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 (4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0)

1. 外科

癭瘤

【忌、宜】俱同瘰癧,兼宜薜荔、半夏、文蛤、南星、通草、生薑。

有內外二證

【忌】破氣,降,燥熱,辛溫。

諸藥俱見前。

【宜】涼血,活血,除大腸熱,兼升。去血過多者宜補血,甘寒,苦寒,酸寒,佐以辛寒。

生地黃,五倍子,黃連,黃芩,白芍藥,地榆,蝟皮,大小薊,黃柏,側柏葉,槐實,皂莢灰,熊膽,升麻,鱉甲,紅藍花,龍腦香,茜草,黃耆,赤石脂,豬懸蹄,蛇蛻,榧實,白礬,金銀花,青黛,象牙末,蛀竹屑,牛角䚡,白蠟

通腸漏

【忌】破氣,下,發散,溫燥,辛熱。

諸藥俱見前。

【宜】涼血,清利濕熱,解毒,消漏管,補氣血,長肉。

槐實,黃連,黃芩,青黛,地榆,白及,忍冬藤,半枝蓮,生地黃(以上涼血解毒),豬懸蹄,刺蝟皮,黃牛角䚡,蛀竹屑,明礬,金頭蜈蚣(以上消漏管),黃耆,熟地黃,當歸,人參,白芍藥,五味子,牛膝,山藥,枯礬,黃蠟,白蠟,麻皮灰,鉛華,月經布,沒食子(以上補氣血長肉),天明精,地骨皮(俱要鮮者),皮硝,文蛤(以上煎濃湯熏洗)

乳岩、乳癰、內外吹

【忌】補氣,升,溫補,辛熱,燥,酸斂。

【宜】散結氣,和肝,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貝母,橘葉,連翹,栝樓根,山慈菇,山豆根,蒲公英,紫花地丁,黃連,甘草,柴胡,白芷,青皮,橘皮,牡鼠糞,王不留行,乳香,沒藥,漏蘆,夏枯草,忍冬藤,栝樓仁,頭垢,人爪,鯪鯉甲,半枝蓮,茜根

陰蝕(即下部匿瘡)

【忌】同乳岩。

【宜】涼血活血,除熱散毒,苦寒,辛寒。

青黛,茜草,苦參,鮮地骨皮,黃柏,小薊,艾葉,馬鞭草,木瓜,牛膝,木通,全蠍,蛇床子(外),橄欖核(外),蛀竹屑(外),豬脊髓(外),青葙子(外),膩粉(外),官粉(外),杏仁(外),珠末(外),皂角末(外),鉛丹(外),象牙末(外),龍腦香(外),白殭蠶(外),粉霜(外),煙膏(外),天靈蓋(外),滴乳石(外),白蠟(外)

金瘡

【忌】破氣,閉氣,升散,酸斂,苦寒,冷利,燥,酸寒。

諸藥俱見前。

【宜】止血,和血,涼血,甘溫,甘寒,佐以辛溫。

地黃,䗪蟲,當歸,續斷,牛膝,甘草,麥門冬,地榆,半夏,茜草,白膠,杜仲,芎藭,乳香,沒藥,艾葉,水楊花,釣樟根,黃荊子(炒黑),王不留行,古錢,自然銅,狗頭骨,黃麻皮灰,蘆竹,柘韭,大小薊(內外),劉寄奴(內外),花蕊石(內外),騏麟竭(內外),古石灰(外),白蠟(外),降香(外),海螵蛸(外),桑柴灰(外),人骨灰(外),紫檀末(外),三七(外)

破傷風

白話文:

癭瘤

  • 禁忌與適宜: 和瘰癧的禁忌與適宜相同,此外還適合使用薜荔、半夏、文蛤、南星、通草、生薑。

痔瘡,分為內痔和外痔兩種。

  • 禁忌: 忌用破氣、降氣、燥熱、辛溫的藥物。

(前面已提過的藥物就不再重複列出)

