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草部中品之上

總六十二種,今疏其要者三十種。

乾薑,生薑,葈耳實,乾葛,栝樓根,苦參,當歸,麻黃,通草,芍藥,瞿麥,玄參,秦艽,百合,知母,貝母,白芷,淫羊藿,黃芩,狗脊,茅根,紫菀,紫草,前胡,白鮮,紫參,藁本,萆薢,白薇,大青

白話文:

  1. 幹薑:乾燥的薑,有溫胃散寒的功效。
  2. 生薑:鮮薑,具有暖身、解毒、止痛的效果。
  3. 葈耳實:即冬瓜子,能利水消腫,清熱化痰。
  4. 幹葛:乾燥的葛根,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5. 栝樓根:即栝樓的根部,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6. 苦參: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抗炎的效果。
  7. 當歸:主要用於調血活血、養血安神。
  8. 麻黃:有發汗解表、平喘的效用。
  9. 通草:利尿通淋,治小便不利。
  10. 芍藥:常用於緩和疼痛,調理血氣。
  11. 瞿麥:清熱利尿,治療尿路感染。
  12. 玄參:滋陰降火,清熱解毒。
  13. 秦艽:祛風除濕,調節免疫系統。
  14. 百合:滋補心肺,養陰清熱。
  15. 知母:清熱潤燥,滋陰降火。
  16. 貝母:化痰止咳,清熱散結。
  17. 白芷:通鼻竇,止痛消炎。
  18. 淫羊藿:壯陽補腎,強壯筋骨。
  19. 黃芩:清熱解毒,降火涼血。
  20. 狗脊:補肝腎,強腰膝。
  21. 茅根:清熱利尿,止血。
  22. 紫菀:止咳平喘,化痰。
  23. 紫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4. 前胡: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25. 白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6. 紫參:滋補肝腎,強壯筋骨。
  27. 藁本:止痛散寒,調理血氣。
  28. 萱草根:清熱利尿,止痛消腫。
  29. 白薇: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30. 大青: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乾薑

味辛,溫、大熱,無毒。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生者尤良。

疏:,乾薑稟天地之陽氣,故味辛而氣溫,雖熱而無毒。辛可散邪理結,溫可除寒通氣,故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出汗,逐風濕痹,下痢因於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蓋血虛則發熱,熱則血妄行,乾薑炒黑能引諸補血藥入陰分,血得補則陰生而熱退,血不妄行矣。治腸澼亦其義也。生薑能通神明,辟惡氣,故主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惟唾血定非寒證,《別錄》載之誤矣!

白話文:

【性味】辛,溫、大熱,無毒。 【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部滿悶、咳嗽、呼吸困難,能溫暖胃部、止血、發汗,排除風濕病,對腸道發炎、下痢、腹部寒冷疼痛、中毒、霍亂以及腹部脹滿有療效。對於風邪引起的各種毒性反應、皮膚間的積聚氣體,也能起到緩解作用,並能停止唾液中的出血。生薑的療效尤其好。

【疏解】乾薑從天地吸收了陽氣,因此味道為辛,氣息為溫,雖然熱度較高但無毒。辛味可以疏散邪氣和理順結節,溫熱可以除寒通氣,因此能治療胸部滿悶、咳嗽、呼吸困難,溫暖胃部、發汗,排除風濕病,對於因寒冷導致的下痢也有療效。其止血的效果是因為血液虛弱會導致發熱,熱氣會使血液不正常流動,乾薑經炒後變黑,能引導補血藥物進入陰分,讓血液得到補充,陰氣生成,熱氣退去,血液就不會不正常流動了。對於腸道發炎也有療效,就是這個道理。生薑能夠通達神明,消除惡氣,因此能治療中毒、霍亂以及腹部脹滿,對於風邪引起的各種毒性反應、皮膚間的積聚氣體,也有緩解效果。然而,對於唾液中的出血,一定不是寒症,這是《別錄》的記載錯誤!

