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7)

1. 蚺(音髯)蛇膽

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腹䘌痛,下部䘌瘡,目腫痛。

,平,有小毒。主皮膚風毒,婦人產後腹痛余疾。

陶隱居云:此蛇出晉安,大者三、二圍。在地行住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形多相似,彼土以此別之。膏、膽又相亂也。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著,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真膽狹長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其偽者並不爾。此物最難得真,真膏多所入藥用,亦云能療伯牛疾。

唐本注云:此膽剔取如米粟,著淨水中,浮游水上,迴旋行走者為真,多著亦即沉散。其少著逕沉者,諸膽血並爾。陶所說真偽正反。今出桂、廣以南,高、賀等州大有。將肉為膾,以為珍味。難死似鼉,稍截食之。其形似鱧魚,頭若鼉頭,尾圓無鱗,或言鱧魚變為之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出交、廣二州,嶺南諸州。

大者徑尺,長丈許,若蛇而粗短。藥性論云:蚺蛇膽,臣。渡嶺南,食此膾,瘴毒不侵,世人皆知之。膽,主下部蟲,殺小兒五疳。孟詵云:蚺蛇膏,主皮肉間毒氣。肉作膾食之,除疳瘡,小兒腦熱,水漬注鼻中。齒根宣露,和麝香末敷之。其膽難識,多將諸膽代之。可細切於水中,走者真也。

又,豬及大蟲膽亦走,遲於此膽。陳藏器云:蚺蛇,本功外,膽主破血,止血痢,蠱毒下血,小兒熱丹,口瘡疳痢。肉主飛屍,遊蠱。喉中有物,吞吐不得出者,作膾食之,其膾著醋,能卷人箸,以芒草為箸,不然終不可脫,至難死。開肋邊取膽放之,猶能生三、五年平復也。

段成式酉陽雜俎云:蚺蛇長十丈,嘗吞鹿,鹿消盡,乃繞樹出骨。養瘡時肪腴甚美,或以婦人衣投之,則蟠而不起。其膽上旬近頭,中旬在心,下旬近尾。

圖經曰:蚺蛇膽,《本經》不載所出州土,陶隱居云出晉安,蘇恭云出桂、廣以南,高、賀等州,今嶺南州郡皆有之。此蛇極大,彼土人多食其肉,取其膽及膏為藥。《嶺表錄異》云:雷州有養蛇戶,每歲五月五日即擔舁蚺蛇入官以取膽,每一蛇皆兩人擔舁,致大籃籠中,藉以軟草屈盤其中,將取之,則出置地上,用杈拐十數,翻轉蛇腹,旋覆按之,使不得轉側,約分寸,於腹間剖出肝膽,膽狀若鴨子大,切取之,復納肝腹中,以線縫合創口,蛇亦復活。舁歸放於川澤。

其膽曝乾,以充土貢。或云:蛇被取膽,它日見捕者,則遠遠側身露腹瘡,明已無膽,以此自脫。或云:此蛇至難死,剖膽復能活三年,未知的否耳?此物極多偽,欲試之,剔取如粟米許,著淨水上,浮游水上,迴旋行走者為真。其徑沉者,諸膽血也。試之不可多,多亦沉矣。

膏之真者,累累如梨豆子,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此為別也。下條又有蝮蛇膽,其蛇黃黑色,黃頷尖口,毒最烈,取其膽以為藥,主䘌瘡。肉釀作酒,以治大風及諸惡風瘡,瘡瘻,瘰癧,皮膚頑痹等。然今人不復用此法。此蛇多在人家屋間,吞鼠子及雀雛,見其腹大破取鼠干之,療鼠瘻。

白話文:

蛇膽,味甘、苦,性寒,有小毒。主要治療心腹絞痛、下部瘡瘍、眼睛紅腫疼痛。

蛇膏,性平,有小毒。主要治療皮膚風毒、婦女產後腹痛等疾病。

陶弘景說:這種蛇產於晉安,大的有兩三圍粗。在地上爬行不抬頭的,才是真的;抬頭的,就不是真的。外形多有相似,當地人以此區分。蛇膏和蛇膽也容易混淆。真的蛇膏像一顆顆連在一起的梨豆子,其他蛇的膏都像梅子、李子那麼大。真的蛇膽狹長且通體黑色,皮膜非常薄,舔起來又甜又苦,用手摩擦後滴水在上面,會沉下去而且不會散開;假的就不是這樣。這種東西很難得到真的,真的蛇膏多用於藥,據說也能治療伯牛的疾病。

