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 (3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4)

1. 婦人門

胎漏,屬氣血虛有熱。

【忌、宜】俱同安胎條。

難產

【忌】破氣,破血,收斂。

諸藥俱見前。

【宜】補氣血,滑利,潤。

人參,柞樹枝,魚膠,冬葵子,千里馬,白芷梢,牛膝,桂心,當歸,芎藭,益母草,百草霜,石燕,弓弩,麻油,豬脂,酒,生雞子,兔頭,滑石,麝香

預防血暈,腹痛坐草時,即用蘇木菊花心者一兩,生地黃一兩,降香末二錢,水二碗,煎一碗,加童便半碗,兒墮地即飲之,永無惡血衝心之患。房中常打醋炭,萬一血暈亦須此藥。更以家寶丹一丸,灌下神效。

凡婦人氣弱者,無氣力送子出產門,須服人參。此藥能兼治橫生、側產,世醫不知也。

凡臨產交骨不開,惟濃煎柞木枝湯,飲之則自開。柞木俗名一葉一刺,其木枝幹直上,一葉必發一刺。

胞衣不下,用乳香、沒藥末各七分五釐,麝香一分,芒硝一錢五分,研細。以酒調服,立下。飲熱童便以滋藥力,更妙。

產後諸病

【忌】破氣,升,汗,吐,下,燥,苦寒,大熱。

諸藥俱見前。

【宜】行血,次宜補血清熱,總【宜】補養肝脾腎,辛溫,甘寒,酸寒。

蘇木,黑豆,鹿角末,紅花,乳香,沒藥,牛膝,炮姜,當歸(脾胃弱者勿用),桃仁(胃弱者禁用,亦不可過用),桂(天寒無火之人可用),益母草,澤蘭,乾地黃,續斷,白膠,杜仲,山茱萸,人參,青蒿,麥門冬,白芍藥,五味子

產後少腹痛按之痛甚有結塊,名兒枕痛

【忌】酸斂,補氣,破氣,升,下,汗,燥。

諸藥俱見前。

【宜】行血活血散結,兼健脾。

延胡索,紅藍花,牡丹皮,蘇方木,山楂肉,益母草,蓬莪荗,蒲黃,白膠,當歸,黑豆,生地黃,澤蘭,牛膝,五靈脂,縮砂蜜,橘紅,童便,桃仁,乾薑

痛極,加乳香、沒藥各六七分。天寒加桂,暑月勿用,肺熱有火勿用。

產後少腹痛,按之即止者,屬血虛。

【忌】行血,破氣,汗,吐,下,燥,苦寒,大熱。

諸藥俱見前。

【宜】補血,補脾,和肝。

乾地黃,白芍藥,當歸,續斷,白膠,阿膠,牛膝,人參,酸棗仁,麥門冬,炙甘草,大棗,薯蕷,橘皮

產後泄瀉

【忌】消導,滑腸,膩膈,發散,生冷,破氣,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溫中補氣,健脾開胃。

人參,甘草,薯蕷,蓮肉,扁豆,茯苓,白芍藥,橘皮,車前子,肉豆蔻(內熱津液不足者少用),藿香,五味子,補骨脂(內熱火熾者勿用),縮砂蜜

產後發熱或自汗盜汗

【忌】苦寒,發散,升提,破氣,破血,下,辛燥,大熱,寒滑傷脾。

諸藥俱見前。

【宜】補血,涼血,補肝,補心,生津液,兼斂攝實表。

乾地黃,炙甘草,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酸棗仁,牡丹皮,童便,青蒿,鱉甲,澤蘭,黑豆,黃耆,人參(肺熱者禁用)

白話文:

婦人門

胎漏

胎漏是指懷孕期間出現少量出血的情況,這是因為氣血虛弱且體內有熱。

(注意事項與安胎篇相同)

