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八 (6)

1. 芍藥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氣,中惡腹痛,腰痛。甄權:主婦人血閉不通。《日華子》:主女人一切病,胎前產後諸疾。治風補勞,退熱除煩,益氣,目赤,腸風瀉血。

元素:主瀉肝安脾肺,收胃氣,止瀉利,固腠理,和血脈,收陰氣,斂逆氣。好古:主理中氣,治脾虛中滿,心下痞,脅下痛,喜噫。肺急脹逆喘咳。太陽鼽衄。目澀,肝血不足。陽維病苦寒熱。帶脈病苦腹痛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時珍:止下利腹痛後重。

疏:,芍藥稟天地之陰,而兼得甲木之氣。《本經》:味苦平無毒。《別錄》加酸,微寒。氣薄味厚,升而微降,陽中陰也。又可升可降,陰也,降也。為手足太陰引經藥,入肝脾血分。《圖經》載有兩種:金芍藥,色白;木芍藥,色赤。赤者利小便散血;白者止痛下氣。赤行血,白補血。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緩之,甘酸相合用,補陰血通氣而除肺燥。故《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通順血脈,散惡血,逐賊血,消癰腫,婦人血閉不通,目赤,腸風瀉血,赤所治也。緩中,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中惡腹痛,腰痛,女人一切病,胎前產後諸病,治風補勞,退熱除煩,益氣,瀉肝安脾肺,收胃氣,止瀉利,固腠理,和血脈,收陰氣,斂逆氣,理中氣,治脾虛中滿,心下痞,脅下痛,善噫,肺急脹逆喘咳,太陽鼽衄,目澀肝血不足,陽維病苦寒熱,帶脈病苦腹痛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止下痢腹痛後重,白所治也。詳味《圖經》,以金木分赤白,厥有深旨。芍藥味酸寒得木化,金色白,故白者兼金氣者也。專入脾經血分,能瀉肝家火邪,故其所主收而補。制肝補脾,陡健脾經,脾主中焦,以其正補脾經,故能緩中。土虛則水氾濫,脾實則水氣自去,故去水氣。土堅則水清,故利膀胱大小腸。中焦不治則惡氣乘虛而客之,為腹痛,補脾則中自和而邪不能留,腹痛自止矣。脾虛則濕氣下流客腎,故腰痛得補則脾氣運而上行,故腰痛自愈。女人以血為主,脾統血,故治女人一切病。胎前產後,無非血分所關,酸寒能涼血補血,故主胎產諸病。土實則金肅而木氣自斂,故治風除熱。益血,故能補勞退熱除煩。脾統後天元氣,得補則旺,故益氣。酸寒能瀉肝,肝平則脾不為賊邪所幹,脾健則母能令子實,故安脾肺。胃氣屬土,土虛則緩而散,木化作酸,故收胃氣。脾虛則中氣下陷而成瀉利,東垣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又使肝膽之邪不敢犯,則瀉利自止矣。肺主皮毛腠理,脾主肌肉,而為肺之母,母能令子實,故固腠理。脾統血,脾和則血脈自和。酸斂入陰,故收陰氣,斂逆氣,理中氣。脾虛則中滿,實則滿自消。治中則心下不痞,瀉肝則脅下不痛。善噫者,脾病也。脾健則不噫。肝脾之火上炎,則肺急脹逆喘咳,酸寒收斂以瀉肝補脾,則肺自寧,急脹逆喘咳之證自除。涼血補血則太陽鼽衄自愈。脾虛則目澀,得補則澀除。肝家無火則肝血自足。陽維病苦寒熱,及帶脈病苦腹痛滿,腰溶溶如坐水中,皆血虛陰不足之候也。肝脾和,陰血旺,則前證自瘳矣。

白話文:

芍藥,味道苦、酸,性平,稍微偏寒,帶有小毒。主要治療邪氣引起的腹痛,能消除血脈不通暢的毛病(血痹),破除體內堅硬的腫塊,治療寒熱交替的疝氣。能止痛、利小便,幫助氣血運行順暢,緩和身體不適、驅散惡血、排除體內瘀血,去除水腫,有利膀胱和大腸、小腸的運作。能消除癰腫,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寒氣,也能處理突然發生的腹痛、腰痛。

甄權認為,芍藥主要治療婦女因血瘀造成的閉經。日華子則認為,芍藥能治療婦女的各種疾病,包括懷孕前、生產後的各種不適。還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幫助恢復勞累,退燒、消除煩躁,增強體力,治療眼睛紅腫、腸道出血。

元素認為,芍藥主要能疏瀉肝火、安穩脾肺,收斂胃氣,止瀉、有利小便,鞏固皮膚的防禦能力,調和血脈,收斂陰氣,使逆行的氣恢復正常。好古認為,芍藥主要調理中氣,治療脾虛引起的中滿、心下痞塞、脅肋疼痛、打嗝等症狀。還能治療肺氣上逆引起的喘咳,鼻塞流血,眼睛乾澀,肝血不足,以及陽維脈疾病引起的寒熱交替,帶脈疾病引起的腹脹、腰部無力,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時珍認為,芍藥能止瀉、緩解腹痛和排便後仍感不適的情況。

