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 (11)
卷二 (11)
1. 五臟六腑虛實門
虛寒滑泄不禁,屬氣虛
【忌】破氣,下,濕潤,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補氣,升,甘溫,酸斂。
人參,黃耆,白朮,蓮肉,升麻,炙甘草,吳茱萸,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木瓜,赤石脂
腸鳴,屬氣虛。
【忌】破氣,下,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同大腸虛,加:升麻、柴胡以佐之。
脫肛,屬氣虛兼有濕熱。
【忌】同大腸虛。
【宜】補氣,升提,除濕熱。
人參,黃耆,炙甘草,白朮,蓮肉,白扁豆,升麻,乾葛,柴胡,黃柏,防風,黃連,黃芩,樗根白皮,白芍藥
外用五倍子傅之。
膀胱虛(三證)
【忌】破氣,燥,利小便。
諸藥俱見前。
【宜】補氣,酸斂。
人參,五味子,山茱萸,益智子,金櫻子
小便不禁,屬氣血虛。
【忌】降下,濕潤,燥熱。
諸藥俱見前。
【宜】同膀胱虛,加:
牡蠣,龍骨,鹿茸,桑螵蛸,雞䏶胵,頻數不能少忍,加麥門冬、五味子、黃柏、山茱萸、天門冬、鱉甲、牛膝、柏子仁、甘枸杞子。
遺尿,屬本經氣虛,見小腸虛條內。因膀胱虛亦能致遺尿,故複列此。
【忌、宜】俱見小腸虛。
膀胱氣
【忌、宜】俱同疝。
三焦虛(二證)
【忌】破氣,降;復忌升發,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補中益氣,佐以辛溫。
人參,黃耆,白朮,益智子,沉香,五味子
腹寒,屬中氣虛。
【忌、宜】俱同三焦虛。
短氣、少氣,屬氣虛。
【忌】同三焦虛。
【宜】補氣益精,甘溫,甘寒,酸溫。
人參,黃耆,麥門冬,五味子
心實,即實火實熱。(五證)
【忌】補斂,升,熱,溫燥。
諸藥俱見前。
【宜】降火清熱,苦寒以折之,辛寒以散之,甘寒以緩之,鹹寒以潤之。
黃連,犀角,石膏,丹砂,牡丹皮,滑石,生甘草,麥門冬,竹葉,童便
大便結燥,加芒硝、大黃。發狂亦如之。
譫語,屬心家邪熱。
【忌、宜】俱同心實。
舌破,屬心火。
【忌、宜】俱同心實。
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火內炎。(煩屬心,躁屬腎。)
【忌、宜】俱同心實。
自笑,屬心家有熱邪。
【忌、宜】俱同心實。
發狂,屬心家有邪,熱甚。
【忌、宜】俱同心實。
肝實(五證)
【忌】補氣,升,酸斂,辛熱,辛溫,燥。
諸藥俱見前。
【宜】清熱降氣,苦寒,辛寒,甘寒,酸寒。
橘皮,青皮,蘇子,黃連,黃芩,龍膽草,柴胡,生甘草,赤芍藥,竹葉,青黛
善怒,怒則氣上逆,甚則嘔血及飧泄。
【忌】補,升,熱燥,閉氣。
諸藥俱見前。
【宜】降氣,清熱,甘寒,酸寒,鹹寒,佐以辛散。
蘇子,鬱金,番降香,生甘草,青黛,麥冬,生地黃,赤芍藥,橘皮,蒲黃,當歸,延胡索,砂仁,香附,童便
白話文:
五臟六腑虛實門
-
虛寒滑泄、大便失禁,屬於氣虛的狀況。
-
禁忌: 破氣、向下導瀉、濕潤、苦寒的藥物。
-
適宜: 補氣、升提、甘溫、酸收的藥物。
-
常用藥: 人參、黃耆、白朮、蓮子肉、升麻、炙甘草、吳茱萸、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木瓜、赤石脂。
-
腸鳴,屬於氣虛。
-
禁忌: 破氣、向下導瀉、苦寒的藥物。
-
適宜: 與治療大腸虛弱的藥物相同,可以加用升麻、柴胡來輔助。
-
脫肛,屬於氣虛並兼有濕熱。
