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六 (16)
卷六 (16)
1. 獨活
而求其治療之方,迥若天淵。外邪之氣勝則實,實則瀉之,祛風是已;內而真氣不足則虛,虛則補之,調氣、補血、生津、清熱是已。倘誤用風藥,反致燥竭其津液,血愈不足而病愈沉困,命曰虛虛。攻補既謬,死生遂殊。粗工懵昧,執迷不悟,茲特表而明之。又有血虛頭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帶寒熱者,此屬內證,誤用反致作劇。
白話文:
尋求治療的方法,差異非常大,簡直像天與地一樣懸殊。外來的邪氣強盛就屬於實證,實證就要用瀉法,驅除風邪就可以了;內在的真氣不足就屬於虛證,虛證就要用補法,調理氣、補養血、滋生津液、清除熱邪就可以了。如果錯誤地使用治療風邪的藥物,反而會導致津液枯竭,血更加不足,病症也會更加嚴重,這就叫做「虛虛」。攻法和補法如果用錯,生死就會有差異。醫術粗劣的醫生糊里糊塗,固執而不能領悟,所以特別在這裡說明。另外還有血虛引起的頭痛,以及全身疼痛、骨頭疼痛,因而伴隨有寒熱的症狀,這種屬於內在的病症,如果錯誤地使用藥物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