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3)

1. 烏賊魚骨

味鹹,微溫,無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癥瘕,無子,驚氣入腹,腹痛環臍,陰中寒腫。令人有子。又止瘡多膿汁不燥。(一名海螵蛸,一名烏鰂骨,一名墨魚。)

疏:,烏賊魚骨稟水中之陽氣以生,故其味鹹,氣溫微無毒。入足厥陰、少陰經。厥陰為藏血之臟,女人以血為主。虛則漏下赤白,或經汁血閉,寒熱癥瘕。少陰為藏精之臟,主隱曲之地。虛而有濕,則陰蝕腫痛;虛而寒客之,則陰中寒腫。男子腎虛則精竭無子;女子肝傷則血枯無孕。鹹溫入肝腎,通血脈而祛寒濕,則諸證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驚氣入腹,腹痛環臍者,蓋肝屬木,主驚,驚入膽則榮氣不和,故腹痛環臍也。入肝膽舒榮氣,故亦主之。溫能燥濕,故又主瘡多膿汁也。按《素問》云: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或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治之以四烏鰂骨一藘茹,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飲以鮑魚汁,所以利腸中及傷肝也。觀此則其入厥陰血分,為女人崩漏下血之要藥可知矣。

白話文:

【鹽漬烏賊魚骨,味鹹,溫度微小,無毒害。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經血赤白不調、經血阻塞、陰部受到腐蝕引起的疼痛、寒熱症狀、腹內結塊、不孕、驚嚇導致的腹部疼痛、以及腹痛環繞肚臍、陰部受寒引起的腫脹。它能讓人懷孕,並且對於傷口多膿水、不易乾燥的狀況也能有所幫助。又名海螵蛸、烏鰂骨、墨魚。】

烏賊魚骨吸收了水中的陽氣成長,因此帶有鹹味,溫度適中,且無毒性。它進入足厥陰與少陰經絡。足厥陰經與藏血有關,女性以血為主,血虛會引起經血赤白不調、經血阻塞等症狀。足少陰經與藏精有關,主司生殖器官,若虛弱並伴有濕氣,則會導致陰部腐蝕疼痛;若受寒氣影響,則可能出現陰部寒腫。男性腎虛會導致精液不足,無法生育;女性肝傷則血液枯竭,難以懷孕。鹹溫性質能夠進入肝腎,暢通血脈,去除寒濕,消除各種症狀,使精血充足,使人能夠懷孕。對於驚嚇進入腹部、腹部疼痛環繞肚臍的現象,因為肝主木,主驚嚇,驚嚇進入膽臟,影響了氣血的和諧,所以會有腹部疼痛的現象。進入肝膽部位,可以舒緩氣血,因此也可以對此進行治療。溫熱能去濕,因此也能夠治療傷口多膿水、不易乾燥的情況。

根據《素問》的記載,如果有人胸部脹滿、影響飲食,病情出現時會先聞到腥臊的氣味,出現清液、吐血、四肢發冷、頭暈、時常出血等症狀,這被稱為血枯。這是年輕時大量出血或酒後行房導致肝氣耗竭、月經減少甚至停止的一種病症。治療方法是使用四烏鰂骨加藘茹,研磨成粉末,做成丸狀,以雀卵大小的劑量服用,用水煎好的鮑魚汁送服,這種方法能夠調理腸道和傷害的肝臟。由此可知,烏賊魚骨進入血分,對於女性經血赤白不調、月經阻塞的病症具有關鍵的治療作用。

主治參互

《聖惠方》:赤白目翳。用烏鰂骨一兩,去皮為末,入片腦少許點之。《澹寮方》:聤耳出膿。海螵蛸半錢,麝香一字,為末。以綿杖絞淨,吹入。《聖惠方》:小兒臍瘡出血及膿。海螵蛸、干胭脂,為末,油調搽之。《聖濟總錄》:骨鯁在喉。烏賊魚骨、橘紅焙,等分為末,寒食麵和餳丸芡子大。

每一丸含化。《簡便單方》:舌腫出血不止。烏賊骨、蒲黃各等分,炒為末,塗之。

簡誤

其氣味鹹溫,血病多熱者勿用。

白話文:

海螵蛸主治眼睛裡有白色或紅色翳膜。將烏賊骨一兩去皮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冰片點在眼睛上。

海螵蛸也能治療耳朵流膿。取海螵蛸半錢,麝香一字,研磨成粉末,用棉棒蘸取,吹入耳朵中。

海螵蛸也能治療小兒肚臍瘡出血或流膿。將海螵蛸、干胭脂研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抹在患處。

海螵蛸也能治療魚骨卡在喉嚨。將烏賊魚骨和橘紅焙乾,研磨成粉末,等量混合,用寒食麵和成芡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含服一丸。

海螵蛸還能治療舌頭腫脹出血不止。將烏賊骨和蒲黃等量混合,炒成粉末,塗抹在舌頭上。

海螵蛸性味鹹溫,血病多屬熱症,不宜使用。

2. 原蠶蛾

雄者有小毒。主益精氣,強陰道,交接不倦,亦止精。

疏:,原蠶蛾,乃是晚蠶第一番出者,其子再復出者為二蠶,此二蠶之種,其蛾性最淫,出繭便媾。味鹹氣溫熱,故能強陰益精,令交接不倦也。日華子主壯陽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臟。蓋取其性淫助陽,鹹溫入腎之功耳。

主治參互

《千金方》:丈夫陰痿不起。未連蠶蛾二升,去頭翅足,炒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可御十女,以菖蒲酒止之。《聖濟總錄》:玉枕生瘡,生枕骨上,如癰,破後如箸頭。用原蠶蛾炒、石韋等分,為末。干貼瘥。

簡誤

少年陰痿,由於失志者,不宜用。陰虛有火者,咸忌之。

3. 附:蠶屎(即原蠶沙)

溫,無毒。主腸鳴,熱中消渴,風痹癮疹。

疏:,原蠶沙,即晚蠶所出屎也。其味辛甘,氣溫無毒。腸鳴者,水火相觸也,甘以和之。消渴者,中氣燥熱也,辛以潤之。蠶屬火,其性燥,燥能勝濕去風,故其沙主療風濕之病。如陳藏器以之炒黃,袋盛浸酒,去風緩諸節不隨,皮膚頑痹,腹內宿冷,瘀血腰腳冷疼;炒熱熨偏風筋骨癱緩、手足不隨等證。

主治參互

寇氏法:治諸風冷。用醇酒三升,拌蠶沙五斗,甑蒸,於暖室中,鋪油單上。令患風冷氣痹及近感癱風人,就以患處一邊臥沙上,厚蓋取汗。若虛人須防大熱昏悶,令露頭面。如未痊愈,間日再作。《聖惠方》:風瘙癮疹作癢成瘡。用蠶沙一升,水五斗,煮取二斗,去滓洗浴。避風。《儒門事親》:婦人血崩。蠶沙為末,酒服三五錢。

簡誤

癱緩筋骨不隨,由於血虛不能榮養經絡,而無風濕外邪侵犯者,不宜服。

白話文:

蠶沙性溫,無毒,可治腸鳴、熱中消渴、風痹癮疹等症。腸鳴是因為水火失衡,甘味可以調和;消渴是因為中氣燥熱,辛味可以潤澤。蠶沙性燥,能勝濕去風,因此能治風濕病。炒黃蠶沙浸酒,可治風寒、筋骨不靈活、皮膚頑痹、腹寒、瘀血腰腳冷痛等;炒熱蠶沙熨敷,可治偏風筋骨癱瘓、手足不靈活等。

此外,蠶沙還可用於治療風冷、風瘙癮疹、婦女血崩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癱瘓筋骨不靈活若因血虛而非風濕外邪侵犯者,不宜服用蠶沙。

4. 蠶退

主血風病,益婦人。一名馬明退。(近世醫家多用初出蠶子殼在紙上者。東方諸醫用老蠶眠起所蛻皮。功用雖相近,當以蛻皮為正,用之微炒。)

