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 (9)
卷二 (9)
1. 婦人門
赤白帶下,婦人多憂思鬱怒,損傷心脾,肝火時發,血走不歸經,可以多患赤白帶也。白帶多是脾虛,蓋肝氣鬱則脾受傷,脾傷則濕土之氣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輸為榮血,而下白滑之物矣,皆由風木鬱於地中使然耳。法當開提肝氣,補助脾元。宜以補中益氣湯,加酸棗仁、茯苓、山藥、黃柏、蒼朮、麥門冬之類,濃煎,不時飲之。再用六味地黃丸中加牡蠣粉、海螵蛸、杜仲、牛膝,蜜丸,光大如豆。空心飢時吞下五六錢。陽虛火熾加枸杞子、五味子、黃柏。白帶多屬氣虛,補氣健脾,治法之要領也。
白話文:
【赤白帶下】,婦女常常因憂慮和生氣等情緒波動,導致心脾功能受損,肝火頻繁發作,血液運行失常,這往往是導致赤白帶病的原因之一。白帶過多通常是脾虛所致,因為肝氣鬱滯會傷及脾臟,脾臟受傷後,濕氣容易下降,導致脾精不能正常固守,輸送為營養血液,從而產生白色滑膩的物質。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風木之氣在地下鬱結引起的。
治療原則應當是開闊和提升肝氣,補充脾臟的功能。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酸棗仁、茯苓、山藥、黃柏、蒼朮、麥門冬等草藥,濃縮煎煮,隨時飲用。再配合「六味地黃丸」,在其中添加牡蠣粉、海螵蛸、杜仲、牛膝,做成蜜丸,大小如豆,空腹時食用五六錢。若出現陽虛火旺的情況,可加入枸杞子、五味子、黃柏等草藥。
對於白帶過多的情況,主要涉及氣虛,因此補氣健脾是治療的關鍵。
帶下如濃泔而臭穢特甚者,濕熱甚也,且多有濕痰下墜者,宜蒼朮、白朮、黃柏、黃芩、車前子為主,佐以升提。
帶下如雞子清者,脾腎極虛也。面色必不華,足脛必浮,腰腿必酸,宜五味子八味丸,間用開脾養心之劑,如歸脾湯之類。陰虛有火,宜八味丸中加五味子、菟絲子、車前子、黃柏。叔和云: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腎水枯。蓋言崩久氣血虛脫,而白滑之物下不止耳。此證雖有氣血寒熱之分,要歸總屬於虛。
白話文:
膿稠且有惡臭,這是因為體內濕熱過重,並且可能伴有濕痰下垂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以蒼朮、白朮、黃柏、黃芩、車前子為主要藥物進行治療,再輔以提升身體元氣的藥物。
如果分泌物像雞蛋清一樣清澈,那麼這表示脾腎功能非常衰弱。臉色必定沒有光彩,腳踝必定浮腫,腰部和腿部必定感到痠痛。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五味子八味丸,同時間歇性地使用能開脾養心的藥物,例如歸脾湯等類型的藥方。如果存在陰虛有火的情況,則可以在八味丸中加入五味子、菟絲子、車前子、黃柏等藥物。叔和曾說:長期的崩漏會導致白帶增多,長期的出血會使腎水枯竭。這是在說明長期崩漏會導致氣血虛脫,而白滑的物質無法停止排出。這種病症雖然有氣血寒熱的不同,但總體來說都是由於虛弱所導致的。