難產

難產時,要避免使用破氣、破血和收斂的藥物。

這些藥物之前都已經提過。

應該使用補氣血、滑利、潤澤的藥物。

可選用人參、柞樹枝、魚膠、冬葵子、千里馬、白芷梢、牛膝、桂心、當歸、芎藭、益母草、百草霜、石燕、弓弩、麻油、豬脂、酒、生雞蛋、兔頭、滑石、麝香。

預防血暈

為了預防生產時因腹痛而導致的血暈,在產婦開始用力時,就用蘇木、菊花心各一兩,生地黃一兩,降香末二錢,加兩碗水煎成一碗,再加入半碗童子尿,等嬰兒出生後立即讓產婦喝下,這樣可以避免惡血衝心的問題。平時在房間裡也要燒醋炭,以備萬一血暈時使用。更可以服用家寶丹一丸,效果極佳。

如果婦女氣虛,沒有力氣將胎兒娩出,必須服用人參。這種藥物也能治療胎位不正或側產,但現在的醫生都不懂這個道理。

如果產婦臨盆時骨盆無法打開,可以用濃煎的柞木枝湯喝下,骨盆自然就會打開。柞木俗稱一葉一刺,其樹枝是直立向上生長的,每一片葉子必定會長出一根刺。

如果胎盤無法順利排出,就用乳香、沒藥粉末各七分五釐,麝香一分,芒硝一錢五分,研磨成細末。用酒調服,胎盤很快就會排出。接著喝熱童子尿來增強藥效,效果更佳。

產後諸病

產後要避免使用破氣、升提、發汗、催吐、瀉下、燥熱、苦寒、大熱的藥物。

這些藥物之前都已經提過。

應該使用活血的藥物,然後再補血清熱,總體來說應該補養肝脾腎,使用辛溫、甘寒、酸寒的藥物。

可選用蘇木、黑豆、鹿角末、紅花、乳香、沒藥、牛膝、炮薑、當歸(脾胃虛弱的人不要用)、桃仁(胃弱的人禁用,也不可過量使用)、桂(天冷體內虛寒的人可以使用)、益母草、澤蘭、乾地黃、續斷、白膠、杜仲、山茱萸、人參、青蒿、麥門冬、白芍藥、五味子。

產後少腹痛按之痛甚有結塊,名兒枕痛

如果產後腹部疼痛,按壓時疼痛加劇,並且有腫塊,這叫做兒枕痛。

要避免使用酸澀收斂、補氣、破氣、升提、瀉下、發汗、燥熱的藥物。

這些藥物之前都已經提過。

應該使用活血化瘀散結的藥物,同時健脾。

可選用延胡索、紅藍花、牡丹皮、蘇方木、山楂肉、益母草、莪朮、蒲黃、白膠、當歸、黑豆、生地黃、澤蘭、牛膝、五靈脂、縮砂蜜、橘紅、童子尿、桃仁、乾薑。

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乳香、沒藥各六七分。天氣寒冷時可加桂,天氣炎熱時不要用,如果肺熱有火也不要用。

產後腹部疼痛,但按壓後疼痛減輕的,屬於血虛。

要避免使用活血、破氣、發汗、催吐、瀉下、燥熱、苦寒、大熱的藥物。

這些藥物之前都已經提過。

應該使用補血、補脾、和肝的藥物。

可選用乾地黃、白芍藥、當歸、續斷、白膠、阿膠、牛膝、人參、酸棗仁、麥門冬、炙甘草、大棗、山藥、橘皮。

產後泄瀉

產後腹瀉要避免使用消導、滑腸、滋膩、發散、生冷、破氣、苦寒的藥物。

這些藥物之前都已經提過。

應該使用溫中補氣、健脾開胃的藥物。

可選用人參、甘草、山藥、蓮子肉、扁豆、茯苓、白芍藥、橘皮、車前子、肉豆蔻(體內有熱、津液不足的人少用)、藿香、五味子、補骨脂(體內熱盛火旺的人不要用)、縮砂蜜。

產後發熱或自汗盜汗

產後發熱或出現自汗、盜汗的情況,要避免使用苦寒、發散、升提、破氣、破血、瀉下、辛燥、大熱、寒滑傷脾的藥物。

這些藥物之前都已經提過。

應該使用補血、涼血、補肝、補心、生津液的藥物,同時兼顧收斂固表。

可選用乾地黃、炙甘草、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酸棗仁、牡丹皮、童子尿、青蒿、鱉甲、澤蘭、黑豆、黃耆、人參(肺熱的人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