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五 (2)
卷五 (2)
1. 鐺墨
主蠱毒中惡,血暈吐血,亦塗金瘡,生肌止血。
疏:,鐺墨,釜月中墨也。《本經》無氣味。然觀其所主,大約與伏龍肝相似,而其用則少劣也。凡血見灰見墨則止,蠱毒惡氣得辛溫則散,故《本經》主蠱毒中惡,吐血血暈,以酒或水細研,溫服,亦塗金瘡,生肌止血也。慎勿入傅面瘡藥中,其墨入肉如黥不能去也。血暈宜用米醋研服。
白話文:
[鐺墨]
鐺墨主要治療蠱毒、中惡、血暈、吐血等症狀,也可塗抹於金瘡,促進傷口癒合並止血。
鐺墨指的是釜中燃燒時產生的鍋底黑灰。古代典籍中未記載其氣味。根據其功效推測,它與伏龍肝類似,但療效略遜。凡是出血的傷口,遇到灰燼或墨汁都會止血;蠱毒和惡氣遇到辛溫的藥物就會散去。因此,治療蠱毒、中惡、吐血、血暈,可用酒或水將鐺墨研磨成細末,溫服;也可以將其塗抹於金瘡,以達到生肌止血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能將鐺墨加入治療面部瘡瘍的藥物中,因為墨汁一旦進入肉中,如同刺青一樣很難去除。血暈的情況,建議用米醋研磨後服用。
2. 硇砂
味鹹、苦,辛,溫,有毒。不宜多服。主積聚,破結血,爛胎,止痛,療咳嗽宿冷,去惡肉,生好肌。柔金銀,可為焊藥。形如牙硝光潔者良。(凡用,水飛去塵穢,入瓷器中,重湯煮乾。)
疏:,硇砂乃滷液所結,秉陰毒之氣,含陽毒之精。其味極咸,極苦,極辛,氣溫有毒。甄權:酸鹹,有大毒。能消五金八石,腐壞人腸胃,生食之化人心為血,其毒之猛烈如此,可畏矣!其治聚積結血宿冷者,以咸能入血軟堅,辛能散結,溫能除冷故也。積聚散則痛自止,氣自下。因寒以致頑痰壅結則咳嗽作,故暫用以散之。柔金化石之性,故能爛胎去惡肉也。金石見之即化,其能生好肌乎?此前人之誤耳!
主治參互
《普濟方》:損目生瘀,赤肉弩出不退。杏仁百粒,蒸熟去皮尖研,濾取淨汁,入硇砂末一錢,水煮化,日點一二次自落。白飛霞方:鼻中息肉。硇砂點之,即落,此方須入明礬、牛黃、鉛粉、象牙末、真珠末,乃佳。《集效方》:面上疣目。硇砂少許,硼砂、鐵鏽、麝香等分研,搽三次自落,急以甘草汁浸洗。
簡誤
按硇砂大熱有毒之物,近出於唐世,而方書著古人單服一味伏火作丸子,亦有兼硫黃、馬牙硝輩合餌者,不知方出何時?殊非古法,此物雖能攻積聚凝結,化有形癖塊,然多食腐壞人腸胃。觀其柔化金銀銅錫,及庖人煮硬肉,入硇少許即爛,可以類推矣。惟去惡肉,及惡瘡息肉,目翳胬肉,是其所長,亦須與真牛黃、龍腦、鉛華、象牙末等同用。
其內服諸方,雖唐慎微已收附《本草》末,然服必害人命悉不敢載,一名狄鹽,一名北庭砂,一名氣砂,一名透骨將軍。中其毒者,生綠豆研汁一二升飲之。畏漿水,忌羊血。
白話文:
硇砂味鹹、苦、辛,性溫,有毒,不宜服用過量。主治積聚、血瘀、死胎、疼痛,以及治療久咳寒邪、去除壞死組織、促進新生組織生長。它能溶解金銀,可用於焊接。外觀如同硝石般光潔者為佳。使用時,需用水飛去雜質,放入瓷器中,以多次煎煮至乾燥。
硇砂是由滷水結晶而成,具有陰毒和陽毒之氣。味道極鹹、極苦、極辛,性溫且有毒。它能腐蝕金屬和玉石,也會損傷人體腸胃。生食會使人心臟變為血塊,毒性劇烈,非常危險!它能治療積聚、血瘀、久咳寒邪,是因為其鹹味能入血軟化堅硬之物,辛味能散結,溫性能驅除寒邪。積聚散去,疼痛自然停止,氣血自然下降。因寒邪導致痰液阻塞而咳嗽時,可暫時使用它來散寒。由於其能軟化金石,因此能使死胎排出,去除壞死組織。但說它能促進新生組織生長,是古人的誤解!
