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 (9)

1. 桔梗

當食豬肝肺以補之。一方加犀角等分。《聖惠方》治妊娠中惡,心腹疼痛。桔梗一兩,生薑三片,煎溫服。張文仲《備急方》,治小兒客忤死,不能言。桔梗燒研三錢,米湯服之,仍吞麝香豆許。

簡誤

桔梗之性屬陽而升,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及邪在下焦者勿用。凡攻補下焦藥中勿入。雷公云: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只是咬之腥澀不堪為異。

白話文:

食用豬肝或豬肺可以補養身體。有一個藥方加入犀角等比例的藥材。《聖惠方》記載,可以治療懷孕期間突然發病,引起心腹疼痛的狀況。使用桔梗一兩,搭配生薑三片,煎煮後溫服。張文仲《備急方》記載,可以治療小兒突然昏倒、無法說話的情況。將桔梗燒過研成粉末三錢,用米湯服用,再吞服少許麝香。

使用上的注意事項:

桔梗的藥性屬於陽性且向上升散,凡是疾病屬於氣逆上衝、無法下降,以及病邪在下焦的狀況,都不要使用桔梗。凡是攻補下焦的藥方中,也不要加入桔梗。雷公說:使用桔梗時,不要誤用木梗,它雖然很像桔梗,但咬起來會覺得腥味很重,而且味道苦澀,以此來區分。

2. 草蒿

味苦,寒,無毒。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蝨,留熱在骨節間,明目,一名青蒿。

疏:,草蒿,青蒿也。稟天地芬烈之氣以生,故其味苦,其氣寒而芬芳,其性無毒。疥瘙痂癢惡瘡,皆由於血熱所致。留熱在骨節間者,是熱伏於陰分也。肝胃無熱則目明。苦能泄熱,苦能殺蟲,寒能退熱,熱去則血分平和,陰氣日長,前證自除,故悉主之也。諸苦寒藥多與胃氣不宜,惟青蒿之氣芬芳可人,香氣先入脾,故獨宜於血虛有熱之人,以其不犯胃氣故爾。是以蓐勞虛熱,非此不除矣。

主治參互

青蒿得鱉甲、地黃、牛膝、枸杞、麥門冬、五味子,除一切產後虛熱,寒熱淹延不解。亦治一切虛勞寒熱,陰虛五心煩熱,腎水真陰不足,以致骨蒸勞熱,此為要藥。陶隱居謂其生挼傅金瘡,大止血;生肉,止疼痛,以帛裹之。陳藏器謂其主鬼氣屍疰伏留,婦人血氣腹內滿,及冷熱久痢。

秋冬用子,春夏用苗。日華子謂其能補中益氣,輕身補勞,駐顏色,長毛髮,發黑不老,心痛熱黃,生搗汁服。《百一方》治蜂螫人。嚼青蒿傅瘡上,即瘥。《斗門方》治男婦勞瘦,用青蒿細銼,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取一升半,去滓,入器中煎成膏,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及臨臥,溫酒吞二十丸。

《靈苑方》治虛勞寒熱,肢體倦疼,不拘男婦。八九月青蒿成實時採之,去枝梗,以童便浸三日,曬乾為末。每服二錢,烏梅一個,煎湯服。崔元亮《海上方》治骨蒸鬼氣。用童便五大斗,澄清,青蒿五斗,八九月採,帶子者最好,細銼相和,納大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溉釜令淨,再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入豬膽一枚,同煎一大斗半,去火待冷,以磁器盛之。每欲服時,取甘草二三兩,炙熟為末,以煎和搗千杵為丸。

空腹粥飲下二十丸,漸增至三十丸止。《十便良方》治骨蒸煩熱。用青蒿一握,豬膽汁一枚,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炒,以童溺一大盞,煎五分,空心溫服。《聖濟總錄》治虛勞盜汗,煩熱口乾,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沙參末,麥冬末各一兩,同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食後米飲服二十丸,名青蒿煎。《肘後方》治瘧疾寒熱。

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搗汁服之。《仁存方》治溫瘧痰盛,但熱不寒。用青蒿二兩,童便浸焙,黃丹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衛生易簡方》治鼻衄。青蒿搗汁服之,並塞鼻中,極驗。《永類鈐方》治酒痔便血。青蒿用葉不用莖,用莖不用葉,為末。血從糞前冷水調,糞後溫酒調服。

