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10)

1. 安急香

味辛、苦,平,無毒。主心腹惡氣,鬼疰。

疏:安息香稟火金之氣而有水,故味辛苦,氣平而芳香,性無毒。氣厚味薄,陽也。入手少陰經。少陰主藏神。神昏則邪惡鬼氣易侵,芳香通神明而闢諸邪,故能主鬼疰惡氣也。

主治參互

鬼臼犀角牛黃、丹砂、乳香蘇合香龍齒雄黃麝香,治鬼疰屍疰,殺癆蟲,寐魘暴亡,及大人小兒卒中邪惡氣。《奇效良方》:小兒驚邪。安息香一豆許,燒之自除。

簡誤

病非關邪惡氣侵犯者,不宜服。

2. 仙人杖

味鹹,平(一云冷),無毒。主噦氣嘔逆,闢痁,小兒吐乳,大人吐食,並水煮服。小兒驚癇及夜啼,安身伴睡良。又主痔病,燒為末,服方寸匕。

疏:仙人杖,此筍之將成竹時立死者。得筍之氣已過,稟竹之性未全,故味鹹氣平無毒。其功用在竹茹竹黃之間。所主噦氣嘔逆,小兒吐乳,闢痁,大人吐食,痔瘡者,竹茹之用也。療小兒驚癇,及夜啼者,竹黃之用也。雖其形已痿,而其性尚存,故能療諸證也。又秘方:用此蘸麻油於空室中燃之,取滴下油塗癰疽,已潰之肉如神。

他用甚稀,故無「主治」、「簡誤」。

3. 海桐皮

味苦,平,無毒。主霍亂,中惡,赤白久痢。除疽䘌疥癬,牙齒蟲痛,並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浮赤。

疏:海桐皮稟木中之陰氣以生,《本經》:味苦氣平無毒。然詳其用,味應帶辛。氣薄味厚,陰中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二經虛則外邪易入,為霍亂中惡,辛以散之。濕熱內侵為疳䘌,久痢,苦以泄之。又脾胃主肌肉,濕熱浸淫則生蟲而為疥癬。苦能殺蟲,平即微寒,濕熱去而疥癬除矣。其主漱齒洗目者,亦取其苦寒殺蟲,辛平散風熱之意耳。李珣以之治腰腳不遂,血脈頑痹,腿膝疼痛之證,其為辛苦之劑無疑矣。

主治參互

《續傳信方》治腰膝痛不可忍。用海桐皮二兩,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甘草半兩,薏苡仁二兩,生地黃十兩,煎浸洗焙乾銼細,以綿包裹,入無灰酒二斗浸之,冬二七日,夏一七日,空心飲一盞,每日早、午、晚各飲一盞,長令醺醺。合時不得添減,禁毒食。

此藥治因風濕、濕熱流注下焦,腰膝為病。若因陰虛血少火熾而得者勿服。同真川槿皮、輕粉、蛇床子山大黃,為末,傅癬瘡。

簡誤

腰痛,非風濕者不宜用。

4. 大腹

微溫,無毒。主冷熱氣攻心腹,大腸壅毒,痰膈醋心。並以薑、鹽同煎,入疏氣藥良。

疏:大腹皮,即檳榔皮也。其氣味所主,與檳榔大略相同。茅檳榔性烈,破氣最捷。腹皮性緩,下氣稍遲。入足陽明、太陰經。二經虛則寒熱不調,逆氣攻走,或痰滯中焦,結成膈證,成濕熱鬱積,酸味醋心。辛溫暖胃,豁痰通行下氣,則諸證除矣。大腸壅毒,以其辛散破氣而走陽明,故亦主之也。

主治參互

白朮茯苓車前子木瓜桑白皮五加皮豬苓澤瀉薏苡仁、蠡魚,治水腫有效;虛者加人參

簡誤

鴆鳥多集檳榔樹上。凡用檳榔皮,宜先洗去黑水,復以酒洗,後以大豆汁再洗過,曬乾,入灰火煨用。性與檳榔相似,病涉虛弱者,概勿使用。

5. 合歡

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利心志,令人歡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得所欲。

疏:,合歡稟土氣以生,故味甘氣平無毒。入手少陰、足太陰經。土為萬物之母。主養五臟,心為君主之官,本自調和。脾虛則五臟不安,心氣躁急則遇事拂鬱多憂。甘主益脾,脾實則五臟自安。甘可以緩,心氣舒緩則神明自暢而歡樂無憂,神明暢達則覺照圓通,所欲咸遂矣。嵇叔夜《養生論》云:合歡蠲忿,正此之謂歟。其主輕身,明目,及《大明》主消癰疽,緩筋骨者,皆取其能補心脾,生血脈之功耳。

主治參互

與白蠟同入膏,能長肌肉,續筋骨,甚捷。《獨行方》:肺癰唾濁,心胸甲錯。取夜合皮一掌大,水三升,煎取一半,分二服。《百一選方》:撲損折骨。夜合樹皮,去粗皮,炒黑色四兩,芥菜子炒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臥時服,以滓外傅,接骨神妙。子,合橘核木瓜、牛膝,能治疝。濕熱者為黃柏;寒濕者加茴香子。

氣味和平,與病無忤,故不著「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