赤淋多因於心火、肝火時熾不已,久而陰血漸虛,中氣漸損,遂下赤矣。治宜養心為主,兼以和肝緩中,涼血清氣。
赤帶久不止,則血虛,宜膠艾四物湯,加煅牡蠣粉、酸棗仁、麥門冬。
標急而元氣不甚憊者,先救其標;標急而元氣衰劇者,則當本而標之也。
【忌】破氣,降,溫熱。
諸藥俱見前。
【宜】補斂,清熱,辛甘,苦寒,佐以淡滲。
生地黃,人參,白芍藥,阿膠,山茱萸,黃柏,五味子,麥門冬,白膠,枸杞子,續斷,杜仲,牛膝,白茯苓,車前子,澤瀉,蛇床子,香附,補骨脂,牡蠣,艾,二術
白話文:
紅尿症多半是因為心火或肝火過旺,長時間如此導致陰血逐漸虛弱,中氣也漸漸受損,最終出現紅色尿液。治療上應該以滋養心臟為主,同時兼顧調和肝臟、緩解中氣、涼血清氣。
若紅帶狀出血長期不斷,可能導致血虛,應使用「膠艾四物湯」加上煅牡蠣粉、酸棗仁、麥門冬等藥物。
針對病情急迫但元氣並未顯著耗盡的情況,應先處理主要症狀;對於病情急迫且元氣衰弱嚴重的患者,則需先從根本上進行治療。
禁忌:避免使用具有破氣、降壓、溫熱效果的藥物。
所有藥物的詳細介紹在前面已有說明。
適合使用的藥物包括補血固本、清熱解毒、辛甘苦寒之類,輔以淡滲利水。
- 生地黃、人參、白芍等藥物,
- 阿膠、山茱萸、黃柏、五味子、麥門冬等藥物,
- 白膠、枸杞子、續斷、杜仲、牛膝、白茯苓、車前子等藥物,
- 澤瀉、蛇牀子、香附、補骨脂、牡蠣、艾、二術等藥物。
血枯經閉,由於脾胃薄弱,氣血不生。
【忌】破氣,破血,燥熱,膩膈滑腸,升發,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補脾胃,甘溫,甘平。
人參,蓮肉,酸棗仁,白扁豆,甘草,茯苓,薯蕷,橘紅,白芍藥,縮砂蜜,菟絲子,牛膝,牡丹皮,白膠,阿膠,芡實,麥門冬
經行先期,為血熱。
【忌】升,補氣,辛溫,燥熱。
香附,當歸,烏藥,艾(以上辛溫)
白話文:
"血枯經閉"指的是因為脾胃功能較弱,導致氣血生成不足所引起的一種症狀。應當避免食用能破壞氣血、破壞血液、燥熱、堵塞腸道、升發、苦寒的食物和藥物。
適合食用的藥物包括能補益脾胃的藥物,如人參、蓮肉、酸棗仁、白扁豆、甘草、茯苓、薯蕷、橘紅、白芍藥、縮砂蜜、菟絲子、牛膝、牡丹皮、白膠、阿膠、芡實、麥門冬等,這些藥物都具有甘溫或甘平的性質。
"經行先期"指的是因為血熱所引起的一種症狀。應當避免食用能升發、補氣、辛溫、燥熱的食物和藥物。
適合食用的藥物包括香附、當歸、烏藥、艾(這四種藥物都具有辛溫的性質)等,這些藥物能夠調節體內的血熱。
余忌藥俱見前
【宜】涼血清熱,補肝腎,兼降氣,甘寒,酸寒,苦寒。
生地黃,牡丹皮,白芍藥,天門冬,麥門冬,枸杞,杜仲,青蒿,枇杷葉,蘇子,鱉甲,阿膠,黃柏,黃芩,知母
經行後期,為血虛。
【忌】行血,破氣,燥熱,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補肝腎,甘溫,酸溫。
熟地,薯蕷,人參,菟絲子,山茱萸,杜仲,續斷,阿膠,艾,五味子,當歸,枸杞子,白膠,牛膝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時,請參照先前說明。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清涼降火、清熱解毒、補充肝腎、調節氣血、性質偏甘寒、酸寒、苦寒的藥物。 具體包括:生地黃、牡丹皮、白芍藥、天門冬、麥門冬、枸杞、杜仲、青蒿、枇杷葉、蘇子、鱉甲、阿膠、黃柏、黃芩、知母等。