疏:,蠶退如蟬蛻、蛇蛻之類,各因其本質為用,蠶退得蠶氣之餘,故能治血風病。血熱則生風,婦人以血為主,故尤益婦人也。近世以之療痘疹,去目中翳障,其義猶蟬蛻也。

主治參互

《集驗方》:走馬牙疳。用蠶退紙灰,入麝香少許,貼之。並治口瘡。又方:治纏喉風。蠶蛻紙燒存性,蜜丸芡實大,含化咽津。蠶已出蛾,取退煅存性為末,服之能排膿穿毒瘡口。

簡誤

婦人血虛無風濕者,不宜用。

白話文:

蠶退

功效: 主治血風病,益於婦女。又名馬明退。

用法: 近代醫家多使用剛出蠶的蠶殼,放在紙上乾燥。東方諸醫則使用老蠶睡醒後蛻下的皮。雖然功效相近,但以蛻皮為正品,使用時可以微炒。

藥理: 蠶退如同蟬蛻、蛇蛻一樣,各因其本質而具有不同功效。蠶退含有蠶氣的精華,因此能治療血風病。血熱會生風,婦女以血為主,所以蠶退對婦女特別有益。近代用蠶退治療痘疹,去除眼睛中的翳障,其原理也如同蟬蛻一樣。

主治:

  • 《集驗方》:治療走馬牙疳。使用蠶退的紙灰,加入少許麝香,貼在患處。同時也能治療口瘡。
  • 又方:治療纏喉風。將蠶退的紙燒成灰,用蜂蜜做成芡實大小的丸子,含化吞下。
  • 蠶已化為蛾,取其蛻下的皮煅燒成灰,研成粉末服用,能排膿、穿破毒瘡的開口。

5. 白殭蠶

味鹹、辛,平,無毒。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䵟,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瘍(作瘡)病,女子崩中赤白,產後余痛,滅諸瘡瘢痕。

疏:,蠶屬陽,而僵者又兼金木之化,《本經》:味鹹。《別錄》:辛平無毒。然詳其用,應是辛勝咸劣,氣微溫之藥也。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足厥陰,手太陰、少陽經。厥陰為風木之位,主藏血。小兒驚癇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風熱乘肝臟也。產後余痛,風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風寒,溫能通行血脈,故主如上諸證也。肺主皮毛,而風邪客之,則面色不光潤。辛溫入肺,去皮膚諸風,故能滅黑䵟,及諸瘡瘢痕,令人面色好也。男子陰瘍,風濕浸淫也。辛平能散風熱,兼能燥濕,是以主之。三蟲亦濕熱所化,故又能去三蟲也。《藥性論》治口噤發汗,《日華子》主中風失音,一切風疰,小兒客忤,男子陰癢痛,女子帶下。蘇頌治風喉痹欲絕。元素主皮膚諸風如蟲行,皆取其性屬陽,風熱為陽邪,能入皮膚經絡,發散諸邪熱氣也。

白話文:

鹹味、辛味,性平,無毒。能治療小兒驚癇夜啼,驅除三蟲,消除黑斑,使人面色紅潤,治療男子陰囊瘡病,女子月經不調,產後餘痛,消除各種瘡疤。

蠶屬陽性,而僵蠶又兼具金木之性,《本經》記載其味鹹,《別錄》記載其辛味,性平,無毒。但根據其藥性分析,應是辛味勝過鹹味,氣味微溫的藥物。氣味都比較淡薄,浮升而上,屬於陽性。入足厥陰經、手太陰經、少陽經。厥陰經為風木之位,主掌藏血。小兒驚癇夜啼,女子月經不調,都是風熱侵犯肝臟所致。產後餘痛,是風寒侵入血分所致。辛味能驅散風寒,溫能通暢血脈,所以能治療上述疾病。肺主皮毛,風邪侵入肺部,則面色不光潤。辛溫入肺,能祛除皮膚的風邪,所以能消除黑斑,以及各種瘡疤,使人面色紅潤。男子陰囊瘡病,是風濕侵淫所致。辛平能散風熱,兼能燥濕,因此能治療此病。三蟲也是濕熱所化,所以僵蠶也能驅除三蟲。《藥性論》記載僵蠶能治療口噤發汗,《日華子》記載其能治療中風失音,一切風邪,小兒客忤,男子陰癢痛,女子帶下。蘇頌記載其能治療風喉痹欲絕。元素記載其能治療皮膚諸風如蟲行,這些功效都是取其陽性,風熱為陽邪,能侵入皮膚經絡,發散諸邪熱氣。

