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3)

1. 人溺

療寒熱頭疼溫氣。童男者尤良。

疏:,人溺,乃津液之濁者滲入膀胱而出。其味鹹,氣寒無毒。為除勞熱骨蒸,咳嗽吐血,及婦人產後血暈悶絕之聖藥。晉·褚澄《勞極論》云:降火甚速,降血甚神。飲溲溺百不一死,服涼藥百不一生。言其功力之優勝也。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人服小便入胃,亦隨脾之氣上歸於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循其舊路也。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凡人精氣,清者為血,濁者為氣,濁之清者為津液,清之濁者為小便,與血同類也。故其味鹹而走血,鹹寒能伏虛熱,使火不上炎而血不妄溢,是以能療諸血證也。蘇恭:主久嗽上氣,失聲;及《日華子》:止勞渴,潤心肺,療血悶熱狂,撲損瘀血在內暈絕,止吐血,鼻衄,皮膚皴裂,難產,胞衣不下諸證,悉由此故。《本經》主寒熱頭疼溫氣者,鹹寒能除邪熱故耳。法當熱飲,熱則於中尚有真氣在,其行自速,冷則惟存鹹味,寒性矣。

主治參互

同枇杷葉、天門冬、麥門冬、蘇子、桑白皮、沙參、五味子、生地黃、款冬花、百部,治陰虛咳嗽聲啞,喉間血腥氣。同蘇木、番降香、續斷、牛膝、牡丹皮、蒲黃,治內傷吐血,或瘀血停留作痛。同澤蘭、荊芥、白芷、續斷、延胡索、牛膝、蘇木、黑豆,治產後血暈;虛者加人參。

凡產後溫飲一杯,可免血暈,至三日後止之。中暍昏倒,以熱小便灌下即活。《聖濟總錄》:頭痛至極。童便一盞,豉心半合,同煎至五分,溫服。孟詵《必效方》:骨蒸發熱。童便五升,煎取一升,以蜜三匙和之。每服二碗,半日更服。此後常服自己小便,輕者二十日,重者五十日瘥。

《聖惠方》:絞腸痧痛。童便乘熱服之,即瘥。仲景方:中暑昏悶。夏月在途中熱死,急移陰處,就掬道上熱土,擁臍上作窩,令人溺滿,暖氣透臍即蘇。乃服地漿、蒜水等藥。《千金方》:金瘡出血不止,飲人尿五升。《外科發揮》:折傷跌撲。童便入少酒飲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

《千金方》:火燒悶絕,不省人事者。新尿頓服二三升良。《通變要法》:人咬手指,瓶盛熱尿浸一宿,即愈。《普濟方》:赤眼腫痛。自己小便乘熱抹洗,即閉目少頃。此以鹹寒內有真氣,故能退去邪熱也。

簡誤

人溺滋陰降火,除骨蒸,解勞乏,治諸吐衄,咯血唾血,其效甚速。《褚澄遺書》云:人喉有竅則咳血殺人。喉不停物,毫髮芥蒂必咳。血既滲入,愈滲則愈咳,愈咳愈滲。惟飲溲溺則百不一死。若服寒涼則百不一生。其為肺腎有火者必須之物。第其性稍寒,惟不利於脾胃虛寒,或溏泄,及陽虛無火食不消者,咸在所忌。

今世人類用秋石,此乃水澄火煉,真元之氣盡失,其功不逮童便多矣。況難多服,久服則咸能走血,使血凝泣為病。

白話文:

人溺,指的是尿液,其性味鹹寒,為人體津液的濁液,排出體外。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是治療各種熱症、出血症的良方。古籍記載,它能快速降火,神奇地止血,甚至能治療因勞累過度引起的骨蒸、咳嗽吐血、婦女產後血暈等症。服用尿液治療疾病,其效果遠勝於服用涼藥。