如果出現經期延遲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血液不足所導致。
禁忌使用的藥物有:活血化瘀、破壞氣血、燥熱、性質偏苦寒的藥物。所有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請參照先前的說明。
適合使用的藥物有:補充肝腎、性質偏甘溫、酸溫的藥物。具體包括:熟地、薯蕷、人參、菟絲子、山茱萸、杜仲、續斷、阿膠、艾、五味子、當歸、枸杞子、白膠、牛膝等。
月事過多,屬心火盛,脾氣弱。
【忌】破氣,降,辛溫,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涼血,斂攝,酸平,甘寒。
麥冬,生地(泄瀉禁用),青蒿,生甘草,牡丹皮,白芍藥,酸棗仁,五味子
崩中,屬氣血兩虛有熱。
【忌】破氣,行血,降,溫熱,辛燥,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補氣血,兼清熱,甘溫,甘寒,酸斂。
人參,黃耆,生地黃,熟地黃,地榆,芍藥,白膠,阿膠,香附,續斷,甘草,麥門冬,山茱萸,杜仲,五味子,白茅根,蒲黃(炒),桑耳灰,側柏葉,艾葉,木耳灰
白話文:
經血過多,是因為心火旺盛,脾氣不足。
【禁忌】避免使用能破氣、降壓、辛辣溫熱、苦寒的藥物。
所有藥物請參考前面的說明。
【適合】使用能涼血、收斂、酸性平和、甘寒的藥物。
適宜的藥物包括:麥冬、生地(腹瀉時禁用)、青蒿、生甘草、牡丹皮、白芍、酸棗仁、五味子。
崩漏,是因為氣血雙虛且有熱。
【禁忌】避免使用能破氣、活血、降壓、溫熱、辛辣燥烈、苦寒的藥物。
所有藥物請參考前面的說明。
【適合】使用能補充氣血、兼顧清熱、甘溫、甘寒、酸性收斂的藥物。
適宜的藥物包括:人參、黃耆、生地黃、熟地黃、地榆、芍藥、白膠、阿膠、香附、續斷、甘草、麥門冬、山茱萸、杜仲、五味子、白茅根、蒲黃(炒)、桑耳灰、側柏葉、艾葉、木耳灰。
熱入血室,其證類傷寒,或經事適來忽住,或屆期不行,忽發大熱、口渴,或厥,但不頭疼為異於傷寒耳。
【忌】補氣,溫燥,辛燥,收斂,下泄,大熱,升發。
諸藥俱見前。
【宜】行血清熱,甘寒,鹹寒,苦寒。
生地黃,牡丹皮,蒲黃,蘇木,牛膝,延胡索,麥門冬,犀角,白芍藥,黃芩,童溺,荊芥穗
如便秘,加大黃。
種子(內分男、女,氣虛、血虛、精寒、血熱、火熾、精滑,因證選用。)
白話文:
"熱入血室"指的是熱邪進入血脈的症狀,這類病症類似於傷寒病,可能在月經期間突然停止,或者在應到來的時間卻沒有來,隨後出現突然高燒、口渴的症狀,也可能有四肢厥冷的現象,但與傷寒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頭痛並不會出現。
禁忌:避免使用補氣、溫燥、辛燥、收斂、下洩、大熱、升發等藥物。
所有藥物的詳細信息請參照前文。
建議使用能活血清熱的藥物,例如甘寒、鹹寒、苦寒的藥物。
生地黃、牡丹皮、蒲黃、蘇木、牛膝、延胡索、麥門冬、犀角、白芍藥、黃芩、童溺、荊芥穗。
如果出現便祕的症狀,可以添加大黃。
種子(根據性別、氣虛、血虛、精寒、血熱、火熾、精滑等因素,選擇適合的種子進行治療)
