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八 (3)
卷八 (3)
1. 當歸
味甘、辛,溫、大溫,無毒。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痓(作痙),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臟,生肌肉。(惡䕡茹、面。畏菖蒲、海藻、牡蒙。)
疏:,當歸稟土之甘味,天之溫氣,《別錄》:兼辛,大溫無毒。甘以緩之,辛以散之潤之,溫以通之暢之。入手少陰,足厥陰,亦入足太陰。活血補血之要藥,故主咳逆上氣也。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者,邪在厥陰也,行血則厥陰之邪自解,故寒熱洗洗隨愈也。婦人以血為主,漏下絕子,血枯故也。諸惡瘡瘍,其已潰者溫補內塞,則補血而生肌肉也。金瘡以活血補血為要,破傷風亦然。並煮飲之。內虛則中寒,甘溫益血,故能溫中。血凝則痛,活血故痛自止。血溢出膜外,或在腸冒,曰客血。得溫得辛,則客血自散也。內塞者,甘溫益血之效也。中風痙,痙即角弓反張也。汗不出者,風邪乘虛客血分也。得辛溫則血行而和,故痙自柔而汗自出也。痹者,血分為邪所客,故拘攣而痛也。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血行則邪不能客,故痹自除也。中惡者,內虛故猝中於邪也。客氣者,外來之寒氣也。溫中則寒氣自散矣。虛冷者,內虛血不榮於肉分故冷也。補五臟生肌肉者,臟皆屬陰,陰者血也。陰氣足則榮血旺而肌肉長也。患人虛冷,加而用之。
主治參互
用川芎、芍藥、地黃,名四物湯,主婦人血分百病;加炒黑乾薑、炒黑豆、澤蘭、牛膝、益母草、蒲黃,治婦人產後百病。同桂枝、朮、菊花、牛膝,主痹。同牛膝、鱉甲、橘皮、生薑,治瘧在陰分久不止。同酸棗仁、遠志、人參、茯神,治心血虛不得眠。同黃耆、生熟地黃、黃芩、黃連、黃柏,治盜汗。
同荊芥、白芷、芎藭、地黃,治破傷風。同續斷、牛膝、杜仲、地黃、鹿角屑、桂,治一切折傷踒跌,挫閃作疼。同川芎、人參,治難產及倒生。同益母草、紅藍花、蒲黃、牛膝,治產後血上薄心。同白膠、地黃、芍藥、續斷、杜仲,治婦人血閉無子。同地榆、金銀花、滑石、紅曲,治滯下純血,裡急後重。
簡誤
當歸性辛溫,雖能活血補血,終是行走之性,故致滑腸。又其氣與胃氣不相宜,故腸胃薄弱,泄瀉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惡食不思食,及食不消,並禁用之。即在產後胎前,亦不得入。
白話文:
當歸味甘辛,性溫熱,無毒。主治咳嗽氣逆、上氣不接;溫瘧引起的寒熱交替,症狀在皮膚上表現;婦女月經失調、閉經、不孕;各種瘡瘍、金瘡。煮水服用。溫暖中止痛,去除瘀血,治療閉塞不通,中風痙攣,無汗,濕痹,中惡,外感寒邪導致的虛冷,滋補五臟,使肌肉豐滿。(忌諱與䕡茹、面食同服。畏避菖蒲、海藻、牡蒙。)
當歸具有土的甘味和天的溫熱之氣,《名醫別錄》中還記載其味辛,性大溫,無毒。甘味能緩和,辛味能疏散、潤澤,溫熱能通暢。藥性入肝經、腎經,也入脾經。它是活血補血的重要藥物,因此能治療咳嗽氣逆、上氣不接。溫瘧引起的寒熱交替症狀出現在皮膚上,是因為邪氣在腎經,而當歸行血,就能使腎經的邪氣自行消除,因此寒熱交替的症狀也就隨之痊癒。婦女以血為本,月經失調、閉經、不孕都是由於血虛枯竭所致。各種瘡瘍,已經潰爛的,用當歸溫補,就能補血使肌肉再生。金瘡以及破傷風都需要活血補血來治療。內虛則會導致腹部寒冷,當歸甘溫益血,因此能溫暖腹部。血液凝滯則會疼痛,活血則疼痛自止。血液溢出血管外,或在腸道內,稱為瘀血。當歸溫熱辛香,則瘀血可自行散去。閉塞不通,是當歸甘溫益血的功效。中風痙攣,痙攣就是指身體僵硬抽搐。無汗是風邪乘虛而侵犯血分所致。辛溫之性則血行和調,所以痙攣緩解,汗液自然排出。痹症是血分受邪氣入侵,導致肢體拘攣疼痛。風寒濕三邪合而為痹,血液運行,則邪氣不能入侵,痹症自然消除。中惡是內虛而突然被邪氣侵犯。外感寒邪是外來的寒邪。溫暖腹部,寒邪自然消散。虛冷是內虛,血液不能滋養肌肉,因此感到寒冷。滋補五臟,使肌肉豐滿,是因為臟腑都屬於陰,陰就是血。陰氣充足,則血液旺盛,肌肉自然豐滿。患者虛冷,可以加用當歸。
常用配伍:
與川芎、芍藥、地黃配伍,稱為四物湯,主治婦女血虛百病;再加炒黑乾薑、炒黑豆、澤蘭、牛膝、益母草、蒲黃,治療婦女產後百病。與桂枝、蒼朮、菊花、牛膝配伍,治療痹症。與牛膝、鱉甲、橘皮、生薑配伍,治療瘧疾長期停留在陰分。與酸棗仁、遠志、人參、茯神配伍,治療心血虛導致失眠。與黃耆、熟地黃、生地黃、黃芩、黃連、黃柏配伍,治療盜汗。
與荊芥、白芷、川芎、地黃配伍,治療破傷風。與續斷、牛膝、杜仲、地黃、鹿角膠、桂枝配伍,治療各種骨折、扭傷、挫傷、閃傷疼痛。與川芎、人參配伍,治療難產及胎位不正。與益母草、紅花、蒲黃、牛膝配伍,治療產後瘀血上衝,心煩氣悶。與白膠、地黃、芍藥、續斷、杜仲配伍,治療婦女血瘀閉經不孕。與地榆、金銀花、滑石、紅曲配伍,治療便血,裡急後重。
使用注意:
當歸性辛溫,雖然能活血補血,但終究是行散之品,容易導致滑腸。而且其藥性與胃氣不相宜,因此腸胃虛弱,大便稀溏,以及一切脾胃疾病,如厭食、消化不良,都禁止使用。即使在產前產後,也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