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七 (1)
卷第二十七 (1)
1. 卷第二十七
(己酉新增衍義)
白話文:
(己酉年新增的衍義)
2. 冬葵子
味甘,寒,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療婦人乳難內閉。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生少室山。十二月採之。(黃芩為之使。)
葵根,味甘,寒,無毒。主惡瘡,療淋,利小便,解蜀椒毒。
葉,為百菜主,其心傷人。
陶隱居云:以秋種葵,覆養經冬,至春作子,謂之冬葵,多入藥用,至滑利,能下石。春葵子亦滑,不堪余藥用。根,故是常葵爾。葉尤冷利,不可多食。術家取此葵子,微炒令⿰虫制(音畢)灹(音吒),散著濕地,遍踏之。朝種暮生,遠不過宿。又云取羊角、馬蹄燒作灰,散著於濕地,遍踏之,即生羅勒,俗呼為西王母菜,食之益人。
生菜中,又有胡荽、蕓薹、白苣、邪蒿,並不可多食,大都服藥通忌生菜爾。佛家齋,忌食薰渠,不的知是何菜?多言今蕓薹,憎其臭矣。唐本注云:羅勒,北人謂之蘭香,避石勒諱故也。又薰渠者,婆羅門云阿魏是,言此草苗根似白芷,取根汁暴之如膠,或截根曬乾,並極臭。
西國持咒人禁食之。常食中用之,云去臭氣。戎人重此,猶俗中貴胡椒、巴人重負蠜(音樊)等,非蕓薹也。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冬葵子,臣,滑,平。能治五淋,主奶腫,能下乳汁。根,治惡瘡,小兒吞錢不出,煮飲之,即出,神妙。若患天行病後食之,頓喪明。又,葉燒灰及搗干葉末,治金瘡。
煮汁能滑小腸。單煮汁,主治時行黃病。孟詵云:葵,冷。主疳瘡生身面上,汁黃者。可取根作灰,和豬脂塗之。其性冷,若熱食之,令人熱悶。甚動風氣。久服丹石人,時吃一頓佳也。冬月葵菹汁。服丹石人發動,舌乾,咳嗽,每食後飲一盞,便臥少時。其子,患瘡者吞一粒,便作頭。
女人產時,可煮頓服之,佳。若生時困悶,以子一合,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頓服之,少時便產。日華子云:冬葵,久服堅筋骨。秋葵即是種早者,俗呼為葵菜。
圖經曰:冬葵子,生少室山,今處處有之。其子是秋種葵,覆養經冬至春作子者,謂之冬葵子,古方:入藥用最多。苗葉作菜茹,更甘美。大抵性滑利,能宣導積壅,服丹石人尤相宜。煮汁單飲亦佳,仍利小腸,孕婦臨產煮葉食之,則胎滑易產。曝乾葉及燒灰同作末,主金瘡。
根主惡瘡,小兒吞錢,煮汁飲之立出。凡葵有數種,有蜀葵,《爾雅》所謂菺(古田切),戎葵者是也。郭璞云:如葵,華如槿華,戎、蜀蓋其所自出,因以名之,花有五色。白者主痎瘧及邪熱,陰乾末服之,午日取花,挪手亦去瘧。黃者主瘡癰,乾末水調塗之立愈。小花者名錦葵,功用更強。
黃葵子主淋澀,又令婦人易產。又有終葵,大莖小葉,紫黃色,吳人呼為繁露,即下品落葵。《爾雅》所謂終葵,繁露者是也。一名承露,俗呼曰胡燕脂,子可作婦人塗面及作口脂。又有菟葵,似葵而葉小,狀若藜,有毛,汋而啖之甚滑。《爾雅》所謂莃,菟葵是也。亦名天葵,葉主淋瀝熱結,皆有功效,故並載之。
白話文:
冬葵子
味道甘甜,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五臟六腑的虛寒或發熱,身體消瘦,小便不暢,能利小便,治療婦女產後乳汁不通。長期服用可以強健骨骼,增長肌肉,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生長在少室山。在十二月採收。(黃芩可以作為其藥效的輔助藥。)
葵根