【忌】破氣,破血,燥,過用辛熱。
諸藥俱見前。
【宜】調氣補血,男子宜固精。
桑螵蛸(溫平,治男子精滑),柏實(甘溫,治男子精滑、精寒),海狗腎(咸熱,治男子精寒),魚膠(平,治男子精滑),陽起石(熱,治男子精寒),覆盆子(甘溫,治男子精滑),車前子(鹹寒,治男、女火熾),鹿茸(溫咸,治男子精寒),蓮鬚(甘溫,治男子精滑),巴戟天(溫,治男子精寒),何首烏(苦溫,益男子氣血),牛膝(苦平,治男子血虛及陰痿),補骨脂(辛溫,治男子精寒陰弱),沙苑蒺藜(甘平,男子固精益血),白膠(溫平,治男、女氣血兩虛,精寒),肉蓯蓉(溫酸鹹,治男、女血虛精寒),黃柏(苦寒,治男、女火熾),人參(微溫,治男、女氣虛、脾胃薄弱),麥門冬(甘寒,男、女血熱),五味子(酸溫,治男、女精滑、精寒),山茱萸(酸溫,治男、女精滑、精寒),天門冬(苦寒,治男、女火熾),蓮肉(甘平,治男、女胃弱,精滑),熟地黃(甘寒,男、女益血生精),白薇(溫平,女),當歸(辛溫,女),白芍藥(酸寒,女),紫石英(溫,女),艾葉(辛溫,女)
白話文:
【禁忌】避免傷氣,傷血,燥熱,過度使用辛熱的藥物。所有藥物的使用方法請參考前文。
【適合】調理氣血,男性應注重固精。
- 桑螵蛸(溫和平衡,適用於男性精液滑動)
- 柏實(甘甜溫和,適用於男性精液滑動、精液寒冷)
- 海狗腎(鹹性熱性,適用於男性精液寒冷)
- 魽膠(平和,適用於男性精液滑動)
- 陽起石(熱性,適用於男性精液寒冷)
- 覆盆子(甘甜溫和,適用於男性精液滑動)
- 車前子(鹹寒性,適用於男女火旺)
- 鹿茸(溫和鹹性,適用於男性精液寒冷)
- 蓮鬚(甘甜溫和,適用於男性精液滑動)
- 巴戟天(溫和,適用於男性精液寒冷)
- 何首烏(苦甘溫和,增強男性氣血)
- 牛膝(苦平,適用於男性血虛及陰痿)
- 補骨脂(辛甘溫和,適用於男性精液寒冷、陰弱)
- 沙苑蒺藜(甘甜平和,男性固精補血)
- 白膠(溫和平衡,適用於男女氣血兩虛、精液寒冷)
- 肉蓯蓉(溫和酸鹹,適用於男女血虛精液寒冷)
- 黃柏(苦寒性,適用於男女火旺)
- 人參(微溫,適用於男女氣虛、脾胃虛弱)
- 麥門冬(甘寒性,適用於男女血熱)
- 五味子(酸溫性,適用於男女精液滑動、精液寒冷)
- 山茱萸(酸溫性,適用於男女精液滑動、精液寒冷)
- 天門冬(苦寒性,適用於男女火旺)
- 藕肉(甘甜平和,適用於男女胃弱、精液滑動)
- 熟地黃(甘寒性,增強男女血液生成精液)
- 白薇(溫和平衡,適用於女性)
- 當歸(辛甘溫和,適用於女性)
- 白芍藥(酸寒性,適用於女性)
- 紫石英(溫和,適用於女性)
- 艾葉(辛甘溫和,適用於女性)
妊娠惡陰
【忌】破氣,升散,燥熱,苦寒,滑腸,膩膈。
諸藥俱見前。
【宜】順氣,甘寒,酸寒。
蘇子,橘紅,枇杷葉,白茯苓,麥門冬,蘆根,竹茹,木瓜,白芍藥,竹葉,人參,縮砂蜜,白梅,烏梅
安胎
【忌】破氣,破血,升散,辛熱,辛燥。
諸藥俱見前。
八月以後及胎前滯下者,方可用枳殼。氣虛者勿用。
白話文:
【妊娠惡陰】
禁忌:避免使用具有破氣、升散、燥熱、苦寒和滑腸效果的藥物。所有這些禁忌都已在前面說明。
適合:選擇能順氣、甘寒或酸寒的藥物。
推薦藥物包括:蘇子、橘紅、枇杷葉、白茯苓、麥門冬、蘆根、竹茹、木瓜、白芍藥、竹葉、人參、縮砂蜜、白梅、烏梅。
