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十四

2. 米穀部上品

總七種,今疏其要者四種。

胡麻,麻子,胡麻油,飴糖

白話文:

米穀部上品:共七種,這裡只詳述重要的四種:芝麻、芝麻子、芝麻油、麥芽糖。

3. 胡麻

味甘,平,無毒。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療金瘡止痛,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久服輕身不老,明耳目,耐飢渴,延年。一名巨勝。

疏:,胡麻稟天地之沖氣,得稼穡之甘味,故味甘氣平無毒。入足太陰,兼入足厥陰、少陰。氣味和平,不寒不熱,益脾胃,補肝腎之佳谷也。弘景雲:八谷之中,惟此為良。仙家作飯餌之,斷谷長生,故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堅筋骨,填髓腦,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久服明耳目,耐飢渴,輕身不老延年也。金刃傷血則瘀而作痛。甘平益血潤燥,故療金瘡止痛也。《日華子》:主補中益氣,潤養五臟,補肺氣,止心驚,利大小腸,逐風濕氣,遊風,頭風,勞氣,產後羸困。李廷飛雲:風病人久食,則步履端正,語言不謇。陳士良:生嚼塗小兒頭瘡,煎湯浴惡瘡,及婦人陰瘡。皆取其甘平益血脈,補虛羸,入肝脾腎之功耳。劉河間曰:麻,木谷而治風。又云:治風先治血,血活則風去。胡麻入肝益血,故風藥中不可闕也。

主治參互

得何首烏、茅山蒼朮、白茯苓、菖蒲、桑葉、牛膝、當歸、續斷、地黃、桑上寄生,治風濕痹。同甘菊花、天門冬、黃柏、生地黃、何首烏、柏子仁、桑葉、牛膝、枸杞子、麥門冬作丸,治似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久服不輟,有神驗。一味九蒸九曝,加茅山蒼朮,乳蒸曬三次,作丸。

能健脾燥濕,益氣延年。抱朴子服食胡麻法:和上黨胡麻三斗,淘淨蒸令氣透,日乾,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去殼,炒香為末,白蜜或棗膏丸彈子大。每溫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毒魚、狗肉、生萊菔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病色光澤不飢,二年白髮還黑,三年齒落更生,久服常生不老矣。

《外臺秘要》:解下胎毒。小兒初生,嚼生脂麻,綿包,與兒咂之,其毒自下。《簡便方》:小兒瘰癧。脂麻、連翹等分,為末。頻頻食之。《經驗方》:蜘蛛及一切蟲咬傷。油麻研爛傅之。《三因方》:谷賊屍咽,喉中痛癢,此因誤吞谷芒,戟刺癢痛也。用脂麻炒研,白湯調下。

甘平無毒,補益為用,仙家服食所須。故不著「簡誤」。

白話文:

胡麻味甘性平,無毒。能治療因內虛體弱導致的疾病,滋補五臟六腑,增強體力,促進肌肉生長,充實腦髓,強健筋骨,治療刀傷止痛,以及傷寒、溫病大吐之後引起的虛熱體弱。長期服用能輕身延年,使耳目聰明,耐飢渴。又名巨勝。

胡麻吸收天地之精華,具有穀物特有的甘甜之味,因此味甘性平無毒。它主要作用於足太陰脾經,兼入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其性味平和,不寒不熱,能滋養脾胃,補益肝腎,是穀物中的上品。陶弘景說:在八種穀物中,唯有胡麻最佳。道家常用它做成飯或糕點食用,以達到辟穀長生的目的。所以它能治療因內虛體弱導致的疾病,滋補五臟六腑,增強體力,促進肌肉生長,強健筋骨,充實腦髓,以及治療傷寒、溫病大吐之後引起的虛熱體弱。長期服用能使耳目聰明,耐飢渴,輕身延年。刀傷出血會瘀腫疼痛,而胡麻味甘性平,能補血潤燥,因此能治療刀傷止痛。《日華子本草》記載:胡麻能補中益氣,滋養五臟,補益肺氣,鎮靜安神,通利大小腸,驅除風濕,治療頭痛、勞損、產後體虛等症。李廷飛說:風病患者長期食用胡麻,能使步履穩健,言語流暢。陳士良說:生嚼胡麻塗抹小兒頭瘡,煎湯洗浴惡瘡及婦女陰部瘡瘍,都是利用其味甘性平,補血益氣,滋養肝脾腎的功效。劉河間說:麻,屬木類穀物,能治療風病。又說:治療風病要先治療血虛,血液通暢,風邪自消。胡麻能入肝益血,所以在治療風的藥方中不可缺少。

胡麻與何首烏、茅山蒼朮、白茯苓、菖蒲、桑葉、牛膝、當歸、續斷、地黃、桑寄生等藥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風濕痹症;與甘菊花、天門冬、黃柏、生地黃、何首烏、柏子仁、桑葉、牛膝、枸杞子、麥門冬等藥材製成丸藥,可以治療類似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長期服用療效顯著。單用胡麻,經過九蒸九曬,再加入茅山蒼朮,用乳汁蒸曬三次,製成丸藥服用。

