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八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16)

1. 六畜毛蹄甲

味鹹,平,有毒。主鬼疰蠱毒,寒熱驚癇,癲痓狂走。駱駝毛尤良。

陶隱居云:六畜,謂馬、牛、羊、豬、狗、雞也。騾、驢亦其類,駱駝,方:家並少用。且馬、牛、羊、雞、豬、狗毛蹄,亦已各出其身之品類中,所主療不必同此矣。唐本注云:駱駝毛蹄甲,主婦人赤白帶下最善。

圖經文具野駝脂條下。

五種陳藏器余

白話文:

六畜的毛、蹄、甲,味道鹹、性平,有毒。主要用於治療鬼魅作祟、蠱毒、寒熱、驚癇、癲癇、狂躁等症狀。其中,駱駝毛的效果最好。

陶弘景說:六畜指的是馬、牛、羊、豬、狗、雞。騾子和驢也屬於此類,但駱駝、馬、牛、羊、雞、豬的毛、蹄、甲,在實際應用中較少使用,而且它們各自的療效也不盡相同。唐代的注解提到:駱駝的毛、蹄、甲,治療婦女的赤白帶下效果最佳。

圖書典籍中記載了野駱駝的脂肪。

(這是根據五種陳藏器等古代醫籍整理的內容)

2. 諸血

味甘,平。主補人身血不足。或因患血枯,皮上膚起,面無顏色者,皆不足也。並生飲之。又解諸藥毒、菌毒,止渴,除丹毒,去煩熱,食筋令人多力。

白話文:

諸血味甘性平,能補充人體血液不足。如果因為血液枯竭,皮膚粗糙,面色蒼白,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可以生食。還能解毒(包括藥物中毒和菌類中毒),止渴,治療丹毒,消除煩熱,滋養筋骨,使人精力充沛。

3. 果然肉

味鹹,無毒。主瘧瘴,寒熱,煮食之,亦坐其皮為褥。似猴,人面,毛如蒼鴨,肋邊堪作褥。《南州異物志》云:交州有果然獸,其名自呼,如猿,白質黑紋,尾長過其頭,鼻孔向天,雨以尾塞鼻孔,毛溫而細。《爾雅》:𦚠,仰鼻而長尾。郭注與此相似也。

白話文:

果然肉味鹹,沒有毒性。可以治療瘧疾和寒熱症,可以煮來吃,也可以用它的皮做褥子。它長得像猴子,有人臉,毛髮像蒼鷺的羽毛一樣,肋部的皮可以做褥子。《南州異物志》記載:交州有果然獸,它自己會發出叫聲,像猿猴一樣,身體白色帶黑色條紋,尾巴比頭還長,鼻孔朝上,下雨時會用尾巴堵住鼻孔,毛髮溫暖而細膩。《爾雅》記載:𦚠(一種動物)鼻子朝上,尾巴很長。郭璞的注釋與此記載相似。

4. 狨獸

無毒。主五野雞病。取其脂敷瘡,亦食其血肉,亦坐其皮,積久野雞病皆瘥也。似猴而大,毛長,黃赤色。生山南山谷中。人將其皮作鞍褥。

白話文:

狨獸無毒,可以治療野雞的各種疾病。用它的脂肪敷在瘡瘍上,也可以食用它的血肉,甚至坐在它的皮上,久而久之,野雞病都能痊癒。狨獸長得像猴子,但體型較大,毛髮長而蓬鬆,顏色呈黃赤色。牠們生活在山南的山谷中,人們會利用牠們的皮製作鞍子和褥子。

5. 狼筋

如織絡袋子,似筋膠所作,大小如鴨卵,人有犯盜者熏之,當腳攣縮,因之獲賊也。或云:是狼䏶下筋。又云:蟲所作,未知孰是,狼大如狗,蒼色,鳴聲諸孔皆涕。

白話文:

狼筋像編織的袋子,看起來像是用筋和膠製成的,大小像鴨蛋。有人抓盜賊時會用它熏盜賊,導致盜賊腳部抽筋攣縮,因此就能抓住盜賊。也有人說,這是狼的頷下筋。還有人說,這是蟲子造成的,究竟哪種說法正確,尚不清楚。狼的體型像狗一樣大,毛色灰白,叫聲時所有孔竅都會流出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