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9)

1. 柞木皮

味苦,平,無毒。治黃疸病。皮燒末,服方寸匕。

疏:,柞木,即鑿子木,處處山中有之。葉小而有細齒,光滑而韌。其木及葉丫皆有針刺,經冬不凋,五月開碎白花,不結子,木心裡皆白色。《本經》:味苦氣平無毒。然其性又善下達。主黃疸病者,蓋黃疸因濕熱鬱於腸胃而發,此藥苦能燥濕,微寒能除熱,兼得下走利竅之性,則濕熱皆從小便出而黃自退矣。今世又以為治難產催生之要藥,亦取其下達利竅之性耳。同魚膘、人參、千里馬、百草霜、牛膝、白芷、當歸、益母草,為催生聖藥。

無別用,故不著「參互」及「簡誤」。

白話文:

柞木皮味苦、性平,沒有毒性,可以治療黃疸病。將柞木皮燒成灰末,每次服用一小匙。

柞木就是鑿子木,各地山區都有生長。葉子小,邊緣有細小的鋸齒,表面光滑而有韌性。它的樹木和嫩枝都有刺,冬天也不會凋謝,五月開花,花是白色碎花,不結果實,木心是白色的。《本經》記載:柞木皮味苦、性平、無毒。但它也具有很好的通下作用。它能治療黃疸病的原因是:黃疸是由於濕熱鬱結在腸胃引起的,這種藥物味苦可以燥濕,微寒可以清熱,又能通利水道,這樣濕熱就能從尿液排出,黃疸自然就好了。現在也常用它來治療難產,催促生產,也是利用它通利下焦的作用。它與魚膘、人參、千里馬、百草霜、牛膝、白芷、當歸、益母草等藥材一起使用,是催生的良藥。

因為柞木皮用途單一,所以沒有列出其他相關的藥物配伍和使用錯誤的說明。

2. 棕櫚皮

平,無毒。止鼻衄,吐血,破癥,治崩中,帶下,腸風,赤白痢。入藥燒灰用,不可絕過。

疏:,棕櫚皮稟微陽之氣以生,故其味苦澀,氣平無毒。《本經》主諸病,皆燒灰用者,凡血得熱則行,得黑灰則止,故主鼻衄,吐血。苦能瀉熱,澀可去脫,故主崩中,帶下,及腸風,赤白痢也。止血固脫之性,而能消瘀血,故能破癥也。凡失血過多,內無瘀滯者用之切當。與亂髮灰同入更良。如暴得吐血,瘀滯方動,暴得崩中,惡露未竭,濕熱下痢,初發腸風,帶下方熾,悉不宜遽用,即用亦無效。入藥須年久敗者良。

白話文:

棕櫚皮性平味澀,無毒。能止鼻出血、吐血,治療血瘀,以及治療月經過多、白帶異常、腸風、赤白痢疾等症狀。入藥需燒成灰使用,不可過量。

棕櫚皮性味歸屬於溫和,因此具有苦澀的口感,且無毒性。《本經》記載其治療各種疾病,都需燒成灰後使用,這是因為血液遇熱則流動,遇黑灰則凝固,所以能止鼻出血、吐血。其苦味能瀉熱,澀味能止瀉,因此能治療月經過多、白帶異常、腸風以及赤白痢疾。棕櫚皮既能止血又能固脫,還能消散瘀血,所以能治療血瘀。凡是失血過多,但體內沒有瘀血的人,使用棕櫚皮效果最佳。與燒焦的頭髮灰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但若是突然吐血,瘀血剛開始形成,或突然月經量大,惡露未盡,或是濕熱引起的痢疾,或是腸風初發,白帶過多伴隨灼熱感等情況,都不適合立即使用棕櫚皮,即使使用也無效。入藥需選用存放多年、已經老化的棕櫚皮效果最佳。

3. 木槿

平,無毒。止腸風瀉血。又止痢後熱渴。作飲服之,令人得睡。入藥妙用。

疏:,木槿,《本經》:氣平無毒。詳其主治,應是味苦氣寒,清熱滑利之藥。腸風瀉血,濕熱留中也。痢後作渴,餘熱在經,津液不足也。夜臥少睡,心經蘊熱,虛煩不寧也。苦寒能除諸熱,滑利能導積滯,故主如上等證。今人用治癬瘡,多取川中所產,肉厚而色紅者彌良。

花:功用相同,作湯代茶,兼能治風。

主治參互

《扶壽方》:牛皮癬。川槿皮一兩,大風子肉十五個,半夏五錢銼,河水、井水各一碗,浸六七宿,入輕粉一錢,禿筆掃塗,覆以青衣,數日有臭涎出妙。忌澡浴。《簡便方》:癬瘡有蟲。川槿皮煎,入肥皂,浸水頻頻擦之。或以槿皮浸汁,磨雄黃尤妙。

白話文:

木槿

木槿性平,無毒。能止住腸風下血,也能止住痢疾後的口渴。將它作成飲品服用,能讓人睡得著。藥用價值很高。

根據古籍記載,木槿氣味平和,沒有毒性。詳細分析它的主治功效,應該是苦味寒性,具有清熱通便的功效。腸風下血是濕熱停留在體內造成的;痢疾後口渴,是因為體內還有餘熱,津液不足;晚上睡不好,是因為心經有熱,導致心煩意亂,無法安睡。木槿的苦寒之性可以去除各種熱症,通便的功效可以排出積滯,所以才能治療上述這些病症。現在人們用它治療癬瘡,多用產自四川的,肉厚色紅的更好。

木槿花功效與木槿皮相同,可以煎湯當茶喝,還能治療風症。

治療牛皮癬的方法:取川產木槿皮一兩,大風子肉十五個,半夏五錢,切碎,用河水井水各一碗浸泡六七天,加入輕粉一錢,用禿筆蘸取塗抹患處,用青布蓋上,幾天後會有臭水流出,效果很好。忌諱洗澡。

治療癬瘡有蟲的方法:將川產木槿皮煎煮,加入肥皂,浸泡在水中,反覆擦拭患處。或者用木槿皮浸泡取汁,磨入雄黃,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