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四 (4)
卷四 (4)
1. 磁石
味辛、咸,寒,無毒。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熱煩滿,及耳聾。養腎臟,堅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瘻頸核,喉痛,小兒驚癇。煉水飲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即吸鐵石。入藥須火燒醋淬,研末水飛,或醋煮三日夜。)
疏:,磁石生於有鐵處,得金水之氣以生。《本經》:味辛,氣寒,無毒。《別錄》、甄權:咸,有小毒。《大明》:甘、澀,平。藏器:咸,溫。今詳其用,應是辛鹹微溫之藥,而甘寒非也。氣味俱厚,沉而降,陽中陰也。入足少陰,兼入足厥陰經。其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皆風寒濕三氣所致,而風氣尤勝也。風淫末疾,發於四肢,故肢節痛不能持物。風濕相搏,久則從火化,而骨節皮膚中洗洗酸也。辛能散風寒,溫能通關節,故主之也。咸為水化,能潤下軟堅;辛能散毒,微溫能通行除熱,故主大熱煩滿,及消癰腫,鼠瘻頸核。喉痛者,足少陽、少陰虛火上攻所致,咸以入腎,其性鎮墜而下吸,則火歸元而痛自止也。夫腎為水臟,磁石色黑而法水,故能入腎養腎臟。腎主骨,故能強骨。腎藏精,故能益精。腎開竅於耳,故能療耳聾。腎主施泄,久秘固而精氣盈溢,故能令人有子。小兒驚癇,心氣怯,痰熱盛也,咸能潤下,重可去怯,是以主之。甄權云: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加而用之。宗奭云:養腎氣,填精髓,腎虛耳聾目昏者,皆用之。
主治參互
《直指方》:耳卒聾閉。吸鐵石半錢,入病耳內,鐵砂末入不病耳內,自然通透。《千金方》:陽事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漬二七日。每服三合,日二夜一。倪維德《原機啟微》:眼昏內障,神光寬大漸散,昏如霧露中行,漸睹空花,物成二體,久則光不收及內障。磁朱丸:真磁石火煅醋淬七次,二兩,硃砂一兩,神麯生用三兩,為末。
更以神麯末一兩煮糊,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飯湯下。《千金方》:金瘡血出。磁石末傅之,止痛斷血。
諸藥石皆有毒,且不宜久服,獨磁石性稟沖和,無猛悍之氣,更有補腎益精之功,故不著「簡誤」。大都漬酒優於丸散,石性體重故爾。
白話文:
磁石
磁石味辛鹹,性寒,無毒。主要治療周身痹痛、風濕、四肢關節疼痛、拿不起東西、肢體酸痛、發熱煩躁、耳聾等症狀。能滋養腎臟,強健骨骼,益精補腎,疏通關節,消除癰腫、鼠瘻、頸部腫塊、喉嚨痛以及小兒驚癇。將其煉製成水服用,還能幫助生育。磁石也叫玄石,就是吸鐵石。入藥時需經火燒、醋淬、研磨、水飛的炮製過程,或用醋煮三日三夜。
磁石產於含鐵的地方,因吸取金屬和水氣而生成。《本經》記載其味辛,性寒,無毒;《別錄》和甄權則記載其味鹹,略帶小毒;《大明》記載其味甘澀,性平;藏器記載其味鹹,性溫。綜合其用途來看,應是辛鹹微溫的藥物,而非甘寒。磁石氣味厚重,沉降,屬陰中之陽。歸足少陰經和足厥陰經。它能治療周身痹痛、風濕、關節疼痛、拿不起東西、肢體酸痛等症狀,皆因風寒濕三邪侵襲所致,其中風邪尤為突出。風邪侵犯肢體,導致四肢關節疼痛,無法拿物;風濕交搏,日久則化熱,引起骨節和皮膚酸痛。磁石辛味能散寒風,溫性能通關節,故能治療這些病症。鹹味能利水化濕,軟堅散結;辛味能解毒,微溫能通行氣血,除熱,故能治療發熱煩躁,以及癰腫、鼠瘻、頸部腫塊等症。喉嚨痛是足少陽、少陰經虛火上炎所致,磁石鹹味入腎,其性鎮墜下降,能引火歸元,從而止痛。腎臟屬水臟,磁石色黑,性如水,故能入腎滋補腎臟。腎主骨,故能強健骨骼;腎藏精,故能益精;腎開竅於耳,故能治療耳聾;腎主排泄,久便秘結則精氣充盈,故能幫助生育。小兒驚癇是心氣不足,痰熱盛的表現,鹹味能潤下,重可去怯,所以也能治療此症。甄權記載,磁石能補益男子腎虛,治療風虛體弱,腰痛等症;寇宗奭記載,磁石能滋養腎氣,填補精髓,治療腎虛引起的耳聾、目昏等症。
