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二 (3)
卷十二 (3)
1. 枸杞
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無毒。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風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疏:,枸杞感天令春寒之氣,兼得乎地之沖氣,故其味苦甘,其氣寒而其性無毒。苗葉苦甘,性升且涼,故主清上焦心肺客熱。根名地骨,味甘淡,性沉而大寒,故主下焦肝腎虛熱,為三焦氣分之藥。經曰:熱淫於內,瀉以甘寒者是已。子味甘平,其氣微寒,潤而滋補,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本經》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別錄》主風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當指葉與地骨皮而言,以其寒能除熱故也,至於補內傷大勞噓吸,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又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者,方是子之功用,而非根葉所能力矣。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昔人多謂其能生精益氣,除陰虛內熱,明目者,蓋熱退則陰生,陰生則精血自長。肝開竅於目,黑水神光屬腎。二臟之陰氣增益,則目自明矣。
白話文:
枸杞的味道苦,性寒。根性寒,非常寒;果實性微寒,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五臟的邪氣、熱病口渴、周身疼痛、風濕、胸脅氣滯、外感發熱頭痛,以及內傷勞累、呼吸困難,還可以補益內傷、強健筋骨、滋陰壯陽、通利大小腸。長期服用可以堅固筋骨,減輕體重、延緩衰老、耐寒暑。
枸杞受到春天寒涼氣候的影響,同時也吸收了地氣,所以它的味道是苦甘,性寒,無毒。枸杞的苗葉味道苦甘,性升且涼,所以可以清熱上焦的心肺客熱。枸杞的根叫做地骨,味道甘淡,性沉且大寒,所以可以治療下焦肝腎虛熱,是治療三焦氣分疾病的藥物。經書中說:「熱邪入侵內部,就應該用甘寒的藥物來瀉熱。」枸杞果實味道甘平,性微寒,滋潤補益,還能退熱,特別擅長補腎潤肺、生津益氣,是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的補益要藥。《本經》記載枸杞可以治療五臟的邪氣、熱病口渴、周身疼痛。《別錄》記載枸杞可以治療風濕、胸脅氣滯、外感發熱頭痛。這些功效應該是指枸杞的葉子和地骨皮,因為它們的寒性可以除熱。至於補益內傷、勞累呼吸困難、堅固筋骨、滋陰壯陽、通利大小腸,以及長期服用可以堅固筋骨、減輕體重、延緩衰老、耐寒暑,這些功效主要是枸杞果實的功效,而不是根和葉的功效。老年人陰虛體質居多,所以枸杞是益精明目的上品。古人認為枸杞可以生精益氣、除陰虛內熱、明目,這是因為熱退則陰生,陰生則精血自長。肝開竅於目,腎主黑水神光,這兩個臟腑的陰氣增益,眼睛自然就會明亮。
主治參互
甘枸杞子,得地黃、五味子、麥門冬、地骨皮、青蒿、鱉甲、牛膝,為除虛勞內熱,或發寒熱之要藥。加天門冬、百部、枇杷葉,兼可治肺熱咳嗽之因陰虛者。《千金方》枸杞煎:治虛勞,退虛熱,輕身益氣,令一切癰疽永不發。用枸杞三十斤,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實,以水一石,煮取五斗,以滓再煎,取三斗,澄清去滓,再煎取二斗,入鍋煎如餳,收之。每早,酒服一合。
