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四 (6)
卷十四 (6)
1. 橡實
味苦,微溫,無毒。主下痢,厚腸胃,肥健人。其殼為散,及煮汁服,亦主痢。並堪染用。
疏:,橡實感天地微陽之氣,兼得秋時收斂之性,故其味苦,氣微溫,性無毒,氣薄味厚,陽中陰也。入手足陽明,足太陰、少陰經。夫脾胃為五臟根本,一身之最要,喜溫暖而惡寒濕,寒濕則違其性,故宜急食苦以燥之。此藥味苦能除其所惡,氣溫能遂其所喜,故主厚腸胃,肥健人也。得收斂之性,故又主下痢,及日華子澀腸止瀉諸治,兼能澀精。煮食復能止飢御歉歲。
殼:氣味與實相同,而澀則過於實。故亦主下痢,並堪染皂也。
主治參互
《聖惠方》:水穀下痢,日夜百餘行者。橡實二兩,楮葉炙一兩,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烏梅湯調下。《直指方》:下痢脫肛。橡斗子,燒存性,研末,豬脂和傅。
簡誤
濕熱作痢者,不宜用。
白話文:
橡實味苦、性微溫,無毒。能治療腹瀉,增強腸胃功能,使人身體強壯。橡實的殼也能入藥,研成粉末或煮水服用,同樣能治療腹瀉,還能用作染料。
橡實吸收天地間微弱的陽氣,又兼具秋季收斂的特性,所以味道苦、性微溫、無毒。它的氣味清淡而味道濃郁,屬陰中之陽。它能作用於手足陽明經、足太陰經、足少陰經。脾胃是五臟的根本,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潮濕。寒濕會違背脾胃的特性,因此應該服用苦味藥物來乾燥它。橡實味苦能去除脾胃所厭惡的寒濕,性溫能順應脾胃所喜歡的溫暖,所以能增強腸胃功能,使人身體強壯。它具有收斂的特性,所以也能治療腹瀉,與其他收斂止瀉的藥物一樣,還能固澀精氣。煮熟食用還能止飢,在饑荒年代能充當食物。
橡實的殼與橡實本身氣味相同,但收斂作用比橡實更強。因此也能治療腹瀉,還可以用作製作黑色染料。
一些古方記載橡實的用途:例如治療嚴重腹瀉(一天腹瀉一百多次)的藥方,以及治療腹瀉脫肛的藥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腹瀉是因濕熱引起的,就不適合使用橡實。
2. 石南
味辛、苦,平,有毒。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療腳弱,五臟邪氣,除熱。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
疏:,石南得火金之氣,故其味辛苦,氣平有毒。然觀其用,當是金勝火微,其性應云有小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足厥陰,足少陰經。少陰屬水,得金氣之厚者能生水,故主養腎氣。又腎為陰中之陰,肝為陰中之陽,二經俱在下而主筋骨。二經得所養,則內傷陰衰自起,筋骨皮毛自利,而腳弱自健也。濕熱之邪留滯五臟,則筋骨、皮毛、氣血,皆為之病矣。邪熱散,則諸病自瘳。女子久服思男者,以其補腎氣,助陽火耳。
主治參互
同巴戟天、肉蓯蓉、鎖陽、鹿茸、枸杞子、山茱萸,治腎經虛寒,精滑精冷。同白蒺藜、桑葉、何首烏、淫羊藿、巴戟天、五加皮、菟絲子、威靈仙、虎骨,治肝腎為風寒濕所乘,以致痹弱不能行動。
簡誤
腎虛而陽道數舉者,不宜用。腳弱由於肝腎虛,而不由於風寒濕客下部者,不宜用。
白話文:
石南味辛、苦,性平,有毒。能滋補腎氣,治療內傷導致的陰虛衰弱,還能使筋骨、皮毛強健,治療腿腳無力,以及五臟的邪氣,並能清熱。女性不宜長期服用,會導致性慾亢奮,思慕男性。
