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七 (8)
卷七 (8)
1. 天名精
味甘,寒,無毒。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蟲,去痹,除胸中結熱,止煩渴,逐水,大吐下。久服輕身耐老。(垣衣為之使。)
疏:,天名精稟天地清陽之氣,故味甘辛,氣寒而無毒。陰入血,甘亦入血,辛能散結,寒能除熱,故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小便不利由於內熱,除熱則小便自利也。小蟲者,濕熱所生也。辛寒能散濕祛熱,則小蟲自除也。除痹者,去濕之功也。除胸中結實,止煩渴,祛熱散結益陰之功也。逐水者,濕熱散則水自消也。《唐本》注云:即鹿活草也。《別錄》:一名天蔓精。南人呼為地菘,非鶴蝨,亦非豨薟,乃荔枝草也。為消痔瘡之聖藥。味甘辛,故有姜稱。其主破血,生肌,利小便,殺三蟲,除諸毒腫,疔瘡瘻痔,金瘡內射,身癢癮疹不止者,揩之立已,涼血除熱散結之力也。
簡誤
脾胃寒薄,性不喜食冷,易泄,無渴者,勿服。
白話文:
天名精味甘性寒,無毒。能治療瘀血、血塊導致的危急情況、出血、止血、促進排尿、殺蟲、去除痹症、消除胸中鬱熱、止渴、利尿、以及引起嘔吐和腹瀉。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垣衣是它的輔藥。)
天名精吸收天地間清純陽剛之氣,所以味道甘辛,性寒而無毒。因為它性質陰寒入血,又因甘味也入血,辛味能散結,寒性能清熱,所以能治療瘀血、血塊導致的危急情況、出血、止血。小便不利是因體內有熱,清熱就能利尿。蟲症是濕熱導致的,辛寒之性能祛除濕熱,所以能殺蟲。治療痹症是因其祛濕的功效。消除胸中鬱結,止渴,是因其清熱散結、滋陰的功效。利尿是因其能祛除濕熱。唐代本草注釋說:天名精就是鹿活草。《名醫別錄》記載:它也叫天蔓精,南方人稱它為地菘,它不是鶴蝨也不是豨薟,而是荔枝草。它是治療痔瘡的良藥。因為它味甘辛,所以有人把它比作薑。它能破血、生肌、利尿、殺蟲、解毒,治療腫毒、疔瘡、瘻管、痔瘡、金瘡內射、皮膚瘙癢、疹子等,只要用它擦拭就能立即見效,這是因為它有涼血、清熱、散結的功效。
脾胃虛寒、不喜食冷、容易腹瀉、不口渴的人,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