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八 (5)
卷八 (5)
1. 附:通脫木
即今之通草也。稟土之清氣,兼得天之陽氣,故味甘淡,氣寒無毒。東垣:甘平。陽中陰,降也。陽中之陰必下降,故主利陰竅,治五淋,除水腫癃閉,瀉肺,解諸毒蟲痛,明目退熱,下乳催生。以其色白,體輕,氣寒,味淡,故入手太陰經,引熱下降以利小便。故又入足陽明胃經,通氣上達而下乳汁。及除寒熱不通之氣,以其氣寒而降也。
主治參互
佐番降香、紅曲、鯪鯉甲、山楂、沒藥,治上部內傷。
簡誤
虛脫人禁用。孕婦忌服。
白話文:
通脫木就是現在的通草。它吸收了地面的清氣,又兼具天地的陽氣,所以味道甘淡,性寒無毒。東垣(指醫家李東垣)認為它性味甘平,屬陽中之陰,具有下降的特性。陽中之陰必定下降,因此它能通利陰部,治療各種小便不利(五淋),消除水腫、小便閉塞,瀉肺火,解毒蟲咬傷的疼痛,明目退熱,催生下乳。因為它顏色潔白、質地輕盈、性寒味淡,所以能進入手太陰肺經,引導體內熱氣下降而利尿。它也能進入足陽明胃經,通行氣機,上達而下乳汁,並能去除寒熱不通之氣,這都是因為它性寒而具有下降的特性。
常用於治療上焦內傷,可以搭配降香、紅曲、鯪鯉甲、山楂、沒藥等藥物一起使用。
虛弱的人和孕婦禁止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