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七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11)

1. 羖羊角

味鹹、苦,溫、微寒,無毒。主青盲,明目,殺疥蟲,止寒泄,辟惡鬼、虎狼,止驚悸,療百節中結氣,風頭痛及蠱毒,吐血,婦人產後余痛。燒之殺鬼魅,闢虎狼。久服安心益氣輕身。生河西川穀。取無時,勿使中濕,濕即有毒。菟絲為之使。

唐本注云:此羊角,以青羝為佳,余不入藥用也。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羚羊角,使。治產後惡血煩悶,燒灰酒服之。又主輕身,治小兒驚癇。又曰青羊角,亦大寒。日華子云:牯羊角,退熱,治山瘴,溪毒,燒之去蛇。

羊髓,味甘,溫,無毒。主男女傷中,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以酒服之。

青羊膽,主青盲,明目。

唐本注云:羊膽,療疳濕,時行熱熛瘡,和醋服之良。臣禹錫等謹按目翳通用藥云:青羊膽,平。藥性論云:青羊肝,服之明目。膽點眼中,主赤障,白膜,風淚,主解蠱毒。

羊肺,補肺,主咳嗽。

唐本注云:羊肺療渴,止小便數。並小豆葉煮食之,良。

羊心,止憂恚,膈氣。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心有孔者殺人。

羊腎,補腎氣,益精髓。

唐本注云:羊腎合脂為羹,療勞痢甚效。蒜齏食之一升,療癥瘕。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腎,補虛,耳聾,陰弱,壯陽,益胃,止小便,治虛損盜汗。

羊齒,主小兒羊癇寒熱。三月三日取。

羊肉,味甘,大熱,無毒。主緩中,字乳余疾,及頭腦大風汗出,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

唐本注云:羊肉,熱病瘥後食之,發熱殺人。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羊肉,溫。主風眩,瘦病,小兒驚癇,丈夫五勞七傷,臟氣虛寒。河西羊最佳,河東羊亦好。縱驅至南方,筋力自勞損,安能補益人。肚,主補胃,小便數,以肥肚作羹,食三、五度瘥。又云羊肉,患天行及瘧人食,發熱困重致死。

日華子云:羊肉治腦風並大風,開胃,肥健。頭,涼。治骨蒸,腦熱頭眩,明目,小兒驚癇。脂,治遊風並黑䵟。

羊骨,熱。主虛勞,寒中,羸瘦。

羊屎,燔之,主小兒泄痢,腸鳴,驚癇。

陶隱居云:羖羊角,方藥不甚用,其餘皆入湯煎。羊有三、四種:最以青色者為勝;次則烏羊;其䍲羺羊及虜中無角羊,正可啖食之。為藥不及都下者。其乳、髓則肥好也。羊肝,不可合豬肉及梅子、小豆食之,傷人心、大病人。唐本注云:羊屎,煮湯下灌,療大人、小兒腹中諸疾,疳濕,大小便不通。

燒之熏鼻,主中惡,心腹刺痛,熏瘡,療諸瘡,中毒,痔瘻等。骨蒸彌良。羊肝,性冷。療肝風虛熱,目赤暗無所見,生食子肝七枚,神效。羊頭,療風眩,瘦疾,小兒驚癇。骨療同。羊血,主女人中風,血虛悶,產後血暈悶絕者,生飲一升,即活。今按陳藏器本草云:羊乳,補虛,與小兒含之,主口瘡,不堪充藥,為其膻故。

白話文:

羖羊角

味道鹹、苦,性溫,有的帶點微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看不見東西的眼疾(青盲),能使眼睛明亮,殺死疥蟲,停止因寒冷引起的腹瀉,能驅逐惡鬼和虎狼,平息驚悸,治療身體關節氣結不順,以及風引起的頭痛和蠱毒,也能止吐血,治療婦女產後殘留的疼痛。燒成灰可以驅除鬼魅,避開虎狼。長期服用能使人安心、增強氣力、身體輕盈。這種羊角產於河西的川谷地帶。採集時間沒有限制,但要避免受潮,受潮後會有毒。菟絲子是它的輔助藥。