磁石的應用參考:
《直指方》:治療突然耳聾:取磁石半錢,放入患耳;在另一隻耳朵放入鐵砂末,即可使聽力恢復。 《千金方》:治療陽痿:取磁石五斤,研磨後用清酒浸泡十四天,每次服用三合,每日二次,夜間一次。 倪維德《原機啟微》:治療眼昏內障:磁朱丸(用火煅醋淬七次的磁石二兩、硃砂一兩、神麴三兩製成)。 《千金方》:治療金瘡出血:將磁石研磨成粉末敷於傷口,止痛止血。
雖然大多數藥物和礦物都帶有毒性,不宜久服,但磁石性情平和,沒有猛烈的藥性,且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因此不列入禁忌之列。總體而言,磁石用酒浸泡的方法優於丸散劑,因為磁石質地沉重。
2. 凝水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止渴,水腫,小腹痹。久服不飢。一名寒水石,一名白水石。色如雲母可析者良。鹽水精也。(石膏亦名寒水石,與此不同。)
疏:,凝水石生於鹵地,稟積陰之氣而成。《本經》:味辛氣寒。《別錄》加甘,大寒無毒。經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又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熱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及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也。易飢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陽明之邪熱,故能止渴。不飢水腫者,濕熱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氣上溢於腹,而成腹痹。辛鹹走散之性,故能除熱利竅消腫也。療腹中積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軟之功耳。
主治參互
《永類鈐方》:男女轉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兩,滑石一兩,葵子一合,為末,水一斗,煮五升,每服一升,即利。《經驗方》:小兒丹毒,皮膚熱赤。寒水石半兩,白土一分,為末,米醋調塗之。
簡誤
凝水石,按本文云:鹽之精,則與石膏、方解石,大相懸絕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隱君復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難辨。其功能各不相同,用者自宜分別。生鹵地,味辛鹹,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氣大寒,能除有餘邪熱。凡陰虛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熱骨蒸,並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宜之。諸濕腫滿,屬脾土者,忌之。大宜詳審,慎勿有誤。
白話文:
凝水石
凝水石味辛甘,性寒涼,無毒。主治身體發熱,腹部積聚邪氣,皮膚灼熱如火燒般疼痛,煩躁胸悶。服用凝水石可以去除時令暑熱、五臟積熱、胃中熱盛煩悶等症狀,止渴,治療水腫和小腹脹痛。長期服用可使人減少飢餓感。凝水石又名寒水石、白水石,顏色像雲母,能剝離成片狀者為佳。凝水石是鹽的精華結晶。(石膏也叫寒水石,但與此不同。)
