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三十 (5)
卷第三十 (5)
1. 菩薩草
生江浙州郡,近京亦有之。味苦,無毒。中諸藥食毒者,酒研服之。又治諸蟲蛇傷,飲其汁及研敷之,良。亦名尺二。主婦人妊娠咳嗽,搗篩,蜜丸服之,立效。此草凌冬不凋,秋中有花直出,赤子似蒻頭,冬月採根用。
白話文:
菩薩草生長在江浙等地,京城附近也有。味道苦,沒有毒性。如果誤食藥物或食物中毒,可以用酒磨碎後服用。也能治療各種蟲蛇咬傷,飲用它的汁液或磨碎後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菩薩草也叫尺二。主要用於治療孕婦咳嗽,將它搗碎過篩,做成蜜丸服用,效果迅速顯著。這種草冬天也不枯萎,秋天開花,花朵像赤子一樣,長在根莖上,冬天採收它的根部入藥。
2. 仙人掌草
生台州、筠州。味微苦而澀,無毒。多於石壁上貼壁而生,如人掌,故以名之。葉細而長,春生,至冬猶青,無時採。彼土人與甘草浸酒服,治腸痔瀉血。不入眾使。
白話文:
仙人掌草生長在台州和筠州。味道微苦澀,沒有毒性。它多生長在石壁上,緊貼著石壁生長,形狀像人的手掌,因此而得名。葉子細長,春天長出,到冬天仍然翠綠,四季皆可採收。當地人用它和甘草一起浸泡在酒中服用,可以治療腸痔出血。不常用於其他藥方。
3. 紫背金盤草
生施州。苗高一尺以來,葉背紫,無花。根味辛、澀,性熱,無毒。
採無時。土人單用此物,洗淨,去粗皮,焙乾,搗羅,溫酒調服半錢匕。治婦人血氣。能消胎氣,孕婦不可服。忌雞、魚、濕面、羊血。
白話文:
紫背金盤草生長在施州。植株高度從一尺到更高不等,葉子的背面呈紫色,沒有花朵。根部辛辣而澀,性溫,沒有毒性。
隨時都可以採收。當地人單獨使用這種藥材,清洗乾淨後,去除粗皮,烘乾,研磨成粉末,用溫酒調服半錢(約1.5克)。用於治療婦女的血氣病症,可以消除胎氣,但孕婦不可服用。忌食雞肉、魚肉、濕面和羊血。
4. 石逍遙草
生常州。味苦,微寒,無毒。療攤緩諸風,手足不遂。其草冬夏常有,無花實。生亦不多,採無時。俗用搗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粒,日三服,百日瘥。久服益血,輕身。初服微有頭疼,無害。
白話文:
石逍遙草產於常州。味道苦,性微寒,沒有毒性。可以治療半身不遂等各種風痺症狀,以及手腳麻痺不靈活。這種草藥冬夏都有,沒有花和果實。生長數量不多,採集沒有特定時間。民間常用方法是將其搗碎成粉末,再用蜂蜜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藥丸,用酒送服,每次三十粒,一天三次,服用一百天就能痊癒。長期服用可以補血,使身體輕盈。剛開始服用可能會輕微頭痛,但沒有害處。
5. 胡堇草
生密州東武山田中。味辛,滑,無毒。主五臟營衛,肌肉皮膚中瘀血,止疼痛,散血。絞汁塗金瘡。枝葉似小堇菜。花紫色,似翹軺花。一枝七葉,花出三、兩莖。春採苗。使時搗篩。與松脂、乳香、花桑柴炭、亂髮灰同熬,如彈丸大。如有打撲損筋骨折傷,及惡癰癤腫破,以熱酒摩一彈丸服之,其疼痛立止。
白話文:
胡堇草生長在密州東武山田野間。味道辛辣,性滑,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五臟六腑及經絡肌肉皮膚中的瘀血,止痛,散瘀消腫。絞取汁液塗抹金屬造成的創傷。它的枝葉像小型堇菜,花是紫色的,像翹軺花。一枝上有七片葉子,花從三到兩根莖上長出。春天採摘它的嫩苗,使用時搗碎過篩。將它與松脂、乳香、桑柴炭、頭髮灰一起熬製,製成彈丸大小的藥丸。如果遭受打撲損傷筋骨骨折,或患有惡性癰疽腫痛潰爛,可以用熱酒磨碎一粒藥丸服用,疼痛就會立刻停止。
6. 無心草