胡麻能健脾燥濕,益氣延年。《抱朴子》記載的胡麻服食方法是:取上等胡麻三斗,淘洗乾淨後蒸熟,曬乾,再用水淘洗去除泡沫後再次蒸熟,如此反覆九次。去除外殼,炒香研磨成粉,用白蜜或棗膏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溫酒送服一丸,每日三次。服用期間忌食毒魚、狗肉、生蘿蔔,持續一百天。這樣可以去除一切頑固的疾病,一年後面色紅潤有光澤,不感飢餓;兩年後白髮轉黑;三年後脫落的牙齒重新長出;長期服用可以長生不老。

《外台秘要》記載:胡麻能解胎毒。嬰兒出生後,嚼生芝麻,用棉花包裹,讓嬰兒吮吸,可以排出胎毒。《簡便方》記載:胡麻可以治療小兒瘰癧,與連翹等量研末服用。《經驗方》記載:胡麻油可以治療蜘蛛及其他昆蟲叮咬傷,研爛塗敷患處。《三因方》記載:誤吞穀芒導致咽喉腫痛瘙癢,可用炒熟研磨的胡麻用溫水送服。

胡麻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是道家服食的重要藥物,因此無需贅述其簡誤之處。

4. 麻子

味甘,平,無毒。主補中益氣,中風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後余疾,長髮,可為沐藥。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疏:,麻子,即大麻仁,稟土氣以生。《本經》:味甘平無毒。然其性最滑利,甘能補中,中得補則氣自益。甘能益血,血脈復則積血破,乳婦產後余疾皆除矣。風並於衛,則衛實而榮虛。榮者,血也,陰也。經曰:陰弱者,汗自出。麻仁益血補陰,使榮衛調和,風邪去而汗自止也。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氣從小便而出也。好古云:入手、足陽明,足太陰經。陽明病汗多,及胃熱便難三者皆燥也。用之以通潤。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故仲景脾約丸用之。

主治參互

《食醫心鏡》麻子仁粥:治風水腹大,腰臍重痛,不可轉動。用冬麻子半升,研碎,水濾取汁,入粳米二合,煮稀粥,下蔥、椒、鹽豉,空心食。仲景方:麻子仁丸,治脾約,大便秘而小便數。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厚朴一尺,大黃、枳實各一斤,杏仁一升,熬研,煉蜜丸梧子大。

每以漿水下十丸,日三服。不知再加。《本事方》:產後秘塞。許學士云:產後汗多則大便必秘,難於用藥,惟麻子粥最穩。不惟產後可服。凡老人諸虛風秘,皆妙。用大麻子仁、紫蘇子各二合,洗淨研細,再以水研,濾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啜之。夏子益《奇疾方》:截腸怪病,大腸頭出寸余,痛苦,干則自落,又出,名為截腸病,若腸盡則不治。但初覺截時,用器盛脂麻油坐浸之,飲大麻子汁數升,即愈也。

簡誤

陳士良云:多食損血脈,滑精氣,痿陽事,婦人多食即髮帶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

白話文:

麻子

麻子味甘性平,無毒。主要功效是補益中氣,治療中風引起的汗出不止,利尿消腫,破除瘀血,恢復血脈循環,治療產後餘疾,促進頭髮生長,亦可作洗髮藥用。長期服用能使人身體強健,延年益壽。

麻子,也就是大麻仁,其性味甘平,無毒。由於它性滑利,其甘味能補益中氣,中氣充足則氣血自然旺盛。甘味又能益血,血脈恢復則瘀血得以消除,產後餘疾也能痊癒。中風導致汗出,是衛氣實而營氣虛所致,營氣屬血,屬陰。經書記載,陰虛則自汗。麻仁能益血補陰,使營衛調和,風邪去除,汗自止。其利尿消腫的作用,是因其滑利下行,能引導水氣從小便排出。古籍記載,麻子入足陽明、足太陰經。陽明經病症常伴有汗多、胃熱便秘等燥症,用麻子可以滋潤通利。經書記載,脾喜緩,急則宜食甘以緩之。麻仁甘味能緩脾和胃,潤燥止渴,故張仲景的脾約丸方劑中使用了它。

相關方劑:

《食醫心鏡》記載麻子仁粥:治療水腫腹脹,腰腹部疼痛難以翻身。用冬麻子研碎取汁,與粳米煮粥,加入蔥、椒、鹽豉,空腹食用。張仲景方劑麻子仁丸:治療脾約,大便秘結,小便頻數。

《本事方》記載:治療產後便秘。許學士認為,產後汗多則大便秘結,用藥需謹慎,麻子粥則最為穩妥。不僅產後可服,老年人虛弱便秘也適用。

《奇疾方》記載:治療截腸病(直腸脫垂)。初期發病時,用麻油坐浴,並飲用大量大麻子汁,即可痊癒。

服用禁忌:

過量服用麻子會損傷血脈,滑泄精氣,導致陽痿,婦女過量服用會引起脫髮,因其滑利下行,難以守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