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一 (9)
卷十一 (9)
1. 木賊
味甘,微苦,無毒。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積塊,益肝膽,明目,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得牛角䚡、麝香,治休息痢歷久不瘥。得禹餘糧、當歸、芎藭,療崩中赤白。得槐鵝、桑耳,腸風下血服之效,又與槐子、枳實相宜,主痔疾出血。
疏:,木賊草感春升之氣,故應味甘微苦,而性則無毒。入足厥陰、少陽二經血分。故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膽而明目也。又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則消之中又有止之義矣。其主積塊,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崩中赤白,痔疾出血者,皆入血益肝膽之功,肝藏血故也。
主治參互
木賊得穀精草、決明子、白蒺藜、蟬蛻、生地黃、甘菊花、密蒙花,治目疾久不愈,消翳障有奇功。得槐角子、桑耳,煅存性,地榆、茜草根,治腸痔下血,多效。《廣利方》治瀉血不止。木賊十二分,切,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空心溫二分服,如人行五里再服。《衍義》云:治小腸膀胱氣。木賊細銼,微焙,搗為末。沸湯點二錢,食前服,必效。
簡誤
目疾由於怒氣,及暑熱傷血暴赤腫痛者,非其所任。
白話文:
木賊
木賊味甘微苦,無毒。主要治療眼疾,消除眼翳,還能消散腫塊,滋養肝膽,明目,治療腸風、痢疾,以及婦女月經不斷等症狀。若與牛角粉、麝香同用,可治療久治不愈的休息痢。若與禹餘糧、當歸、川芎同用,可治療崩漏(出血)。若與槐花、桑耳同用,則治療腸風下血效果顯著;與槐實、枳實也相宜,主治痔瘡出血。
木賊草因吸收春天的生機之氣,故味甘微苦,且無毒。它進入足厥陰經和少陽經的血分,所以首先用於治療眼疾,消除眼翳,滋養肝膽,明目。此外,還能治療腸風、痢疾以及婦女月經不斷等症狀,這其中包含了既能消散又能止住的功效。它能治療腫塊、腸風、痢疾、婦女月經不斷、崩漏以及痔瘡出血等,都是因為它能養血滋養肝膽的功效,肝臟主藏血的緣故。
木賊搭配穀精草、決明子、白蒺藜、蟬蛻、生地黃、甘菊花、密蒙花等藥物,能治療久治不愈的眼疾,消除眼翳,療效奇特。搭配槐實、桑耳(煅燒至存性)、地榆、茜草根,能有效治療腸痔下血。 《廣利方》記載,木賊可治療出血不止。用法:取木賊十二分切碎,加水二升煎煮至八合,去渣。空腹溫服二分,行走約五里後再服一次。《衍義》記載:木賊可治療小腸膀胱氣虛。用法:將木賊切細,微炒,研磨成粉。用沸水沖服二錢,飯前服用,效果顯著。
若眼疾是因怒氣或暑熱傷血導致的紅腫疼痛,則木賊不宜使用。
2. 蒲公草
味甘,平,無毒。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之,又封之,立消。
疏:,蒲公英得水之沖氣,故其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啖之良。
主治參互
蒲公草,得夏枯草、貝母、連翹、白芷、橘葉、甘草、頭垢、特鼠糞、山豆根、山慈菇,治一切乳毒腫痛,及治乳岩為上藥。《圖經》治惡刺,及孤尿刺。摘取根莖白汁塗之,惟多塗立瘥。此方出孫思邈《千金方》。其序云:余以貞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觸著庭木,至曉遂患痛不可忍。
經十日,痛日深,瘡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嘗聞長者之論有此方,遂依治之,手下即愈,痛亦作,瘡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復如故。楊炎《南行方》亦著其效云。《梅師方》治產後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取蒲公草搗傅腫上,日三四度,易之。此草單治乳癰及腫毒。性既甘平無毒,又乏他用,故無「簡誤」。
白話文:
蒲公草味甘性平,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婦女乳腺腫痛,用它煮水喝,再將藥汁敷在患處,腫痛就能很快消退。
蒲公英因吸收了天地間的水氣精華,所以味道甘甜平和,沒有毒性,它主要作用於肝臟和胃部,是清熱涼血的重要藥物。乳癰屬於肝經病症,婦女月經後肝經功能旺盛,所以蒲公英能治療婦女乳腺腫痛及乳房炎症,生吃效果也很好。
