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二 (5)
卷十二 (5)
1. 琥珀
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
疏:,琥珀感土木之氣而兼火化,故其味甘平,無毒而色赤。陽中微陰,降也。入手少陰、太陽,亦入足厥陰經。專入血分。五臟有所感觸則不安,能殺精魅邪鬼,則五臟自安,而魂魄自定。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藥性論》云:琥珀君,治百邪,產後血瘀作痛。《日華子》云:療蠱毒,壯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癲邪,破結癥。正以其陽明之物,又消瘀血,故主上來諸病也。若作傅藥,能止血,生肌,愈金瘡。宋高祖時,寧州貢琥珀枕,碎以賜軍士傅金瘡,其一證也。出罽賓國。初如桃膠,凝乃成焉。《海藥》云:是海松木中津液,初如桃膠,後乃凝結。性溫。主止血,生肌,鎮心,明目,破癥瘕氣塊,產後血暈悶絕,兒枕痛等,並宜餌此。以拾草通明而堅輕、色赤者良。
白話文:
琥珀性味甘平,無毒,具有安五臟、定魂魄、驅除邪祟、消散瘀血、通利小便等功效。它入心、肝、腎經,專入血分,能改善五臟不安,驅散邪氣,從而安定魂魄。琥珀具有溫陽化瘀的特性,能治療產後血瘀疼痛、蠱毒、心痛癲狂、結石等症狀。外用可止血、生肌,治療金瘡。琥珀源自罽賓國,初如桃膠,凝固後成型,性溫,具有止血、生肌、鎮心、明目、破癥瘕氣塊等功效。選購時應選擇拾草通明、堅輕、色赤的琥珀。
主治參互
得沒藥、乳香、延胡索、乾漆、鱉甲,為散,治產後血暈有神。佐以人參、益母草、澤蘭、生地、牛膝、當歸、蘇木,作湯,送前藥,則治兒枕痛,惡露下不盡,腹痛,少腹痛,寒熱等證,極效。和大黃、鱉甲作散子,酒下方寸匕,下婦人腹內惡血。同鱉甲、京三稜各一兩,沒藥、延胡索各半兩,大黃六銖,熬搗為散,空心酒服三錢。
白話文:
主治參互
主治:
- 散劑: 沒藥、乳香、延胡索、乾漆、鱉甲,研末混合製成散劑,用於治療產後血暈,神志不清。
- 湯劑: 以人參、益母草、澤蘭、生地、牛膝、當歸、蘇木,煎湯服用,配合散劑,用於治療產後兒枕痛、惡露不下、腹痛、少腹痛、寒熱等症,療效顯著。
- 散劑: 大黃、鱉甲研磨成散劑,用酒送服,用於治療婦女腹內惡血。
- 散劑: 鱉甲、京三稜各一兩,沒藥、延胡索各半兩,大黃六銖,熬製成散劑,空腹用酒送服三錢。
治婦人癥瘕氣塊,及產後血暈悶絕,兒枕痛甚。虛極者,減大黃。同丹砂、滑石、竹葉、麥冬、木通,治心家有熱,小腸受之,因之小水不利,立效。同人爪、珍珠、瑪瑙、珊瑚,除目翳赤障。得丹砂、犀角、羚羊角、天竺黃、遠志、茯神,鎮驚主諸癇。《直指方》治小兒胎驚,琥珀、防風各一錢,丹砂半錢,為末。
白話文:
治療婦女腹部腫塊、產後昏迷以及孩子枕頭痛,體虛者要減少大黃用量。加上丹砂、滑石、竹葉、麥冬、木通,可治心火旺盛、小腸受熱導致小便不利,效果顯著。配合人指甲、珍珠、瑪瑙、珊瑚,可以去除眼翳和紅障。加上丹砂、犀角、羚羊角、天竺黃、遠志、茯神,可以鎮驚主治各種驚癇。 《直指方》中治療小兒胎驚的方子是,琥珀、防風各一錢,丹砂半錢,研磨成粉末。
豬乳調一字,入口中,最妙。又方:治小兒胎癇。琥珀、丹砂各少許,全蠍一枚,為末。麥門冬湯調一字服。《聖惠方》治小兒轉胞。真琥珀一兩,為末。用水四升,蔥白十莖,煮汁三升,入琥珀末二錢,溫服,砂石諸淋,三服皆效。《普濟方》:小便淋瀝。琥珀為末二錢,麝香少許,白湯服之,或萱草煎湯服。
老人虛人,以人參湯下,亦可蜜丸,以赤茯苓湯下。《外臺秘要》治從高墜下,有瘀血在內,刮琥珀屑,酒服方寸匕。或入蒲黃二三匙,日服四五次。《鬼遺方》治金瘡悶絕不識人。琥珀研粉,童子小便調一錢,三服瘥。
白話文:
豬乳調和成藥,入口服用,最為神奇。還有一個方子:治療小兒胎癇。琥珀和丹砂各取少許,全蠍一枚,研磨成粉末。用麥門冬湯調和成藥,一次服用一錢。
《聖惠方》記載治療小兒轉胞的方子:真琥珀一兩,研磨成粉末。用水四升,蔥白十莖,煮成三升的汁液,加入琥珀粉末二錢,溫熱服用。對於砂石諸淋,服用三次即可見效。《普濟方》記載治療小便淋瀝的方子:琥珀研磨成粉末二錢,加入少許麝香,用白湯服用,或者用萱草煎湯服用。
老年體虛的人,可以配合人參湯服用,也可以做成蜜丸,用赤茯苓湯送服。《外臺秘要》記載治療從高處墜落,內有瘀血的方子:刮取琥珀屑,用酒送服,每次服用方寸匕。也可以加入蒲黃二三匙,每天服用四五次。《鬼遺方》記載治療金瘡昏迷不省人事:將琥珀研磨成粉末,用童子小便調和成一錢,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簡誤
此藥畢竟是消磨滲利之性,不利虛人。大都從辛溫藥則行血破血,從淡滲藥則利竅行水,從金石鎮墜藥則鎮心安神。凡陰虛內熱,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強利之,利之則愈損其陰。
白話文:
這藥物畢竟具有消磨和利尿的特性,對虛弱的人不利。通常,辛溫藥物能活血散瘀,淡滲藥物有利於通暢水道,金石類藥物則有鎮定心神的作用。對於陰虛內熱、火旺水涸、小便減少而不利於排泄的情況,不要服用琥珀來強力利尿,否則會進一步損害陰液。