唐代的注釋說:這種蛇膽剔出來像米粒,放在乾淨的水中,能在水面上浮游、迴旋行走的就是真的,放多了也會沉散。少量放入水中直接沉下去的,是其他蛇膽的血。陶弘景所說的真假判斷方法是相反的。現在桂、廣以南,高州、賀州等地很多。人們把蛇肉切成薄片生吃,當作珍貴的美味。這種蛇難以死亡,像鱷魚一樣,稍微切下一塊就能吃。它的外形像鱧魚,頭像鱷魚頭,尾巴圓而且沒有鱗片,有人說鱧魚變成了這種蛇。我禹錫等人仔細考證《蜀本圖經》,書中說這種蛇產於交州、廣州,嶺南各州都有。

大的蛇直徑一尺,長達一丈左右,像蛇卻粗短。藥性論說:蚺蛇膽是臣藥。渡過嶺南,吃了這種生蛇肉,瘴氣毒素就不會侵入身體,世人都知道這個道理。蛇膽主要治療下部寄生蟲,能殺死小孩的五疳病。孟詵說:蚺蛇膏主要治療皮肉之間的毒氣。把蛇肉切成薄片生吃,可以去除疳瘡,治療小孩腦熱,用水浸泡後滴入鼻中。牙齒根部外露,可以用蛇肉和麝香末敷在上面。蛇膽難以辨識,很多人會用其他蛇膽代替。可以把蛇膽切成小片放在水中,能在水中游動的就是真的。

另外,豬膽和大型野獸的膽也會在水中游動,但比這種蛇膽慢。陳藏器說:蚺蛇除了本身的功效外,蛇膽主要能破血、止血痢、治療蠱毒引起的下血、小孩熱丹、口瘡、疳痢。蛇肉主要治療飛屍、遊蠱。喉嚨裡有東西,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時,把蛇肉切成薄片生吃,蛇肉沾上醋,能捲起筷子,如果用芒草做筷子,不然就無法脫開,蛇非常難死。在肋骨邊取出蛇膽後放回去,還能活三五年才恢復。

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說:蚺蛇長達十丈,曾經吞食鹿,鹿被消化完,蛇就繞樹排出骨頭。在長瘡的時候,蛇的脂肪非常美味,有人把婦人的衣服扔給它,它就會盤踞不動。蛇膽上旬在頭部附近,中旬在心臟,下旬在尾部附近。

《圖經》說:蚺蛇膽,《本經》沒有記載產地,陶弘景說產於晉安,蘇恭說產於桂、廣以南,高州、賀州等地,現在嶺南各州郡都有。這種蛇非常大,當地人大多吃它的肉,取它的膽和膏作藥用。《嶺表錄異》記載:雷州有養蛇戶,每年五月五日就把蚺蛇抬到官府去取膽,每條蛇都要兩個人抬,放在很大的籃子裡,用柔軟的草墊著,讓蛇盤在裡面,要取膽時,就把它放在地上,用十幾個叉子翻過蛇的腹部,按住它讓它不能翻身,大約在腹部寸許的地方剖開取出肝膽,蛇膽像鴨子那麼大,切下蛇膽後,再把肝放回腹中,用線縫合傷口,蛇又能復活。然後抬回去放到河流或沼澤中。

取出的蛇膽曬乾後,用來充當地方貢品。有人說:蛇被取膽後,如果再看到捕蛇的人,就會遠遠地側身露出腹部的傷口,表明自己已經沒有膽了,以此來逃脫。也有人說:這種蛇很難死,剖開取膽後還能活三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種東西有非常多的假貨,想要試驗真假,可以取出像粟米大小的蛇膽,放在乾淨的水面上,能在水面上浮游、迴旋行走的就是真的。如果直接沉下去,那就是其他蛇膽的血。試驗時不能放太多,放多了也會沉下去。

真的蛇膏像一顆顆連在一起的梨豆子,其他蛇的膏都像梅子、李子那麼大,這就是它們的區別。下面還有關於蝮蛇膽的記載,這種蛇是黃黑色的,下巴是黃色、嘴巴尖,毒性最強,取它的膽用作藥,主要治療瘡瘍。用蛇肉釀酒,可以治療大風和各種惡風瘡、瘡癆、瘰癧、皮膚麻木等疾病。但現在人們不再使用這種方法。這種蛇大多在人家屋簷下,吞食老鼠或小鳥,發現它肚子大了,就剖開取出老鼠乾,用來治療老鼠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