蒲公英可以與夏枯草、貝母、連翹、白芷、橘葉、甘草、頭垢、老鼠糞便、山豆根、山慈菇等藥材一起使用,治療各種乳房腫痛及乳癌,療效最佳。《圖經本草》記載,蒲公英還能治療惡瘡和尿道刺痛。取其根莖白色汁液塗抹患處,多次塗抹就能很快痊癒。此方出自孫思邈的《千金方》。書中記載:貞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我的左手食指背部碰到庭院的樹木,到天亮就疼痛難忍,十天後疼痛加劇,患處腫大,顏色像熟透的小豆子。聽說有這個偏方,就照方抓藥治療,很快就好了,疼痛和腫脹都消退了,不到十天就完全康復。楊炎的《南行方》也記載了它的療效。 《梅師方》記載蒲公英可以治療產後乳汁淤積引起的乳腺腫痛,將蒲公英搗碎敷在腫痛處,一天換藥三四次。蒲公英單獨使用就能治療乳腺腫痛和腫毒。由於其性味甘平無毒,且用途單一,因此沒有記載其誤用情況。
3. 穀精草
味辛,溫,無毒。主療喉痹,齒風痛,及諸瘡疥。飼馬,主蟲顙毛焦等病。
疏:,穀精草得金氣,故味辛,所言氣溫者,應曰微溫,故其性無毒。入足厥陰經,又入足陽明經,補肝氣之要藥也。辛能散結,微溫能通氣。喉痹者,手少陰心火與足少陽相火相扇上壅而成。散二經之火,則氣通而無所結滯矣。齒風痛者,陽明胃家風火熱盛上衝之所致也。熱則生風,風火相搏,故發齒風痛也。諸瘡疥之生,皆由於血熱。諸痛瘡瘍,皆屬心火。藥宜辛散,故悉主之。其用以飼馬,主蟲顙毛焦等病者,以馬性多熱,又為風熱所傷,故主之也。以其入肝,補益肝氣,故為治目散翳之上藥。而《本經》不載,是謂闕文。
主治參互
穀精草,得決明子、木賊草、甘菊花、密蒙花、生地黃,專除目病障翳。《集驗方》治偏正頭痛。用穀精草一兩,為末,以白麵粉調攤油紙上,貼痛處,干換。《聖惠方》治鼻衄不止,精草為末,熟麵湯服二錢。《明目方》治目中翳膜。穀精草、防風等分,為末。米飲服之,甚驗。
邵真人《濟急方》治痘後目翳,隱澀淚出,久而不退。用穀精草為末,以肺或豬肝片蘸食。一方加蛤粉等分,同入豬肝內煮熟,日食之。《衛生家寶方》治小兒雀盲,至晚或不見物,用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開,入穀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日食之,屢效。忌鐵器。如不肯食,炙熟搗作丸,綠豆大。
每服三十丸,茶下。《保幼大全》治小兒中暑吐瀉煩渴。穀精草燒存性,用器覆之,放冷,為末。每冷米飲服半錢。
此藥味淡,性無毒,喉痹,齒痛,目翳之外無他用,故不著「簡誤」。
白話文:
穀精草味辛、性溫,無毒。主要治療喉嚨腫痛、牙齒疼痛和各種皮膚瘡瘍。用於飼養馬匹,可治療馬匹患有的蟲咬、額頭腫脹和毛髮焦枯等疾病。
穀精草帶有金氣,因此味道辛辣。所謂的溫性,應理解為微溫,所以它無毒。穀精草進入足厥陰經和足陽明經,是補益肝氣的重要藥物。辛味可以散結,微溫可以通氣。喉嚨腫痛是手少陰心經的火和足少陽膽經的火互相煽動,導致氣血上壅阻塞所致。散去這兩經的火氣,氣血就能通暢,不再阻塞。牙齒疼痛是陽明胃經風火熱盛上衝造成的。熱則生風,風火相搏,因此導致牙痛。各種皮膚瘡瘍的產生,都是由於血熱引起的。各種疼痛和瘡瘍都屬於心火過盛。此藥性辛散,因此都能治療。用穀精草飼養馬匹,治療蟲咬、額頭腫脹和毛髮焦枯等疾病,是因為馬匹體質多熱,容易受風熱侵害。由於穀精草入肝經,補益肝氣,因此也是治療目疾翳障的上好藥物。《本經》未記載穀精草的功效,這應是記載上的遺漏。
穀精草與決明子、木賊草、甘菊花、密蒙花、生地黃等藥材搭配,能有效治療眼疾翳障。《集驗方》記載,穀精草可用於治療偏頭痛和正頭痛。將一兩穀精草磨成粉末,用麵粉調和後攤在油紙上,貼在疼痛處,乾了就換。 《聖惠方》記載,穀精草粉末可用熟麵湯送服,治療鼻出血不止。《明目方》記載,穀精草與防風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能有效治療眼中翳膜。
邵真人《濟急方》記載,痘疹痊癒後出現眼翳、眼澀流淚,久治不愈者,可用穀精草粉末,用豬肺或豬肝片蘸食。另一方則加入等量的蛤粉,一同放入豬肝中煮熟,每日食用。《衛生家寶方》記載,治療小兒雀盲(夜盲症),可用羯羊肝一個,不洗,用竹刀剖開,放入少許穀精草,用瓦罐煮熟,每日食用,療效顯著。忌用鐵器。如果孩子不肯吃,可以烤熟後搗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茶水送服。《保幼大全》記載,治療小兒中暑引起的嘔吐、腹瀉、口渴,可用穀精草燒成灰,用器物覆蓋使其冷卻,研磨成粉末,每次用冷米湯送服半錢。
此藥味淡,性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喉嚨腫痛、牙痛和目翳,其他用途不多,因此沒有在《簡誤》中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