生商州及秦州。性溫,無毒。主積血,逐氣塊,益筋節,補虛損,潤顏色,療澼泄腹痛。三月開花,五月結實,六、七月採根、苗,陰乾用之。
白話文:
無心草生長在商州和秦州。性溫和,無毒。能治療積血,驅除氣塊,增強筋骨,補充虛損,使面色紅潤,治療泄瀉腹痛。三月開花,五月結果,六月、七月採收根和莖葉,陰乾後使用。
7. 千里光
生筠州淺山及路旁。味苦、甘,寒,無毒。葉似菊葉而長,枝杆圓而青,背有毛,春生苗,秋生莖葉,有花黃色,不結實。花無用。彼土人多與甘草煮作飲服,退熱明目,不入眾藥用。
白話文:
千里光生長在筠州淺山和路旁。味道苦甘,性寒,無毒。葉子像菊葉但較長,枝幹圓形青綠,背面有毛。春天長出幼苗,秋天長出莖葉和黃色的花,但不結果實。花朵沒有藥用價值。當地人常用它與甘草一起煮水服用,能退熱明目,但一般不和其他藥材一起使用。
8. 九牛草
生筠州山崗上。味微苦,有小毒。解風勞,治身體痛。二月生苗,獨莖,高一尺。葉似艾葉,圓而長,背有白毛,面青。五月採。與甘草同煎服,不入眾藥用。
白話文:
九牛草
九牛草生長在筠州的山崗上。味道略苦,帶有少量毒性。可以治療風寒勞累和身體疼痛。二月發芽,單獨一根莖,高約一尺。葉子像艾葉,圓而長,背面有白色絨毛,正面青綠。五月採收。需與甘草一起煎服,不可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
9. 刺虎
生睦州。味甘。其葉凌冬不凋。採無時。彼土人以其根、葉、枝杆細銼,焙乾,搗羅為末。暖酒調服一錢匕,理一切腫痛風疾。
白話文:
刺虎生長在睦州,味道甘甜,葉子冬天也不枯萎,全年皆可採集。當地人將它的根、葉、莖細細切碎,烘乾後磨成粉末。用溫酒調和服用一錢(約三克),可以治療各種腫痛和風濕病。
10. 生瓜菜
生資州平田陰畦間。味甘,微寒,無毒。治走疰攻頭面四肢,及陽毒傷寒,壯熱頭痛,心神煩躁,利胸膈,俗用搗取自然汁飲之,及生搗貼腫毒。苗長三、四寸,作叢生。葉青圓似白莧菜。春生莖葉,夏開紫白花,結黑細實。其味作生瓜氣,故以為名。花實無用。
白話文:
生瓜菜生長在資州平坦陰濕的田埂間。味道甘甜,性微寒,無毒。可以治療走注(風濕)引起的頭面四肢疼痛,以及陽毒(外感熱毒)引起的傷寒、壯熱頭痛、心神煩躁等症狀,還能利通胸膈。民間常用其搗碎取汁飲用,或搗碎後直接敷貼腫毒。植株高三到四寸,叢生。葉子青綠色,圓形,像白莧菜。春天長出莖葉,夏天開紫白色花,結黑色細小的果實。它的味道像生瓜,因此得名。花和果實沒有藥用價值。
11. 建水草
生福州。其枝葉似桑,四時常有。彼土人取其葉,焙乾碾末,暖酒服。治走疰風。
白話文:
建水草生長在福州。它的枝葉像桑樹葉,四季都有。當地人採摘它的葉子,烘乾研磨成粉末,用溫酒送服,可以治療風濕痹痛。
12. 紫袍
生信州。春深發生,葉如苦益菜。至五月生花如金錢,紫色。彼方:醫人用治咽喉口齒。
白話文:
紫袍
產於信州。春天長出新芽,葉子像苦菜。到了五月開花,花朵像銅錢般大小,呈紫色。當地人:醫生用它來治療咽喉和口腔疾病。
13. 老鴉眼睛草
生江湖間。味甘,性溫,無毒。治風,補益男子元氣,婦人敗血。七月採子,其葉入醋細研,治小兒火焰丹,消赤腫。其根與木通、胡荽煎湯服,通利小便。葉如茄子菜,故名天茄子。或云即漆姑草也。漆姑即蜀羊泉,已見《本經》,人亦不能決識之。
白話文:
老鴉眼睛草生長在民間。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可以治療風症,補充男子的元氣,治療婦女的敗血症。七月採摘它的果實,將葉子用醋磨碎,可以治療小兒的火焰丹(一種皮膚病),消退紅腫。它的根與木通、芫荽一起煎湯服用,可以通利小便。它的葉子像茄子的葉子,所以也叫天茄子。有人說它就是漆姑草。漆姑草也就是蜀羊泉,在《本經》裡已經記載,但人們至今也無法完全辨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