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六 (4)
卷六 (4)
1. 人參
若夫虛羸尪怯,勞役飢飽所傷,努力失血,以致陽氣短乏,陷入陰分,發熱倦怠,四肢無力;或中熱傷暑,暑傷氣,無氣以動;或嘔吐泄瀉,霍亂轉筋,胃弱不能食,脾虛不磨食;或真陽衰少,腎氣乏絕,陽道不舉,完穀不化,下利清水,中風失音,產後氣喘,小兒慢驚,吐瀉不止,痘後氣虛,潰瘍長肉等證,投之靡不立效。惟不利於肺家有熱咳嗽,吐痰吐血,衄血齒衄,內熱骨蒸,勞瘵陰虛火動之候。
蓋肺者,華蓋之臟也。位乎上,象天屬金,喜清肅而惡煩熱。真氣無虧則寧謐清淨,以受生氣之熏蒸而朝百脈。苟縱恣情欲,虧損真陰,火空則發,熱起於下,炎爍乎上,則肺先受之。火乃肺之賊邪。邪氣勝則實,實則肺熱鬱結為痰,喉癢而發嗽,血熱妄行,溢出上竅。王好古所謂肺熱還傷肺是已。
又有痧疹初發,身雖熱而斑點未形;傷寒始作,形證未定而邪熱方熾,若誤投之,鮮克免者。斯皆實實之害,非藥可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是者,醫殺之耳。可不戒哉!可不慎哉!
白話文:
人參對於身體虛弱、疲勞、過度勞累或飲食失調所導致的損傷,像是用力過度而失血,以致陽氣不足、陷入陰分,出現發熱、疲倦、四肢無力的狀況;或是中暑、因暑氣而傷氣、導致氣虛無力活動;又或是出現嘔吐、腹瀉、霍亂轉筋、胃弱不能進食、脾虛消化不良;或因腎氣衰竭、陽氣不足導致性功能障礙、消化不良、腹瀉不止、中風失語、產後氣喘、小兒慢驚、吐瀉不止、出疹後氣虛、潰瘍需要長肉等症狀,服用人參幾乎都能立即見效。
但人參不適合用於肺部有熱、咳嗽、咳痰、吐血、流鼻血、牙齦出血、內熱骨蒸(潮熱)、肺結核陰虛火旺等症狀。
因為肺像一把華麗的傘蓋,是人體上部的臟器,像天一樣屬金,喜歡清淨肅穆,討厭煩躁悶熱。當真氣充足時,肺就能保持寧靜清爽,接受其他臟腑的滋養,並將能量輸送至全身。如果過度放縱情慾、損耗體內真陰,就會導致虛火上升、熱邪從下往上蔓延,肺首先會受到影響。火是肺的「賊邪」,當邪氣過盛時,就會轉為實證,肺熱鬱結成痰,導致喉嚨發癢而咳嗽,血熱妄行,從上竅溢出。這就如同王好古所說的「肺熱還傷肺」的道理。
另外,在麻疹剛開始發作,身體發熱但疹點還未出現時;或是傷寒剛開始,病症尚未確定,而邪熱正盛時,如果誤用人參,很少有人能倖免於難。這些都屬於實證,不是藥物可以解決的。如同《黃帝內經》所說的「實證要瀉,虛證要補,不可損傷不足卻又去增加過剩」,像這樣用藥,簡直就像醫生在殺人。因此,用藥不可不戒慎啊!不可不謹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