芍藥吸取天地間的陰氣,同時兼有甲木的特性。《本經》記載芍藥味苦、性平、無毒。《別錄》則認為芍藥味酸、性微寒。它氣薄味濃,具有向上升發和微微下降的特性,屬於陰中帶陽。又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是屬於陰性的藥物。能引導手足太陰經(肺經和脾經)的藥效,進入肝經和脾經的血分。《圖經》記載芍藥有兩種:金芍藥,顏色是白色;木芍藥,顏色是紅色。紅色的芍藥有利尿散血的作用,白色的芍藥能止痛、降氣。紅色芍藥能活血,白色芍藥能補血。白色芍藥是補益性的,紅色芍藥是瀉性的;白色芍藥是收斂性的,紅色芍藥是疏散性的。酸味能收斂,甘味能緩和,甘味和酸味一起使用,能補養陰血、通暢氣機,並能去除肺部的乾燥。因此,《本經》記載芍藥能治療邪氣引起的腹痛,能消除血脈不通暢的毛病,破除體內堅硬的腫塊,治療寒熱交替的疝氣,通順血脈,驅散惡血、排除體內瘀血,消除癰腫,治療婦女因血瘀造成的閉經,眼睛紅腫,腸道出血,這些是紅色芍藥的功效。白色芍藥能緩和身體不適,去除水腫,有利膀胱和大腸、小腸的運作,治療突然發生的腹痛、腰痛,治療婦女的各種疾病,包括懷孕前、生產後的各種不適,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幫助恢復勞累,退燒、消除煩躁,增強體力,疏瀉肝火、安穩脾肺,收斂胃氣,止瀉、有利小便,鞏固皮膚的防禦能力,調和血脈,收斂陰氣,使逆行的氣恢復正常,調理中氣,治療脾虛引起的中滿、心下痞塞、脅肋疼痛、打嗝等症狀。還能治療肺氣上逆引起的喘咳,鼻塞流血,眼睛乾澀,肝血不足,以及陽維脈疾病引起的寒熱交替,帶脈疾病引起的腹脹、腰部無力,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以及止瀉、緩解腹痛和排便後仍感不適的情況。這都是白色芍藥的功效。仔細分析《圖經》中以金木區分赤白芍藥的記載,可以發現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芍藥味酸性寒,能吸收木的特性,金屬顏色為白色,所以白色芍藥兼具金的特性。專門進入脾經的血分,能疏瀉肝家的火邪,因此它主要的作用是收斂和補益。它能制約肝氣、補益脾氣,增強脾經的運作,脾主導中焦,由於它能純正的補益脾經,因此能夠緩和身體的不適。脾虛弱則水液會泛濫,脾氣健壯則水腫自然消退,因此能夠去除水腫。脾氣堅固則水液清澈,因此能使膀胱和大小腸的運作正常。中焦功能失調則惡氣會趁虛而入,引起腹痛,補益脾氣則中焦自然調和,邪氣無法停留,腹痛自然停止。脾虛則濕氣會向下流到腎臟,引起腰痛,補益脾氣則脾氣向上運作,腰痛自然痊癒。婦女以血為主,而脾主導血液,因此能治療婦女的各種疾病。懷孕前、生產後,都與血分有關,酸寒能涼血補血,因此能治療胎產相關的各種疾病。脾氣健壯則金氣肅降,木氣也會自然收斂,因此能治療風邪、消除熱邪。補益氣血,因此能幫助恢復勞累、退燒、消除煩躁。脾主導後天的元氣,得到補益則會旺盛,因此能增強體力。酸寒能疏瀉肝火,肝氣平和則脾臟不會被肝邪所干擾,脾氣健壯則能使肺氣充實,因此能安穩脾肺。胃氣屬於土,土虛則胃氣會鬆散,木氣化為酸味,因此能收斂胃氣。脾虛則中氣下陷導致腹瀉,東垣認為中焦用白色芍藥,能使脾氣上升,又能使肝膽之邪不敢侵犯,腹瀉自然停止。肺主導皮毛和防禦能力,脾主導肌肉,是肺的母親,母親強壯則能使孩子也強壯,因此能鞏固皮膚的防禦能力。脾主導血液,脾氣調和則血脈自然調和。酸味收斂並進入陰分,因此能收斂陰氣,使逆行的氣恢復正常,調理中氣。脾虛則會中滿,脾氣強健則中滿自然消退。調理中焦則心下痞塞的感覺會消除,疏瀉肝氣則脅肋疼痛會停止。打嗝是脾臟的疾病,脾氣健壯則不會打嗝。肝脾之火上炎,則會引起肺氣上逆、喘咳,酸寒的藥性能收斂並疏瀉肝氣、補益脾氣,則肺氣會安定,肺氣上逆、喘咳的症狀會消除。涼血補血則鼻塞流血的症狀會痊癒。脾虛則眼睛會乾澀,得到補益則乾澀感會消除。肝家沒有火氣則肝血會充足。陽維脈疾病引起的寒熱交替,以及帶脈疾病引起的腹脹、腰部無力,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都是血虛陰不足的表現。肝脾調和,陰血旺盛,則上述症狀都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