石南因為吸收了火和金的精氣,所以味道辛辣苦澀,性平但有毒。但從它的用途來看,應該是金氣略勝於火氣,所以毒性較小。它能上行也能下行,屬陰中之陽。它走足厥陰經和足少陰經。少陰經屬水,吸收充足的金氣就能生水,所以能滋補腎氣。腎屬陰中之陰,肝屬陰中之陽,這兩條經脈都在下焦,主司筋骨。這兩條經脈得到滋養,內傷引起的陰虛衰弱就能自愈,筋骨皮毛自然強健,腿腳無力也能康復。如果濕熱邪氣停留在五臟,就會導致筋骨、皮毛、氣血受損。邪熱散去,疾病自然痊癒。女性長期服用會思慕男性,是因為它能補腎氣,助長陽火。
石南可以與巴戟天、肉蓯蓉、鎖陽、鹿茸、枸杞子、山茱萸等藥材一起服用,治療腎經虛寒,以及遺精、陽痿等症狀。可以與白蒺藜、桑葉、何首烏、淫羊藿、巴戟天、五加皮、菟絲子、威靈仙、虎骨等藥材一起服用,治療肝腎被風寒濕邪侵犯,導致肢體麻痹、無力等症狀。
腎虛但性功能亢進者,不宜使用石南。腿腳無力是因為肝腎虛弱,而不是因為風寒濕邪侵犯下肢者,也不宜使用石南。
3. 益智子
味辛,溫,無毒。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調諸氣。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鹽同煎服,有奇驗。
疏:,益智子仁,得火土金之氣,故其味辛,其氣溫,其性無毒。入足太陰,足少陰經。惟辛故所以散結,惟溫故所以通行。其氣芳香,故主入脾。其稟火土與金,故燥而收斂。以其斂攝,故治遺精虛漏,及小便餘瀝。此皆腎氣不固之證也。腎主納氣,虛則不能納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統,脾腎氣虛,二臟失職,是腎不能納,脾不能攝,故主氣逆上浮,涎穢氾濫而上溢也。斂攝脾腎之氣,則逆氣歸元,涎穢下行。宜東垣用以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王好古謂:益智本脾家藥,主君相二火。故用以益脾胃,理元氣,補腎虛滑瀝。劉河間又謂:益智辛熱,能開發鬱結,使氣宣通。皆以其香可入脾開鬱,辛能散結,復能潤下,於開通結滯之中,復有收斂之義故也。
主治參互
益智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在大風髓丹則入腎。當於補藥中兼用,不宜多服。佐人參、茯苓、半夏、橘皮、車前子,則攝涎穢立效。同藿香、蘇子、橘皮、枇杷葉、木瓜,止逆氣上壅。同五味子、山茱萸、炒鹽、人參,治小便頻數淋瀝。同人參、乾薑、橘皮、藿香,治因寒犯胃作嘔吐。
簡誤
益智乃脾腎二經之藥。其用專在脾,所以亦能入腎者,辛以潤之之故也。然其氣芳香,性本溫熱,證屬燥熱,病人有火者,皆當忌之。故凡嘔吐由於熱,而不因於寒;氣逆由於怒,而不由於虛;小便餘瀝由於水涸精虧內熱,而不由於腎氣虛寒;泄瀉由於濕火暴注,而不由於氣虛腸滑,法並忌之。
白話文:
益智子味辛性溫,無毒。主治遺精、精液漏洩、小便滴瀝不盡,能益氣安神,補益不足,調理三焦,調節全身氣機。夜尿頻多者,可取二十四枚益智子研碎,加鹽同煎服用,療效顯著。
