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七 (11)
卷第二十七 (11)
1. 白瓜子
又有末作湯飲,又作面藥,並令人顏色光澤。宗懍《荊楚歲時記》云:七月採瓜犀,以為面脂。犀,瓣也。瓤亦堪作澡豆。其肉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壓丹石毒。《廣雅》一名地芝是也。皮可作丸服,亦入面脂中,功用與上等。
外臺秘要:補肝散:治男子五勞七傷,明目。白瓜子七升,絹袋盛,絞沸湯中,三遍訖,以酢五升,漬一宿,曝乾,搗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瘥。孫真人:治多年損傷不瘥。熬瓜子末,溫酒服之。
衍義曰:白瓜子實,冬瓜仁也,服食中亦稀用。
白話文:
白瓜子可以磨成粉末煮湯飲用,也可以做成敷臉的藥,都能使人容光煥發。《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採摘瓜瓣,用來製作面脂。這裡的「犀」指的是瓜瓣。瓜瓤也能用來做洗澡用的清潔品。瓜肉主要能治療消渴症,消除體內積熱,幫助大小腸蠕動,還能壓制丹石毒。《廣雅》中也稱它為地芝。瓜皮可以做成藥丸服用,也能加入面脂中使用,功效和上面的描述相同。
《外臺秘要》中記載的補肝散:能治療男子因勞累過度造成的各種虛損,並能明亮眼睛。使用七升白瓜子,用絹布袋裝好,放入沸水中燙三次,取出後用五升醋浸泡一晚,然後曬乾,搗成粉末過篩,每次用一小匙,用酒送服,每日三次,長期服用可痊癒。孫思邈的藥方說:能治療多年損傷不癒。將白瓜子炒過磨成粉末,用溫酒送服。
陳衍義說:白瓜子其實就是冬瓜的種子,在藥食方面其實很少用到。
2. 甜瓜
寒,有毒。止渴,除煩熱,多食令人陰下濕癢生瘡,動宿冷病,發虛熱,破腹。又令人惙惙弱,腳手無力。少食即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間擁塞氣,兼主口鼻瘡。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無毒。
葉,治人無發,搗汁塗之,即生。
圖經文具瓜蒂條下。
陳藏器序云:甘瓜子,止月經太過,為末去油,水調服。千金方:治口臭。杵干甜瓜子作末,蜜和丸,每旦洗淨漱,含一丸如棗核大。亦用敷齒。孫真人食忌:患腳氣人勿食甜瓜,其患永不除。又,五月甜瓜沉水者殺人。又,多食發黃疸病,動冷疾,令人虛羸,解藥力。兩蒂者殺人。食醫心鏡:治熱,去煩渴。甜瓜去皮,食後吃之,煮皮作羹亦佳。
衍義曰:甜瓜,暑月服之,永不中暑氣,多食未有不下利者。貧下多食,至深秋作痢為難治,為其消損陽氣故也。亦可以如白甜瓜煎漬收。
白話文:
甜瓜性寒,帶有毒性。可以止渴,消除煩躁發熱的感覺,但吃太多會使陰部潮濕搔癢,甚至長瘡,還會引發潛藏的寒冷疾病,產生虛熱,使腹部脹破。也會讓人感到疲憊虛弱,手腳無力。少量食用則能止渴,促進小便,疏通三焦之間的阻塞氣體,也能治療口鼻生瘡。
(編者按:)日華子說甜瓜無毒。
甜瓜葉子可以治療頭髮稀少,將葉子搗碎取汁塗抹,就能使頭髮生長。
詳細內容可參考瓜蒂條目。
陳藏器說:甜瓜子可以止住月經量過多,將瓜子磨成粉去除油脂,用水調服。千金方記載:可以治療口臭。將曬乾的甜瓜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每天早上洗漱後含服一丸,約棗核大小。也可以用來敷牙齒。孫思邈的食忌中說:患有腳氣病的人不要吃甜瓜,否則病症無法根除。另外,五月份沉入水中的甜瓜會使人喪命。還有,多吃甜瓜會引發黃疸病,誘發寒性疾病,使人虛弱消瘦,還會降低藥效。長有兩個蒂的甜瓜會使人喪命。《食醫心鏡》記載:甜瓜可以治療熱症,消除煩躁口渴。將甜瓜去皮食用,吃完後吃些甜瓜皮,或是煮成羹湯也很好。
(另一作者)衍義說:在夏天吃甜瓜,可以永遠不中暑,但吃太多一定會拉肚子。貧窮的人家如果吃太多甜瓜,到深秋時節會拉肚子,而且很難治好,這是因為甜瓜會消耗人體的陽氣。甜瓜也可以像白甜瓜那樣煎煮後醃漬保存。
3. 胡瓜葉
味苦,平,小毒。主小兒閃癖,一歲服一葉以上,斟酌與之。生挪絞汁服,得吐下。根搗敷胡刺毒腫。其實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動寒熱,多瘧病,積瘀熱,發疰氣,令人虛熱,上逆少氣,發百病及瘡疥,損陰血脈氣,髮腳氣。天行後不可食,小兒切忌,滑中,生疳蟲。
不與醋同餐。北人亦呼為黃瓜,為石勒諱,因而不改。以上二種(新補),見《千金方》及孟詵、陳藏器、日華子。
圖經文具瓜蒂條下。
千金:髓水病肚脹至四肢腫。胡瓜一個破作兩片,不出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爛,空心頓服,須臾下水。孫真人主蛇咬。取胡瓜敷之,數易良。
白話文:
胡瓜葉的味道是苦的,性質平和,但帶有輕微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閃癖(指小兒因驚嚇或飲食不當引起的腹部不適),一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服用一片以上的葉子,但要斟酌情況給予。新鮮的葉子搗爛絞汁服用,可以催吐或瀉下。胡瓜根搗爛後可以敷在被胡蜂刺傷引起的紅腫處。
胡瓜的果實味道甘甜,性質寒涼,且有毒。不可多食,會引起寒熱失調,容易罹患瘧疾,積聚瘀熱,引發疰氣(一種慢性病),使人感到虛熱、氣逆、呼吸短促,甚至引發各種疾病、瘡疥、損傷陰部的血液和氣脈、導致腳氣。在流行病之後不可食用,小孩尤其要避免,容易使腸胃滑利,產生疳蟲。
不可以和醋一起食用。北方人也稱胡瓜為黃瓜,因為避諱石勒的名字,所以沒有改稱。以上兩種(新增的內容),出自《千金方》以及孟詵、陳藏器、日華子的著作。
相關的圖畫和文字記錄在瓜蒂的條目下。
《千金方》記載:治療因髓液積滯引起的肚子脹到四肢浮腫,可以用一個胡瓜剖成兩半,不要取出瓜籽,一半用醋煮爛,一半用水煮爛,空腹一次吃完,不久就會排出積液。孫思邈認為胡瓜可以治療蛇咬傷,將胡瓜敷在傷口上,多次更換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