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七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12)

1. 羖羊角

羊五臟,補人五臟。肝,主明目,薄切,曬乾為末,和決明子、蓼子並炒香,搗篩為丸。每日服之,去盲暗。皮作臛,食之去風。屎燒灰沐髮長黑,和雁肪塗頭生髮。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羊毛,醋煮裹腳,治轉筋。角灰,主鬼氣,下血。日華子云:牯羊糞燒灰,理聤耳並罯刺。

圖經曰:羖羊角,出河西川穀,今河東、陝西及近都州郡皆有之。此青羝羊也。余羊則不堪,取無時。勿使中濕,濕則有毒。羊齒、骨及五臟皆溫、平而主疾,唯肉性大熱,時疾初愈,百日內不可食,食之當復發及令人骨蒸也。羊屎,方:書多用。近人取以納鯽魚腹中,瓦缶固濟燒灰,以塗髭發,令易生而黑,甚效。

乳,療蜘蛛咬,遍身生絲者,生飲之即愈。劉禹錫《傳信方》載其效云:貞元十一年,余至奚吏部宅坐客,有崔員外因話及此。崔云:目擊有人為蜘蛛咬,腹大如有妊,遍身生絲,其家棄之,乞食於道,有僧教吃羊乳,未幾而疾平。胃,主虛羸,張文仲有主久病瘦羸,不生肌肉,水氣在脅下,不能飲食,四肢煩熱者。

羊胃湯方:羊胃一枚,術一升,並切,以水二斗,煮取九升,一服一升,日三,三日盡,更作兩劑,乃瘥。肉多入湯劑。胡洽羊肉湯,療寒勞不足,產後及身腹中有激痛方:當歸四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三味以水一斗二升,煮肉取七升,去肉,納諸藥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

又有大羊肉湯,療婦人產後大虛,心腹絞痛,厥逆,氣息乏少,皆今醫家通用者。又有青羊脂丸。主疰病相易者,皆大方也。羊之種類亦多,而羖羊亦有褐色、黑白色者。毛長尺余,亦謂之羖䍽羊,北人引大羊以此羊為群首。又孟詵云:河西羊最佳,河東羊亦好,縱有驅至南方,筋力自勞損,安能補人?然今南方:亦有數種羊,唯淮南州郡或有佳者,可亞大羊。江、浙羊都少味而發疾。

閩、廣山中,出一種野羊,彼人謂之羚羊,其皮厚硬,不堪多食,肉頗肥軟益人,兼主冷勞,山嵐瘧痢,婦人赤白下。然此羊多啖石香薷,故腸臟頗熱,亦不宜多食也。謹按《本經》云:羊肉,甘。而《素問》云:羊肉,苦。兩說不同。蓋《本經》以滋味言,而《素問》以物性解。

羊性既熱,熱則歸火,故配於苦。麥與杏、薤性亦熱,並同配於苦也。又下條有白馬陰莖、眼、蹄、白馬懸蹄、赤馬蹄、齒、鬐頭膏、鬐毛、心、肺、肉脯、頭骨、屎、溺及牡狗陰莖、膽、心、腦、齒、四蹄、白狗血、肉、屎中骨,《本經》並有主治。唯白馬莖、眼、懸蹄用出雲中平澤者,余無所出州土。

今醫方:多用馬通,即馬屎也,及狗膽,其餘亦稀使,故但附見於此下。

食療角,主驚邪,明目,闢鬼,安心益氣。燒角作灰,治鬼氣並漏下惡血。羊肉,妊娠人勿多食。頭肉,平。主緩中,汗出虛勞,安心止驚。宿有冷病人勿多食。主熱風眩,疫疾,小兒癇,兼補胃虛損及丈夫五勞骨熱。熱病後宜食羊頭肉。肚,主補胃病虛損,小便數,止虛汗。

白話文:

羖羊角

羊的五臟可以補益人的五臟。羊肝主要能明目,將羊肝薄切後曬乾磨成粉,和決明子、蓼子一起炒香,搗碎篩過製成丸藥。每天服用,可以去除眼睛的盲暗。羊皮可以煮成肉羹食用,能去除風邪。羊屎燒成灰可以洗頭,使頭髮生長濃密烏黑,和雁肪塗抹頭部可以生髮。