主治參互

同丹砂、牛黃、膽星、全蠍、麝香、鉤藤鉤、犀角、金箔、天竺黃、蟬蛻,治小兒急驚客忤。《仁存方》開關散,治急喉風痹。用白殭蠶炒,白礬半生半燒,等分為末。每以一錢,用竹瀝加薑汁調灌,得吐頑痰,立效。小兒加薄荷。一方用白梅和丸,綿裹含之。《聖惠方》:小兒撮口噤風,面黃赤,氣喘,啼聲不出。

白話文:

主治參互

主治:

  • 同丹砂、牛黃、膽星、全蠍、麝香、鉤藤鉤、犀角、金箔、天竺黃、蟬蛻,用於治療小兒急驚、客忤。

  • 《仁存方》開關散,用於治療急喉風痹。方劑配伍:白殭蠶炒制,白礬半生半燒,等分為末。每次取一錢,用竹瀝加薑汁調服,可使患者吐出頑痰,效果顯著。小兒則可加薄荷。

  • 另有一方:用白梅和丸,以棉布包裹後含服。

《聖惠方》記載: 小兒撮口噤風,面部發黃發紅,氣喘吁吁,啼哭不出聲音。

由胎氣挾熱,流毒心脾,故令舌強唇青,撮口發噤。用白殭蠶二杖,去嘴略炒,為末。蜜調傅唇中,甚效。《普濟方》:治大人頭風,及小兒驚風。並用大蒜七個,先燒紅地,以蒜逐個於地上磨成膏。卻以殭蠶一兩,去頭足,安蒜上,碗覆一夜,勿令泄氣,只取殭蠶研末。每用㗜鼻,口內含水,有效。

又方:治腹內龜病,詩云:人間龜病不堪言,肚裡生成硬似磚。自死殭蠶白馬溺,不過時刻軟如綿。《藥性論》:滅諸瘡瘢痕。白殭蠶衣、魚鷹屎白等分,傅之。《聖惠方》:癮疹風瘡疼痛。白殭蠶焙研,酒服一錢,立瘥。《小兒宮氣方》:小兒口瘡通白者。白殭蠶炒為末,蜜和傅之,效。

白話文:

如果胎氣帶有熱氣,毒素就會流入心脾,導致舌頭僵硬、嘴唇發青、嘴巴緊閉無法張開。可以用白殭蠶兩根,去除頭尾稍微炒一下,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在嘴唇上,效果很好。

另外,治療成人頭風和小兒驚風,可以用大蒜七個,先在火上燒紅,然後一個一個地在地面上磨成膏狀。再取白殭蠶一兩,去掉頭腳,放在蒜膏上,用碗蓋好一夜,不要讓氣散掉,只取白殭蠶研磨成粉末。每次用藥時,用粉末塞進鼻孔,口中含水,效果顯著。

還有治療腹內硬塊的方子,說的是人體內部的硬塊,就像磚塊一樣堅硬,可以用白殭蠶和白馬尿,很快就能讓硬塊軟化。

白殭蠶還有消除瘡疤的功效,可以將白殭蠶的皮和魚鷹糞便等量混合在一起,塗抹在瘡疤上。

白殭蠶還可以治療癮疹和風瘡,將白殭蠶烘乾研磨成粉,用酒送服一錢,馬上就能見效。

對於小兒口瘡,可以用白殭蠶炒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效果很好。

兼治內疳蝕瘡。

簡誤

殭蠶性辛溫,辛能散,其功長於祛風化痰,散有餘之邪。凡中風口噤,小兒驚癇夜啼,由於心虛神魂不寧,血虛經絡勁急所致,而無外邪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產後余痛,非風寒客入者,亦不宜用。今世治小兒驚風,不問虛實,一概混施,誤甚!誤甚!

白話文:

殭蠶性溫燥,可以散寒化痰,去除多餘的邪氣。但它不適用於因心虛神魂不寧、血虛經絡緊繃導致的中風口噤、小兒驚癇夜啼,以及沒有外邪入侵的女子崩漏和產後餘痛。現在很多人不分虛實,一味地用殭蠶治療小兒驚風,這是非常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