【安胎】
禁忌:避免使用具有破氣、破血、升散、辛熱和辛燥效果的藥物。所有這些禁忌都已在前面說明。
對於八個月後或懷孕初期有滯下症狀的婦女,可以使用枳殼。但對於氣虛的婦女,不建議使用此藥物。
三月以前【宜】養脾胃,四月以後【宜】壯腰腎,補血益陰,順氣,總【宜】清熱。
茯苓,麥門冬,薯蕷,人參,芍藥,白朮,橘紅,炙甘草,縮砂蜜,艾葉,杜仲,生地黃,益母草,白膠,阿膠,續斷,黃芩,枸杞子,青蒿子,桑寄生,鯉魚,烏雌雞,蔥白
胎漏,屬氣血虛有熱。
【忌、宜】俱同安胎條。
難產
【忌】破氣,破血,收斂。
諸藥俱見前。
【宜】補氣血,滑利,潤。
人參,柞樹枝,魚膠,冬葵子,千里馬,白芷梢,牛膝,桂心,當歸,芎藭,益母草,百草霜,石燕,弓弩,麻油,豬脂,酒,生雞子,兔頭,滑石,麝香
白話文:
在三月之前,應該注重調養脾胃功能。四月之後,則應強化腰腎,補充血液,增益陰精,順暢氣息,總體來說,應當注重清熱去火。
茯苓、麥門冬、薯蕷、人參、芍藥、白朮、橘紅、炙甘草、縮砂蜜、艾葉、杜仲、生地黃、益母草、白膠、阿膠、續斷、黃芩、枸杞子、青蒿子、桑寄生、鯉魚、烏雌雞、蔥白。
對於「胎漏」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氣血虛弱,伴有熱症所導致的。
關於「忌、宜」的規定都和安胎的原則相同。
對於「難產」的問題,應當避免使用破氣、破血、收斂的藥物。
所有提到的藥物,在之前的段落中都有詳細介紹。
對於「難產」,應當注重補充氣血,增加滑利和潤澤的功能。
人參、柞樹枝、魚膠、冬葵子、千里馬、白芷梢、牛膝、桂心、當歸、芎藭、益母草、百草霜、石燕、弓弩、麻油、豬脂、酒、生雞子、兔頭、滑石、麝香。
預防血暈,腹痛坐草時,即用蘇木菊花心者一兩,生地黃一兩,降香末二錢,水二碗,煎一碗,加童便半碗,兒墮地即飲之,永無惡血衝心之患。房中常打醋炭,萬一血暈亦須此藥。更以家寶丹一丸,灌下神效。
凡婦人氣弱者,無氣力送子出產門,須服人參。此藥能兼治橫生、側產,世醫不知也。
凡臨產交骨不開,惟濃煎柞木枝湯,飲之則自開。柞木俗名一葉一刺,其木枝幹直上,一葉必發一刺。
胞衣不下,用乳香、沒藥末各七分五釐,麝香一分,芒硝一錢五分,研細。以酒調服,立下。飲熱童便以滋藥力,更妙。
白話文:
【預防血暈】,在生產時腹痛難忍,可以使用以下的方子:取菊花心(乾菊花)一兩,生地黃一兩,降香粉二錢,用水煎煮,再加入半碗童便,待產婦分娩後立即服用,這樣可以避免因惡血衝擊心臟而引起的問題。房事時可常備醋炭,以防發生血暈,此藥方同樣適用。再配合服用人參一丸,效果神速。
對於氣質較弱的婦女,如果沒有足夠的力氣順利生產,應該服用人參。這藥不僅能夠治療胎位不正或側產,一般的醫生可能並不瞭解這個療法。
在生產過程中若遇到骨盆開口困難的情況,可以濃煎柞木枝湯來服用,這樣就能夠自然開闊骨盆。柞木又稱為一葉一刺,樹木的枝幹直上,每片葉子下方必有一根刺。
如果胎衣無法排出,可以使用乳香和沒藥粉各七分五釐,麝香一分,芒硝一錢五分,研磨成細粉。用酒調和後服用,立馬就能使胎衣排出。同時飲用熱的童便以滋潤藥力,效果更佳。
產後諸病
【忌】破氣,升,汗,吐,下,燥,苦寒,大熱。
諸藥俱見前。
【宜】行血,次宜補血清熱,總【宜】補養肝脾腎,辛溫,甘寒,酸寒。