主治方面,有文獻記載它可用於治療眼部瘀血、肉芽腫突出;鼻息肉(需與明礬、牛黃、鉛粉、象牙末、珍珠末等同用);面部疣目(需與硼砂、鐵鏽、麝香等同用)。
硇砂性溫且劇毒,在唐代才開始使用。古方記載單獨服用或與硫黃、硝石等藥物一起服用,但其來源和時間不明,與傳統用法不同。雖然它能治療積聚、凝結的腫塊,但服用過多會損傷腸胃。它能軟化金銀銅錫,也能使煮熟的肉類變軟,由此可見其腐蝕性。它善於治療壞死組織、惡性瘡瘍息肉、眼部翳膜和胬肉,但需與牛黃、龍腦、鉛粉、象牙末等同用。
古代典籍雖有記載內服方劑,但因其毒性很大,致死案例眾多,故不敢詳細記載。硇砂又名狄鹽、北庭砂、氣砂、透骨將軍。中毒者,可用綠豆研磨成汁服用。忌食漿水和羊血。
3. 鉛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驚癇癲疾,除熱下氣,止小便利,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自炒成者佳,市中多雜砂土、礬紅,不堪用。)
疏:,鉛丹即熬鉛所作黃丹,故其味辛,氣微寒,性應無毒。鉛稟先天壬癸之氣,得火成丹,則又有靈通變化之神。其體重而降。胃反吐逆,火氣上升也。驚癇癲疾,心氣虛怯也。得潤下鎮重之性,則火不上炎,熱氣自下,心腎得交,而前證除矣。稟天一所生之氣,故能除熱毒,及金瘡溢血也。止小便利者,心與小腸為表裡,心神寧斂則小便自有節也。臍攣者,即小兒臍風也。風熱入肝則筋自攣急,辛寒鎮重能散風熱,金液之性能平肝木,故主之也。久服通神明者,以其得先天之氣,故能鎮心安神也。今世又用以解散熱毒,長肉去瘀,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為外科必用之物。
主治參互
單用傅瘡,能止痛長肉生肌。入一切膏藥,貼惡瘡腫毒。仲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者。鉛丹、龍骨、柴胡、牡蠣、黃芩、生薑、人參、桂枝、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大黃二兩,棗六枚,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納大黃更煮一二沸,去渣,溫服一升。《集驗方》治吐逆不止。
碧霞丹:黃丹四兩,米醋半升,煎乾,炭火三秤,就銚內煅紅,冷定為末,粟米飯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湯下。《劉涓子鬼遺方》:小兒瘴瘧,壯熱不寒。黃丹二錢,蜜水和服,冷者酒服,名鬼哭丹。《痘疹方》:痘疹生翳。黃丹、輕粉等分,為末。吹少許入耳內,左患吹右,右患吹左。
《子母秘錄》:小兒重舌。黃丹一豆大,安舌下。《普濟方》:小兒口瘡糜爛。黃丹一錢,生蜜一兩,相和蒸黑。每以雞毛蘸搽,甚效。《集玄方》:金瘡出血不止,以藥速合,則內潰傷肉。只以黃丹、滑石等分,為末傅之。陸氏《積德堂方》:血風臁瘡。黃丹一兩,黃蠟一兩,香油五錢,熬膏。
先以蔥、椒湯洗,貼之。
《集效方》;遠近臁瘡。黃丹水飛炒,黃柏酒浸七日,焙,各一兩,輕粉半兩,研細。以苦茶洗淨,輕粉填滿,次用黃丹護之,外以柏末攤膏貼之,勿揭動,一匕見效。
簡誤
吐逆由於胃虛,及因寒發吐者,皆不宜服。
白話文:
鉛丹味辛微寒。主治嘔吐、胃部不適、驚癇、癲疾,可清熱降氣、止瀉、治療毒熱引起的肚臍攣縮及外傷出血。煉製成九光丹,長期服用可使人聰慧。自己炒製的最好,市面上多摻雜砂土、礬紅,不可使用。
鉛丹是熬煉鉛製成的黃丹,故味辛,氣微寒,本質上應無毒。鉛吸收先天之氣,經火煉製成丹後,便具有神奇的變化。鉛丹質地沉重,能下降。胃反嘔吐是火氣上升,驚癇癲疾是心氣虛弱。鉛丹具有潤燥、下降、鎮重的特性,能防止火氣上炎,使熱氣下降,心腎氣血相通,從而治癒上述疾病。鉛丹秉承天一生水之氣,故能清熱解毒,治療外傷出血。止瀉是因為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心神安寧則小便自然正常。臍攣是嬰兒臍風,風熱入肝則筋攣急,鉛丹辛寒鎮重,能散風熱,其金液之性又能平肝,故能治療。長期服用可使人聰慧,是因為它能吸收先天之氣,鎮心安神。現代也用它來治療熱毒,促進肉芽生長,去除瘀血,治療惡瘡腫毒,並常用於膏藥,是外科常用藥物。
鉛丹單獨使用外敷瘡瘍,能止痛、促進肉芽生長。可加入各種膏藥,治療惡瘡腫毒。例如,張仲景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傷寒八九日後,胸悶煩躁,驚恐不安,小便不利,神志不清,肢體沉重者,其中就包含鉛丹。其他藥方如碧霞丹、鬼哭丹等也都有鉛丹的應用,治療範圍包括小兒瘴瘧、痘疹等。此外,鉛丹也可用於治療小兒重舌、口瘡等。在治療金瘡出血時,需謹慎使用,以免藥物過度深入,損傷肌肉。在治療血風臁瘡時,鉛丹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製成膏藥外敷。
胃虛或因寒邪導致嘔吐者,均不宜服用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