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2)

1. 龍膽

味苦、澀,大寒,無毒。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

疏:草龍膽稟天地純陰之氣以生,故其味大苦澀,其性大寒而無毒,足厥陰、足少陰、足陽明三經藥。入足少陰,除本經之熱,腎主骨,故主骨間寒熱。熱極生風則發驚搐,重則變為癇病。濕熱邪氣之在中下二焦者,非此不去,熱去則諸證自解。五臟有熱則不安,熱除則五臟自定。

苦澀而寒,故殺蠱毒。大苦大寒,故能滌除胃中所伏實熱,及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熱清則肝膽之氣亦清,故益肝膽氣而止驚惕也。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則非其任矣。

主治參互

草龍膽同白芍藥、甘草、茯神、麥門冬、木通,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時疾熱黃,口瘡。同苦參、牛膽治谷疸。同苦參、蛆蟲灰、青黛,治小兒一切疳熱狂語及瘡疥。治蛔蟲攻心如刺,吐清水。龍膽二兩,去頭銼,水二盞,煎取一盞,去滓。隔宿勿進食,平旦時頓服之即瘥。同生地黃等分,治濕熱傷血分,浸大腸,以致卒下血,多服必效。

簡誤

草龍膽味既大苦,性復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凡病脾胃兩虛,因而作泄者忌之。凡病虛而有熱者勿用。亦勿空腹服。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泄太甚故也。《炮炙論》以銅刀切去須上頭,銼碎,甘草汁中浸一宿,漉出,曝乾用。

白話文:

龍膽

龍膽味苦澀,性寒,無毒。主治骨骼間寒熱、驚癇、邪氣、外傷續接、安定五臟、殺滅蠱毒、清除胃中伏熱、時疫溫熱、熱邪引起的泄瀉痢疾、驅除腸道寄生蟲、滋養肝膽之氣、止驚悸。長期服用可增強智力、延年益壽。

龍膽生長於天地間陰氣充沛之處,故味極苦澀,性極寒而無毒,是足厥陰經、足少陰經、足陽明經的藥物。入足少陰經,清除經絡中的熱邪;腎主骨,故能治療骨骼間寒熱。熱極生風則會導致驚厥抽搐,嚴重則成為癇病。中下焦濕熱邪氣,非龍膽不能去除,熱邪去除,諸症自然痊癒。五臟有熱則不安,熱邪去除,五臟自然安定。

龍膽味苦澀性寒,故能殺滅蠱毒。其大苦大寒的特性,能清除胃中積聚的實熱,以及時疫溫熱、熱邪引起的泄瀉痢疾,驅除腸道寄生蟲。熱邪清除,肝膽之氣亦清,故能滋養肝膽之氣,並止驚悸。長期服用可增強智力、延年益壽,這絕非誇張之言。

主治參考

龍膽與白芍藥、甘草、茯神、麥門冬、木通配伍,主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時疫熱黃、口瘡。與苦參、牛膽配伍,治療黃疸。與苦參、蛆蟲灰、青黛配伍,治療小兒各種疳熱、狂語及瘡疥。治療蛔蟲攻心如刺、嘔吐清水,可用龍膽二兩,去頭切碎,加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隔夜勿進食,清晨空腹服用,即可痊癒。與生地黃等量配伍,治療濕熱傷及血分,浸漬大腸,導致便血,多服必有效。

使用注意事項

龍膽味極苦,性極寒,屬純陰藥物。雖然能清除實熱,但胃虛血少者不可輕易服用。脾胃兩虛而導致泄瀉者忌用。虛而有熱者勿用。亦勿空腹服用。服用後可能導致尿頻,因其味過苦導致泄瀉過度所致。《炮炙論》記載,應用銅刀切去須根,切碎,用甘草汁浸泡一夜,撈出曬乾後再使用。

2. 細辛

味辛,溫,無毒。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齆鼻,風癇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

疏:,細辛稟天地陽升之氣以生,故其味辛溫而無毒。入手少陰、太陽經。風藥也。風性升,升則上行,辛則橫走,溫則發散,故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蓋痹及死肌,皆是感地之濕氣,或兼風寒所成。風能除濕,溫能散寒,辛能開竅,故療如上諸風寒濕疾也。《別錄》又謂:溫中下氣,破痰開胸中,除喉痹齆鼻,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膽,通精氣,皆升發辛散開通諸竅之功也。其曰: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者,必無是理。蓋辛散升發之藥,其可久服哉?

主治參互

同石膏,能治陽明火熱上攻以致齒痛。得當歸、芍藥、芎藭、牡丹、藁本、甘草、白薇,通治婦人子宮冷不受孕。得鯉魚膽、青羊肝、甘菊花、決明子,療目痛。得甘草,療傷寒少陰咽痛。得藁本、芎藭、白芷、荊芥、防風,治風頭痛。得紫蘇、防風、甘草、桔梗、杏仁、薄荷、桑白皮,能解利傷風寒鼻塞。

簡誤

細辛,風藥也。其性升燥發散,故凡病內熱,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虛,氣虛有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法皆禁用。即入風藥亦不可過五分,以其氣味俱厚而性過烈耳。

白話文:

細辛

細辛味辛、性溫,無毒。主治咳嗽氣逆、頭痛頭暈、關節拘攣、風濕痹痛、肌肉萎縮、溫暖脾胃、降逆氣、化痰、利尿、舒胸、治喉痹、鼻塞、風癇病、乳房腫塊、無汗、經閉、滋養五臟、益肝膽、通暢精氣。長期服用可以明目,通利九竅,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

