩墨而取曲直;叔世方士,乃出規矩以為方圓。

夫物各有性,制而用之,變而通之,施於品劑,其功用豈有窮哉!如是有因其性而為用者,有因其用而為使者,有因其所勝而為制者,有氣相同則相求者,有氣相剋則相制者,有氣有餘而補不足者,有氣相感則以意使者,有質同而性異者,有名異而實同者。故蛇之性上竄而引藥,蟬之性外脫而退翳,虻飲血而用以治血,鼠善穿而用以治漏,所謂因其性而為用者如此。弩牙速產,以機發而不栝也;杵糖下咽,以杵築下也,所謂因其用而為使者如此。

浮萍不沉水,可以勝濕:獨活不搖風,可以治風,所謂因其所勝而為制者如此。麻,木谷而治風;豆,水穀而治水,所謂氣相同則相求者如此。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畜,心可以鎮恍惚,所謂因其氣相剋則相制也如此。熊肉振羸,兔肝明視,所謂因其氣有餘補不足也如此。

鯉之治水,鶩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則以意使者如此。蜜成於蜂,蜜溫而蜂寒;油生於麻,麻溫而油寒,茲同質而異性者也。靡蕪生於芎藭,蓬虆並於覆盆,茲名異而實同者也。如斯之類,不可勝舉。故天地賦形,不離陰陽,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類,生於陽而屬於陰;鱗甲之類,生於陰而屬於陽。

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雲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腎;黃石脂法土,色黃而主脾。故觸類而長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語人之疾病。不然,則為無目夜遊,無足登涉,動致顛殞,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

白話文:

所謂「劑」,字形從「齊」從「刀」,意思是利用刀來使不齊的東西變得整齊,最終達到整齊的目的。單獨使用的藥物稱為「藥」,多種藥物合用稱為「劑」。藥物本身有長短、大小、好壞、毒性等差異,不容易調和,所以藥物之間在使用上會有相互增強、相互輔助、相互畏懼、相互厭惡、相互忌諱、相互制約等不同的關係。因此,藥劑就有發散、疏通、補益、瀉下、輕、重、滑利、澀滯、乾燥、濕潤這十種不同的治療作用。這就像優秀的宰相衡量各種人才,以成就治理國家的功績;也像高明的醫生衡量各種藥物,以達成治療疾病的功效,道理是一樣的。

黃帝和岐伯已經詳細論述過這個道理!所有調和藥劑的人都必須遵循這個原則。如果不懂得這個原則,違背這個道理,就會失去對症治療的意義,想要治好疾病,怎麼可能呢?

附錄十劑

劉完素說:制定藥方的原則,想要達到七方、十劑的功效,必須以藥物的氣味為基礎。寒、熱、溫、涼四種氣是天生的;酸、苦、辛、鹹、甘、淡六種味道是地生的。所以有形體的東西是味道,無形體的東西是氣。氣屬陽,味屬陰。陽氣從上竅出來,陰味從下竅出來。氣化可以產生精,味化可以滋長形體。所以大地生產的物質滋養形體,形體不足的,用氣溫補;上天生產的物質滋養精,精不足的,用味補益。

辛味、甘味發散屬陽,酸味、苦味湧泄屬陰;鹹味湧泄屬陰,淡味滲泄屬陽。辛能發散、酸能收斂、甘能和緩、苦能堅硬、鹹能軟化,藥物的品味各自依照五臟的疾病來調配。所以藥方有七種,藥劑有十種。藥方不達到七種,就不足以窮盡藥方的變化;藥劑不達到十種,就不足以窮盡藥劑的功效。藥方不對症,就不能算是藥方;藥劑不能治癒疾病,就不能算是藥劑。這是古代的先賢設定準則,來矯正偏差;後世的醫者依循規矩,來製作藥方。

藥物本身各有其特性,製作並加以運用,通過變化來達到疏通的目的,運用在藥劑中,它的功用怎麼會有窮盡呢?例如有依據藥物本身的特性來運用的,有依據藥物的用途來做使藥的,有依據藥物所能勝任的作用來制約疾病的,有氣味相同的藥物相互求取的,有氣味相克的藥物相互制約的,有氣有餘而用來補不足的,有氣機相互感應而可以藉此運用的,有藥物質地相同但藥性不同的,有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的。所以蛇有向上竄的特性,可以用來引導藥性向上,蟬有向外脫殼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眼翳,虻吸血,可以用來治療血症,老鼠善於鑽洞,可以用來治療漏症,這就是所謂依據藥物本身的特性來運用的例子。弩的牙齒迅速彈出,是因為機械發動而無需拉動,杵糖下咽,是因為用杵搗下,這就是所謂依據藥物的用途來做使藥的例子。

浮萍不沉於水,可以勝濕;獨活不畏懼風,可以治療風病,這就是所謂依據藥物所能勝任的作用來制約疾病的例子。麻是木本植物,可以治療風;豆是水生植物,可以治療水腫,這就是所謂氣味相同的藥物相互求取的例子。牛是土畜,牛奶可以止渴;豬是水畜,豬心可以鎮定心神,這就是所謂氣味相克的藥物相互制約的例子。熊肉可以增強虛弱,兔肝可以明目,這就是所謂依據藥物氣有餘來補不足的例子。

鯉魚可以治療水腫,鴨子可以利水,這就是所謂依據藥物氣機相互感應而可以藉此運用的例子。蜂蜜是蜜蜂釀造的,蜂蜜性溫而蜜蜂性寒;油是麻榨取的,麻性溫而油性寒,這就是質地相同但藥性不同的例子。靡蕪和芎藭很像,蓬虆和覆盆子很像,這就是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的例子。像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所以天地賦予萬物形體,不離陰陽的變化,形狀顏色自然而生,都有法則依據。毛羽類的動物,生於陽而屬於陰;鱗甲類的動物,生於陰而屬於陽。

青金石對應木,顏色青色而入肝;丹砂對應火,顏色紅色而入心;雲母對應金,顏色白色而入肺;磁石對應水,顏色黑色而入腎;黃石脂對應土,顏色黃色而入脾。所以可以觸類旁通,沒有不符合自然規律的。想要成為醫師,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中要知人事,三者都明白,然後才可以談論人的疾病。不然,就如同沒有眼睛卻在黑夜裡遊蕩,沒有腳卻想要登山涉水,必然會跌倒受傷,想要治癒疾病,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