主治參互

乾薑生用,同橘皮、烏藥、白豆蔻,除胸滿咳逆上氣。同紫蘇、桂枝,能溫中出汗;加朮則能逐風濕痹。同朮、茯苓、人參、甘草,治下利寒冷腹痛。炒黑,同生地黃、白芍藥、當歸、牛膝,治產後惡露不盡,血虛發熱。同地黃、地榆、芍藥、麥門冬、人參、黃耆、甘草、升麻,治腸澼下血。

白話文:

主要用途:

乾薑在生用的情況下,與橘皮、烏藥、白豆蔻一同使用,可以消除胸滿、咳嗽和上氣。與紫蘇、桂枝一起使用,可以溫暖中焦並助於出汗;加入朮(白朮)則能散風濕和治療關節疼痛。與朮、茯苓、人參、甘草一同使用,可以治療下痢、寒涼腹痛。

炒黑後,與生地黃、白芍藥、當歸、牛膝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產後惡露不盡和血虛發熱。與地黃、地榆、芍藥、麥門冬、人參、黃耆、甘草、升麻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腸澼和下血。

以上是乾薑的各種應用範圍,具體使用時請依照中醫師的指導,並考慮個體差異。

同藿香、縮砂、橘皮、紫蘇、木香,治中惡;去木香,加木瓜,則治霍亂脹滿;加桂枝,並治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同橘皮、人參,止胃虛嘔逆。同橘皮、朮、貝母、茯苓,治痰瘧久不愈。同人參、朮、桂枝、橘皮,治寒瘧。同人參、朮、甘草,治虛寒泄瀉,中寒作泄。

簡誤

乾薑大辛,辛能散氣走血。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臟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並忌之。

白話文:

治療中暑可使用藿香、縮砂、橘皮、紫蘇和木香;去掉木香,加入木瓜,可以治療霍亂和腹脹;加入桂枝,則能治療風邪引起的各種毒害以及皮膚間的積聚之氣。與橘皮和人參一起使用,能止胃虛弱引起的嘔吐。與橘皮、術、貝母、茯苓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長期未愈的痰瘧。與人參、術、桂枝、橘皮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寒瘧。與人參、術、甘草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虛寒型的腹瀉以及由中寒引起的腹瀉。

乾薑具有大辛之性,辛能散氣活血。長期服用會損傷陰液和眼睛。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出血、表虛有熱出汗、自汗盜汗、內臟有熱引起的下血、因熱引起的噁心和腹痛,應當避免使用乾薑。

3. 生薑

味辛,微溫。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疏:,生薑所稟與乾薑性氣無殊。第消痰止嘔,出汗散風,祛寒止泄,疏肝導滯,則功優於乾者。

「主治」、「簡誤」,並與前同。

白話文:

【性味】辛,微溫。【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和鼻塞,咳嗽和喘息,以及止吐。長期服用可以去除體內的異味,使心神靈活。

【注釋】,【生薑】的藥性與【乾薑】相近。但對於消除痰液、止吐、發汗、散風、祛除寒氣、止瀉、疏肝導滯的功效上,生薑的療效優於乾薑。

「主治」、「簡誤」,與先前的描述相同。

4. 葈耳實

味苦、甘,溫;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風寒頭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

疏:,枲耳,蒼耳也。得土之沖氣,兼稟天之春氣,故味甘溫,而《別錄》益之以苦。當是無毒。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苦以燥濕,甘以和血,溫則通暢。春氣發生而升,故主風寒頭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惡肉死肌,膝痛,溪毒也。祛風療濕之藥。《食療》、《聖惠》、《千金》、《外臺秘要》諸方,咸堪選用,亦無「簡誤」。

白話文:

此草藥味苦、甘,性溫;其葉味苦、辛,微寒,帶有小量毒性。主要功效包括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風濕症狀,四肢的緊繃疼痛,惡化肉質及皮膚,膝蓋疼痛,以及排毒。長期服用能增強體力,提升聽覺與視覺能力,有助於強健心志,使人輕盈。

疏:此草藥為「枲耳」,也就是蒼耳。它吸收了大地的衝動氣息,並且承載了春天的天氣,因此具有甘溫的特性,《別錄》更添加了苦味的描述。它應該是無毒的。葉子的味道苦辛,微寒且帶有小量毒性。苦可以幫助去除濕氣,甘則能調和血液,溫熱則能促進流通。春天的氣息上升,因此能治療風寒頭痛,風濕症狀,四肢的緊繃疼痛,惡化肉質及皮膚,膝蓋疼痛,以及排毒。這是一種祛風除濕的草藥,常見於《食療》、《聖惠》、《千金》、《外臺祕要》等醫學典籍中的配方,使用時不會出現錯誤。