蘇木,黑豆,鹿角末,紅花,乳香,沒藥,牛膝,炮姜,當歸(脾胃弱者勿用),桃仁(胃弱者禁用,亦不可過用),桂(天寒無火之人可用),益母草,澤蘭,乾地黃,續斷,白膠,杜仲,山茱萸,人參,青蒿,麥門冬,白芍藥,五味子
白話文:
產後各種疾病,需要注意避免:
- 服用會破壞氣體、升髒器、發汗、催吐、導瀉、燥熱、苦寒、大熱性的藥物。
所有藥物詳細請參閱前文。
適合的療法包括:
- 活血化瘀,
- 其次應補血清熱,
- 總體而言,應補養肝脾腎,
- 使用辛溫、甘寒、酸寒性質的藥物。
具體推薦藥物如下:
- 蘇木
- 黑豆(生薑煮後研磨)
- 鹿角粉
- 紅花
- 乳香
- 沒藥
- 牛膝
- 為了防止傷及脾胃,當歸不宜給脾胃虛弱的人使用
- 桃仁(脾胃虛弱者應禁用,且用量不宜過多)
- 在天寒無火的人羣中可以使用桂枝
- 益母草
- 澤蘭
- 乾地黃
- 繼斷
- 白膠
- 杜仲
- 山茱萸
- 人參
- 青蒿
- 麥門冬
- 白芍藥
- 五味子
產後少腹痛按之痛甚有結塊,名兒枕痛
【忌】酸斂,補氣,破氣,升,下,汗,燥。
諸藥俱見前。
【宜】行血活血散結,兼健脾。
延胡索,紅藍花,牡丹皮,蘇方木,山楂肉,益母草,蓬莪荗,蒲黃,白膠,當歸,黑豆,生地黃,澤蘭,牛膝,五靈脂,縮砂蜜,橘紅,童便,桃仁,乾薑
痛極,加乳香、沒藥各六七分。天寒加桂,暑月勿用,肺熱有火勿用。
產後少腹痛,按之即止者,屬血虛。
白話文:
產後小腹疼痛,按壓時疼痛加重且有硬塊,這被稱為「兒枕痛」。
禁忌:避免酸性收縮、補氣、破氣、升提、瀉下、發汗、燥烈的藥物。所有的禁忌藥物在前文已提及。
適合的療法:活血散結,同時調養脾胃。
使用以下藥物:
- 延胡索
- 紅藍花
- 牡丹皮
- 蘇方木
- 山楂肉
- 益母草
- 蓬莪荗
- 蒲黃
- 白膠
- 當歸
- 黑豆
- 生地黃
- 澤蘭
- 牛膝
- 五靈脂
- 縮砂蜜
- 橘紅
- 童便
- 桃仁
- 幹薑
如果疼痛極度嚴重,可以加入乳香和沒藥,每種各使用六七分。在寒冷的天氣可以加入桂枝,但在炎熱的月份則不適用,如果有肺熱或內有火氣的情況也不適用。
產後小腹疼痛,若按壓後疼痛停止,多屬於血虛的症狀。
【忌】行血,破氣,汗,吐,下,燥,苦寒,大熱。
諸藥俱見前。
【宜】補血,補脾,和肝。
乾地黃,白芍藥,當歸,續斷,白膠,阿膠,牛膝,人參,酸棗仁,麥門冬,炙甘草,大棗,薯蕷,橘皮
產後泄瀉
【忌】消導,滑腸,膩膈,發散,生冷,破氣,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溫中補氣,健脾開胃。
人參,甘草,薯蕷,蓮肉,扁豆,茯苓,白芍藥,橘皮,車前子,肉豆蔻(內熱津液不足者少用),藿香,五味子,補骨脂(內熱火熾者勿用),縮砂蜜
白話文:
【禁忌】:流血、傷氣、出汗、催吐、通便、燥熱、苦寒、大熱等藥物。所有藥物請參考前面的說明。
【適合】:補血、補脾、調和肝臟。
使用的藥物包括:乾地黃、白芍藥、當歸、續斷、白膠、阿膠、牛膝、人參、酸棗仁、麥門冬、炙甘草、大棗、薯蕷、橘皮。
產後拉肚子
【禁忌】:消食、滑腸、阻礙消化、發散、生冷、傷氣、苦寒等藥物。所有藥物請參考前面的說明。
【適合】:溫暖中焦、補氣、強健脾臟、開胃。
使用的藥物包括:人參、甘草、薯蕷、蓮肉、扁豆、茯苓、白芍藥、橘皮、車前子、肉豆蔻(對熱病津液不足的人要慎用)、藿香、五味子、補骨脂(對於內熱火旺的人不適用)、縮砂蜜。