-
禁忌: 與治療大腸虛弱的禁忌相同。
-
適宜: 補氣、升提、去除濕熱的藥物。
-
常用藥: 人參、黃耆、炙甘草、白朮、蓮子肉、白扁豆、升麻、葛根、柴胡、黃柏、防風、黃連、黃芩、樗樹根白皮、白芍藥。
-
外用: 可用五倍子塗抹患處。
-
膀胱虛弱 (有三種主要症狀)
-
禁忌: 破氣、燥熱、利尿的藥物。
-
適宜: 補氣、酸收的藥物。
-
常用藥: 人參、五味子、山茱萸、益智子、金櫻子。
-
小便失禁,屬於氣血虛弱。
-
禁忌: 向下導瀉、濕潤、燥熱的藥物。
-
適宜: 與治療膀胱虛弱的藥物相同,並加用:
-
常用藥: 牡蠣、龍骨、鹿茸、桑螵蛸、雞內金。
-
若頻繁且無法忍受時,加用: 麥門冬、五味子、黃柏、山茱萸、天門冬、鱉甲、牛膝、柏子仁、枸杞子。
-
遺尿,屬於膀胱經氣虛,相關內容可參考小腸虛弱的條目。因膀胱虛弱也可能導致遺尿,因此在此重複列出。
-
禁忌與適宜: 與小腸虛弱的條目相同。
-
膀胱氣虛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疝氣的相同。
-
三焦虛弱(有兩種主要症狀)
-
禁忌: 破氣、向下導瀉;同時也要避免升散、苦寒的藥物。
-
適宜: 補中益氣,並輔以辛溫的藥物。
-
常用藥: 人參、黃耆、白朮、益智子、沉香、五味子。
-
腹部寒冷,屬於中氣虛弱。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三焦虛弱的相同。
-
氣短、呼吸少氣,屬於氣虛。
-
禁忌: 與治療三焦虛弱的相同。
-
適宜: 補氣益精,甘溫、甘寒、酸溫的藥物。
-
常用藥: 人參、黃耆、麥門冬、五味子。
-
心實,即實火實熱。(有五種主要症狀)
-
禁忌: 補益、收斂、升提、熱性、溫燥的藥物。
-
適宜: 降火清熱,用苦寒的藥物來折其熱,辛寒的藥物來發散,甘寒的藥物來緩解,鹹寒的藥物來滋潤。
-
常用藥: 黃連、犀角、石膏、丹砂、牡丹皮、滑石、生甘草、麥門冬、竹葉、童子尿。
-
若有大便乾燥,加用: 芒硝、大黃。發狂時的治療方法也相同。
-
胡言亂語,屬於心臟的邪熱。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心實的相同。
-
舌頭潰破,屬於心火。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心實的相同。
-
煩躁,屬於心臟的邪熱以及心火內盛。(煩躁的情緒歸於心,躁動的行為歸於腎。)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心實的相同。
-
無故發笑,屬於心臟有熱邪。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心實的相同。
-
發狂,屬於心臟有邪,熱邪很嚴重。
-
禁忌與適宜: 與治療心實的相同。
-
肝實(有五種主要症狀)
-
禁忌: 補氣、升提、酸收、辛熱、辛溫、燥熱的藥物。
-
適宜: 清熱降氣,苦寒、辛寒、甘寒、酸寒的藥物。
-
常用藥: 橘皮、青皮、蘇子、黃連、黃芩、龍膽草、柴胡、生甘草、赤芍藥、竹葉、青黛。
-
容易發怒,發怒時會導致氣向上逆行,嚴重時會嘔血和消化不良。
-
禁忌: 補益、升提、熱燥、閉塞氣機的藥物。
-
適宜: 降氣、清熱、甘寒、酸寒、鹹寒的藥物,輔以辛散的藥物。
-
常用藥: 蘇子、鬱金、番降香、生甘草、青黛、麥門冬、生地黃、赤芍藥、橘皮、蒲黃、當歸、延胡索、砂仁、香附、童子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