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一 (4)
卷一 (4)
1. 治法綱
陰陽寒熱、臟腑經絡、氣血表裡、標本先後、虛實緩急
病在於陰,毋犯其陽;病在於陽,毋犯其陰。犯之者,是謂誅伐無過。
病之熱也,當察其源。火苟實也,苦寒鹹寒以折之;若其虛也,甘寒酸寒以攝之。病之寒也,亦察其源。寒從外也,辛熱辛溫以散之;動於內也,甘溫以益之,辛熱辛溫以佐之。
經曰:五臟者,藏精而不瀉者也。故曰滿而不能實。是有補而無瀉者,其常也。臟偶受邪,則瀉其邪,邪盡即止。是瀉其邪,非瀉臟也。臟不受邪,毋輕犯也,世謂肝無補法,知其謬也。六腑者,傳導化物糟粕者也。故曰實而不能滿。邪客之而為病,乃可攻也。中病乃已,毋盡劑也。
病在於經,則治其經;病流於絡,則及其絡。經直絡橫,相維輔也。
病從氣分,則治其氣。虛者溫之,實者調之。病從血分,則治其血。虛則補肝、補脾、補心,實則為熱、為瘀,熱者清之,瘀者行之。因氣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氣;因血病而及氣者,先治其血。因證互異,宜精別之。
病在於表,毋攻其里;病在於里,毋虛其表。邪之所在,攻必從之。
受邪為本,現證為標;五虛為本,五邪為標。譬夫腹脹由於濕者,其來必速,當利水除濕,則脹自止,是標急於本也,當先治其標。若因脾虛,漸成脹滿,夜劇晝靜,病屬於陰,當補脾陰;夜靜晝劇,病屬於陽,當益脾氣,是病從本生,本急於標也,當先治其本。舉一為例,余可類推矣。
病屬於虛,宜治以緩。虛者精氣奪也。若屬沉痼,亦必從緩。治虛無速法,亦無巧法。蓋病已沉痼,凡欲施治,宜有次第,故亦無速法。病屬於實,宜治以急。實者,邪氣勝也。邪不速逐,則為害滋蔓,故治實無遲法,亦無巧法。此病機緩急一定之法也。
白話文:
治法綱要
陰陽、寒熱、臟腑、經絡、氣血、表裡、標本虛實緩急,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疾病在於陰,就不要侵犯陽;疾病在於陽,就不要侵犯陰。違背這個原則,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疾病發熱,要觀察其根源。如果是實熱,就用苦寒、鹹寒的藥物來瀉火;如果是虛熱,就用甘寒、酸寒的藥物來滋陰斂陽。疾病畏寒,也要觀察其根源。寒邪由外侵入,就用辛熱、辛溫的藥物來散寒;寒邪由內而生,就用甘溫的藥物來溫養,並輔以辛熱、辛溫的藥物。
經書上說:五臟是貯藏精氣而不洩露的,所以說「滿而不實」。因此,補益五臟而不瀉之,是常規治療。但如果臟腑受邪,就要瀉邪,邪氣去除後就停止治療。瀉邪是瀉除邪氣,而不是瀉傷臟腑。若臟腑未受邪,就不要輕易攻伐。有人說肝沒有補法,這是錯誤的。六腑是傳化水谷精微糟粕的,所以說「實而不滿」。邪氣入侵六腑而導致疾病,才可以攻治。疾病痊癒後,就不要再服用藥物了。
疾病在經脈,就治療經脈;疾病蔓延到絡脈,就治療絡脈。經脈和絡脈相互依存,互相輔助。
疾病從氣分(表)而來,就治療其氣分。氣虛就溫補,氣實就調和。疾病從血分(裡)而來,就治療其血分。血虛就補益肝、脾、心;血實則表現為熱或瘀血,熱證就清熱,瘀血就活血化瘀。氣病及血,先治氣;血病及氣,先治血。不同病證,需仔細辨別。
疾病在表,不要攻治裡;疾病在裡,不要虛其表。邪氣所在,治療就應該針對邪氣。
受邪是病的根本(本),現有的症狀是標;五臟虛弱是根本,外邪侵犯是標。例如,腹脹是由於濕邪引起的,發病迅速,應該利水除濕,脹滿就會消失,這是標證急於本證,應先治標。若因脾虛日久而導致脹滿,夜晚加重白天減輕,屬陰虛,應補益脾陰;白天加重夜晚減輕,屬陽虛,應益脾陽,這是本證先於標證,應先治本。以此類推,其他疾病也應如此。
疾病屬於虛證,就要緩慢治療。虛證是精氣被損耗。即使是久病,也必須從緩。治療虛證沒有快速的方法,也沒有捷徑。因為疾病已經纏綿日久,任何治療都應該有步驟,所以沒有快速的方法。疾病屬於實證,就要迅速治療。實證是邪氣盛於正氣。邪氣不迅速驅除,就會加重病情,所以治療實證沒有延遲的方法,也沒有捷徑。這是治療疾病緩急的原則。
2. 藥性差別論