產後發熱或自汗盜汗
【忌】苦寒,發散,升提,破氣,破血,下,辛燥,大熱,寒滑傷脾。
諸藥俱見前。
【宜】補血,涼血,補肝,補心,生津液,兼斂攝實表。
乾地黃,炙甘草,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酸棗仁,牡丹皮,童便,青蒿,鱉甲,澤蘭,黑豆,黃耆,人參(肺熱者禁用)
產後頭痛由於血虛
【忌】發散,破血,升提,辛燥,大熱。
諸藥俱見前。
【宜】益血,涼血,降,甘溫,甘寒,佐以酸寒。
生地黃,甘菊花,烏梅,麥門冬,蘇子,童便,甘草,當歸,白芍藥,黑豆,五味子,鱉甲
白話文:
產後發熱或自汗盜汗:
- 禁止使用苦寒、發散、升提、破氣、破血、下劑、辛燥、大熱、寒滑傷脾的藥物。詳細請參閱前文。
- 建議使用補血、涼血、補肝、補心、生津液、兼斂攝實表的藥物。例如:乾地黃、炙甘草、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酸棗仁、牡丹皮、童便、青蒿、鱉甲、澤蘭、黑豆、黃耆、人參(對於肺熱者,不建議使用)。
產後頭痛由於血虛:
- 禁止使用發散、破血、升提、辛燥、大熱的藥物。詳細請參閱前文。
- 建議使用益血、涼血、降、甘溫、甘寒、佐以酸寒的藥物。例如:生地黃、甘菊花、烏梅、麥門冬、蘇子、童便、甘草、當歸、白芍藥、黑豆、五味子、鱉甲。
產後發渴由於血虛有熱
【忌】同產後發熱。
【宜】同產後發熱,加蔗漿,倍麥門冬、五味子。
產後氣喘由於氣血兩虛
【忌】同產後發熱。
【宜】補氣血,潤肺,下降。
人參,橘紅,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蘇子,枇杷葉,栝樓仁,栝樓根,童便,五味子,竹茹
產後惡寒由於氣血兩虛
【忌】同產後發熱。
【宜】補氣血,溫中,甘溫,佐以辛溫。
人參,黃耆,炙甘草,乾地黃,龍眼肉,當歸,炮乾薑
產後小便不利或短赤由於腎水真陰不足
白話文:
產後發渴,是因為血虛導致的有熱症狀。
忌:避免與產後發熱的狀況相同。
宜:處理方式類似於產後發熱,但需加入蔗漿,並增加麥門冬和五味子的份量。
產後出現氣喘,是因為氣血雙虛所導致。
忌:避免與產後發熱的狀況相同。
宜:補充氣血,滋潤肺部,並具有降氣的作用。方劑包括:人參、橘紅、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蘇子、枇杷葉、栝樓仁、栝樓根、童便、五味子、竹茹。
產後感到畏寒,也是因為氣血雙虛所致。
忌:避免與產後發熱的狀況相同。
宜:補充氣血,溫暖中焦,使用甘溫的藥物,並輔以辛溫的調理。
方劑包括:人參、黃耆、炙甘草、乾地黃、龍眼肉、當歸、炮乾薑。
產後小便不順利或尿色偏紅,是因為腎水真陰不足的症狀。
忌:避免與產後發熱的狀況相同。
宜:補充腎水,滋養真陰,具有的作用是使小便順暢,減少尿色的偏紅。
【忌】利小便,余忌同產後發熱。
諸藥俱見前。
【宜】生津液,益陰,補血,涼血,清熱,甘溫,甘寒,酸寒。
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白芍藥,車前子,牛膝,五味子,青蒿子,鱉甲,竹葉
產後大便閉結由於血枯內熱
【忌】補氣,行血,辛熱,燥下,升,苦寒。
諸藥俱見前。