味道甘甜,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惡瘡,小便不暢,能利小便,並能解蜀椒的毒性。
葵葉
是各種蔬菜之首,但吃多了對身體有害。
陶弘景說:秋天種植的葵菜,經過冬天覆蓋保養,到了春天長出的籽,稱為冬葵子,多被用作藥材,因為它非常滑利,能幫助排出體內堅硬的結石。春天的葵子雖然也滑利,但效果較差,不能用作藥材。葵根就是一般的葵菜根。葵葉性味尤其寒涼,不宜多食。術士取用這種葵子,稍微炒過,使其發出嗶剝聲,然後散在潮濕的地上,來回踩踏。早上種下去,晚上就發芽,但不會超過一宿。又有人說取羊角、馬蹄燒成灰,散在潮濕的地上,來回踩踏,就會長出羅勒,俗稱西王母菜,食用對人有益。
在生菜中,還有胡荽、蕓薹、白苣、邪蒿,這些都不宜多食,總之,服用藥物時應該避免食用生菜。佛教吃齋的人,忌食薰渠,不知道是什麼菜?很多人說是現在的蕓薹,討厭它的臭味。唐朝的注釋說:羅勒,北方人稱之為蘭香,因為避諱石勒的名字。又說薰渠,婆羅門說是阿魏,說這種草的苗和根像白芷,取根汁曬乾像膠,或者切根曬乾,都非常臭。
西方的持咒人不吃它。一般食用則用來去除臭味。戎人很看重它,就像一般人看重胡椒、巴人看重負蠜一樣,並不是蕓薹。臣禹錫等謹慎地按照《藥性論》的說法:冬葵子,性味是滑,平和。能治療五淋(指小便不暢),主要治療乳房腫脹,能幫助下奶。葵根,能治惡瘡,小孩子吞了錢幣出不來,煮水給他喝,就能出來,非常神奇。如果患了流行病後吃了葵,眼睛會立即失明。又說,葵葉燒成灰或將乾葉磨成粉末,可以治療金瘡。
煮汁可以潤滑小腸。單獨煮汁喝,主要治療流行性黃疸病。孟詵說:葵,性冷。主要治療身體和臉上生的瘡,流出黃色汁液的。可以用葵根燒成灰,和豬油塗抹。它屬性寒涼,如果熱著吃,會使人感到悶熱,非常容易引起風邪。長期服用丹石的人,偶爾吃一頓葵菜也是好的。冬天的葵菜醃製成酸菜,它的汁液,對服用丹石的人,會引起舌頭乾燥、咳嗽,每次飯後喝一杯,稍微休息一會兒就好。葵子,患瘡的人吞下一粒,瘡口就會長出頭。
婦女生產時,可以煮葵子服用,有幫助。如果生產時感到困悶,用葵子一合,加水二升煮成半升,去除渣滓,一次喝完,很快就能順利生產。日華子說:冬葵,長期服用能強健筋骨。秋葵就是種植比較早的葵菜,俗稱葵菜。
圖經上說:冬葵子,生長在少室山,現在到處都有。它的籽是秋天種植的葵菜,經過冬天覆蓋保養到春天長出的籽,稱為冬葵子,古時候的藥方,用它最多。葵苗和葉子可以做菜,更加甘美。大體來說,它性滑利,能疏導體內的積滯,尤其適合服用丹石的人。煮汁單獨飲用也很好,能疏通小腸,孕婦臨產時吃煮過的葵葉,能使胎兒順利生產。曬乾的葉子和燒成灰的葉子磨成粉末,可以治療金瘡。
葵根主要治療惡瘡,小孩子吞了錢幣,煮汁喝了就能立即出來。葵有許多種類,有蜀葵,《爾雅》中說的菺,戎葵就是這一類。郭璞說:蜀葵像葵,花像木槿花,戎、蜀大概是它們的原產地,因此得名,花有五種顏色。白色的蜀葵主要治療瘧疾和邪熱,陰乾磨成粉末服用,午時採摘的花,用手揉搓也可以去除瘧疾。黃色的蜀葵主要治療瘡癰,將乾花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塗抹,立即見效。小花的蜀葵稱為錦葵,功效更強。
黃葵子主要治療小便淋漓澀痛,也能使婦女更容易生產。還有一種叫做終葵,莖粗葉小,呈紫黃色,吳地人稱為繁露,是品質較差的落葵。《爾雅》中說的終葵,繁露就是這一類。又名承露,俗稱胡燕脂,它的籽可以做婦女塗臉的化妝品或口紅。還有一種菟葵,像葵但葉子小,形狀像藜,有毛,用開水燙過後吃,很滑。 《爾雅》中說的莃,就是菟葵。也叫天葵,葉子主要治療小便淋瀝不暢和熱結,都有功效,所以一併記載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