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6)

1. 桔柚

收之並去肉,曝乾。黃桔以陳久者入藥良,古今方:書用之最多。亦有單服者,取陳皮搗末,蜜和丸,食前酒吞三十丸,梧子大,主下焦積冷。亦可並杏子仁合丸,治腸間虛冷,腳氣衝心,心下結硬者,悉主之。而青桔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方:用之,與黃桔全別。凡桔核皆治腰及膀胱腎氣,炒去皮,酒服之良。

肉不宜多食,令人痰滯。又乳柑、橙子性皆冷,並其類也,多食亦不宜人。今人但取其核作塗面藥,余亦稀用,故不悉載。又有一種枸(音矩亦音鉤)櫞(音沿),如小瓜狀,皮若橙而光澤可愛,肉甚厚,切如蘿蔔,雖味短而香氛,大勝柑桔之類,置衣笥中,則數日香不歇。古作五和糝(素感切)所用。

陶隱居云:性溫宜人。今閩、廣、江西皆有,彼人但謂之香櫞子,或將至都下,亦貴之。

雷公曰凡使,勿用柚皮、皺子皮,其二件用不得。凡修事,須去白膜一重,細銼,用鯉魚皮裹一宿,到明,出,用。其桔皮,年深者最妙。肘後方:治猝失聲,聲咽不出。桔皮五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又方:治食魚中毒,濃煮桔皮飲汁。經驗後方:治膈下冷氣及酒食飽滿。

常服青桔皮四兩,鹽一兩,分作四分一分。無用湯:浸青桔皮一宿,漉出去穰,又用鹽三分,一處拌和勻,候良久,銚子內炒微焦,為末。每服一錢半,茶末半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放溫常服,不用入茶,煎沸湯點亦妙。又方:治婦人產後氣逆。以青桔皮為末,蔥白、童子小便煎服之。

食醫心鏡云:主胸中伏熱,下氣消痰,化食。桔皮半兩,微熬作末,如茶法,煎呷之。又方:治猝食噎。以陳皮一兩,湯浸去穰,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又方:治吹奶,不癢不痛,腫硬如石。以青桔皮二兩,湯浸去穰,焙為末。非時溫酒下,神驗。孫尚藥方:治諸吃噫。

桔皮二兩,湯浸去瓤,銼,以水一升,煎之五合,通熱頓服。更加枳殼一兩,去瓤炒,同煎之服,效。集驗方:治腰痛不可忍。桔子仁炒研為末。每服一錢,酒一盞,煎至七分,和滓空心服。列子:吳楚有大木,名櫾碧樹,而冬生實,丹而味酸,食皮、汁,止憤厥之疾。尚書注小曰桔,大曰柚,揚州者為善,故錫貢也。

衍義曰:桔、柚,自是兩種,故曰一名桔皮,是元無柚字也。豈有兩等之物,而治療無一字別者,即知柚一字為誤。後人不深求其意,謂柚字所惑,妄生分別,亦以過矣。且青桔與黃桔,治療尚別,矧柚為別種也。郭璞云:柚似橙而大於桔,此即是識桔、柚者也。今若不如此言之,恐後世亦以柚皮為桔皮,是貽無窮之患矣。

去古既遠,後之賢者亦可以意逆之耳。桔惟用皮與核。皮,天下甚所須也,仍湯浸去穰,余如《經》與《注》。核、皮二者須自收為佳。有人患氣嗽將期,或教以桔皮、生薑焙乾,神麯等分為末,丸桐子大,食後、夜臥,米飲服三、五十丸。兼舊患膀胱,緣服此皆愈。然亦取其陳皮入藥,此六陳中一陳也。

白話文:

桔柚

採收桔子或柚子後,去掉果肉,將果皮曬乾。黃色的桔子皮,以存放較久的入藥效果最好,古今的藥方都大量使用。也有單獨服用的方法,取陳年桔皮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飯前用酒吞服三十顆,主要治療下焦積寒。也可以和杏子仁一起製成藥丸,治療腸胃虛寒、腳氣上衝心臟、心下結塊等症狀。而青色的桔子皮主要用於疏理氣滯、幫助消化、消除積食和胸膈脹氣,這點與黃桔皮完全不同。所有的桔子核都能治療腰部、膀胱和腎氣方面的疾病,炒過後去掉外皮,用酒送服效果較好。