藥有五味,中涵四氣。因氣味而成性,合氣與味及性而論。其為差別,本自多途。其間厚薄多少,單用互兼,各各不同,良難究竟。是故經曰:五味之變,不可勝窮。此方劑之本也。陰陽二象,實為之綱紀焉。鹹味本水,苦味本火,酸味本木,甘味本土,辛味本金,此五味之常也。及其變也,有神明之用焉。今姑陳其略以明之。
第准經文,同一苦寒也,黃芩則燥,天冬則潤,蘆薈能消,黃柏能補,黃連止瀉,大黃下通,柴胡苦寒而升,龍膽苦寒而降。同一咸也,澤瀉則瀉,蓯蓉則補,海藻、昆布則消而軟堅,馬莖、鹿茸則補而生齒。同一酸也,硫黃味酸而熱,空青味酸而寒。甘合辛而發散為陽,甘合酸而收斂為陰。
人參、黃耆陽也,甘溫以治大熱;地黃、五味陰也,甘酸以斂陰精。聊採數端,引以為例,如斯之類,難以枚舉。良由氣味互兼,性質各異,參合多少,制用全殊。所以窮五味之變,明藥物之能,厥有旨哉!顧其用紛錯,其道淵微,可以意知,難以言盡。非由妙悟,則物不從心。
固將拯烝民於夭枉,宜寤寐乎茲篇。
白話文:
藥性差別論
藥物有五種味道,內含四種氣質。藥物的藥性是由氣味所決定,需綜合考慮氣、味、性和來判斷。藥物間的差異,來源眾多,藥效的強弱、多少,單獨使用或互相搭配,效果都各有不同,很難徹底研究明白。所以經書上說:「五味的變化,多得不勝枚舉。」這就是處方用藥的根本。陰陽二象,是綱領和規範。鹹味屬水,苦味屬火,酸味屬木,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這是五味的常理。但它們的變化,卻有著神奇的效用。現在只簡單說明一些,以便闡明。
例如經文所說,同樣是苦寒的藥物,黃芩偏燥,天冬偏潤,蘆薈能消腫,黃柏能補益,黃連能止瀉,大黃能通便,柴胡苦寒而向上走,龍膽苦寒而向下走。同樣是鹹味的藥物,澤瀉能利尿,肉蓯蓉能補益,海藻、昆布能消腫軟堅,馬鞭草、鹿茸能補益並生髮牙齒。同樣是酸味的藥物,硫黃味酸而性熱,空青味酸而性寒。甘味與辛味相合則發散,屬於陽;甘味與酸味相合則收斂,屬於陰。
人參、黃耆屬於陽性藥物,甘溫能治療大熱;地黃、五味子屬於陰性藥物,甘酸能斂陰精。這裡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像這樣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因為氣味互相兼雜,藥性各有不同,配伍的多少,使用方法也完全不同。所以要徹底了解五味的變化,明白藥物的功效,實在是意義重大!然而藥物的應用紛繁複雜,其道理深奧微妙,可以意會,卻難以言盡。如果不深入領悟,藥物就不會隨心所欲地發揮作用。
所以,想要救治百姓免於夭亡,應該要日夜研讀此篇。
3. 臟氣法時並四氣所傷藥隨所感論
夫四時之氣,行乎天地之間,人處氣交之中,亦必因之而感者,其常也。春氣生而升,夏氣長而散,長夏之氣化而軟,秋氣收而斂,冬氣藏而沉。人身之氣,自然相通,是故生者順之,長者敷之,化者堅之,收者肅之,藏者固之。此藥之順乎天者也。春溫夏熱,元氣外泄,陰精不足,藥宜養陰;秋涼冬寒,陽氣潛藏,匆輕開通,藥宜養陽。
此藥之因時制用,補不足以和其氣者也。
然而一氣之中,初中末異;一日之內,寒燠或殊。假令大熱之候,人多感暑,忽發冰雹,亦復感寒。由先而感則為暑病,由後而感則為寒病。病暑者投以暑藥,病寒者投以寒藥。此藥之因時制宜,以合乎權,乃變中之常也。此時令不齊之所宜審也。假令陰虛之人,雖當隆冬,陰精虧竭,水既不足,不能制火,則陽無所依,外泄為熱,或反汗出,藥宜益陰,地黃、五味、鱉甲、枸杞之屬是已;設從時令,誤用辛溫,勢必立斃。
假令陽虛之人,雖當盛夏,陽氣不足,不能外衛其表,表虛不任風寒,灑淅戰慄,思得熱食,及御重裘,是雖天令之熱,亦不足以敵其真陽之虛,病屬虛寒,藥宜溫補,參、耆、桂、附之屬是已;設從時令,誤用苦寒,亦必立斃。此藥之舍時從證者也。假令素病血虛之人,不利苦寒,恐其損胃傷血,一旦中暑,暴注霍亂,須用黃連、滑石以泄之;本不利升,須用葛根以散之。此藥之舍證從時者也。