《濟急方》治牙齒腫痛。青蒿一握,煎漱之。《聖惠方》治耳中出膿。青蒿為末,綿裹納耳中。

簡誤

產後氣虛,內寒作瀉,及飲食停滯泄瀉者,勿用。凡產後脾胃薄弱,忌與當歸、地黃同用。

白話文:

草蒿

草蒿味苦、性寒,無毒。主治疥瘡、瘙癢、惡瘡,能殺蝨子,治療留存在骨節之間的熱邪,以及明目。又名青蒿。

青蒿,也就是草蒿,吸收天地間芬芳的氣息而生長,所以它味苦、性寒卻芳香,且無毒。疥瘡、瘙癢、惡瘡,都是因為血熱所引起;熱邪停留在骨節之間,是指熱邪潛伏在陰分(身體陰寒部位)。肝胃沒有熱邪,眼睛就會明亮。苦味能泄熱,又能殺蟲;寒性能退熱。熱邪去除,血分就會平和,陰氣就會增長,上述症狀自然會消失,所以青蒿能治療這些疾病。許多苦寒的藥物多與胃氣不相宜,但青蒿氣味芬芳怡人,香氣先入脾經,所以特別適合血虛有熱的人,因為它不會傷及胃氣。因此,產後虛熱,非青蒿不可治療。

青蒿與鱉甲、地黃、牛膝、枸杞、麥門冬、五味子等藥材搭配,能治療一切產後虛熱以及久治不愈的寒熱症。也能治療一切虛勞導致的寒熱、陰虛導致的五心煩熱、腎水真陰不足引起的骨蒸勞熱,青蒿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要藥物。陶弘景說,鮮草搗碎敷在金瘡上,能止血;敷在傷口上,能止痛,用布包紮即可。陳藏器說,它能治療鬼氣、屍疰等邪氣留滯體內,以及婦女血氣阻滯腹脹,和久治不愈的冷熱痢疾。

秋冬季節使用青蒿的果實,春夏季節使用青蒿的嫩苗。日華子(指《日華子本草》)記載,青蒿能補益中氣,益氣健脾,輕身健體,消除疲勞,駐顏美容,使毛髮烏黑亮澤,延年益壽,還能治療心痛、黃疸。鮮草搗汁服用。《百一選方》記載,用青蒿嚼碎敷在蜂螫處,就能痊癒。《斗門方》記載,治療男女勞瘦,用青蒿切碎,加水三升、童尿五升同煎,煎至一升半,去渣,再煎成膏,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和睡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靈苑方》記載,治療虛勞導致的寒熱、肢體倦怠疼痛,不分男女。八九月青蒿結果時採收,去除枝梗,用童尿浸泡三天,曬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與一個烏梅一起煎湯服用。《崔元亮海上方》記載,治療骨蒸、鬼氣。用童尿五大斗澄清,青蒿五斗(八九月採收,帶果實者最佳),切碎混合,放入大鍋中,用猛火煎至三大斗,去渣,清洗鍋具,再用小火煎至二大斗,加入一個豬膽,同煎至一大斗半,離火放涼,用瓷器盛裝。每次服用前,取炙甘草二三兩研磨成粉,與藥液混合,搗成一千杵的藥丸。空腹用粥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

《十便良方》記載,治療骨蒸煩熱。用青蒿一把,豬膽汁一個,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炒制),童尿一大盞,煎至五分,空腹溫服。《聖濟總錄》記載,治療虛勞盜汗、煩熱口乾。用青蒿一斤,取汁熬成膏,加入沙參末、麥冬末各一兩,同熬成可製成藥丸的狀態,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飯後用米湯送服二十丸,名為青蒿煎。《肘後方》記載,治療瘧疾寒熱。用青蒿一把,水二升,搗汁服用。《仁存方》記載,治療溫瘧痰盛,只有發熱沒有發冷。用青蒿二兩,用童尿浸泡後烘乾,朱砂半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湯送服。《衛生易簡方》記載,治療鼻出血。用青蒿搗汁服用,並塞入鼻中,效果極佳。《永類鈐方》記載,治療酒痔便血。用青蒿的葉(不用莖)或莖(不用葉),研磨成粉,便血從糞便前排出者用冷水調服,從糞便後排出者用溫酒調服。

《濟急方》記載,治療牙齒腫痛。用青蒿一把煎水漱口。《聖惠方》記載,治療耳中流膿。用青蒿研磨成粉,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

產後氣虛、內寒腹瀉,以及飲食停滯引起的腹瀉者,禁用。產後脾胃虛弱者,忌與當歸、地黃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