白話文:
主治參互
枸杞子性甘,與地黃、五味子、麥門冬、地骨皮、青蒿、鱉甲、牛膝等藥物搭配使用,可有效治療虛勞內熱,或因虛勞導致的發寒發熱等症狀。
若再加上天門冬、百部、枇杷葉等藥物,則可兼治因陰虛所致的肺熱咳嗽。
《千金方》記載的枸杞煎,用於治療虛勞、退虛熱、輕身益氣,並能預防癰疽的發生。
其製作方法如下:取枸杞子三十斤,春夏季節用莖葉,秋冬季節用根實,加水一石(約100斤)煮沸,取汁五斗(約50斤),再以藥渣煮取三斗(約30斤),澄清去渣,再次煎煮至二斗(約20斤),收取藥汁,熬成膏狀。每日早晨用酒服用一合(約100毫升)。
《經驗方》金髓煎:枸杞子,逐日摘紅熟者,不拘多少,以無灰酒浸之,蠟紙封固,勿令泄氣。兩月足,取入砂盆中擂爛,濾取汁,同浸酒入銀鍋內,慢火熬之,不住手攪,恐黏滯不勻,候成膏如餳,淨瓶密收。每早溫酒服二大匙,夜臥再服。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可以羽化也。
《經驗方》枸杞酒:變白,耐老,輕身。用枸杞子二升,十月壬癸日,面東採之,以好酒二升,磁瓶內浸三七日。乃添生地黃汁三升,攪勻密封,至立春前三十日開瓶。每空心暖飲一杯,至立春後髭發卻黑。勿食蕪菁。蔥、蒜。《瑞竹堂方》四神丸: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或云翳遮晴。
白話文:
《經驗方》中記載了一種叫做「金髓煎」的藥方,是用紅熟枸杞子浸泡在無灰酒中,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再研磨、過濾、熬製成膏狀。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服用兩大匙,可以讓身體輕盈、氣力充沛,長期服用甚至可以延年益壽。《經驗方》還提到用枸杞子製成的「枸杞酒」,可以延緩衰老,讓身體輕盈。而《瑞竹堂方》中則記載了「四神丸」,可以用來治療腎經虛損、眼目昏花等問題。
甘枸杞子一斤,好酒浸透,分作四分:一分同蜀椒一兩炒,一分同小茴香一兩炒,一分同芝麻一兩炒,一分同川楝肉一兩炒,揀取枸杞,加熟地黃、白朮、白茯苓各一兩,為末,煉蜜丸,日服。《龍木論》療肝虛下淚。枸杞子二斤,絹袋盛,浸一斗酒中,密封三七日,飲之。
《肘後方》療目赤生翳。枸杞搗汁,日點三四次,神驗。《聖惠方》治面黯皯皰,枸杞子十斤,生地三斤,為末。每服方寸匕,溫酒下,日三服。久則如童顏。《攝生方》療注夏虛病。枸杞子、五味子,研細滾水泡,代茶飲效。《千金方》治虛勞客熱。枸杞根為末,白湯調服。
白話文:
枸杞子一斤,用好酒浸泡至透,分成四份:一份與蜀椒一兩一起炒,一份與小茴香一兩一起炒,一份與芝麻一兩一起炒,一份與川楝肉一兩一起炒。挑出枸杞,加入熟地黃、白朮、白茯苓各一兩,研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每天服用。《龍木論》記載,此方可治療肝虛導致的眼淚不止。另外,將枸杞子二斤裝入絹袋中,浸泡在一斗酒中,密封三七天后,就可以飲用。《肘後方》記載,此方可以治療眼睛發紅、長翳膜。《聖惠方》記載,將枸杞子十斤、生地三斤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用溫酒送服,每天三次。長期服用,可以使容顏恢復如童顏。《攝生方》記載,將枸杞子和五味子研細,用滾水泡開,當茶飲用,可以治療夏季虛弱的疾病。《千金方》記載,將枸杞根研成粉末,用白湯調服,可以治療虛勞和燥熱。
