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二 (6)
卷第二十二 (6)
1. 淡菜
溫。補五臟,理腰腳氣,益陽事,能消食,除腹中冷氣,消痃癖氣。亦可燒,令汁沸出食之。多食令頭悶目暗,可微利即止。北人多不識,雖形狀不典,而甚益人。又云:溫,無毒。補虛勞損,產後血結,腹內冷痛,治癥瘕,腰痛,潤毛髮,崩中帶下。燒一頓令飽,大效。又名殼菜,常時頻燒食即苦,不宜人。
與少米先煮熟後,除肉內兩邊鎖及毛了,再入蘿蔔,或紫蘇、或冬瓜皮同煮,即更妙。〔(新見)孟詵、日華子。〕
圖經文具馬刀條下。
陳藏器:東海夫人,味甘,溫,無毒。主虛羸勞損,因產瘦瘠,血氣結積,腹冷,腸鳴,下痢,腰疼,帶下,疝瘕。久服令人發脫。取肉作臛宜人,發石令腸結。生南海,似珠母,一頭尖,中銜少毛,海人亦名淡菜。新注云:此名殼菜,大甘美,南人好食,治虛勞傷憊,精血少者及吐血,婦人帶下漏下,丈夫久痢,並煮食之,任意。出江湖。
白話文:
淡菜性溫,能滋補五臟,治療腰腿疼痛,增強性功能,幫助消化,消除腹中寒氣和腹部腫塊。可以燒煮,喝湯吃肉。但吃太多會頭昏眼花,稍微腹瀉就應停止食用。北方人大多不認識淡菜,雖然外形不怎麼好看,但對人體大有益處。它性溫無毒,能補益虛勞損傷,治療產後血瘀、腹痛、腫塊、腰痛,還能滋養頭髮,治療崩漏帶下等症狀。一次吃飽,效果最佳。淡菜也叫殼菜,但經常食用會覺得苦,不宜多吃。
最好先將淡菜和少量米飯一起煮熟,去除肉兩側的筋和毛,再加入蘿蔔、紫蘇或冬瓜皮一起烹煮,效果更佳。
圖經記載,淡菜形狀像馬刀。
陳藏器記載:淡菜又名東海夫人,味甘性溫,無毒。主治身體虛弱、勞損、產後瘦弱、血氣瘀積、腹痛、腸鳴、腹瀉、腰痛、帶下、疝氣腫塊等症狀。但長期服用會導致脫髮。將淡菜肉做成羹湯很美味,但吃太多會導致腸道阻塞。淡菜生長在南海,形似珍珠母,一端尖,中間有少量絨毛,海人也稱之為淡菜。新注中記載:淡菜也叫殼菜,味道鮮美甘甜,南方人喜歡食用,能治療虛勞損傷、精血不足、吐血、婦女帶下、男子久痢等症狀,烹飪方法隨意即可。淡菜產自江湖。
2. 蝦
無須及煮色白者,不可食。謹按小者生水田及溝渠中,有小毒。小兒患赤白遊腫,搗碎敷之。鮓內者甚有毒爾。〔(新見)孟詵〕
陳藏器:食主五野雞病,小兒患赤白遊疹,搗碎敷之。煮熟色正赤,小兒及雞、狗食之,腳屈不行。江湖中者稍大,煮之色白。陶云白者殺人,非也。海中有大者。已出《拾遺》條中。以熱飯盛密器中,作鮓食之,毒人至死。
食療云平。動風,發瘡疥。
白話文:
蝦子不要吃煮到顏色變白的,這樣不能食用。小的蝦子生長在水田和溝渠中,帶有少量毒性。小兒患有赤白遊腫(一種皮膚病),可以用搗碎的蝦子敷在患處。醃製的蝦子毒性很強。
陳藏器說:吃蝦子可以治療五野雞病(一種禽類疾病),小兒患有赤白遊疹(一種皮膚病),可以用搗碎的蝦子敷在患處。如果煮熟的蝦子顏色是鮮紅色,小兒以及雞、狗吃了,就會腳彎曲不能行走。在江湖(水域)中較大的蝦子,煮熟後顏色是白色的。陶弘景說白色的蝦子會殺人,這是錯誤的。海里還有體型更大的蝦子。(這部分內容已在《拾遺》中記載)。如果用熱飯將蝦子盛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做成蝦醬食用,會毒死人。
食療方面記載蝦子性平,但容易引起風邪,導致瘡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