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十二 (3)
卷二十二 (3)
1. 蛇蛻(音稅)
味鹹、甘,平,無毒。主小兒百二十種驚癇、瘛瘲、癲疾、寒熱、腸痔、蟲毒、蛇癇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惡瘡,嘔咳,明目。火熬之良。
疏:,蛇蛻,蛇之餘性猶存,不以氣味為用者。故蛇之性上竄而主風;蛻之用,入肝而辟惡,其性一也。小兒驚癇、瘛瘲、癲疾、寒熱,蛇癇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皆肝經為病,邪惡侵犯也。蛇蛻走竄,能引諸藥入肝散邪,故主如上等證。善能殺蟲,故主腸痔、蟲毒、惡瘡。邪去木平,故止嘔咳,明目。今人亦用以催生、去翳膜者,取其善脫之義也。
主治參互
白話文:
蛇蛻味鹹甘,性平,無毒。可以治療小兒百種驚癇、瘛瘲、癲疾、寒熱、腸痔、蟲毒,以及蛇癇弄舌搖頭等症狀。對於成人五邪、言語怪異、惡瘡、嘔咳和眼疾也有療效。用火熬製效果更佳。
《肘後方》治小兒頭面瘡。蛇蛻燒灰,臘豬脂和傅之,並治小兒月蝕。周蜜《齊東野語》云:小兒痘後障翳。蛇蛻一條,燒焙,天花粉五錢,為末。以羊肝破開,夾藥縛定,米泔水煮食。屢試輒效,真奇方也。《濟生秘覽》:治橫生、逆生,須臾不救。用蛇蛻一具,蟬蛻十四個,發一握,並燒存性,分二服,酒下。
仍以小針刺兒足心,擦鹽少許,即順。並能下胞衣。《產乳方》:婦人吹乳。蛇皮一尺七寸,燒末酒服。《千金方》:諸漏有膿。蛇蛻灰,傅之即蟲出。《直指方》:魚臍瘡出水,四畔浮漿。用蛇蛻燒存性,雞子清和傅。《醫方摘要》:耳忽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血水流出,或干痛不可忍者。
白話文:
《肘後方》記載用蛇蛻燒灰和豬油治療小兒頭面瘡,也能治療小兒月蝕。周蜜在《齊東野語》中提到用蛇蛻、天花粉和羊肝治療小兒痘後障翳。而《濟生秘覽》則記載用蛇蛻、蟬蛻和頭髮治療小兒橫生、逆生。此外,針刺小兒足心並擦鹽也能幫助順產,甚至能幫助排出胎盤。 《產乳方》中記載用蛇皮治療婦人吹乳。 《千金方》中記載用蛇蛻灰治療各種漏瘡,可使蟲體排出。 《直指方》中記載用蛇蛻和雞蛋清治療魚臍瘡。 《醫方摘要》中記載用蛇蛻治療耳痛,包括有蟲感、出血或干痛。
蛇蛻皮燒存性,研細,鵝翎吹入,立愈。
簡誤
小兒驚癇癲疾,非外邪客忤,而由於肝心虛者,不效。
白話文:
使用蛇蛻皮進行燒灼,然後保留其固有特性,研磨至細末,用鵝翎吹入患處,病症即可馬上痊癒。
簡誤
對於小孩子的驚癇和癲疾,如果不是外在邪氣幹擾,而是由於肝和心虛弱所導致的,這種方法可能不會有效。
2. 白頸蚯蚓
味鹹,寒、大寒,無毒。主蛇瘕,去三蟲,伏屍鬼疰,蠱毒,殺長蟲。仍自化作水,療傷寒伏熱狂謬,大腹黃疸。一名土龍。(畏蔥、鹽。)
疏:,蚯蚓得土中陰水之氣,故其味鹹寒,無毒大寒。能祛熱邪,除大熱,故主伏屍鬼疰,乃療傷寒伏熱狂謬。咸主下走,利小便,故治大腹黃疸。諸蟲瘕,咸屬濕熱所成。得鹹寒之氣,則瘕自消,蟲自去,而蠱毒之熱亦解矣。昔一道人,治熱病發狂,用白頸蚯蚓十數條,同荊芥穗搗汁,與飲之,得臭汗而解。其為治傷寒伏熱狂謬之明驗也。
主治參互
《肘後方》:傷寒熱結六七日,狂亂見鬼欲走。以大白頸蚯蚓半斤,去泥,用人溺煮汁飲。或生絞汁亦可。《斗門方》:小便不通,因濕而得者。用蚯蚓搗爛,浸水,濾取濃汁半碗,服立通。《勝金方》:耳卒聾閉。蚯蚓入鹽,安蔥管內,化水點之,立效。《保命集》:瘰癧潰爛流串者。
白話文:
蚯蚓性寒,味鹹,無毒,可以治療蛇瘕、驅除三蟲、治伏屍鬼疰、蠱毒、殺長蟲。它也能化成水,治療傷寒伏熱狂躁、大腹黃疸。它又名土龍,忌蔥和鹽。
用荊芥根下段煎湯,溫洗良久,看瘡破紫黑處,以針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韭菜地上蚯蚓一把,五更時收取,炭火上燒紅為末。每一匙入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穿山甲九片,炙為末,麻油調傅之,神效。
簡誤
蚯蚓,氣大寒,能除有餘邪熱,故傷寒非陽明實熱狂躁者,不宜用。溫病無壯熱,及脾胃素弱者,不宜用。黃疸緣大勞腹脹,屬脾腎虛,屍疰因陰虛成勞瘵者,咸在所忌。性復有小毒,被其毒者,以鹽水解之。
白話文:
先用荊芥根的下段煎煮成湯,溫熱地洗患處,持續一段時間。觀察瘡口破裂處是否呈現紫黑色,若有,則用針刺出血,再重複洗滌三四次。取地上蚯蚓一把,在五更時收取,用炭火燒成灰燼。取蚯蚓灰末一匙,加入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穿山甲九片,炙烤成粉末,再用麻油調和塗抹患處,效果顯著。
3. 蜈蚣
味辛,溫,有毒。主鬼疰蠱毒,啖諸蛇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療心腹寒熱結聚,墮胎,去惡血。赤頭足者良。(一名蝍蛆,一名天龍。)
疏:,蜈蚣稟火金之氣以生,故其味辛。氣溫有毒,乃屬陽之毒蟲。足厥陰經藥也。善能制蛇,見大蛇便緣上啖其腦。《淮南子》云:騰蛇遊霧,而殆於蝍蛆。正指此也。故《本經》主啖諸蛇蟲魚毒,及去三蟲蠱毒也。性復走竄辟邪,所以能療鬼疰溫瘧,殺鬼物老精。辛主散結,溫主通行,故又治心腹寒熱結聚,墮胎去惡血也。今世又以之治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與夫瘰癧、便毒、痔漏等證皆用之。
白話文:
蜈蚣味辛性溫,有毒,可治療鬼魅、蠱毒、蛇蟲魚毒,殺滅鬼魅和精氣,治療瘧疾,驅除三蟲,治療心腹寒熱積聚,墮胎,去除惡血。赤頭赤腳的蜈蚣品質最佳。
主治參互
金頭蜈蚣,得牛角䚡、象牙末、豬懸蹄、刺蝟皮、蛀竹屑,能去通腸漏管。《直指方》:瘭瘡,一名蛇瘴。蠻煙瘴雨之鄉多毒蛇氣,人有不伏水土風氣,而感觸之者,數月以還,必發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為上藥,白芷次之。《聖濟總錄》云:嶺南外蛇瘴,一名瑣喉瘴,項大腫痛連喉。
用赤足蜈蚣一二節,研細,水下即愈。《奇效良方》:天蛇頭瘡,生手指頭上。用蜈蚣一條,燒煙燻,一二次即愈。或為末,豬膽汁調塗之。《濟生秘覽》:便毒初起。蜈蚣一條,瓦上焙存性,為末,酒調服。《圖經》治初失小兒口噤不開,不能乳者。用赤足蜈蚣去足炙,研末,以豬乳二合,調半錢,分三四服,溫灌之,效。
白話文:
主治參互
金頭蜈蚣,搭配牛角粉、象牙末、豬懸蹄、刺蝟皮、蛀竹屑,能有效通暢腸胃,治療漏管。
《直指方》記載:瘭瘡,又名蛇瘴。在蠻煙瘴雨的地域,多有毒蛇之氣,人們若不適應當地的水土風氣,很容易受到感染而患上蛇瘴。唯有赤足蜈蚣最能克制蛇毒,是治療蛇瘴的最佳藥材,其次是白芷。
《聖濟總錄》記載:嶺南地區的蛇瘴,又名瑣喉瘴,會造成脖子腫痛,甚至影響到喉嚨。
將赤足蜈蚣一至二節研磨成粉末,用水服下即可治愈。
《奇效良方》記載:天蛇頭瘡,長在手指頭上。將一條蜈蚣燒煙熏患處,一至二次即可治愈。也可以將蜈蚣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塗抹。
《濟生秘覽》記載:便毒初期,將一條蜈蚣放在瓦片上焙乾,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
《圖經》記載:治療初生嬰兒口緊閉不開,無法吸吮乳汁的情況。將赤足蜈蚣去除足部,炙烤後研磨成粉末,用豬乳二合調和半錢,分三次服用,溫熱灌入嬰兒口中,效果顯著。
簡誤
蜈蚣性有毒,善走竄。小兒慢驚風口噤不言;大人溫瘧,非煙嵐瘴氣所發;心腹積聚,非蟲結蛇瘕;便毒成膿將潰,咸在所忌。性畏蛞蝓,不敢過其所行之路,能齧人痛甚,以蛞蝓搗塗之,痛立止。蜈蚣能制龍蛇而反畏蛞蝓、蜘蛛。即《莊子》所謂物畏其天。《陰符經》所謂禽之制在氣也。
凡使勿用千足蟲,真相似,但蜈蚣腰中一段無腳,所以能掬而彈遠為異。又云:頭上有白肉面並嘴尖可別。若誤用,並把著腥臭氣,入頂能殺人也。
白話文:
蜈蚣
蜈蚣性情帶有毒性,善於快速爬行。小兒慢驚風症口不能言,成人溫瘧症非因煙霧瘴氣導致,心腹積聚非因蟲結蛇瘕所致,便毒成膿將要潰爛,這些疾病都忌諱蜈蚣。
蜈蚣畏懼蛞蝓,不敢經過蛞蝓行過的路。蜈蚣能咬人,疼痛難忍,以蛞蝓搗碎塗抹在傷口上,疼痛立刻止息。蜈蚣能制服龍蛇,但卻畏懼蛞蝓和蜘蛛,正如《莊子》所言「物畏其天」,《陰符經》所言「禽之制在氣也」。
使用蜈蚣時不可誤用千足蟲,兩者外觀相似,但蜈蚣腰部一段沒有腳,可以握住並彈擲出去,以此區分。又說:蜈蚣頭上有白色肉,嘴巴尖,可以此分辨。若誤用千足蟲,它帶有腥臭氣味,入頂能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