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四 (8)
卷第二十四 (8)
1. 白油麻
初從腹出,形如不流水中濃菜,隨髮長短,形亦如之,無忌。肘後方:治卒心痛。生油半合,溫服瘥。又方治豌豆瘡。服油麻一升,須利,即不生百漿,大效。經驗後方治蚰蜒、蜘蛛子咬人。用油麻研敷之瘥。孫真人同。孫真人《枕中記》云:麻油一升,薤白三斤,切納中油中,微火煎之,令薤黑,去滓,合酒服之半升三合,百脈血氣充盛。服金石人,先宜服此方。
斗門方:治產後脫腸不收。用油五斤煉熟,以盆盛後溫卻,令產婦坐油盆中,約一頓飯久。用皂角炙令脆,去粗皮為末。少許吹入鼻中令作嚏,立瘥,神效。博物志:積油滿百石則生火。武帝大始中,武庫火災積油所致。塞上方:治心痛,無問冷熱。一合生麻服。譚氏小兒方:治小兒軟癤。
焦炒油麻,從銚子中取,乘熱嚼吐敷之止。宋明帝宮人患腰痛牽心,發則氣絕,徐文伯視之曰:發瘕。以油灌之,吐物如發,引之長三尺,頭已成蛇,能動搖,懸之滴盡,唯一發。
衍義曰:白油麻,與胡麻一等,但以其色言之,此胡麻差淡,亦不全白。今人只謂之脂麻,前條已具。炒熟乘熱壓出油,而謂之生油,但可點照。須再煎煉,方:謂之熟油,始可食,復不中點照。亦一異也。如鐵自火中出而謂之生鐵,亦此義耳。
白話文:
白油麻:
剛開始從腹部排出時,形狀像不流動的水中濃稠蔬菜,會隨著頭髮長短而變化,沒有什麼禁忌。
《肘後方》記載:治療突然發生的心痛,服用半合生麻油,溫熱服用就能痊癒。還有一個方子治療豌豆瘡,服用一升麻油,需要瀉利,這樣就不會產生膿液,效果很好。
經驗方記載:治療蜈蚣、蜘蛛等咬傷,用麻油研磨後敷在傷口上就會痊癒。孫真人也這麼說。《孫真人枕中記》記載:用一升麻油,三斤薤白切碎放入油中,用小火煎煮,讓薤白變黑,去除雜質,加入酒一起服用半升到三合,可以使全身氣血充沛。服用金石類藥物的人,應該先服用這個方子。
《斗門方》記載:治療產後脫肛無法收回,用五斤麻油煉熟後,倒入盆中放溫,讓產婦坐在油盆中,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再用皂角烤到脆,去除粗皮磨成粉,少量吹入鼻中,讓產婦打噴嚏,就能立刻痊癒,效果神奇。《博物志》記載:累積一百石的油就會自燃起火。漢武帝時期,武庫發生火災,就是因為累積的油造成的。
塞上方記載:治療心痛,不論是冷痛還是熱痛,服用一合生麻油即可。《譚氏小兒方》記載:治療小兒軟癤,將油麻炒焦,從鍋中取出,趁熱咀嚼後吐出來敷在患處就能止痛。
宋明帝的宮人患有腰痛,牽引到心臟,發作時會氣絕昏厥,徐文伯診斷後說:這是瘕病。用油灌入她口中,吐出的東西像頭髮,拉出來有三尺長,頭部已經成蛇形,還會動搖,懸掛起來滴盡,只剩下一根頭髮。
衍義說:白油麻和胡麻一樣,只是顏色上的差異,白油麻顏色比較淡,也不是完全白色。現在的人都叫它脂麻,前面已經說過。將炒熟的油麻趁熱壓榨出來的油叫做生油,只能用來點燈照明。必須再次煎煉,才稱為熟油,才能食用,也不能用來點燈。這也是一種不同之處。就像鐵從火中取出稱為生鐵,道理是一樣的。
2. 飴(音貽)糖
味甘,微溫。主補虛乏,止渴,去血。
陶隱居云:方:家用飴糖,乃云膠飴,皆是濕糖如厚蜜者,建中湯多用之。其疑強及牽白者,不入藥。今酒麴、糖用糵,猶同是米麥,而為中上之異。糖當以和潤為優,酒以醺亂為劣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飴即軟糖也,北人謂之餳。粳米、粟米、大麻、白朮、黃精、枳(音止)椇(音矩)子等並堪作之,唯以糯米作者入藥。孟詵云:餳糖,補虛,止渴,健脾胃氣,去留血,補中。
白者以蔓荊汁煮,頓服之。日華子云:益氣力,消痰止嗽並潤五臟。
食療:主吐血,健脾。凝強者為良。主打損瘀血,熬令焦,和酒服之,能下惡血。又,傷寒大毒嗽,於蔓荊、薤汁中煮一沸,頓服之。外臺秘要:誤吞錢。取飴糖一斤,漸漸盡食之,環及釵便出。肘後方:魚骨哽在喉中,眾法不能去。飴糖丸如雞子黃大吞之。不出,大作丸用,妙。
衍義曰:飴糖,即餳是也,多食動脾風,今醫家用以和藥。糯與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蜀黍米亦可造。不思食人少食之,亦使脾胃氣和。唐·白樂天詩一碟較牙餳者是此。
白話文:
味道甘甜,稍微溫和。主要功效是補養虛弱疲乏,止渴,去除瘀血。
陶弘景說:醫方中常用的飴糖,也叫做膠飴,都是像濃稠蜂蜜一樣的濕糖,建中湯這種藥方經常使用它。那些質地堅硬、有絲狀牽連的白糖,則不適合入藥。現在用酒麴、麥芽製作的糖,雖然原料都是米麥,但品質卻有中等和上等之分。糖的品質應該以溫和滋潤為佳,酒則以令人昏醉為劣。臣禹錫等人仔細查閱《蜀本圖經》記載:「飴就是軟糖,北方人稱之為餳。」粳米、小米、大麻、白朮、黃精、枳椇子等都可以用來製作,但只有用糯米製作的才適合入藥。孟詵說:「餳糖,能補虛弱,止渴,健脾胃之氣,去除體內積滯的瘀血,補養中氣。」
用蔓荊汁煮過的白色飴糖,可以一次性服用。日華子說:「能夠增強氣力,消除痰液,止咳,同時滋潤五臟。」
食療方面:可以用來治療吐血,健脾。質地凝固堅硬的品質較好。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將飴糖熬煮至焦,和酒一起服用,能排出惡血。另外,傷寒引起劇烈咳嗽,可以用蔓荊、薤汁煮沸飴糖後一次性服用。 《外臺秘要》記載:誤吞錢幣,可以取一斤飴糖,慢慢吃完,錢幣或髮釵等異物就會被排出。《肘後方》記載:魚骨卡在喉嚨裡,用各種方法都無法取出,可以把飴糖做成雞蛋黃大小的丸子吞下去,如果沒有效果,就將丸子做大一點,效果很好。
衍義說:「飴糖,就是餳,吃多了會引起脾風,現在醫生用來調和藥性。用糯米或小米製作的飴糖最好,其他材料製作的都不適合使用,高粱米也可以用來製作。食慾不佳的人應該少吃,但適量食用也能使脾胃之氣調和。」唐代白居易詩中提到的「一碟較牙餳」就是指這種飴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