2. 酸棗仁
味酸,平,無毒,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痠疼濕痹,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
疏:,酸棗仁得木之氣而兼土化,故其實酸平,仁則兼甘。氣味勻齊,其性無毒。為陽中之陰。入足少陽,手少陰,足厥陰、太陰之經。專補肝膽,亦復醒脾,從其類也。熟則芳香,香氣入脾,故能歸脾。能補膽氣,故可溫膽。母子之氣相通,故亦主虛煩,煩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及四肢痠疼濕痹者,皆脾虛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膽為諸臟之首,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五臟之精氣皆稟於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輕身延年也。《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者,緣諸證悉由肝膽脾三臟虛而發。膽主升,肝藏血,脾統血。三髒得補,久而氣增,氣增則滿足,故主如上功能也。
白話文: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
味酸,平,無毒,主治心腹寒熱、邪氣凝聚、四肢痠痛濕痺、煩心失眠、臍上下疼痛、血轉久瀉、虛汗煩渴,能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
解釋:
酸棗仁的味道是酸的,性平,無毒。它主要治療心腹寒熱、邪氣凝聚、四肢痠痛濕痺、煩心失眠、臍上下疼痛、血轉久瀉、虛汗煩渴等症狀。它能補益脾胃,滋養肝氣,堅固筋骨,增強陰氣,讓人體變得強壯肥胖。長期服用可以安五臟,輕身延年。
疏解:
酸棗仁得木之氣,又兼有土的特性,所以果實是酸平的,仁則兼具甘味。它的氣味均勻,無毒性。屬於陽中之陰。它可以進入足少陽、手少陰、足厥陰、太陰等經脈。它專門補益肝膽,也能醒脾,這是因為它與肝膽脾的屬性相近。熟透的酸棗仁會散發芳香,香氣入脾,所以能歸脾。它能補益膽氣,因此可以溫膽。母子之氣相通,所以也能治療虛煩,煩心失眠。
它能治療心腹寒熱、邪氣凝聚、四肢痠痛濕痺等症狀,都是因為脾虛受邪氣侵襲所致。脾主四肢,所以脾虛會導致四肢痠痛。膽為諸臟之首,十一臟皆受膽的支配。五臟的精氣都來自於脾。所以長期服用酸棗仁,可以安五臟,輕身延年。
《別錄》中記載,酸棗仁可以治療煩心失眠、臍上下疼痛、血轉久瀉、虛汗煩渴,能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等症狀,是因為這些症狀都是由肝膽脾三臟虛弱所引起。膽主升,肝藏血,脾統血。三臟得到滋補,久而久之氣就會增強,氣增則體魄滿足,所以能達到上述的功效。
主治參互
君茯神、遠志、麥門冬、石斛、五味子、龍眼、人參,能止驚悸,並一切膽虛易驚。入溫膽湯,治病後膽虛不眠。入歸脾湯,治脾家氣血虛,自汗,不眠,驚悸,不嗜食。《太平聖惠方》治骨蒸不眠心煩。用酸棗仁一兩炒研,水二盞,研絞取汁,煮粥熟,下地黃汁一合再煮,勻食。
白話文:
主治參互
這味藥的主要功效是:茯神、遠志、麥門冬、石斛、五味子、龍眼、人參,可以止驚悸,以及治療一切因膽虛而引起的易驚。
用法:
- 加入溫膽湯,可以治療病後膽虛失眠。
- 加入歸脾湯,可以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自汗、失眠、驚悸、食慾不振等症狀。
- 根據《太平聖惠方》,治療骨蒸潮熱、失眠心煩,可以用酸棗仁一兩炒研,加水二盞,研磨取汁,煮粥熟透,再加入地黃汁一合,煮勻後食用。
凡服固表藥而汗不止者,用棗仁一兩炒研,同地黃、白芍藥、麥冬、五味子、龍眼肉、竹葉煎服,多服取效,汗乃心液故爾。《簡便方》治睡中汗出(即盜汗)。用酸棗仁、白茯苓、人參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外臺秘要》療刺入肉,棗仁核燒存性,為細末,水服之立出。
簡誤
凡肝、膽、脾三經,有實邪熱者勿用。以其收斂故也。
白話文:
如果服用固表藥物後仍然汗流不止,可以用炒研的酸棗仁一兩,搭配地黃、白芍、麥冬、五味子、龍眼肉和竹葉煎服,多服用即可見效。汗液是心臟精華,所以才會出汗不止。這是《簡便方》中治療睡夢中出汗(也就是盜汗)的方法。另外,可以用酸棗仁、白茯苓、人參等份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這是《外臺秘要》中治療刺入肉中的方法,用酸棗仁核燒至存性,研成細末,用水服用即可快速止血。
需要注意的是,肝、膽、脾三經有實邪熱者,不可服用上述藥物,因為這些藥物有收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