凝水石生長在鹽鹼地,吸收陰氣而形成。《本經》記載其味辛,性寒。《別錄》補充其味甘,性大寒無毒。經書記載:輕微的熱症,用涼性藥物調和;嚴重的熱症,則需用寒性藥物去除。又記載:體內熱邪過盛,可用鹹寒之物治療。凝水石性大寒微鹹,因此能治療身體發熱、邪氣入侵、皮膚灼熱疼痛、煩躁胸悶等症狀。容易飢餓口渴也是胃中伏火所致。其甘寒之性可以去除陽明經的邪熱,因此能止渴。不飢餓而水腫是濕熱之症;小便不利導致水氣上溢於腹部,形成腹脹。凝水石辛鹹走散,能清熱利竅,消腫。治療腹部積聚,也是利用其辛散鹹軟的功效。
治療案例:
《永類鈐方》:治療男女尿道梗阻,小便不利。用寒水石二兩,滑石一兩,葵花籽一合,研磨成粉,加水一斗,煎煮至五升,每次服用一升,即可利尿。
《經驗方》:治療小兒丹毒,皮膚紅腫熱痛。用寒水石半兩,白土一分,研磨成粉,用米醋調和後塗抹患處。
使用注意事項:
凝水石是鹽的精華,與石膏、方解石大不相同。因為石膏也叫寒水石,王隱君又說寒水石又名方解石,所以容易混淆。它們的功效各不相同,使用時需仔細區分。生長在鹽鹼地的,味辛鹹,破碎後像芒硝一樣的,才是凝水石。凝水石性大寒,能去除多餘的邪熱。陰虛火旺、咳嗽吐血、痰多、潮熱盜汗、骨蒸勞熱、脾胃虛弱腹瀉者,都不宜服用。
經書記載:腹部脹大,多屬於熱證,可以使用凝水石治療;但濕腫腹脹,屬於脾胃虛弱者,則忌用。使用凝水石需謹慎,務必仔細辨證,避免誤用。
3. 陽起石
味鹹,微溫,無毒。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不起,補不足,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久服下飢,令人有子。(白色瑩明若狼牙者為上。凡用,火煅酒淬七次,研細水飛,日乾。)
疏:,陽起石稟純陽之氣以生。《本經》:味鹹,氣微溫,無毒。觀《圖經》所載:齊州陽起山,其山常有暖氣,雖盛冬大雪遍境,獨此山無少積,蓋石氣熏蒸也。其為氣之溫暖,當不甚微矣。味鹹而氣溫,入右腎命門,補助陽氣,併除積寒宿血留滯下焦之聖藥,故能主崩中漏下,及破子臟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及男子莖頭寒,陰痿不起,陰下濕冷,令人有子也。真陽足則五臟之氣充溢,邪濕之氣外散,故久服不飢,並去臭汗也。《別錄》又主消水腫者,蓋指真火歸元,則能暖下焦,熏蒸糟粕化精微,助脾土以制水也。
主治參互
同破故紙、鹿茸、膃肭臍、菟絲子、狗陰莖、肉蓯蓉、巴戟天,治命門寒,陰痿不起,精寒無嗣。服之能令陽道豐隆,使人有子,總治男子九醜之疾。
簡誤
陰虛火旺者,忌之。陽痿屬於失志,以致火氣閉密,不能發越而然,及崩中漏下由於火盛,而非虛寒者,並不得服。
白話文:
陽起石味鹹性微溫,無毒。主治崩漏、子宮出血、婦科腫塊、腹痛、不孕、陽痿、陰部濕癢、臭汗、水腫。長期服用可增進食慾,幫助受孕。(顏色潔白明亮像狼牙者最佳。使用前需用火煅燒,再用酒淬火七次,研磨成細粉,用水漂洗,曬乾。)
陽起石具有純陽之氣,性味鹹而微溫,無毒。據記載,產於齊州陽起山的陽起石,即使嚴冬大雪,其山體仍保持溫暖,可見其溫暖的氣息並非微弱。其鹹溫的特性,能進入腎臟的命門,補充陽氣,去除下焦的寒氣、瘀血和積滯,因此能治療崩漏、子宮出血、婦科腫塊、腹痛、陽痿、陰部濕冷等,並能幫助受孕。陽氣充足,則五臟之氣充盈,濕邪可外散,所以長期服用不會感到飢餓,還能去除臭汗。此外,陽起石還能治療水腫,這是因為它能溫暖下焦,促進代謝,幫助脾臟運化水濕。
陽起石常與破故紙、鹿茸、膃肭臍、菟絲子、狗腎、肉蓯蓉、巴戟天等藥材一起使用,治療腎陽虛弱、陽痿、不育等症狀,能增強性功能,幫助受孕,治療男性各種性功能障礙。
陰虛火旺者忌用。若陽痿是因精神因素導致氣血瘀滯而非腎陽虛弱,或崩漏是因陰虛火旺而非虛寒,均不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