從違之際,權其輕重耳。至於四氣所傷,因而致病,則各從所由。是故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藥宜升之、燥之,升麻、柴胡、羌活、防風之屬是已。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藥宜清暑益氣,以除寒熱。石膏、知母、乾葛、麥門冬、橘皮、參、苓、術之屬是已。邪若內陷,必便膿血,藥宜祛暑消滯,專保胃氣,黃連、滑石、芍藥、升麻、蓮實、人參、扁豆、甘草之屬是已。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藥宜燥濕清熱,和表降氣保肺,桑白皮、石膏、薄荷、杏仁、甘草、桔梗、蘇子、枇杷葉之屬是已。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邪初在表,藥宜辛寒、苦溫、甘寒、苦寒,以解表邪,兼除內熱,羌活、石膏、葛根、前胡、知母、竹葉、柴胡、麥門冬、荊芥、甘草之屬是已。至夏變為熱病,六經傳變,藥亦同前,散之貴早,治若後時,邪結於裡,上則陷胸,中下承氣,中病乃已,慎毋盡劑,勿僭勿忒,能事必矣。
以上皆四時六氣所傷致病,並證重舍時,時重舍證,用藥主治之大法,萬世遵守之常經,聖哲復起,不可改已。所云六氣者,即風寒暑濕燥火是也。過則為淫,故曰六淫。淫則為邪,以其為天之氣,從外而入,故曰外邪。邪之所中,各有其地,在表治表,在裡治里,表裡之間,則從和解。
病有是證,證有是藥,各有司存,不相越也。此古人之定法,今人之軌則也。
白話文:
這篇文章論述了中醫用藥的原則,特別是根據四季氣候變化和疾病症狀來選擇藥物。
人體受自然界的四季之氣影響,春天生長向上,夏天生長舒展,長夏(夏末秋初)氣候轉化溫和,秋天收斂內斂,冬天收藏閉藏。人體氣機也應順應自然,春天促進生長,夏天促進舒展,長夏促進化生,秋天促進收斂,冬天促進收藏。這就是用藥順應天道的原則。
春夏陽氣外泄,陰精容易不足,用藥應滋陰;秋冬陽氣潛藏,不宜輕易發散,用藥應溫陽。這就是根據季節調整用藥的原則。
然而,同一季節氣候變化多端,一天之內都可能寒熱交替。例如盛夏酷暑時,突然下冰雹,有人中暑,有人受寒,中暑者用暑藥,受寒者用寒藥。這就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調整用藥的原則,應審時度勢。
即使在同一季節,體質不同,反應也不同。陰虛體質的人,即使在隆冬,也可能因陰精不足,不能制約陽氣,導致陽氣外泄而發熱,甚至出汗,此時需滋陰,如服用地黃、五味子、鱉甲、枸杞等藥物;如果誤用溫熱藥物,則可能危及生命。陽虛體質的人,即使在盛夏,也可能因陽氣不足,不能抵禦風寒而發冷,需要熱食和禦寒,此時即使天氣炎熱,也需要溫補藥物,如人參、黃耆、桂枝、附子等;如果誤用寒涼藥物,同樣可能危及生命。這就是根據病情選擇藥物,而不完全依賴季節的原則。
有些情況下,要兼顧季節和病情。例如,素體血虛的人,不宜服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傷脾胃和血液;如果中暑,出現腹瀉等症狀,則需要用黃連、滑石等藥物瀉熱;如果需要升發,則需要葛根等藥物。這就是根據病情和季節權衡用藥的原則。
四季之氣的傷害會導致不同的疾病。春天受風邪侵襲,夏天容易腹瀉,要用升發、燥濕的藥物,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風等。夏天受暑邪侵襲,秋天容易患瘧疾,要用清暑益氣的藥物,如石膏、知母、葛根、麥門冬、橘皮、人參、茯苓、白術等。如果暑邪內陷,則會出現膿血便,需要祛暑消滯,保護胃氣的藥物,如黃連、滑石、白芍、升麻、蓮子、人參、扁豆、甘草等。秋天受濕邪侵襲,冬天容易咳嗽,要用燥濕清熱,和表降氣,保護肺部的藥物,如桑白皮、石膏、薄荷、杏仁、甘草、桔梗、蘇子、枇杷葉等。冬天受寒邪侵襲,春天容易患溫病,初期表證,要用辛寒、苦溫、甘寒、苦寒的藥物解表,兼除內熱,如羌活、石膏、葛根、前胡、知母、竹葉、柴胡、麥門冬、荊芥、甘草等。如果發展成夏季熱病,治療方法與初期類似,但要儘早治療,以免邪氣深入,治療需謹慎,不可過量或不足。
總之,以上是根據四季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所致疾病的用藥原則,是歷代醫家總結的經驗,應當遵循。六氣過盛則為六淫,六淫是外邪,治療時,要根據邪氣所在部位(表裡)施治。 用藥要根據病症和季節,選擇適宜的藥物,不可違背。 這是古代醫家的法則,也是現代醫家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