根據孟詵的說法,用醋煮羊毛包裹腳部,可以治療轉筋。羊角灰主要能治療鬼氣和下血。日華子說,公羊糞便燒成灰,可以治療耳道流膿和瘡瘍。

圖經上說,羖羊角產於河西川谷一帶,現在河東、陝西和京城附近的州郡也都有。這種羊是青色公羊。其他羊的角則沒有效果。採集羊角不限時節。但不要讓羊角受潮,受潮就會有毒。羊的牙齒、骨頭和五臟都屬性溫和,可以治療疾病,只有羊肉性熱,剛病癒的人,百日內不可以食用,吃了會導致舊病復發,甚至引起骨蒸。羊屎,許多藥方都會用到。近來有人取羊屎塞入鯽魚腹中,用瓦罐密封後燒成灰,用來塗抹鬍鬚和頭髮,可以使之容易生長且烏黑,效果很好。

羊乳可以治療被蜘蛛咬傷,全身長絲的症狀,生飲羊乳就可以痊癒。劉禹錫《傳信方》記載其療效說:貞元十一年,我到奚吏部家裡做客,有位崔員外談到此事。崔員外說,他親眼看到有人被蜘蛛咬傷,腹部腫大如同懷孕,全身長絲,家人遺棄他,他在路上乞討,有僧人教他喝羊乳,不久病就好了。羊胃可以治療虛弱消瘦。張文仲有藥方,主要治療久病消瘦,肌肉不生長,胸脅下有水氣,不能飲食,四肢煩熱的人。

羊胃湯的配方:羊胃一個,白朮一升,都切開,用水二斗煮到剩九升,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三天服完,再做兩劑,病就會好。羊肉多用於湯劑。胡洽羊肉湯,治療寒勞不足,產後和身體腹部有劇烈疼痛的病症。配方是:當歸四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三味用水一斗二升煮肉,取七升湯,去除肉,放入其他藥物煮到剩三升。每次服用七合,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還有大羊肉湯,治療婦女產後大虛,心腹絞痛,昏厥,氣息微弱的病症,現在醫家普遍使用。還有青羊脂丸,主要治療疰病(傳染病)相互傳染的病症,都是大方子。羊的種類也很多,羖羊也有褐色、黑白色的。毛長一尺多,也叫做羖䍽羊,北方人放牧大群羊時,會用這種羊當羊群的領頭羊。孟詵還說,河西的羊最好,河東的羊也不錯,即使把羊趕到南方,筋骨也會勞損,又怎能補益人呢?但是現在南方也有幾種羊,只有淮南一帶的羊還不錯,可以比得上大羊。江、浙一帶的羊都比較沒有味道,而且容易引發疾病。

福建、廣東山中,出產一種野羊,當地人稱之為羚羊,皮厚而堅硬,不宜多食,肉比較肥軟,對人有益處,可以治療寒勞、山嵐瘧痢,以及婦女赤白帶下。但是這種羊大多吃石香薷,所以腸道比較熱,也不宜多吃。謹按《本經》記載:羊肉,味甘。而《素問》記載:羊肉,味苦。兩種說法不同。《本經》是從味道而言,《素問》是從屬性來解釋。

羊的性質是熱的,熱就歸屬於火,所以配於苦味。麥、杏、薤的性質也是熱的,所以也歸屬於苦味。下面還有關於白馬陰莖、眼睛、蹄子、白馬懸蹄、赤馬蹄、牙齒、鬐頭膏、鬐毛、心、肺、肉脯、頭骨、屎、尿以及公狗陰莖、膽、心、腦、牙齒、四蹄、白狗血、肉、屎中骨,《本經》都有記載其主治功效。只有白馬的陰莖、眼睛、懸蹄是用產自雲中平澤的,其他的沒有說明產地。

現在的醫方:大多使用馬通,就是馬屎,以及狗膽,其他的則很少使用,所以只在這裡附帶提及。

食用羊角,可以治療驚邪、明目、辟鬼、安心益氣。燒羊角作灰,可以治療鬼氣和漏下惡血。孕婦不要多吃羊肉。羊頭肉性平,可以治療中氣虛緩,汗出虛勞,安心止驚。有舊疾寒病的人不要多吃。可以治療熱風眩暈、疫病、小兒癲癇,還可以補益胃的虛損和丈夫五勞骨熱。熱病之後宜食用羊頭肉。羊肚,可以治療胃病虛損、小便頻數、止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