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九 (12)
卷第十九 (12)
1. 天鼠屎
味辛,寒,無毒。主面癰腫,皮膚洗洗時痛,腹中血氣,破寒熱積聚,除驚悸,去面黑皯。一名鼠法,一名石肝。生合浦山谷。十月、十二月取。(惡白蘞、白薇。)
陶隱居云:方:家不復用,俗不識也。唐本注云:李氏本草云,即伏翼屎也。伏翼條中不用屎,是此明矣。《方:言》名仙鼠,伏翼條已論也。今注一名夜明砂。
簡要濟眾治五瘧方:夜明砂,搗為散,每服一大錢,用冷茶調下,立瘥。家傳驗方:一歲至兩歲小兒無辜。夜明砂熬,搗為散,任意拌飯並吃食與吃。三歲號干無辜。
白話文:
天鼠屎味辛、性寒,無毒。能治療面部癰腫、皮膚洗滌時疼痛、腹部血氣、寒熱積聚、驚悸,以及去除面部黑斑。它還有其他名稱,例如鼠法、石肝,生長在合浦的山谷中,十月和十二月採集。(忌與白蘞、白薇同用。)
陶弘景說:現在的醫方都不再使用了,民間也不認識它。唐代的本草注釋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它是蝙蝠糞便。但蝙蝠的條目中並沒有提到糞便的藥效,所以這一點很明顯。《名醫別錄》中稱它為仙鼠,蝙蝠的條目中已論述過。現在則稱它為夜明砂。
治療瘧疾的簡便驗方:將夜明砂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約3克),用冷茶送服,即可迅速痊癒。家傳驗方:一到兩歲的嬰幼兒患病,將夜明砂熬製後搗成粉末,任意拌在飯菜中食用。三歲的兒童也適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