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五臟六腑虛實門

草果,枳實,檳榔,蓬荗,三稜,綠礬(以上消導),余忌藥見前。

【宜】益真氣,香,甘溫,甘辛。

同脾虛,加穀芽、麥芽、肉豆蔻。

傷食,必惡食。

【忌】潤濕,苦寒。

當歸,肉蓯蓉,鎖陽,天門冬,地黃,知母,玄參,豬脂,茄子,酒糟,麵食(以上濕潤),苦寒諸藥見前。

【宜】健脾消導,甘溫,辛香。

橘皮,薯蕷,蓮肉,白扁豆,白芍藥,白茯苓,草果,山楂

如腹痛大便不通,宜下之,枳實、檳榔、厚朴、大黃。元氣虛人不可下,宜加參朮。

傷肉食,輕者宜蒜、山楂,兼黃連;重者宜礬紅,棗肉為丸。服二錢,不可過,終身忌蕎麥。

傷麵食,宜炒萊菔子。

停飲,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

【忌】下,酸斂,濕潤,滯膩。

諸藥俱見前,加栝樓根及仁,桃仁,郁李仁

【宜】健脾利水,淡滲,兼辛散。

人參,白朮,半夏,茯苓,橘皮,澤瀉,豬苓,木通,桑白皮,旋覆花,紫蘇,白豆蔻

水腫,屬脾氣虛。

【忌】破氣,下泄,濕潤,咸,苦寒。

食鹽,商陸(以上咸),余忌藥俱見前。

【宜】補脾益氣,燥濕,利水,辛香,甘溫,佐以淡滲。

人參,二術,橘皮,薯蕷,木瓜,薏苡仁,桑白皮,茯苓,赤小豆,香薷,烏蠡魚,車前子,豬苓,澤瀉,姜皮,烏芋,縮砂蜜,通草

脾虛中滿,屬脾氣虛兼脾陰虛。

【忌】破氣,下,消導,利水,甘。

飴糖,大棗,蜜,甘草(以上甘),余忌藥俱見前。

晝劇夜靜,屬脾氣虛。

【宜】補氣健脾,甘溫,淡滲,佐以辛香。

人參,二術,白芍藥,桑白皮,茯苓,車前子,橘紅,姜皮,藿香,縮砂蜜,無熱證者佐以桂

夜劇晝靜,屬脾陰虛。

【宜】補脾陰,兼制肝清熱,甘平,酸寒,淡滲。

酸棗仁,白芍藥,石斛,白扁豆,蓮肉,橘皮,山藥,蘇子,五味子,木瓜,桑白皮,車前子,茯苓

噎膈,屬氣血兩虛。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逆氣致。

【忌】破氣,升;復忌下,消導,燥,苦寒,辛熱。

諸藥俱見前。

【宜】降,清熱潤燥,甘溫甘平以益血,略佐辛香以順氣。

蘇子,橘紅,枇杷葉,人參,白芍藥,酸棗仁,龍眼肉,人乳,牛乳,蔗漿,梨汁,韭汁,蘆根汁,薑汁,白豆蔻仁

脾泄,屬氣虛。

【忌】破氣,下,消導,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溫中補氣,升清,甘溫,甘平,佐以辛香。

人參,術,炙甘草,薯蕷,蓮肉,白扁豆,茯苓,車前子,白芍藥,升麻,柴胡,肉豆蔻,縮砂蜜,橘皮,木香,丁香,藿香,白萊菔,兼有濕及痰,經年不愈,糞色白者,須服九制松脂。

健忘,屬氣血兩虛。

【忌】升,燥熱;復忌苦寒,辛散。

諸藥俱見前。

【宜】益脾陰兼補氣,酸斂,甘溫,甘寒,辛平以通竅。

白話文:

五臟六腑虛實門

草果、枳實、檳榔、蓬莪術、三稜、綠礬(以上幫助消化),其他需要忌口的藥物見前文。

【適合】補益真氣,使用氣味芳香、味甘性溫,或味甘帶辛的藥材。

如果同時有脾虛,可以加入穀芽、麥芽、肉豆蔻。

傷食(消化不良),一定會厭惡食物。

【忌用】潤濕、味苦性寒的藥材。

當歸、肉蓯蓉、鎖陽、天門冬、地黃、知母、玄參、豬油、茄子、酒糟、麵食(以上偏濕潤),其他味苦性寒的藥物見前文。

【適合】健脾幫助消化,使用味甘性溫,以及氣味辛香的藥材。

橘皮、山藥、蓮子肉、白扁豆、白芍藥、白茯苓、草果、山楂。

如果腹痛且大便不通,適合用瀉下的藥材,如枳實、檳榔、厚朴、大黃。元氣虛弱的人不適合用瀉藥,應該加入人參、白朮。

因為吃肉食導致消化不良,症狀輕微的適合用蒜、山楂,並搭配黃連;症狀嚴重的適合用明礬和紅棗肉做成藥丸服用,每次服用二錢,不可過量,終身忌吃蕎麥。

因為吃麵食導致消化不良,適合用炒過的萊菔子。

停飲(體內水液停滯),是因為過量飲用湯水,或是冷茶、冷酒所導致。

【忌用】瀉下、酸澀收斂、濕潤、黏膩的藥材。

所有忌用的藥物見前文,可以加入栝樓根和栝樓仁、桃仁、郁李仁。

【適合】健脾利水,使用味道淡而能滲濕,並帶有辛散作用的藥材。

人參、白朮、半夏、茯苓、橘皮、澤瀉、豬苓、木通、桑白皮、旋覆花、紫蘇、白豆蔻。

水腫,屬於脾氣虛弱。

【忌用】破氣、瀉下、濕潤、味鹹、味苦性寒的藥材。

食鹽、商陸(以上味鹹),其他忌用的藥物見前文。

【適合】補益脾氣,燥濕,利水,使用氣味辛香、味甘性溫,並輔以淡滲作用的藥材。

人參、白朮、蒼朮、橘皮、山藥、木瓜、薏苡仁、桑白皮、茯苓、赤小豆、香薷、烏鰡魚、車前子、豬苓、澤瀉、姜皮、芋頭、縮砂仁、通草。

脾虛中滿(脾氣虛弱兼脾陰虛弱),屬於脾氣虛弱同時也伴隨脾陰虛弱。

【忌用】破氣、瀉下、幫助消化、利水、味甘的藥材。

飴糖、大棗、蜂蜜、甘草(以上味甘),其他忌用的藥物見前文。

如果白天症狀明顯,夜晚較為平靜,屬於脾氣虛弱。

【適合】補氣健脾,使用味甘性溫、帶有淡滲作用,並輔以氣味辛香的藥材。

人參、白朮、蒼朮、白芍藥、桑白皮、茯苓、車前子、橘紅、姜皮、藿香、縮砂仁,如果沒有發熱的症狀,可以加入桂。

如果夜晚症狀明顯,白天較為平靜,屬於脾陰虛弱。

【適合】滋補脾陰,兼制約肝火,清熱,使用味甘性平、味酸性寒、帶有淡滲作用的藥材。

酸棗仁、白芍藥、石斛、白扁豆、蓮子肉、橘皮、山藥、蘇子、五味子、木瓜、桑白皮、車前子、茯苓。

噎膈(食道阻塞,吞嚥困難),屬於氣血兩虛。是因血液衰少,而不是因為痰氣逆行所導致。

【忌用】破氣、升提的藥材;另外,也忌用瀉下、幫助消化、燥烈、味苦性寒、味辛性熱的藥材。

所有忌用的藥物見前文。

【適合】降逆氣,清熱潤燥,使用味甘性溫、味甘性平的藥材來補益血液,稍微加入氣味辛香的藥材來順氣。

蘇子、橘紅、枇杷葉、人參、白芍藥、酸棗仁、龍眼肉、人乳、牛奶、甘蔗汁、梨汁、韭菜汁、蘆根汁、薑汁、白豆蔻仁。

脾泄(脾虛腹瀉),屬於氣虛。

【忌用】破氣、瀉下、幫助消化、味苦性寒的藥材。

所有忌用的藥物見前文。

【適合】溫中補氣,升提清陽之氣,使用味甘性溫、味甘性平,並輔以氣味辛香的藥材。

人參、白朮、炙甘草、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茯苓、車前子、白芍藥、升麻、柴胡、肉豆蔻、縮砂仁、橘皮、木香、丁香、藿香、白萊菔。如果同時有濕氣和痰,且經年不癒,大便顏色偏白,需要服用九制松脂。

健忘,屬於氣血兩虛。

【忌用】升提、燥熱的藥材;另外,也忌用味苦性寒、味辛性散的藥材。

所有忌用的藥物見前文。

【適合】補益脾陰,同時補氣,使用味酸收斂、味甘性溫、味甘性寒、味辛性平來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