5. 葛根

味甘,平,無毒。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大寒,療消渴,傷寒壯熱。

葛谷:主下痢十歲以上。

葉:主金瘡,止血。

花:主消酒。

一名雞薺根,一名鹿霍。(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疏:,葛根稟天地清陽發生之氣,其味甘平,其性升而無毒。入足陽明胃經。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之要藥也。故主消渴,身大熱,熱壅胸膈作嘔吐。發散而升,風藥之性也,故主諸痹。生氣升騰,故起陰氣。甘者,土之沖氣,春令少陽,應兼微寒,故解諸毒,及《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甘能和血而除熱,故又主療金瘡止痛,及脅風痛也。

白話文:

【性質】甘,平,無毒。主要用於治療口渴、全身高熱、嘔吐、各類痹症、提升陰氣、解各種毒物、治療傷寒和風寒引發的頭痛,能夠發散體表、出汗、打開皮膚毛孔,治療金屬創傷並減緩疼痛,以及脅風痛。生長在根部的汁液,具有大寒的特性,可以治療口渴和傷寒引發的高熱。

【葛谷】專門用於治療十歲以上的下痢。

【葉】可以治療金屬創傷,並能止血。

【花】可以治療酒醉。

【又名】雞薺根、鹿霍(具有殺死野葛、巴豆、百種藥物毒性的能力)。

【葛根】吸收天地清陽生發之氣,其味道甘平,性質升騰且無毒。進入足陽明胃經。是治療陽明溫病熱邪的重要藥物。因此,它能治療口渴、全身高熱、熱邪堵塞胸膈引起的嘔吐。它有發散和升騰的特性,屬風藥的特徵,因此能治療各類痹症。生氣升騰,故能提升陰氣。甘味,代表土之衝氣,春令少陽,應具微寒特性,因此能解毒,以及《別錄》中提到治療傷寒和風寒引發的頭痛,能發散體表、出汗、打開皮膚毛孔。甘味能和血並清除熱氣,因此也能治療金屬創傷並減緩疼痛,以及脅風痛。

主治參互

葛根湯,治陽明胃經溫病,邪熱頭痛,發渴煩悶,鼻乾不得眠;如渴甚,嘔甚,則加石膏、麥門冬、知母、竹葉。葛根升麻湯,治斑疹初發,點粒未形。同一切補腎益精藥作丸餌,則起陰,令人有子。同升麻,入升陽散火,升陽除濕,升陽益胃,清暑益氣,補中益氣等湯用。

白話文:

主要治療對象為參互:

葛根湯 (方號260),主要用於治療陽明胃經的溫熱病,包含熱邪引起的頭痛、口渴、心煩及鼻乾不能入睡的情況。若出現口渴嚴重或嘔吐嚴重的症狀,可以增加石膏、麥門冬、知母、竹葉的用量。

葛根升麻湯 (方號26726),主要用於治療斑疹初期,即斑疹尚未形成時的症狀。在搭配所有補腎益精的藥物做成丸狀或餌狀後,可以起到調理陰氣,使人能生子的作用。同時,此湯還可以與升麻一同使用,進入升陽散火的方劑,達到升提陽氣、除濕、提升胃氣、清暑、增強體力和補充中氣等效果。

簡誤

傷寒頭痛,兼項強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足太陽也,邪猶未入陽明,故無渴證,不宜服。五勞七傷,上盛下虛之人,暑月雖有脾胃病,不宜服。

白話文:

對於傷寒引發的頭痛,以及伴隨的項部僵硬、腰脊疼痛和全身骨骼疼痛,這些症狀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範疇。由於病邪尚未深入到陽明經,因此不會出現口渴的症狀,不適合服用藥物。對於五勞七傷導致上半身過度肥滿、下半身虛弱的人來說,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出現脾胃問題,也不適合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