有痼疾人慎之。又方:治虛勞苦渴,骨節煩熱,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麥冬三升,小麥二升,水二斗,煮至麥熟,去滓。每服一升,口渴即飲。又方:治腎虛腰痛。枸杞根、杜仲、萆薢各一斤,好酒三斗漬之。罌中密封,鍋中煮一日,飲之任意。《簡便方》療小便出血。
鮮地骨皮,洗搗自然汁,無汁則以水煎汁。每服一盞,入酒少許,食前溫服。《千金方》治帶下,脈數。枸杞根一斤,生地黃五斤,酒一斗,煮五升,日日飲之。《蘭室秘藏》治口舌糜爛,因膀胱移熱於小腸,則上為口糜,心胃壅熱,水穀不下。地骨皮、柴胡各三錢,水煎服之。
白話文: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要謹慎服用枸杞根。另外,治療虛勞口渴、骨節發熱或發寒,可用枸杞根切成五升,麥冬三升,小麥二升,水兩斗,煮至麥熟,去渣,每次服用一升,口渴時即可飲用。
治療腎虛腰痛,可用枸杞根、杜仲、萆薢各一斤,好酒三斗浸泡。密封於罐中,放在鍋裡煮一天,然後任意飲用。
治療小便出血,可用新鮮的地骨皮洗淨搗碎取汁,沒有汁液則用水煎取汁,每次服用一盞,加入少許酒,溫熱後飯前服用。
治療帶下,脈搏數,可用枸杞根一斤,生地黃五斤,酒一斗,煮成五升,每天飲用。
治療口舌糜爛,因膀胱熱氣移至小腸,則會導致口舌糜爛,心胃積熱,水穀不消化,可用地骨皮、柴胡各三錢,水煎服。
《衛生寶鑑》療下疳。先以漿水洗之,後搽地骨皮末。生肌止痛。《永類方》療婦人陰腫,或生瘡。枸杞根煎水,頻洗。唐慎微《本草》療癰疽惡瘡,膿血不止。地骨皮洗淨,刮去粗皮,取細白瓤,以粗皮同骨煎湯洗,令膿血盡。以細瓤貼之,立效。《千金方》治瘭疽出汗,此證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
用枸杞根,葵根葉,煮汁煎如餳。隨意服之。《閨閣事宜》治足趾雞眼作瘡作痛。地骨皮同紅花研細,傅之,次日即愈。《肘後方》治火赫毒瘡,此患急防毒氣入心腹。枸杞搗汁,服之立瘥。《十便良方》治目澀有翳。枸杞葉、車前葉挼汁,以桑葉裹,懸陰地一夜。取汁點之,不過三五度。
白話文:
《衛生寶鑑》中治療下疳的方法是:先用漿水清洗患處,然後塗抹地骨皮粉,能生肌止痛。
《永類方》記載,治療婦人陰腫或生瘡,可用枸杞根煎水反覆清洗。
唐慎微的《本草》中提到,治療癰疽惡瘡,膿血不止,可用地骨皮洗淨,刮去粗皮,取細白瓤,將粗皮和骨一起煎湯清洗,讓膿血流盡,然後將細白瓤貼在患處,效果顯著。
《千金方》中治療瘭疽出汗的方子是:患處手足肩背上長滿像赤豆一樣的疹子,可用枸杞根和葵根葉煮汁煎成膏狀,隨意服用。
《閨閣事宜》中治療足趾雞眼作瘡作痛的方法是:將地骨皮和紅花研磨成細粉,塗抹在患處,第二天就能痊癒。
《肘後方》中治療火赫毒瘡的方子是:此病需謹防毒氣侵入心腹,可用枸杞搗汁服用,能立即見效。
《十便良方》中治療目澀有翳的方法是:將枸杞葉、車前葉揉搓出汁,用桑葉包裹,懸掛在陰涼處一夜,第二天取汁點眼,最多三五次就能痊癒。
簡誤
枸杞雖為益陰除熱之上藥,若病脾胃薄弱,時時泄瀉者勿入,須先治其脾胃,俟泄瀉已止,乃可用之。即用尚須同山藥、蓮肉、車前、茯苓相兼,則無潤腸之患矣。
白話文:
枸杞雖然是一種補腎陰、清熱的上等藥材,但如果病人脾胃虛弱,經常拉肚子,就不宜使用。應該先治療好脾胃,等到不再拉肚子後,再使用枸杞。即使要使用,還應該與山藥、蓮子、車前草、茯苓等一起配伍,這樣就可以避免滋潤腸道的副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