  • 適宜: 宜用涼血、活血、清除大腸熱的藥物,同時可配合使用升提的藥物。對於失血過多的情況,宜補血,並使用甘寒、苦寒、酸寒的藥物,輔以少量辛寒的藥物。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生地黃、五倍子、黃連、黃芩、白芍藥、地榆、蝟皮、大小薊、黃柏、側柏葉、槐實、皂莢灰、熊膽、升麻、鱉甲、紅藍花、龍腦香、茜草、黃耆、赤石脂、豬懸蹄、蛇蛻、榧實、白礬、金銀花、青黛、象牙末、蛀竹屑、牛角䚡、白蠟。

腸瘻

  • 禁忌: 忌用破氣、瀉下、發散、溫燥、辛熱的藥物。

(前面已提過的藥物就不再重複列出)

  • 適宜: 宜用涼血、清利濕熱、解毒、消除瘻管、補氣血、促進肌肉生長的藥物。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槐實、黃連、黃芩、青黛、地榆、白及、忍冬藤、半枝蓮、生地黃(以上涼血解毒),豬懸蹄、刺蝟皮、黃牛角䚡、蛀竹屑、明礬、金頭蜈蚣(以上消除瘻管),黃耆、熟地黃、當歸、人參、白芍藥、五味子、牛膝、山藥、枯礬、黃蠟、白蠟、麻皮灰、鉛華、月經布、沒食子(以上補氣血、促進肌肉生長),天明精、地骨皮(都要新鮮的),皮硝、文蛤(以上煎濃湯熏洗)。

乳岩(乳癌)、乳癰(乳腺炎)、內外吹

  • 禁忌: 忌用補氣、升提、溫補、辛熱、燥性、酸澀收斂的藥物。
  • 適宜: 宜用散結氣、調和肝氣、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的藥物。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貝母、橘葉、連翹、栝樓根、山慈菇、山豆根、蒲公英、紫花地丁、黃連、甘草、柴胡、白芷、青皮、橘皮、牡鼠糞、王不留行、乳香、沒藥、漏蘆、夏枯草、忍冬藤、栝樓仁、頭垢、人爪、鯪鯉甲、半枝蓮、茜根。

陰蝕(即下部隱藏的瘡瘍)

  • 禁忌: 和乳岩的禁忌相同。
  • 適宜: 宜用涼血活血、清除熱毒、苦寒、辛寒的藥物。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青黛、茜草、苦參、鮮地骨皮、黃柏、小薊、艾葉、馬鞭草、木瓜、牛膝、木通、全蠍、蛇床子(外用)、橄欖核(外用)、蛀竹屑(外用)、豬脊髓(外用)、青葙子(外用)、膩粉(外用)、官粉(外用)、杏仁(外用)、珠末(外用)、皂角末(外用)、鉛丹(外用)、象牙末(外用)、龍腦香(外用)、白殭蠶(外用)、粉霜(外用)、煙膏(外用)、天靈蓋(外用)、滴乳石(外用)、白蠟(外用)。

金瘡(刀劍等外傷)

  • 禁忌: 忌用破氣、閉氣、升散、酸澀收斂、苦寒、寒涼、乾燥、酸寒的藥物。

(前面已提過的藥物就不再重複列出)

  • 適宜: 宜用止血、調和氣血、涼血的藥物,應以甘溫、甘寒的藥物為主,輔以少量辛溫的藥物。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地黃、䗪蟲、當歸、續斷、牛膝、甘草、麥門冬、地榆、半夏、茜草、白膠、杜仲、芎藭、乳香、沒藥、艾葉、水楊花、釣樟根、黃荊子(炒黑)、王不留行、古錢、自然銅、狗頭骨、黃麻皮灰、蘆竹、柘韭、大小薊(內服外用)、劉寄奴(內服外用)、花蕊石(內服外用)、麒麟竭(內服外用)、古石灰(外用)、白蠟(外用)、降香(外用)、海螵蛸(外用)、桑柴灰(外用)、人骨灰(外用)、紫檀末(外用)、三七(外用)。

破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