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六 (3)
卷第二十六 (3)
1. 稻米
《豳詩》云:十月獲稻,是一物也。《說文解字》云:沛國謂稻為糯。粳,稌屬也。《字林》云:糯,黏稻也。粳,稻不黏者。今人呼之者,如《字林》所說也。《本經》稱號者,如《說文》所說也。前條有陳廩米,即粳米以廩軍人者,是也。入藥最多,稻稈灰亦主病。見劉禹錫《傳信方》云:湖南李從事治馬墜撲損,用稻稈燒灰,用新熟酒未壓者,和糟入鹽和合,淋前灰,取汁,以淋痛處,立瘥。直至背損亦可淋用。
好糟淋灰亦得,不必新壓酒也。糯米性寒,作酒則熱,糟乃溫平,亦如大豆與豉、醬不同之類耳。
唐本云:無毒。外臺秘要:治渴方:糯米二升,淘取泔,飲訖則定。若不渴,不須。一方::渴者服當飽,研糯米取白汁恣飲之,以瘥為度。梅師方:治霍亂,心悸熱,心煩渴。以糯米水清研之,冷熟水混取米泔汁,任意飲之。孫真人:糯米味甘,脾之谷,脾病宜食,益氣止泄。
食醫心鏡:糯米飯食之,主溫中,令人多熱,利大便。簡要濟眾治鼻衄不止,服藥不應。獨聖散:糯米微炒黃,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靈苑方:治金瘡水毒及竹木簽刺,癰疽熱毒等。糯三升,揀去粳米,入瓷盆內,於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兩度換水,輕以手淘轉,逼去水,勿令攪碎。
浸至端午日,取出陰乾,生絹袋盛,掛通風處。旋取少許,炒令焦黑,碾為末,冷水調如膏藥,隨大小裹定瘡口,外以絹帛包定,更不要動,直候瘡愈。若金瘡誤犯生水,瘡口作膿,洪腫漸甚者,急以藥膏裹定,一、二食久,其腫處已消,更不作膿,直至瘡合。若癰疽毒瘡初發,才覺焮腫赤熱,急以藥膏貼之,明日揭看,腫毒一夜便消。
喉閉及咽喉腫痛,痄腮。並用藥貼項下及腫處。竹木簽刺者。臨臥貼之,明日看其刺出在藥內。若貼腫處,干即換之,常令濕為妙。唯金瘡及水毒不可換,恐傷動瘡口。傷寒類要:治天行熱病,手腫欲脫者。以稻穰灰汁漬之,佳。楊氏產乳:療霍亂,心煩悶亂,渴不止。糯米三合,以水五升細研,和蜜一合,研濾取汁,分兩服。
博物志馬食谷,足重不行。
衍義曰:稻米,今造酒者是此,水田米皆謂之稻。前既言粳米,即此稻米,乃糯稻無疑。溫,故可以為酒,酒為陽,故多熱。又令人大便堅,非糯稻孰能與於此。《西域記》:天竺國土溽熱,稻歲四熟,亦可驗矣。
白話文:
《豳詩》說:「十月收割稻穀」,指的是同一種植物。《說文解字》說:「沛國稱稻為糯。」粳米和稌米都屬於稻。《字林》說:「糯米是黏性稻米。粳米是不黏的稻米。」現在人們稱呼稻米的方式,和《字林》所說的一樣。《本經》所稱呼的稻米,和《說文》所說的一樣。前面提到的「陳廩米」,指的就是用來供給軍人的粳米。稻米入藥的用途很多,稻稈燒成的灰也能治療疾病。劉禹錫的《傳信方》記載,湖南有個李從事治療馬匹摔倒受傷,用稻稈燒成的灰,加入剛釀好的未壓榨的新酒,和酒糟、鹽混合,淋在燒灰上取汁,淋在受傷疼痛的地方,立刻就好。即使是背部受傷也可以這樣淋。
用酒糟直接淋灰也可以,不一定要用新壓榨的酒。糯米的性質偏寒,但用來釀酒就會變熱,酒糟則性質溫和,就像大豆和豆豉、醬油的性質不同一樣。
唐朝的本草書說:稻米無毒。《外臺秘要》記載:治療口渴的藥方,用兩升糯米淘洗後取洗米水飲用,喝完就不會口渴。如果不口渴,就不需要這樣做。另一個藥方是:口渴的人直接吃飽糯米,或者磨碎糯米取白汁,隨意飲用,直到不渴為止。梅師的藥方說:治療霍亂,心悸發熱、心煩口渴,用糯米磨成漿,加入冷開水混合取米漿汁,隨意飲用。孫真人說:糯米味甘,是脾臟的穀物,脾臟虛弱的人適合食用,可以益氣止瀉。
《食醫心鏡》說:吃糯米飯可以溫養中焦,使人容易發熱,並使大便通暢。簡要濟眾說,治療鼻出血不止,服藥無效,可以用獨聖散:把糯米稍微炒黃,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打的水調服。靈苑方說:治療金屬創傷、水毒以及竹木刺傷、癰疽熱毒等。取三升糯米,挑出粳米,放入瓷盆中,在端午節前四十九天,用冷水浸泡。一天換兩次水,輕輕用手攪動,將水逼出,不要攪碎。
浸泡到端午節,取出陰乾,用生絹袋裝好,掛在通風的地方。每次取少量,炒到焦黑,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成膏狀,根據傷口大小敷在患處,外面用絹布包好,不要移動,直到傷口痊癒。如果金屬創傷誤碰到生水,傷口化膿,紅腫越來越嚴重,趕緊用藥膏敷上,一兩個時辰後,腫脹就會消退,不再化膿,直到傷口癒合。如果是癰疽毒瘡剛發作,才感覺到紅腫發熱,趕緊敷上藥膏,第二天揭開看,腫毒一夜之間就會消退。
喉嚨腫痛、腮腺炎也可以用藥膏敷在頸部或腫脹的地方。竹木刺傷,睡前敷上,第二天看竹木刺會從藥膏中被拔出。如果貼在腫脹的地方,藥膏乾了就換,保持濕潤效果最好。只有金屬創傷和水毒不能換藥,以免傷到傷口。傷寒類要說:治療流行性熱病,手腫脹快要脫落的,用稻草灰汁浸泡,效果很好。楊氏產乳說:治療霍亂,心煩悶亂、口渴不止,用糯米三合,加五升水磨細,加入一合蜂蜜,過濾取汁,分兩次服用。
《博物志》說:馬吃了穀子,腳會沉重走不動。
《衍義》說:稻米,現在用來釀酒的就是這種,水田種的米都稱為稻。前面既然說過粳米,這裡的稻米,肯定是指糯稻。糯稻性質溫和,所以可以釀酒,酒屬於陽性,所以容易發熱。而且吃糯稻會使人容易大便乾燥,除了糯稻,沒有別的稻米能達到這種效果。《西域記》說:天竺國土氣候濕熱,稻米一年可以收穫四次,這也可以證明糯稻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