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六 (23)
卷六 (23)
1. 石斛
味甘,平,無毒。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定志除驚。
疏:,石斛稟土中衝陽之氣,兼感春之和氣以生,故其味甘平而無毒。氣薄味厚,陽中陰也。入足陽明,足少陰,亦入手少陰。甘能除熱,甘能助脾,甘能益血,平能下氣,味厚則能益陰氣,故主傷中,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定志除驚者,以其入胃,入腎,入心、脾,補益四經,則四經所生病皆得治療。蓋皆益脾、益胃、益腎、益心之功力也。又主除痹逐肌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者,兼能除脾胃二經之濕故也。
主治參互
同麥門冬、白茯苓、橘皮、甘草,則益胃強四肢。同麥門冬、五味子、人參、炙甘草、白芍藥、枸杞、牛膝、杜仲,則理傷中,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同枇杷葉、麥門冬、橘皮,則下氣。得木瓜、牛膝、桑白皮、石南葉、白鮮皮、黃柏、茯苓、菖蒲,則主諸痹及逐皮膚邪熱痱氣冷痹弱。夏月一味酒蒸,泡湯代茶,頓健足力。
簡誤
宜入湯酒,不宜入丸。其味不苦而帶甘,其形長而細,中堅實者良。酒洗蒸曬乾用,慎毋誤用木斛,味太苦,餌之損人,亦不入上焦藥。
白話文:
石斛
石斛味甘性平,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內傷、消除痹症、降氣、滋補五臟虛損導致的消瘦、增強腎陽益精、補充內分泌不足、調理脾胃、增強肌肉、驅除皮膚濕熱及痱子、治療腳膝疼痛、麻痺無力等。長期服用能強健腸胃、輕身延年、安定心神、消除驚恐。
石斛吸收土中陽氣和春季溫和之氣生長,因此味甘性平且無毒。其氣味清淡而味道濃厚,屬陰中之陽。石斛入足陽明經、足少陰經,也入入手少陰經。其甘味能清熱、健脾、養血;性平能降氣;濃厚的滋味能滋養陰氣。因此,它能治療內傷、降氣、滋補五臟虛損導致的消瘦、增強腎陽益精、補充內分泌不足、調理脾胃、增強肌肉,長期服用能強健腸胃、輕身延年。安定心神、消除驚恐的功效,是因為它能入胃、腎、心、脾四經,滋補四經,則四經的病症都能得到治療,總體來說是滋補脾、胃、腎、心的功效。此外,它還能治療痹症、驅除皮膚濕熱及痱子、治療腳膝疼痛、麻痺無力的功效,是因為它還能去除脾胃二經的濕邪。
主治參考:
與麥門冬、白茯苓、橘皮、甘草一起服用,能益胃強健四肢。與麥門冬、五味子、人參、炙甘草、白芍藥、枸杞、牛膝、杜仲一起服用,能治療內傷,滋補五臟虛損導致的消瘦、增強腎陽益精。與枇杷葉、麥門冬、橘皮一起服用,能降氣。與木瓜、牛膝、桑白皮、石南葉、白鮮皮、黃柏、茯苓、菖蒲一起服用,能治療各種痹症以及驅除皮膚濕熱、痱子、治療肢體寒冷麻痺無力。夏季可單用石斛,以酒蒸後泡水代茶飲用,能迅速增強體力。
使用注意事項:
宜煎湯或泡酒服用,不宜制成丸劑。好的石斛味道微甘不苦,形狀細長,質地堅實。用酒洗淨後蒸曬乾燥服用,注意不要誤用木斛,木斛味苦,服用會傷身,也不宜用於治療上焦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