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八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12)

1. 鼺(音羸)鼠

主墮胎,令產易。生山都平谷。

陶隱居云:鼺是鼯鼠。一名飛生。狀如蝙蝠,大如鴟鳶,毛紫色暗,夜行飛生。人取其皮毛以與產婦持之,令兒易生。又有水馬,生海中。是魚蝦類,狀如馬形,亦主易產。今按陳藏器本草云:陶云有水馬,生海中。主產。按水馬,婦人臨產帶之,不爾,臨時燒末飲服,亦可手持之。

出南海,形如馬,長五、六寸,蝦類也。《南州異物志》云:婦人難產割裂而出者,手握此蟲,如羊之產也。生物中羊產最易。臣禹錫等謹按難產通用藥云:鼺鼠,微溫。

圖經曰:鼺(音羸)鼠,出山都平谷,即飛生鳥也。今湖嶺間山中多有之。狀如蝙蝠,大如鴟鳶,毛紫色暗,夜行飛生。南人見之,多以為怪。捕取其皮毛以與產婦,臨蓐持之,令兒易生。此但云執之,而《小品方》乃入服藥,其方:取飛生一枚,槐之、故弩箭羽各十四枚,合搗,丸桐子大,以酒服二丸,令易產也。又有一種水馬,生南海中。

頭如馬形,長五、六寸,蝦類也。陳藏器云:婦人將產帶之,不爾,臨時燒末飲服,亦可手持之。《異魚圖》云:漁人布網罟,此魚多掛網上,收之曝乾,以雌雄各一為對。主難產及血氣藥亦用之。

衍義曰:鼺鼠,《經》中不言性味,唯是於難產通用藥中雲:鼺鼠,微溫。毛赤黑色,長尾,人捕得,取皮為暖帽。但向下飛則可,亦不能致遠。今關西山中甚有,毛極密,人謂之飛生者是也。《注》中又引水馬,首如馬,身如蝦,背傴僂,身有竹節紋,長二、三寸。今謂之海馬。

白話文:

鼯鼠能幫助順產。鼯鼠,又名飛生,產於山都平谷。外形像蝙蝠,大小如老鷹,毛色紫黑,夜間飛行。人們會取其皮毛給產婦持有,幫助順利生產。

還有一種水馬,生活在海中,屬於蝦類,形狀像馬,也能幫助順產。 有人說,產婦臨產時可以攜帶水馬,或者將其燒成灰末服用,也可以直接手持。這種水馬形似馬,長約五、六寸,產於南海。據說,產婦難產甚至撕裂時,握著水馬就能像羊一樣容易生產。羊生產最為容易。

鼯鼠性微溫。圖書記載,鼯鼠即飛生,在湖嶺山區很多。南方的許多人視其為怪異之物。人們捕捉鼯鼠,取其皮毛給產婦臨產時持有,以幫助順利生產。 但有些記載也提到將飛生入藥,方法是將飛生一顆、槐樹枝、舊弩箭羽各十四枚搗碎,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用酒送服兩丸,以促進生產。

水馬產於南海,頭像馬,長約五、六寸,屬於蝦類。 有人建議產婦臨產時攜帶水馬,若不方便,可將其燒成灰末服用,或直接手持。 漁民常在網中捕獲水馬,曬乾後,雌雄各一成對使用,治療難產及血氣疾病。

鼯鼠在古籍中未記載性味,只在難產藥中提到其性微溫。鼯鼠毛色赤黑,尾巴很長,人們捕捉後取其皮毛做暖帽。它只能向下滑翔,不能飛得很遠。關西山區有很多鼯鼠,毛髮非常濃密,人們稱之為飛生。 另一種記載中提到的水馬,頭像馬,身體像蝦,背部彎曲,身上有竹節狀紋理,長二、三寸,也就是現在所稱的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