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 (2)

1. 蕺(俗呼魚腥草)

味辛,微溫。主蠼螋溺瘡。多食令人氣喘。

疏:,蕺,生於下濕之地,得陰中之陽,故其味辛,氣溫。入手太陰經。能治痰熱蘊肺,發為肺癰吐膿血之要藥。辛溫主散,故能治蠼螋溺瘡。肺主氣,辛溫能散氣,故多食令人氣喘。肺與大腸為表裡,大腸濕熱盛則為痔瘡,得辛溫之氣,則大腸清寧,故又為痔瘡必須之藥。

主治參互

單用搗汁,入年久芥菜滷飲之,治肺癰有神。《救急方》:痔瘡腫痛。魚腥草一握,煎湯熏洗,仍以滓傅,即愈。

簡誤

蕺,只能消肺癰,治痔瘡,余非所長。況多食令人氣喘,發虛弱,損陽氣,髮腳氣等害。慎之!慎之!

白話文:

魚腥草味辛性溫,主治蠼螋溺瘡,但多食會令人氣喘。魚腥草生長於潮濕環境,帶有陰中之陽氣,因此味辛溫,入肺經,可治療痰熱蘊肺導致的肺癰吐膿血。由於辛溫主散,所以能治蠼螋溺瘡。肺主氣,辛溫能散氣,故多食會令人氣喘。肺和大腸相表裡,大腸濕熱盛則會導致痔瘡,魚腥草辛溫之氣可清寧大腸,因此也是治療痔瘡的藥物。單用魚腥草搗汁,加入陳年芥菜滷水飲用,可治肺癰。魚腥草煎湯熏洗,並以藥渣敷患處,可治痔瘡腫痛。需要注意的是,魚腥草只能治療肺癰和痔瘡,其他病症則非其所長。此外,多食魚腥草會令人氣喘,導致虛弱,損傷陽氣,甚至引起腳氣等危害,需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