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2)

1. 牛黃

味苦,平,有小毒。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痙,除邪逐鬼。療小兒百病,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又墮胎。久服輕身增年,令人不忘。(人參為之使。惡常山。畏牛膝、乾漆。)

疏:,牛為土畜,其性甘平,惟食百草,其精華凝結為黃,猶人身之有內丹也。故能解百毒而消痰熱,散心火而療驚癇,為世神物,諸藥莫及也。凡牛生黃,則夜視其身有光,皮毛潤澤,眼如血色。蓋得氣之精而形質變化自有異也。或云牛病乃生黃者,非也。《本經》:味苦氣平。《別錄》:有小毒。吳普云:無毒。然必無毒者為是。入足厥陰、少陽,手少陰經。其主小兒驚癇,寒熱熱盛口不能開,及大人癲狂癇痙者,皆肝心二經邪熱膠痰為病。心熱則火自生焰,肝熱則木自生風。風火相搏,故發如上等證。此藥味苦氣涼,入二經而能除熱消痰,則風火息,神魂清,諸證自瘳矣。鬼邪侵著,因心虛所致。小兒百病多屬胎熱。入心養神除熱,解毒,故悉主之也。性善通竅,故能墮胎。善除熱益心,故能令人不忘。非久服多服之藥。其云輕身延年者,蓋指病去則身自輕安,而得盡其天年也。

白話文:

川黃連味苦,性平,帶有微毒。主要用於治療驚癇、寒熱、熱盛狂痙,以及驅除邪氣、鬼魅。可以治療小兒百病,包括各種驚癇、口不能開、熱病,以及成人狂癲,還可以墮胎。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年益壽,並能增強記憶力。人參是川黃連的配伍藥物,忌用常山,畏牛膝、乾漆。

牛是土性動物,性甘平,只吃各種草,其精華凝結形成黃色物質,就如同人體內的內丹。因此,川黃連能解百毒、消痰熱,散心火、治療驚癇,是世間神物,其他藥物都比不上它。凡是生出黃色的牛,夜晚會看到它的身體發光,皮毛潤澤,眼睛像血一樣紅。這是因為它吸收了氣的精華,形質變化自然不同。有人說只有生病的牛才會生出黃色,這是錯誤的。《本經》記載川黃連味苦氣平。《別錄》記載川黃連有小毒。吳普說川黃連無毒,這才是正確的。川黃連入足厥陰經、少陽經、手少陰經。它能治療小兒驚癇、寒熱熱盛口不能開,以及成人癲狂癇痙,這些都是由於肝心二經邪熱膠痰所致。心熱則火自生焰,肝熱則木自生風。風火相搏,就會出現上述症狀。川黃連味苦性涼,進入二經後能除熱消痰,風火熄滅,神魂清明,這些症狀自然會痊癒。鬼邪侵襲是因心虛所致。小兒百病大多是胎熱所致。川黃連入心養神除熱,解毒,因此能治療各種小兒疾病。川黃連性善通竅,因此能墮胎。川黃連善除熱益心,因此能增強記憶力。川黃連不是長期服用或大量服用的藥物。說它可以減輕體重、延年益壽,是因為治好病後,身體自然輕安,可以活到天年。

主治參互

同犀角、琥珀、天竺黃、鉤藤鉤、茯神、真珠、金箔、麝香、丹砂,治小兒驚癇百病。入外科內服藥,能解疔腫癰疽毒;並可入傅藥,止痛散毒如神。同犀角、生地黃、牡丹皮、竹葉、麥門冬,治小兒五色丹毒。同鐘乳石、真珠、豬牙皂角、象牙末、白殭蠶、紅鉛、片腦、明礬、沒藥、蛀竹屑、天靈蓋,為丸。土茯苓湯下,治結毒有神。

白話文:

