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 卷第十九 (14)
卷第十九 (14)
1. 禽下
2. 孔雀屎
微寒。主女子帶下,小便不利。
陶隱居云:出廣、益諸州。方家不見用。唐本注云:孔雀,交、廣有,劍南元無。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孔雀,味鹹,無毒。日華子云:孔雀,涼,微毒。解藥毒、蠱毒。血,治毒藥,生飲良。糞,治崩中帶下及可敷惡瘡。
衍義曰:孔雀尾不可入目,昏翳人眼。
白話文:
孔雀屎性微寒,可以治療婦女白帶異常和排尿困難。古代醫書記載,孔雀屎產自廣州、益州等地,但實際上很少被醫生使用。 唐代的醫書注釋提到,孔雀在交州、廣州有,劍南道則沒有。 另有記載說孔雀屎味鹹,無毒;也有記載說其性涼,微毒,可以解毒、解蠱毒,孔雀血也能解毒,生飲效果更好;孔雀糞則能治療崩漏、白帶異常,也能外敷治療惡瘡。 需要注意的是,孔雀羽毛不可入眼,以免造成眼睛昏暗模糊。
3. 鴟(尺脂切)頭
味鹹,平,無毒。主頭風眩顛倒,癇疾。
陶隱居云:即俗人呼為老鵄者。一名鳶。又有雕、鶚,並相似而大。雖不限雌雄,恐雄者當勝。今鴟頭酒用之,當微炙,不用蠹蟲者。
食療云:頭,燒灰,主頭風目眩,以飲服之。肉,食之,治癲癇疾。千金方:治癲癇瘛瘲。飛鴟頭二枚,鉛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先食,服三丸,日三,瘛者稍加之。
白話文:
鴟頭味鹹性平,無毒。主要用於治療頭痛、頭暈目眩、癲癇等疾病。
陶弘景說:這就是俗稱老鴟的鳥。也叫鳶。雕、鶚與其外形相似,但體型較大。雖然不限雌雄,但雄鳥的藥效可能更好。現在用鴟頭來釀酒,應該稍微炙烤一下,不用被蟲蛀過的。
食療方劑記載:鴟頭燒成灰,可以治療頭痛、頭暈目眩,服用其灰燼的湯藥即可。鴟頭的肉可以治療癲癇。 《千金方》中記載:治療癲癇、瘛瘲的方法是:取兩個鴟頭,一斤鉛丹,將它們磨成粉末,製成蜜丸。飯前服用,每次三丸,一天三次,瘛瘲症狀較重者可以適當增加劑量。
4. 𩹾鷘
味甘,平,無毒。治驚邪。食之,主短狐。可養,亦闢之。今短狐處多有𩹾鷘,五色,尾有毛如船舵,小於鴨。《臨海異物志》曰:𩹾鷘,水鳥,食短狐。在山澤中無復毒氣也。又杜臺卿《淮賦》云:𩹾鷘尋邪而逐害是也。(新補)
白話文:
這種鳥味道甘甜,性平,無毒。可以治療驚嚇。吃了它,可以治療短狐病(一種疾病,而非狐狸)。可以飼養它,也能夠驅逐它。現在患有短狐病的地方,很多都有這種鳥,牠們羽毛五彩繽紛,尾巴上的毛像船舵一樣,體型比鴨子小。《臨海異物志》記載:這種鳥是水鳥,以短狐(一種動物或疾病)為食,在山澤中能消除毒氣。杜臺卿的《淮賦》也說:這種鳥能尋找邪氣並驅除禍害。
5. 斑鵻
味甘,平,無毒,主明目。多食其肉,益氣,助陰陽。一名斑鳩。範方:有斑鵻丸。是處有之。春分則化為黃褐侯,秋分則化為斑鵻。又有青鵻,平,無毒。安五臟,助氣虛損,排膿,治血,並一切瘡癤癰瘻。又名黃褐鳥。(新補)
衍義曰:斑鵻,斑鳩也。嘗養之數年,並不見春秋分化。有有斑者,有無斑者,有灰色者,有小者,有大者。久病虛損,人食之補氣。雖有此數色,其用即一也。
白話文:
斑鳩味甘性平,無毒,能明目。多吃斑鳩肉可以益氣,滋補陰陽。斑鳩也叫斑鳩。古方中用斑鳩製成斑鳩丸。斑鳩各地都有,春分時節會變成黃褐鳥,秋分時節則變回斑鳩。此外還有青斑鳩,性平無毒,能滋養五臟,補益氣虛,排出膿液,治療出血,以及各種瘡癤癰疽。青斑鳩也叫黃褐鳥。
有些人說斑鳩就是斑鳩,有人養了好幾年也沒見它春秋變換。斑鳩有帶斑點的、沒有斑點的、灰色的、小的和大的,但不管顏色大小,久病體虛的人吃了都能補氣,藥效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