【宜】益血,涼血,潤燥,滋肝腎,生津液。
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蔗漿,牡丹皮,肉蓯蓉,當歸,麻仁,人乳,蜜
產後不得眠
【忌】同產後大便閉結。
【宜】補心,降心火,補肝,補脾陰,兼清內熱。
白話文:
【禁忌】:避免使用能利尿的草藥,其他禁忌與產後發熱相同。所有草藥詳情請參照前文。
【適合】:促進津液的生成,補充陰血,補充血液,清涼血液,清熱解毒,使用甘溫或甘寒的藥物,以及酸寒的藥物。
例如: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白芍藥、車前子、牛膝、五味子、青蒿子、鱉甲、竹葉。
產後便祕可能由於血液枯竭和內熱。
【禁忌】:避免補充氣力、活血、辛熱、燥下、升舉、苦寒的草藥。所有草藥詳情請參照前文。
【適合】:補充血液、清涼血液、潤燥、滋養肝腎、促進津液的生成。
例如: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蔗漿、牡丹皮、肉蓯蓉、當歸、麻仁、人乳、蜜。
產後失眠。
【禁忌】:同產後便祕的禁忌。
【適合】:補充心臟功能、降心火、補充肝臟和脾臟的陰液,同時清熱解毒。
生地黃,麥門冬,茯神,丹參,沙參,酸棗仁,白芍藥,竹葉,遠志,蓮肉,龍眼肉
產後腹脹由於陰血虛、脾陰虛。
【忌】破氣寬中,升提發散,消導,吐,下,甘,苦寒,鹹寒,大熱,溫燥,滯膩。
諸藥俱見前。
【宜】益脾陰,補脾,和肝,酸寒,收斂,甘溫。
白芍藥,酸棗仁,人參,茯苓,石斛,橘皮,薯蕷,五味子,木瓜,蓮實,車前子,芡實
產後噁心欲嘔或吐由於胃虛
白話文:
產後腹脹的原因可能為陰血不足及脾陰虛弱。應避免使用能增加氣息、舒緩中焦、提升、發散、消導、吐瀉、甘味及苦寒、鹹寒、大熱、溫燥、以及黏膩的藥物。
以下藥物可選擇使用:
- 白芍藥:滋養脾陰。
- 酸棗仁:調和肝氣。
- 人參:補脾。
- 茯苓:調理脾臟。
- 石斛:滋養陰液。
- 橘皮:理氣。
- 薯蕷:健脾止瀉。
- 五味子:收斂止汗。
- 木瓜:助消化。
- 藕實:滋養心脾。
- 車前子:利尿。
- 芡實:補脾固精。
產後出現噁心、欲嘔或嘔吐的情況,可能與胃虛有關,可使用上述藥物來調節。
【忌】升提發散,濕潤,滯膩,苦寒,生冷,燥熱。
諸藥俱見前。
【宜】降氣,補氣,安胃,酸寒,佐以辛溫。
蘇子,枇杷葉,竹茹,人參,橘紅,麥門冬,白芍藥,藿香,石斛,木瓜,白豆蔻,生薑
由於寒,倍生薑、白豆蔻、藿香。由於熱,倍竹茹,去生薑、白豆蔻、藿香。
下乳汁
漏蘆,狗四足,豬四足,麥門冬,人參,栝樓仁,土瓜根,葵子,豬胰,木通
白話文:
【禁忌】避免使用升提發散、濕潤、滯膩、苦寒、生冷、燥熱等性質的藥物。所有相關藥物請參照前文說明。
【適宜】選擇具有降氣、補氣、安胃、酸寒、佐以辛溫性質的藥物。推薦使用蘇子、枇杷葉、竹茹、人參、橘紅、麥門冬、白芍藥、藿香、石斛、木瓜、生薑、白豆蔻等藥物。
對於寒症,應增加使用生薑、白豆蔻、藿香。對於熱症,則需增加竹茹的用量,同時去掉生薑、白豆蔻、藿香。
【促進泌乳】可以使用漏蘆、狗四足、豬四足、麥門冬、人參、栝樓仁、土瓜根、葵子、豬胰、木通等藥物來幫助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