參藥性寒涼,可與犀角、琥珀等藥材配伍,治療小兒驚癇百病。外科內服能解毒消腫,外用可止痛散毒。也能與犀角、生地黃等藥材配伍,治療小兒五色丹毒。與鐘乳石、真珠等藥材製成丸劑,配合土茯苓湯服用,能有效治療結毒。

姚和眾方:小兒初生三日,去驚邪,辟惡氣。以牛黃一豆許,以蜜少許,研勻,綿蘸令兒吮之,一日令盡。《外臺秘要》:小兒七日口噤。牛黃為末,以淡竹瀝化一字,灌之。更以豬乳滴之。錢氏《小兒方》: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以真牛黃一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

兼治腹痛夜啼。《總微錄》:小兒熱驚,或驚癇嚼舌,迷閉仰目。牛黃一杏仁大,竹瀝、薑汁各一合,和勻與服。又方:小兒積熱毛焦,睡語欲發驚者。牛黃六分,硃砂五錢,同研。以犀角磨汁,調服一錢。王氏《痘疹方》:痘瘡黑陷。牛黃二粒,硃砂一分,研末。蜜浸胭脂,取汁調搽,並可內服。

白話文:

新生兒出生三天後,可以服用牛黃治療驚嚇和驅除惡氣。取牛黃一小粒,加入少量蜂蜜研磨均匀,用棉花沾取讓嬰兒吮吸,一天內吃完。

七日大的嬰兒如果嘴巴緊閉,可以用牛黃研磨成粉末,用淡竹瀝化開,灌服,並用豬乳滴入口中。

新生兒如果有胎熱或身體發黃,可以用真牛黃一粒,加入蜂蜜調成膏狀,再用乳汁化開,時常滴入嬰兒口中。

牛黃還可以治療腹痛夜啼。小兒熱驚或驚癇咬舌、昏迷仰頭時,可以用牛黃一粒,加入竹瀝、薑汁各一合,混合在一起給孩子服用。

對於小兒積熱毛髮焦枯、睡覺時說夢話並且驚嚇的症狀,可以用牛黃六分,硃砂五錢,一起研磨,再用犀角磨汁調和,服用一錢。

牛黃還可以治療痘瘡黑陷,取牛黃兩粒,硃砂一分,研磨成粉末,用蜜浸胭脂取汁調和後塗抹患處,也可以內服。

簡誤

牛黃,治小兒百病之聖藥。蓋小兒稟純陽之氣,其病皆胎毒痰熱所生,肝心二經所發。此藥能化痰除熱,清心養肝,有起死回生之力。惟傷乳作瀉,脾胃虛寒者,不當用。

白話文:

牛黃是治療小孩百病的神藥。因為小孩天生具有純陽之氣,他們的疾病大多是由胎毒、痰熱產生,並且與肝心兩經有關。這種藥物能夠化解痰濕、清除熱毒,滋養心臟和肝臟,具備使生命從死亡中復活的力量。然而,對於因傷害飲食而導致腹瀉,以及脾胃虛弱、寒涼的人來說,不宜使用這種藥物。

2. 熊脂

味甘,微寒、微溫,無毒。主風痹不仁筋急,五臟腹中積聚,寒熱羸瘦,頭瘍白禿,面皯皰,食飲吐嘔。久服強志,不飢,輕身長年。

疏:,《詩》云:惟熊惟羆,男子之祥。取其為陽獸而強力壯毅也。《本經》:味甘,氣微寒。《別錄》:微溫無毒。其主風痹不仁筋急者,蓋風為陽邪,熊為陽獸;其氣溫,能通行經絡;其性潤,能滋養肝脾,故主之也。滑潤而通行,故主五臟腹中積聚,及食飲吐嘔。甘寒而強力,故能主寒熱羸瘦,輕身。性潤而疏風,故能主頭瘍白禿,面皯皰也。久服強志,不飢長年,甚言其補虛壯筋骨之功耳。

熊掌,乃八珍之一,食之可御風寒,益氣力。

肉:與脂同功。河間云:熊肉振羸。是因其氣有餘,以補不足者也。

白話文:

熊掌的藥性與功效

味甘,微寒、微溫,無毒。主治風痺不仁、筋急,五臟腹中積聚,寒熱羸瘦,頭瘍白禿,面皯皰,食飲吐嘔。久服可強志,不飢,輕身長年。

疏解:

《詩經》中說:「惟熊惟羆,男子之祥。」這是因為熊是陽獸,體力強健,充滿了陽剛之氣。

《本經》記載熊掌味甘,氣微寒。而《別錄》則記載熊掌微溫無毒。

熊掌能夠治療風痺不仁、筋急,是因為風屬陽邪,熊是陽獸,熊掌氣溫能通行經絡,性潤則能滋養肝脾,故能治療風痺不仁、筋急。

熊掌滑潤且能通行經絡,故能治療五臟腹中積聚,以及食飲吐嘔。

熊掌味甘性寒且體力強健,所以能治療寒熱羸瘦,輕身。

熊掌性潤且能疏風,所以能治療頭瘍白禿,面皯皰。

久服熊掌可以強志,不飢,輕身長年,這足以說明熊掌補虛壯筋骨的功效。

熊掌,乃八珍之一,食之可御風寒,益氣力。

3. 附:熊膽

味苦,寒,無毒。療時氣熱盛變為黃疸,暑月久痢,疳䗪,心痛疰忤。(《藥性論》:小兒五疳,殺蟲治惡瘡。)

疏:,熊膽氣味與象膽同。其所主亦相似。時氣熱盛變為黃疸,熱邪在足太陰也。久痢,疳䘌,濕熱在手陽明也。心痛疰忤,熱邪在手少陰也。入三經而除熱邪,故能療諸證也。極苦而寒,故又能殺蟲,治惡瘡,點痔。

主治參互

《齊東野語》:赤目障翳。熊膽丸以膽少許化開,入片腦一二釐,研勻,點上絕妙。《聖惠方》:小兒鼻蝕。熊膽半分,湯化抹之。《外臺秘要》:十年痔瘡。熊膽塗之,神效。一切方不及也。或加入片腦少許,以豬膽汁和塗,亦妙。《保幼大全》:諸疳羸瘦。熊膽、使君子末,等分研勻,瓷器蒸溶,蒸餅丸麻子大。每米飲下二十丸。

白話文:

熊膽味苦性寒,無毒。能治時氣熱盛導致的黃疸,暑天久痢,疳積,心痛和疰忤。熊膽氣味和象膽相似,功效也類似。黃疸是熱邪在足太陰經,久痢和疳積是濕熱在手陽明經,心痛和疰忤是熱邪在手少陰經。熊膽能入三經驅除熱邪,因此能治這些病症。由於它味苦性寒,也能殺蟲和治惡瘡,還可以點痔瘡。

簡誤

凡膽,皆極苦寒而能走肝膽二經,瀉有餘之熱,蓋以類相從也。小兒疳積,多致目內生翳障者,以肝脾二臟邪熱壅滯,則二臟之氣血日虛,閉塞日甚故也。用此瀉肝膽脾家之熱,則內邪清而外障去矣。如不因疳證而目生翳障,及痘後蒙閉者,多因肝腎兩虛,宜滋陰養血清熱為急,諸膽皆不得用。有痼疾者,不可食熊肉,令終身不愈。

白話文:

膽性寒苦,能通行肝膽經脈,可以去除體內過多的熱氣,這是因為同類相吸的原理。孩子患疳積,常導致眼內生翳障,是因為肝脾兩臟積熱,造成氣血不足,阻礙日益嚴重。使用膽來瀉肝膽脾的熱氣,就能清內邪,去除眼障。但如果眼障不是因疳積引起,例如痘疹後眼蒙閉塞,多半是肝腎虛弱,應以滋陰養血清熱為優先,這時膽就不適合使用。患有痼疾的人,不可吃熊肉,否則會導致終身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