果肉不宜多吃,容易導致痰液堆積。另外,乳柑、橙子等性味都偏寒冷,也屬於同類水果,多吃也不利於健康。現在的人們只取桔子核來製作塗抹臉部的藥物,其他用途很少,所以就不詳細記載了。還有一種叫做枸櫞的果實,像小瓜一樣,外皮像橙子一樣光滑可愛,果肉很厚,切開像蘿蔔,雖然味道不濃但香氣濃郁,遠勝過柑橘類水果,放在衣櫃中,幾天香味都不會散去。古時候用來製作五和糝這種食物。

陶弘景說:枸櫞的性質溫和,對人有益。現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都有產出,當地人只稱之為香櫞子,有時會運到京城,價格也很昂貴。

雷公說:使用桔皮時,不要用柚子皮和皺皮桔子皮,這兩種不能用。處理桔皮時,必須去除內層的白色薄膜,切成細絲,用鯉魚皮包裹一晚,第二天取出使用。桔子皮以存放多年的效果最好。《肘後方》中記載:治療突然失聲,聲音發不出,可以用桔皮五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去除藥渣後一次喝完。還有一個藥方:治療吃魚中毒,用濃煮的桔皮汁飲用。經驗後方記載:治療胸膈下部寒氣和酒食過飽導致的腹脹。

經常服用青桔皮四兩和鹽一兩,分成四份,每次取一份。有一個藥方:將青桔皮浸泡在水中一晚,濾掉果瓤,再用鹽三分與之拌勻,放置一段時間,在鍋中微炒至焦黃,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加上茶末半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放溫後經常服用,不用泡茶,用沸水沖泡也很好。還有一個藥方:治療婦女產後氣逆,用青桔皮磨成粉末,與蔥白、童子小便一起煎服。

《食醫心鏡》中記載:桔皮主要治療胸中潛伏的熱邪,能降氣、化痰、幫助消化。用桔皮半兩,微微炒過後磨成粉末,像泡茶一樣沖泡飲用。還有一個藥方:治療突然噎住,用陳皮一兩,用水浸泡去除果瓤,烘乾磨成粉末。用水一大盞,煎煮成半盞,趁熱服用。還有一個藥方:治療乳房腫脹,不癢不痛,腫硬如石頭。用青桔皮二兩,用水浸泡去除果瓤,烘乾磨成粉末,在沒有其他情況的時候用溫酒送服,效果神奇。《孫尚藥方》中記載:治療各種打嗝。

用桔皮二兩,用水浸泡去除果瓤,切碎,加水一升煎煮至五合,趁熱一次喝完。如果加上枳殼一兩(去除果瓤炒過),一起煎煮服用,效果更好。《集驗方》中記載:治療腰痛難忍,將桔子仁炒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一盞煎至七分,連同藥渣一起空腹服用。《列子》中說:吳楚一帶有種大樹,叫做櫾碧樹,冬天結果,果實是紅色的,味道酸,吃果皮和汁液可以止住因憤怒而導致的氣厥。尚書的註解說:小的叫桔,大的叫柚,揚州出產的最好,因此作為貢品。

衍義中說:桔和柚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所以說一種叫桔皮,原本沒有柚字。難道會有兩種不同的東西,但治療效果卻沒有絲毫區別嗎?由此可知柚字是個錯誤。後人沒有深入研究,被柚字所迷惑,胡亂區分,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而且青桔和黃桔的治療作用尚且不同,更何況柚子是不同的種類呢。郭璞說:柚子像橙子,但比桔子大,這才是真正認識桔子和柚子的人。如果現在不這樣說,恐怕後世也會把柚子皮當成桔子皮,這將會留下無窮的禍患。

距離古代已經很久遠了,後代的賢人也可以自己去理解其中的道理。桔子只用果皮和果核。果皮是天下非常需要的藥材,需要用水浸泡後去除果瓤,其他的用法和經典與註解說的一樣。果核和果皮最好自己採收。有人患有氣喘,久治不癒,有人教他用桔皮、生薑烘乾,與神曲等份磨成粉末,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或睡前用米湯送服三五十顆。他還患有舊膀胱疾病,服用此藥後都痊癒了。然而,人們也只是取陳皮入藥,這是六陳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