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六 (25)
卷六 (25)
1. 闢虺雷
味苦,大寒,無毒。主解百毒,消痰,祛大熱,療頭痛,闢瘟疫。其狀如粗塊蒼朮,節中有眼。
疏:,闢虺雷感天地陰寒之精,其味苦,氣大寒無毒,故主解百毒,消痰,祛大熱,療頭痛,闢瘟疫。豫章人專以此和諸草搗汁,治疔瘡有神。
白話文:
闢虺雷味苦性寒,無毒。能解百毒、消除痰液、去除體內燥熱、治療頭痛、預防瘟疫。它長得像粗大的蒼朮,節上有眼狀紋路。
古籍註釋說:闢虺雷吸收天地間陰寒之氣,所以味苦性寒無毒,因此能解百毒、消除痰液、去除體內燥熱、治療頭痛、預防瘟疫。豫章地區的人們常用它與其他草藥一起搗碎取汁,治療疔瘡,效果奇佳。
2. 藥王
味甘,平,無毒。解一切毒,止鼻衄,吐血,祛煩躁。苗莖青色,花黃色,葉摘之有汁,搗汁飲驗。
疏:,藥王稟天地清和生髮之氣以生,故其味甘平,無毒。甘能解毒,故主解一切毒。平能涼血清熱,故止鼻衄、吐血,祛煩躁也。
白話文:
藥王味甘性平,無毒。能解各種毒,止鼻出血、吐血,消除煩躁。植株莖葉青綠,花朵黃色,葉子揉碎後有汁液,可以搗碎取汁服用。
藥王因吸收天地間清和的生機而生長,所以味甘性平且無毒。甘味能解毒,所以能解一切毒。性平能涼血清熱,所以能止鼻出血、吐血,並消除煩躁。
3. 草犀根
味辛,平,無毒。主解諸藥毒。嶺南及睦婺間如中毒草,此藥及千金藤並解之。亦主蠱毒、溪毒、惡刺、虎狼蟲虺等毒,天行瘧瘴寒熱,咳嗽痰壅,飛屍,喉閉,瘡腫,小兒寒熱丹毒,中惡疰忤,痢血等,並煮汁服之。其功用如犀,故名草犀,解毒為最。
疏:,草犀根得地之辛味,感天之寒氣以生。本草只言辛平,詳治療功能,專主解藥毒,亦主蠱毒、溪毒、惡刺、虎狼蟲虺等。天行瘧瘴寒熱,咳嗽痰壅,飛屍,喉閉,瘡腫,小兒寒熱丹毒,中惡疰忤,痢血,並煮汁服之。其功用如犀,故名草犀。解毒為最,生衢婺江饒間。苗高二三尺,獨莖,根如細辛。研服更良。生水中者,名水犀也。
白話文:
草犀根味辛性平,無毒。主要功效是解各種藥物中毒。嶺南和睦州、婺州等地,如果中毒,可以用此藥和千金藤一起解毒。也能治療蠱毒、溪毒、外傷感染、虎、狼、蛇、蟲等毒蟲咬傷,以及流行性瘧疾、寒熱、咳嗽痰多、中邪昏迷、喉嚨阻塞、瘡腫,兒童的寒熱丹毒、中暑、驚癇、痢疾出血等症狀,都可用其煮汁服用。它的功效如同犀牛角一樣,因此稱為草犀,解毒是其最大的功效。
草犀根帶有辛辣的味道,是吸收天地寒氣而生長。古籍只記載其味辛性平,但其療效詳盡,主要功效是解藥毒,也解蠱毒、溪毒、外傷感染、虎、狼、蛇、蟲等毒。流行性瘧疾、寒熱、咳嗽痰多、中邪昏迷、喉嚨阻塞、瘡腫,兒童的寒熱丹毒、中暑、驚癇、痢疾出血等,都可用其煮汁服用。它的功效如同犀牛角一樣,因此稱為草犀,解毒是其最大的功效,生長在衢州、婺州、江州、饒州等地。植株高二三尺,單莖,根莖像細辛。研磨成粉服用效果更好。生長在水中的,稱為水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