益智子仁吸收了火、土、金三種元素的精華,因此味辛性溫,無毒。它作用於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辛味能散結,溫性能通利。其芳香之氣能入脾經。因其具有火、土、金三種元素的特性,所以具有乾燥和收斂的作用。由於其收斂作用,因此能治療遺精、精液漏洩和小便滴瀝不盡,這些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腎主納氣,腎虛則不能納氣;腎又主五液,唾液由脾主導,脾腎氣虛,則二臟失職,導致腎不能納氣,脾不能攝液,氣逆上浮,唾液等濁物上溢。益智子能斂攝脾腎之氣,使逆氣歸元,濁物下行。東垣(張仲景)用它治療外寒犯胃、和胃益氣及多唾液等症。王好古認為益智子是脾經藥物,主治脾胃之火和命門之火(君火、相火)。因此,它可用於益脾胃、調理元氣、治療腎虛引起的尿液滴瀝不盡。劉河間認為益智子辛熱,能疏通鬱結,使氣機通暢。這些功效都是因為它芳香之氣能入脾經疏解鬱結,辛味能散結,還能潤下,在疏通瘀滯的同時,又具有收斂的作用。
益智子在不同的方劑中,作用於不同的經絡。在集香丸中入肺經,在四君子湯中入脾經,在大風髓丹中入腎經。它通常在補益方劑中使用,不宜多服。與人參、茯苓、半夏、橘皮、車前子等藥同用,則能迅速收斂唾液等濁物。與藿香、蘇子、橘皮、枇杷葉、木瓜等藥同用,則能治療氣逆上壅。與五味子、山茱萸、炒鹽、人參等藥同用,則能治療小便頻數、淋瀝。與人參、乾薑、橘皮、藿香等藥同用,則能治療因寒犯胃引起的嘔吐。
益智子是脾腎二經的藥物。它主要作用於脾經,之所以也能入腎經,是因為它的辛味能潤養腎經。但其氣芳香,性溫熱,若證屬燥熱,病人有內火者,都應忌用。因此,凡嘔吐是由於熱邪而非寒邪;氣逆是由於怒氣而非虛弱;小便滴瀝不盡是由於津液枯竭、精液虧損、內有熱邪,而非腎氣虛寒;泄瀉是由於濕熱暴注,而非氣虛腸滑,都應忌用益智子。
4. 紫荊木
味苦,平,無毒。主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服之。
疏:,紫荊木皮,內稟天地清寒之性,外感南方初陽之氣,故其味苦,氣平。花、木色皆紫,藏器言:寒無毒。入足厥陰經血分。寒勝熱,苦泄結,紫入榮,故能活血破血,消腫毒,下五淋也。花、梗:氣味、功用並同。
主治參互
《仙傳外科》:發背初生,一切癰疽皆治。單用紫荊皮為末,酒調箍住,自然撮小不開。內服柞木飲子,乃救貧良劑也。並可內服。楊清叟《仙傳方》:沖和膏: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諸腫毒。用紫荊皮三兩炒,獨活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生白朮一兩,木蠟炒一兩,為末。用蔥湯調熱傅。血得熱則行,蔥能散氣也。瘡不甚熱者酒調之,痛甚者加乳香。
除癰毒外,他用甚稀,故無「簡誤」。
白話文:
紫荊木味苦,性平,無毒。能治療瘀血和各種尿路感染(五淋)。需濃煎服用。
紫荊木皮具有寒涼的特性,同時也吸收了陽氣,因此味苦性平。它的花和樹皮都呈紫色,古籍記載它性寒無毒,歸入足厥陰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解毒的功效,所以能治療瘀血和各種尿路感染。紫荊花和莖的功效與樹皮相同。
紫荊皮可以治療初期發背及各種癰疽。單獨使用紫荊皮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敷在患處,就能使腫脹消退。內服柞木飲,也是治療此病的有效藥方,也可內服。 另外,沖和膏(由紫荊皮、獨活、赤芍藥、白朮、木蠟等藥材組成)能治療各種癰疽、發背、流注和腫毒。用蔥湯調和熱敷,因為熱能促進血液循環,蔥能散氣。如果瘡瘍不太熱,可以用酒調和;疼痛劇烈者,可以加入乳香。
除了治療癰疽之外,紫荊木的其他用途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