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三 (3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37)

1. 腐木

主蜈蚣咬。末和醋敷之。亦漬取汁敷咬處良。

白話文:

腐木主治蜈蚣咬傷。將腐木磨成粉末,和醋混合敷在傷口上。也可以用腐木浸泡取汁液,敷在咬傷處,效果都很好。

2. 石刺木根皮

味苦,平,無毒。主破血,因產血不盡結瘕者。煮汁服。此木上寄生,破血神驗,不可得。生南方:林筤間,江西人呼為靳刺。亦種為籬院,似棘而大,枝上有逆鉤也。

白話文:

石刺木根皮味苦性平,無毒。能破血,治療因產後出血不止而形成血塊的疾病。將其煮成汁服用。這種寄生在樹上的木頭,破血的功效非常神奇,但很難取得。它生長在南方山林灌木叢中,江西人稱它為靳刺。也有人將它種植在籬笆院牆邊,外形像棘(一種帶刺的植物)但更大,枝條上有倒鉤。

3. 楠木枝葉

味苦,溫,無毒。主霍亂。煎汁服之。木高大,葉如桑。出南方:山中。郭注《爾雅》云:楠(汝占切),大木,葉如桑也。

白話文:

楠木枝葉味苦性溫,無毒。可以治療霍亂,煎煮汁液服用即可。楠木樹木高大,葉子像桑葉一樣。產於南方山區。郭璞在《爾雅》的注釋中說:楠木(音汝占),是一種高大的樹木,葉子像桑葉。

4. 息王藤

味苦,溫,無毒。主產後腹痛,血露不盡。濃煮汁服之。生嶺南山谷。冬月不凋。

白話文:

息王藤味苦性溫,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產後腹痛和產後出血不止。將其煎煮濃汁服用。它生長在嶺南的山谷中,冬天也不會枯萎。

5. 角落木皮

味苦,溫,無毒。主赤白痢。皮煮汁服之。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也。

白話文:

角落木皮味苦性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赤痢和白痢。將其樹皮煮水服用。它生長在江西的山谷中,外形類似茱萸,但只有一根莖。

6. 鴆鳥漿

味甘,溫,無毒。主風血羸老。山人浸酒,用解諸毒,故曰鴆鳥漿。生江南林木下。高一、二尺,葉陰紫色,冬不凋,有赤子如珠。

白話文:

鴆鳥漿味甘性溫,沒有毒性。主治風濕血虛、體弱年老。山間居民常用它浸酒,來解百毒,因此稱為鴆鳥漿。它生長在江南的樹林下,高約一、二尺,葉子背面呈紫色,冬天不枯萎,結有像珠子一樣的紅色果實。

7. 紫珠

味苦,寒,無毒。解諸毒物,癰疽,喉痹,飛屍,蠱毒,毒腫,下瘻,蛇虺蟲螫,狂犬毒。並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一名紫荊樹。似黃荊,葉小無椏,非田氏之荊也。至秋子熟,正紫,圓如小珠。生江東林澤間。

白話文:

紫珠味苦、性寒,沒有毒性。可以解毒,治療癰疽(皮膚化膿性感染)、喉嚨阻塞、瘟疫、蠱毒、毒腫、廔管、蛇、虺(一種毒蛇)、蟲咬傷以及狂犬病。可以將紫珠煮汁服用。也可以用煮好的汁液清洗瘡腫,可以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紫珠又名紫荊樹,外形類似黃荊,但葉子較小,沒有分枝,與田氏的荊棘不同。秋天果實成熟時,顏色為紫色,形狀像小珠子。紫珠生長在江東地區的林澤之間。