人體的精氣,清者為血,濁者為氣,而津液是濁氣中的清液,小便則是清液中的濁液,與血液性質相近。尿液味鹹性寒,能抑制虛火,防止炎症上行,阻止血液妄溢,因此能治療各種出血症。它還能治療久咳、失聲、口渴、心肺燥熱、血瘀暈厥、吐血、鼻血、皮膚乾裂、難產、胎盤不下等症狀。之所以能治療寒熱頭痛,是因為其鹹寒的性質能去除邪熱。服用時需熱飲,因為熱飲能保留尿液中的部分真氣,使其藥效發揮得更快更徹底。冷飲則僅剩鹹寒之性,藥效減弱。

尿液可以和其他藥材搭配使用,例如與枇杷葉等配伍治療陰虛咳嗽、聲啞等;與蘇木等配伍治療內傷吐血、瘀血作痛;與澤蘭等配伍治療產後血暈,虛弱者可加人參。產後溫飲一杯尿液,可以預防血暈,三日後停服。中暑昏迷,可以用溫熱的尿液灌服救治。

尿液還能治療頭痛、骨蒸發熱、絞腸痧痛、中暑昏悶、金瘡出血、跌打損傷、火燒昏迷、手指咬傷、赤眼腫痛等症狀。

尿液具有滋陰降火、除骨蒸、解勞乏、止吐衄、咯血唾血等功效,對肺腎有火者療效甚佳,但脾胃虛寒、溏瀉、陽虛無火者忌用。

現代人使用秋石代替人尿,但秋石經過提煉,真元之氣已盡失,功效遠不如童尿。而且秋石不易多服,久服還會導致血液凝滯。

2. 溺白垽

療鼻衄,湯火灼瘡。

疏:,溺白垽,即人中白,乃人溺之積氣結成。其味鹹,氣涼,無毒。能瀉肝、腎、三焦、膀胱有餘之火。《本經》療鼻衄,及《大明》治傳屍勞熱,肺痿,心膈熱,吐血,羸瘦,渴疾者,以其能入諸經淳去火邪也。涼能除熱,故又治湯火灼瘡。今人以之治口舌生瘡,疳䘌等證,多效,是其除熱降火之驗也。

主治參互

同冰片、硼砂、青黛、黃柏、牙硝、白礬,治口舌生瘡,及小兒走馬牙疳口臭。《經驗方》:鼻衄不止。人中白焙乾,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立效。又方:小兒口疳。人中白煅,黃柏蜜炙焦,為末,等分,入冰片少許,以青布拭淨,摻之,累效。

白話文:

溺白垽可以治療鼻出血和燙火傷。

溺白垽就是人中白,是尿液中積累的氣體凝結而成。它味道鹹,性涼,沒有毒性,能瀉去肝、腎、三焦、膀胱的過盛火氣。《本經》記載它可以治療鼻出血;《大明》記載它可以治療傳屍勞熱(一種傳染病引起的發熱)、肺痿(肺虛弱)、心膈熱(心火旺盛)、吐血、消瘦、口渴等症狀,因為它能進入全身經絡,清除火邪。由於它性涼能清熱,所以也能治療燙火傷。現在人們用它治療口舌生瘡、疳瘡等疾病,療效很好,證明了它清熱降火的作用。

溺白垽可以與冰片、硼砂、青黛、黃柏、牙硝、白礬等藥材一起使用,治療口舌生瘡和兒童走馬牙疳(一種兒童口腔疾病)引起口臭。有經驗方劑記載:對於鼻出血不止的情況,可以將人中白焙乾,加入少量麝香,用溫酒調服,療效迅速。還有一個方劑是治療兒童口疳的:將人中白煅燒,黃柏蜜炙至焦黑,研磨成粉末,與人中白粉末等量混合,再加入少量冰片,用乾淨的青布擦拭患處,然後將藥粉敷在患處,療效顯著。