唐朝的註解說:這種羊角,以青色公羊的角最好,其他羊的角不適合入藥。 臣禹錫等人查閱《藥性論》說:羚羊角,可以用,可以治療產後惡血淤積引起的煩悶,燒成灰用酒送服。還可以使身體輕便,治療小兒驚風、癲癇。又說青羊角,性也大寒。日華子說:公羊角可以退燒,治療山區瘴氣和溪水毒,燒成灰可以驅趕蛇。

羊髓

味道甘甜,性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男女因外傷或體內虛損,陰氣不足,可以疏通血脈,增進經氣。用酒送服。

青羊膽

主要治療看不見東西的眼疾(青盲),能使眼睛明亮。

唐朝的註解說:羊膽,可以治療疳瘡濕疹,時行的熱性膿瘡,和醋一起服用效果好。臣禹錫等人查閱《目翳通用藥》說:青羊膽,性平。 《藥性論》說:青羊肝,服用能使眼睛明亮。用羊膽滴眼睛,可以治療紅障、白膜、迎風流淚,也能解蠱毒。

羊肺

能補肺,治療咳嗽。

唐朝的註解說:羊肺可以止渴,減少小便次數。和大豆葉一起煮食,效果好。

羊心

可以平息憂愁和憤怒,治療胸膈氣滯。

臣禹錫等人查閱日華子的著作說:心有孔洞者,吃了會喪命。

羊腎

可以補腎氣,增益精髓。

唐朝的註解說:羊腎和羊油做成羹湯,治療勞累引起的痢疾效果很好。用蒜泥拌食一升,可以治療腹內腫塊。臣禹錫等人查閱日華子的著作說:羊腎,可以補虛、治療耳聾、陰虛、壯陽、增進食慾、減少小便次數、治療虛損盜汗。

羊齒

主要治療小兒羊癲瘋和寒熱病。在三月三日採集。

羊肉

味道甘甜,性大熱,沒有毒性。主要可以緩和體內虛弱,治療婦女產後疾病,以及頭部因風引起的汗出、虛勞寒冷,能補中益氣,使人安心,止驚。

唐朝的註解說:羊肉,在熱病痊癒後食用,會引發發熱,甚至導致死亡。臣禹錫等人查閱孟詵的著作說:羊肉,性溫。主要治療因風引起的眩暈、身體消瘦、小兒驚風、丈夫因勞累引起的虛損、內臟虛寒。河西的羊最好,河東的羊也不錯。即使把羊趕到南方,因為體力消耗,反而無法補益人。羊肚,主要補胃,減少小便次數,用肥厚的羊肚做成羹湯,吃三五次病就會好。又說,羊肉,患有天行病和瘧疾的人吃了,會發熱,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日華子說:羊肉可以治療腦風和大風,開胃,使人肥壯。羊頭,性涼,可以治療骨蒸、腦熱頭暈、使眼睛明亮、治療小兒驚風。羊脂,可以治療遊走性風疹和黑斑。

羊骨

性熱。主要治療虛勞、寒症、身體瘦弱。

羊屎

燒成灰,主要治療小兒腹瀉、腸鳴、驚風。

陶弘景說:羖羊角,在藥方中不太常用,其他的羊的各部位都可以入湯煎煮。羊有三四種:其中以青色的羊最好;其次是黑色的羊;至於羱羊和虜中無角的羊,只能食用,藥用價值不如其他地方的羊。羊乳和羊髓都肥美。羊肝,不可以和豬肉、梅子、小豆一起食用,會傷害心臟,加重病人的病情。唐朝的註解說:羊屎,煮湯用來灌腸,可以治療大人小孩的腹部疾病、疳瘡濕疹、大小便不通。

燒羊屎熏鼻子,可以治療中邪、心腹刺痛、熏瘡,治療各種瘡瘍、中毒、痔瘡等。對骨蒸效果很好。羊肝,性冷。可以治療肝風虛熱、眼睛發紅看不清東西,生吃小羊的肝七枚,效果神奇。羊頭,可以治療頭暈、身體消瘦、小兒驚風。羊骨的療效相同。羊血,可以治療婦女中風、血虛悶、產後血暈昏迷,生飲一升,可以馬上醒來。現在根據陳藏器的《本草》記載:羊乳,可以補虛,給小兒含在口中,可以治療口瘡,但不適合作為藥材,因為它有腥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