細辛生長吸收天地陽氣,因此味辛溫而無毒,歸入手少陰經和太陽經,屬於祛風藥。風性向上,辛味藥能橫向疏通,溫性藥能發散,因此能治療咳嗽氣逆、頭痛頭暈、關節拘攣、風濕痹痛、肌肉萎縮等症。痹症和肌肉萎縮都是因感受地濕之氣,或兼夾風寒所致。風能除濕,溫能散寒,辛能開竅,所以能治療以上各種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名醫別錄》又說:溫暖脾胃、降逆氣、化痰、舒胸、治喉痹、鼻塞、乳房腫塊、無汗、經閉、益肝膽、通暢精氣,這些都是細辛升發、辛散、開通諸竅的功效。至於說長期服用可以明目,通利九竅,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辛散升發的藥物,是不宜長期服用的。

配伍應用

細辛與石膏同用,能治療陽明經火熱上攻導致的牙痛。與當歸、芍藥、川芎、牡丹皮、藁本、甘草、白薇等藥同用,能治療婦女子宮虛寒不孕。與鯉魚膽、青羊肝、甘菊花、決明子等藥同用,能治療目痛。與甘草同用,能治療傷寒少陰經咽痛。與藁本、川芎、白芷、荊芥、防風等藥同用,能治療風頭痛。與紫蘇、防風、甘草、桔梗、杏仁、薄荷、桑白皮等藥同用,能治療風寒引起的鼻塞。

使用注意事項

細辛是祛風藥,其性升散燥烈,因此凡屬內熱、火熱上炎、上盛下虛、氣虛多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等症,都禁忌使用。即使配伍在祛風藥中,用量也不可超過五分,因為它的氣味厚重,藥性過於強烈。

3. 石斛

味甘,平,無毒。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定志除驚。

疏:,石斛稟土中衝陽之氣,兼感春之和氣以生,故其味甘平而無毒。氣薄味厚,陽中陰也。入足陽明,足少陰,亦入手少陰。甘能除熱,甘能助脾,甘能益血,平能下氣,味厚則能益陰氣,故主傷中,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定志除驚者,以其入胃,入腎,入心、脾,補益四經,則四經所生病皆得治療。蓋皆益脾、益胃、益腎、益心之功力也。又主除痹逐肌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者,兼能除脾胃二經之濕故也。

主治參互

同麥門冬、白茯苓、橘皮、甘草,則益胃強四肢。同麥門冬、五味子、人參、炙甘草、白芍藥、枸杞、牛膝、杜仲,則理傷中,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同枇杷葉、麥門冬、橘皮,則下氣。得木瓜、牛膝、桑白皮、石南葉、白鮮皮、黃柏、茯苓、菖蒲,則主諸痹及逐皮膚邪熱痱氣冷痹弱。夏月一味酒蒸,泡湯代茶,頓健足力。

簡誤

宜入湯酒,不宜入丸。其味不苦而帶甘,其形長而細,中堅實者良。酒洗蒸曬乾用,慎毋誤用木斛,味太苦,餌之損人,亦不入上焦藥。

白話文:

石斛

石斛味甘性平,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內傷、消除痹症、降氣、滋補五臟虛損導致的消瘦、增強腎陽益精、補充內分泌不足、調理脾胃、增強肌肉、驅除皮膚濕熱及痱子、治療腳膝疼痛、麻痺無力等。長期服用能強健腸胃、輕身延年、安定心神、消除驚恐。

石斛吸收土中陽氣和春季溫和之氣生長,因此味甘性平且無毒。其氣味清淡而味道濃厚,屬陰中之陽。石斛入足陽明經、足少陰經,也入入手少陰經。其甘味能清熱、健脾、養血;性平能降氣;濃厚的滋味能滋養陰氣。因此,它能治療內傷、降氣、滋補五臟虛損導致的消瘦、增強腎陽益精、補充內分泌不足、調理脾胃、增強肌肉,長期服用能強健腸胃、輕身延年。安定心神、消除驚恐的功效,是因為它能入胃、腎、心、脾四經,滋補四經,則四經的病症都能得到治療,總體來說是滋補脾、胃、腎、心的功效。此外,它還能治療痹症、驅除皮膚濕熱及痱子、治療腳膝疼痛、麻痺無力的功效,是因為它還能去除脾胃二經的濕邪。

主治參考:

與麥門冬、白茯苓、橘皮、甘草一起服用,能益胃強健四肢。與麥門冬、五味子、人參、炙甘草、白芍藥、枸杞、牛膝、杜仲一起服用,能治療內傷,滋補五臟虛損導致的消瘦、增強腎陽益精。與枇杷葉、麥門冬、橘皮一起服用,能降氣。與木瓜、牛膝、桑白皮、石南葉、白鮮皮、黃柏、茯苓、菖蒲一起服用,能治療各種痹症以及驅除皮膚濕熱、痱子、治療肢體寒冷麻痺無力。夏季可單用石斛,以酒蒸後泡水代茶飲用,能迅速增強體力。

使用注意事項:

宜煎湯或泡酒服用,不宜制成丸劑。好的石斛味道微甘不苦,形狀細長,質地堅實。用酒洗淨後蒸曬乾燥服用,注意不要誤用木斛,木斛味苦,服用會傷身,也不宜用於治療上焦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