3. 婦人月水

解箭毒,並女勞復。

陳藏器云:經衣主金瘡血湧出,炙熱熨之。又燒灰傅虎狼傷瘡,及箭鏃毒入腹。

疏:,經云: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謂之天癸者,乃天一所生之水也。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汐,故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也。其味鹹,咸為水化。凡毒得水則解,故能解箭毒也。女勞復者,熱病新瘥後交感而得。其證發熱煩躁,少腹陰囊牽引而痛,以前病餘熱未除,陰精復損,故有是證。月水乃陰中有陽之物,能補陰除熱,故主之也。金瘡及虎狼傷瘡,皆血分受傷為病,以類相從,乃所以補其不足也。童女首經,名紅銅,能回垂絕之陽氣。第一時難得耳。如女子自受胎時,算至十四歲足,即於是日是時經至者,此為正鼎,其經為上藥。用法招攝,於經將至時,真氣先到,採入身中,名得大藥,可以接命。即《首楞經》所載精仙是也。絕非入爐交感,交非情想得通,故亦成仙道耳。

主治參互

扁鵲方:丈夫熱病後,交接復發,忽卵縮入腹,腹痛欲死。燒女人月經赤衣為末,熱水服方寸匕,即定。並治女勞色疸。《千金方》:男子陰瘡,因不忌月事行房,陰物潰爛。用室女血衲,瓦上燒存性,研末,麻油調傅。《博物志》:交廣夷人,以焦銅和毒藥於箭鏃上,中人即沸爛,須臾骨壞而死。但服月水、屎汁解之。

簡誤

月水雖能治病,然穢汙不潔之物,故女子入月時,人宜遠之。其升丹煎膏治藥,及小兒出痘,切須避忌。如犯之,則藥不靈,痘變壞也。紅鉛,其性質乃陽氣凝結而成,火盛人不宜單服,須多服人乳,併入童溺乃佳。

白話文:

婦人月水

經血可以解箭毒,並治療女性勞損。

陳藏器說:經血可以治療金瘡(刀傷)出血,炙熱熨敷。也可以燒成灰,敷治虎狼等猛獸的抓傷,以及箭毒入腹。

經書記載:女子十四歲左右開始行經,任脈通暢,太衝脈盛,月經按時來潮。所謂的「天癸」,是天地之精華所化的水,上應太陰之氣,下應海潮的漲落,月有盈虧,潮有漲退,所以月經每月來一次,與之相符。經血味道鹹,鹹屬水,萬物之毒遇水則解,所以能解箭毒。至於「女勞復」,是指女子熱病初愈後,因房事而引起的疾病。症狀是發熱煩躁,小腹及陰囊牽引作痛,這是因為先前疾病的餘熱未清,陰精又受損耗所致。月經是陰中之陽,能滋陰降火,所以能治療此病。金瘡和猛獸抓傷,都是血分受損,以類相從的原理,用經血來補充其不足。少女初潮的經血,稱為「紅銅」,可以挽回垂危的陽氣,但初潮經血最難取得。如果女子從受孕算起,到十四歲足歲時來月經,這稱為「正鼎」,這時的經血是最好的藥。要採集經血,需在經血將至時,真氣先到時採集,吸入體內,稱為「得大藥」,可以起死回生,如同《首楞嚴經》中所說的精仙。這絕對不是指房事,房事與此無關,因此也能成仙。

各種療法互相參照:

扁鵲的方子:男子熱病之後,行房事又復發,睾丸突然縮入腹中,腹痛欲死。將婦女經血曬乾研成粉末,用熱水送服一小匙,即可止痛。也可用於治療女性勞損引起的黃疸。《千金方》:男子陰部生瘡,因不避月經期間行房事所致,陰部潰爛。用處女經血,在瓦片上燒成灰,研成粉末,用麻油調敷。《博物志》:交趾廣東地區的夷人,將焦銅和毒藥塗在箭頭上,人中了箭,就會立刻潰爛,不久骨頭也會壞死。只能用月經血和糞便汁液解毒。

注意事項:

月經血雖然可以治病,但它是污穢不潔的東西,所以女子月經期間,應避免與人接觸。服用升丹煎膏等藥物,以及小兒出痘期間,都要避開月經血。如果觸犯了,藥物就會失效,痘疹也會惡化。紅鉛的性質是陽氣凝結而成,火盛的人不宜單獨服用,應多服用人乳,並加入童子尿服用效果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