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七 (6)

1. 蒲黃

味甘,平,無毒。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神仙。

疏:,蒲黃得地之陰氣,兼得金之辛味。其言甘平者,是兼辛而言也,非辛則何以能散邪。又稟天之陽氣,故曰微寒而無毒也。如是則甘能和血,辛能散結,微寒能除熱。入手少陰、太陽、太陰,足陽明、厥陰。故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者,是血熱、瘀血、傷損之病去,而身輕力長也。欲止血,熟用;欲消血,生用。產泰州。

主治參互

得炒黑乾薑、炒黑豆、澤蘭、當歸、川芎、牛膝、生地黃,治產後諸血病。同車前子、牛膝、生地黃、麥門冬,治溺血。同阿膠、白膠、人參、麥門冬、赤茯苓、車前子、杜仲、川續斷,治血崩、血淋。生納舌下,數數易之,消重舌。治一切跌撲傷損,瘀血停滯腹中,生蒲黃煮濃,和童便飲之良。

能破血,故治癥結,五勞七傷停積瘀血,胸前痛,即發吐衄,悉和涼血行血藥主之。

簡誤

一切勞傷發熱,陰虛內熱,無瘀血者,禁用。

白話文:

蒲黃味甘性平,無毒。主要治療心腹、膀胱寒熱,能利尿、止血、消散瘀血。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增強體力,延年益壽。

蒲黃吸收了地下的陰氣,又兼具金屬的辛辣之味。說它味甘性平,是兼顧了辛味而說的,如果不是辛味,又怎能散除邪氣呢?它又吸收了天地的陽氣,所以說它性微寒而無毒。這樣看來,甘味能調和血液,辛味能散瘀結,微寒能去除熱邪。蒲黃作用於手少陰、太陽、太陰經,以及足陽明、厥陰經。因此能治療心腹、膀胱寒熱,利尿、止血、消散瘀血。長期服用使身體輕盈、增強體力,是因為血熱、瘀血、外傷等病症都消失了。要止血,就用炒熟的蒲黃;要消散瘀血,就用生的蒲黃。蒲黃產於泰州。

【主治配伍】

蒲黃與炒黑乾薑、炒黑豆、澤蘭、當歸、川芎、牛膝、生地黃等藥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產後各種出血病症;與車前子、牛膝、生地黃、麥門冬等藥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尿血;與阿膠、白膠、人參、麥門冬、赤茯苓、車前子、杜仲、川續斷等藥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崩漏、血淋。生蒲黃含於舌下,經常更換,可以治療舌苔厚膩。治療各種跌打損傷、瘀血停滯腹中,可以用生蒲黃煮濃汁,加童尿一起服用效果很好。

蒲黃能破血,因此可以治療癥瘕積聚,以及五勞七傷導致的停積瘀血、胸痛、吐血、鼻出血等症狀,需配合涼血行血的藥物一起使用。

【使用禁忌】

一切勞傷發熱,陰虛內熱,沒有瘀血的病症,禁止使用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